文/李 熹
人在勞動中,為區(qū)分勞動過程中腦力與體力的偏重,習慣分為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
人們眼中出入寫字樓、使用電腦,理所當然是腦力勞動。然而,非體力勞動就是腦力勞動嗎?敲鍵盤鼠標就是腦力勞動嗎?
舉兩個例子。有份工作是把紙上數(shù)據(jù)輸入Excel,如果請純粹體力勞動者的話,顯然無法勝任。因此,起碼要雇一名掌握Excel 操作的員工。但在這個過程中員工無需思考,單純往Excel 上輸入字符即可。依傳統(tǒng)眼光,這樣的工作是腦力勞動。但現(xiàn)實中顯然不完全是。
再舉個隱蔽性更強的例子。銷售經理要時常拜訪客戶,資深經理深諳該怎樣著裝、用什么語氣跟客戶交流,即使不做功課憑經驗也能輕松達到60 分。拜訪中,他的唯一準備是查看客戶地址,其余只是調用多年肌肉記憶,對每一句客戶反饋都臨時起意、應激作答,依靠條件反射工作。這名銷售經理的拜訪是腦力勞動嗎?
與之對應的是,這名銷售經理拜訪前一天到網上查了客戶的最新報道,甚至向朋友詢問非公開信息,依據(jù)統(tǒng)合分析,列出第二天見面時首選溝通的若干問題,并策劃好引導與回應話術。他帶著準備去拜訪極大概率會超預期,甚至達到120 分。
相同的拜訪對象和實施人,第一種幾乎沒有太多思考,而第二種帶來的100 分甚至120 分不是應激模式的直覺可比。
類似Excel 輸入任務,起碼可以用正確率或錯誤率來檢查。而對以客戶拜訪代表的這類漸進影響、緩慢生效的任務而言,甚至找不出檢查方法。這是最隱蔽的。除了當事人外,沒有證據(jù)證明其是否投入思考,投入了多少思考?
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將大腦思維運作區(qū)分為系統(tǒng)一與系統(tǒng)二。系統(tǒng)一是無意識系統(tǒng),無需投入思考,反應快、耗能低,憑本能與直覺條件反射都屬于系統(tǒng)一。系統(tǒng)二又稱耗力系統(tǒng),需要消耗腦力投入真正思考。因此,制定計劃、邏輯推演、做數(shù)學題必須調用大腦中的系統(tǒng)二。
回顧身邊很多被歸為腦力勞動的工作,很難說其中完全不包含系統(tǒng)二的成分,特別有些勞動需要技能訓練,因此劃歸純體力勞動有失客觀。但勞動者在勞動中靠直覺的“應激”占比多大,選擇投入多少精力思考,只有天曉得。
筆者認為,腦力勞動這個詞的精度已無法滿足當前對勞動類型的區(qū)分,籠統(tǒng)定義會催化認知偏誤。是時候把腦力勞動加以區(qū)分,甚至直接替代為直覺勞動與智力勞動。
直覺勞動,雖用腦但僅需條件反射、應激反應完成的勞動過程。智力勞動,必須投入思考,調用“系統(tǒng)二”的勞動過程。
短期內,文學領域替換不現(xiàn)實。但卓越的企業(yè)應先于文學,果斷在管理與人事領域運用。筆者輔導的一家公司一年前開始進行如上推廣,從結果看,在員工對工作狀態(tài)認知、上下級溝通同頻方面成效顯著。
該企業(yè)的駕駛員認識到,如果被指派目的地只調用條件反射駕駛車輛是直覺勞動,全天8 小時都是;如果提前對接各部門第二天派車可能與備選時段,并依擁堵、路程、銜接做規(guī)劃,第二天開車就是智力勞動。
人之初,性本惰。智力勞動要調用耗力系統(tǒng),傷腦筋、不舒適。直覺勞動輕松、不勞神,若選擇把自己鎖死在直覺勞動狀態(tài),除非所在組織有倚老賣老文化且不被顛覆。否則,自己遲早被顛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