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fā)了一種金屬-有機框架(MOFs)復合材料,即雙-MOFs。該雙-MOFs可相互包裹不同性質的活性組分,根據(jù)不同MOFs的熱穩(wěn)定性差異,通過控制熱解的方法將一種MOF轉化為金屬納米顆粒并負載于另一種MOF的多級孔道內。通過調控兩種MOFs的比例和分布,達到精準調控金屬納米顆粒尺寸、分布以及微環(huán)境的目的,實現(xiàn)炔烴加氫催化反應制烯烴的高活性和高選擇性。該研究成果發(fā)表于《Research》雜志。
MOFs是一類由金屬離子與有機配體通過自組裝形成的多孔晶態(tài)材料,其前軀體經高溫熱解后制得高穩(wěn)定性和優(yōu)良導電性的金屬納米顆粒與多孔碳復合材料(MNPs@carbon)。但極端的熱解條件往往導致MOFs孔道塌陷,從而影響其物理、化學性質。
MOFs因孔道限域效應與特殊催化微環(huán)境的協(xié)同作用而表現(xiàn)出優(yōu)異催化性質,常被用作多孔載體材料用于負載金屬納米顆粒。由于MOFs的特殊微孔結構與性質會產生擴散阻力,導致部分金屬活性組分在MOFs外表面團聚,而在MOFs孔道內的活性組分尺寸不均一、分布不可控,使得催化反應路徑難于調控,產物選擇性降低。因此,精準調控MOFs材料中所包裹的金屬活性組分的組成、結構、尺寸以及空間分布對于優(yōu)化催化性質具有重要意義。
該研究團隊選擇MOFs HKUST-1和ZIF-8,通過原位自組裝的方法制備了一種新型雙-MOF復合材料HKUST-1/ZIF-8,實現(xiàn)了將HKUST-1和ZIF-8兩種MOFs在復合材料中互為模板以及相互包裹。又根據(jù)HKUST-1和ZIF-8的熱穩(wěn)定性差異,通過控制熱解的方法制備了Cu@ZIF-8催化劑,實現(xiàn)了半氫化炔烴到烯烴的定量轉化。
與傳統(tǒng)催化劑不同,Cu@ZIF-8催化炔烴半加氫反應時不需要嚴格控制反應時間,因為Cu@ZIF-8對烯烴加氫反應幾乎沒有催化活性,其中炔烴轉化率高于99.9%,烯烴產率高于99.9%。
催化動力學計算結果表明,Cu@ZIF-8催化苯乙炔半加氫反應的表觀活化能接近商業(yè)Pd/C催化劑的作用效果,遠低于無ZIF-8載體的Cu納米顆粒,說明ZIF-8提供的特殊孔道限域效應以及微環(huán)境對優(yōu)化催化性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原位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表征結果表明,Cu納米顆粒與ZIF-8載體之間存在明顯的電荷轉移,納米Cu表面含有帶正電性的Cuδ+,有利于產物苯乙烯的脫附和避免過度加氫反應。
Cu@ZIF-8催化劑對炔烴/烯烴具有非常高的選擇性吸附性質,在催化反應過程中選擇吸附苯乙炔進入其孔道內,并將加氫生成的苯乙烯及時排出孔道,防止苯乙烯被進一步還原生成乙基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