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濤
聊城市公路事業(yè)發(fā)展中心 山東 聊城 252000
公路作為交通運輸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發(fā)展中起著重要作用。隨著城鄉(xiāng)一體化建設的推進,城市群規(guī)劃和建設的逐步落實,城鄉(xiāng)人口轉移和物資運輸對公路的建設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實施規(guī)范化的質量管理,建設完善的質量保障體系,細化工程質量檢測手段,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施工管理與質量控制措施。
公路工程質量控制體系中,設計是工程的首要環(huán)節(jié)。要根據工程實際,結合現場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公路路基的地質條件、當地的氣候特點等情況確定設計方案。施工圖的設計要與實際情況相結合,才能保證設計方案的可操作性。在設計過程中,一是要前期做好勘察工作,充分了解路線途經地區(qū)的地質構造,綜合考慮地質、水文、環(huán)境因素。二是加強設計審核,對設計單位和設計人員的專業(yè)性進行質量把控。三是注重加強和施工單位的溝通,避免因為施工單位對設計圖紙的誤解造成工程損失或者設計變更。
影響施工質量的因素有很多,原材料、施工機械和設備、施工組織設計、施工工序、試驗檢測和質量控制體系等。施工因素造成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分別是路基問題或路面問題。在公路質量問題中,路基沉降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問題,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大多是路基填料質量不達標或者壓實作業(yè)過程中出現問題。在路基材料選擇中,選擇了不合適的材料,就會造成性質差異大、級配較差。在原材料質量不合格或者混入柔性材料,造成路基壓不實等問題,最終影響到了路基的質量。除此之外填料含水率不一致,也會導致路基施工中壓實度不夠的問題出現。究其本質是由于施工隊伍對工程質量把控不嚴,因此造成材料選擇或施工中出現問題,最終造成了路基下沉,路面被破壞的情況出現[1]。
除路基問題外,公路工程中經常出現質量問題的地方是路面施工。在路面施工中,經常遇到水泥、粗細集料規(guī)格不合理,混合料級配設計不科學,混合料拌制不均勻,攤鋪機攤鋪不平整、壓路機碾壓工藝不達標造成壓實度偏低等質量問題,歸根到底是質量監(jiān)管環(huán)節(jié)把控不到位。比如,在瀝青混凝土路面工程中,往往會遇到各種干擾因素影響工程質量,導致原材料質量不合格,比如沙子含泥量過高,石子粒徑不符合集配設計要求,這樣瀝青混合料質量就達不到要求,瀝青混合料的質量不穩(wěn)定,進一步會影響攤鋪機操作時的攤鋪厚度和攤鋪速度,如果機械操作手的施工經驗不足,施工技術不到位,壓路機碾壓次數達不到要求,就會對路面病害埋下隱患。
在整個公路工程建設中,管理體系對工程質量承擔著主要的責任,同時也是工程質量的關鍵保障。在實際管理中,要嚴格貫徹國家和部委頒布的技術標準和相關規(guī)范,嚴格落實工程質量管理制度,嚴格執(zhí)行工程質量檢驗標準,嚴格貫徹工程施工驗收標準,同時發(fā)現問題要及時處理,果斷處置施工質量問題,按章辦事,不徇私情。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涉及到多個階段和多個環(huán)節(jié),為了保障工程施工質量,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質量保障體系,從施工材料進場到施工材料存放,從施工機械配置到施工機械保養(yǎng)維護,從施工組織設計到安全生產和環(huán)保措施的制定實施,從施工方案制定到現場施工管理,都需要明確管理目標、細化管理方案,抓住重點工程的重點環(huán)節(jié),落實好質量保障體系,從而保障施工環(huán)節(jié)的工程質量。
在施工管理中,只有對各個分部分項工程都嚴加把控,才能充分保障整體工程質量,確保施工管理發(fā)揮應有的作用與效果。根據施工方案落實好技術交底工作,落實好質量保障措施和安全生產責任制,在工程建設中,充分發(fā)揮施工管理的作用,這對項目的開展落實以及質量監(jiān)管等都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2]。
一方面,為了保障施工質量,在工程前期需要組織技術人員學習技術規(guī)范和施工文件,重點工程和關鍵環(huán)節(jié)組織技術培訓,技術交底工作落實到相關班組的具體人員,確保工程項目能夠按照相關規(guī)范和設計文件順利進行。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施工管理單位的質量監(jiān)管措施和管理能力會對工程質量產生極大的影響。另一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更多的新型施工材料得到了廣泛的推廣應用,更多的先進施工技術和施工工藝的應用降低了施工難度,這些都是需要更高的質量管理水平相匹配。
加強成本管理措施,制定科學的監(jiān)管方案。一是控制材料成本,根據施工材料的市場行情和工程進度計劃,制定靈活的采購方案,避免因為人情關系干擾采購質次價高的或者標號指標不合格的砂、石、水泥等材料;二是落實安全責任制,減少安全生產事故;三是通過科學的管理措施,做好施工組織設計,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怠工損失。
對工程施工質量加強管理,可以有效地保護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以及人們日常生活不受到打擾。公路工程施工前的設計方案不夠科學,相應的施工設計方案質量高低,施工可研性報告、施工評估等方案不夠合理,直接影響后期工程質量。但是在相應設計環(huán)節(jié),若后期施工按照這些不合理的方案進行,會對整體施工質量帶來影響。因此有關部門加強對工程的管理和管制十分重要。人們的生活水平隨著時代不斷地發(fā)展越來越高,而交通也漸漸地成了人們生活最重要的部分。
在當前的施工管理措施中,隨著管理科學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管理工具被創(chuàng)造出來,并在實際管理中發(fā)揮出積極的促進作用。加強先進技術的應用,強化工程管理以及管理力度,這是進一步提高管理質量的有效舉措。通過項目管理軟件,對分部分項工程進行進度、成本、質量、支出的實時控制,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對工程進行動態(tài)監(jiān)管,通過對項目進行全周期管理,有效提高工程項目的施工效率,完善了施工組織方案,降低了施工管理成本。
在整體施工作業(yè)前,要加強與設計單位之間的溝通交流,做好技術交底工作。技術負責人要加強對數據的校核,其中重點是對定位樁、中線等的位置信息等進行復核。在收到設計單位的設計圖紙后,施工單位不能立即將其投入使用,要結合現場情況,組織專業(yè)人員開展對圖紙的會審。在完成圖紙會審后,針對遇到的圖紙設計問題與設計院之間進行溝通,在確保圖紙使用沒有問題后,才能交付施工。在施工設計以及測量工作中,這些數據必須交由技術人員簽字確認后,才能將其投入使用。對于測量資料以及技術交底資料等,在技術人員確認完畢后,還要交付技術主管對其進行審核,以此確保數據以及技術方案準確無誤,避免產生錯誤的技術指導,對整個工程的質量帶來負面影響[3]。
擦肩而過,我本打算把頭別過一邊。傷感的矜持讓我不相信這個城市有任何的浪漫。但在轉過頭之前,我還是不由自主地看了她的臉一眼。只一眼。
在整個公路工程建設中,工程建設材料的質量是質量控制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原材料的質量一旦出現問題,將嚴重影響工程質量。因此管理措施中,要完善科學的材料采購制度,設定嚴格的材料檢驗制度,保證工程原材料的采購質量。所有原材料進場之前,必須經過取樣檢驗,對材料的性能以及質量進行檢測。對于部分要求比較嚴的材料,還需要在材料進場后,通過抽檢的方式對其質量進行檢查。針對不同材料的在抽檢中的比例也有所不同,在一些關鍵材料的使用中,需要送往第三方進行復檢。在材料進場后,要對材料的收、發(fā)、領、退、回收按照制度進行科學管理,做好詳細的信息記錄工作,同時選擇合適的地點放置材料,做好標示標記,避免因運輸造成材料污染或者集料混雜。貴重材料要入庫管理。
圖1 工序檢查流程
在每個項目實施中,都會涉及到多道工序,工序的先后順序是質量管理的關鍵。嚴格執(zhí)行工序檢查流程,才能確保工程質量。在施工管理中,對操作標準嚴格檢查,對檢查標準嚴格執(zhí)行,保證相關的施工環(huán)節(jié)中能嚴格落實工藝標準要求,并且針對每個具體的施工環(huán)節(jié)中的操作規(guī)范性進行檢查測試,配備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在施工過程中跟蹤檢查,同時對工藝操作的具體情況詳細記錄。在檢查記錄中,一旦發(fā)現出現違規(guī)情況,立即責令其進行更改。在施工中如果存在上一道工序未達到質量標準,則嚴禁施工方繼續(xù)作業(yè),直到質量符合標準后才能執(zhí)行后續(xù)的工序[4]。
在樣板工程活動當中,技術人員要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創(chuàng)精神。在樣板活動中,嚴格遵守質量要求標準,對公路工程中的重點以及難點內容進行深入研究,通過小組活動等方式,對施工方案以及具體的工藝進行分析研究,同時對材料、設備以及技術等的實用嚴格管理。在樣板活動完結后,要針對活動成品的質量以及實施過程中的要點進行總結,以此實現充實活動內容的效果,通過樣板活動中的經驗,對項目工程的實施起到指導的作用和效果。
公路工程施工中,很多工序往往是分階段交替進行的,上一道工序完成后,會立即被下一道工序所覆蓋,因此需要對隱蔽工程需加強管理。在所有的隱蔽工程中,首先施工單位要進行自檢,在此之后通知管理單位以及監(jiān)理進行復檢,只有在完成確認簽字后,才允許開展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施工。在隱蔽工程施工中,如果施工方式與原設計之間差異較大,相關技術人員要將施工組織變更材料報送監(jiān)理檢查,同時邀請設計單位對方案的合理性進行簽字確認。在隱蔽工程未得到監(jiān)理驗收的情況下,不得隱蔽進行下一道工序作業(yè)。加強對隱蔽工程的質量監(jiān)管,確保隱蔽工程的工程質量達到相關規(guī)范和設計要求標準。
試驗檢測中會涉及到大量計量工具的使用,所有計量工具必須經過交通廳認可的計量檢定部門檢定、校準后方能使用。由于計量工具在制作中存在一定的誤差,不同商家售賣的計量工具存在標準尺度不統(tǒng)一的問題。為了保證計量檢測的準確性,在使用前要對所有的計量工具進行檢定、校準,保證投入使用的計量工具質量符合標準,嚴禁使用不合格的計量工具。在整個施工管理中,要貫徹落實ISO9001系列標準,保證所有測量資料的標準性。在現場管理中,要對實驗報告、檢驗報告等關鍵的數據內容做好保管備份,以便竣工后移交。
公路工程中,涉及到多個工序,需要合理安排工序,減少各環(huán)節(jié)交叉施工。對已完成的成品注意保護,避免建設完成的成品受到損壞,導致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成品被破壞不僅會帶來額外的時間以及成本損失,還會對工程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返工情況的出現,會額外增加修補的工作量,浪費材料延誤工期的同時,也難以通過修補的方式將其恢復原樣,這種問題的出現,勢必會影響公路工程的建設質量。做好成品保護的工作,對于保障工程質量、降低施工成本等多方面都有積極作用。在成品保護中,可以分為以下幾方面落實[5]。
3.8.1 加強培訓
3.8.2 建立完善的施工流程
完成的施工組織計劃是保證現場作業(yè)穩(wěn)定有序的基礎。在施工管理中,嚴格要求施工單位按照工程組織實施作業(yè)。通過合理的工序安排,保證已完成成品不會受到影響,這是對成品建筑部分進行保護的最有效的方式。
3.8.3 做好防護
在公路工程的成品保護中,基于以往的經驗,對這些已完成部分的保護方式主要有護、包、蓋、封4種,通過這四種方式,能有效避免成品受到其它工序的印象。比如混凝土路面在養(yǎng)護期間,應該禁止車輛通行,做好覆蓋養(yǎng)護工作,等達到設計的抗壓強度和抗拉強度后,才能允許車輛通行?;彝潦┕r應注意保護測量定位柱和水準點樁,防止碰撞位移。如果忽視了防護措施,很多時候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3.8.4 完善管理制度
在對現場的日常巡檢中,加強對成品部分的巡檢保護工作。在項目開始前,界定各方的責任,加強各方施工人員對成品保護的重視程度。如果是由于沒有得到合理的保護,造成成品受到污染破壞等,導致工程質量受到影響,則有施工單位承擔該責任。如果是相關工作人員沒有成品保護意識,野蠻施工等造成成品受到破壞,則需要按照相應的規(guī)定對其進行懲罰。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對現場的監(jiān)管工作,做好對成品的保護。
總而言之,在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先進的管理水平和嚴格的管理措施對公路工程的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建立更加周密的施工組織計劃、建設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并嚴格執(zhí)行等管理措施,是保障公路工程質量的有效方式,能明顯的提高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起到延長公路使用壽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