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波,張 蕊
(1.東南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蘇 南京 211189;2.江蘇省社會主義學院 文化交流處,江蘇 南京 210007)
《文本和話語的認知語言學研究路徑:從文學到政治》①本文將書名中的poetics 譯為“文學”而非“詩學”,原因有二:一是避免部分讀者將詩學理解為狹義的詩歌研究,而忽視其廣義概念,即文學研究;二是“文學”對應認知文體分析,與書名中的“政治”對應認知批評話語分析相呼應。一書由英國蘭卡斯特大學語言學教授Christopher Hart 編輯,于2019 年在愛丁堡大學出版社出版發(fā)行。Hart 系批評話語分析領域的知名學者,長期致力于社會和政治交際語境中語言、認知和行為之間關系的研究。
對文本和話語的研究主要有文體分析和批評話語分析兩大分支。前者傾向于關注文學體裁的文本,比如詩歌、散文、戲劇等,后者更關注可以被寬泛地概括為“政治性”的文本,比如政治演講、國會辯論、嚴肅新聞報道等。二者各有側重,但加上“認知”二字則意味著它們有著共同的原則上的關注,即讀者在遇到或體驗文本時的認知心理過程(Hart 2019:7)。因此,認知文體分析和認知批評話語分析體現了相關研究領域的一種匯聚,二者都繼承了認知語言學基于使用的語言觀和經驗主義觀,認知語言學為它們提供了文本和話語的共同研究視角和分析工具。當然,書中所謂文學和政治文本的區(qū)分并非涇渭分明,有的文本介于二者之間,兼具兩種屬性,還有的文本并不屬于這兩個范疇中的任何一個,比如食譜和宗教題材的文本等。正因如此,Hart 傾向于把認知文體分析和認知批評話語分析都視為適用于各類文本和話語的認知語言學研究路徑。該書不僅可以為從事認知文體分析和認知批評話語分析的研究者提供重要參考,也適合認知語言學、文學理論、批評理論等專業(yè)領域的研究者參考閱讀。
該書共收錄9 篇原創(chuàng)性文章以展示文本和話語的認知語言學研究路徑。
第1 章《雪萊的意域:一部文學作品中的閾下與氛圍格調效應》中,Peter Stockwell 從認知語法視角對珀西·比西·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的經典詩歌《夏日黃昏墓園》中所創(chuàng)造的閾下(subliminal)氛圍進行了細致考察。作者認為,讀者對于詩歌的理解并非是逐詞逐句進行的,而是依據認知語法體系中的詞匯啟動理論,借助詩歌語言單位意域(dominion)的連續(xù)激活與作用實現的。讀者在閱讀和闡釋詩歌時,對這些語言單位進行識解,同時激活相應的意域,不斷激發(fā)相關感受,詩歌的閾下氛圍就在“意域鏈化”(dominion chaining)的作用下逐漸形成。作者最后指出,對于語言結構意域鏈化和閾下氛圍創(chuàng)造之間關系的研究,可拓展至其他閾下現象及對文學以外的社會話語的研究中。
第2 章《“一個依稀記得的品質”:在〈金翅雀〉中體驗迷失與幽閉恐懼》的作者Chloe Harrison從認知語法視角探討文本與讀者具身(embodied)體驗之間的關系。作者運用認知語法中的詳細化(specification)、主觀化(subjectification)和行為鏈(action chains)等概念,探討《金翅雀》這部小說所體現的文體沖突,重點考察小說中迷失和幽閉恐懼兩個重要場景,解讀讀者如何在文本的刺激下在概念層面形成一個同主人公所建構的一樣的文本世界。研究結果表明,從認知語言學的視角分析小說場景,能夠有效地在文本具體的語言結構選擇與讀者閱讀感受之間建立起聯(lián)系,有利于對小說相關文體特征的探究。
第3 章《國家信托度假村賓客留言冊話語的創(chuàng)造性與認知》的關注點由文學話語轉向日常生活話語。Joanna Gavins 和Sara Whiteley 把英國國家信托度假村的賓客留言冊視為復雜的社交與語言互動場所,運用文本世界理論(Text World Theory)分析了留言冊承擔的功能、留言者的話語身份、語言的選擇等。一方面,對于留言者來說,留言冊扮演了一種具有接受性的聽眾的角色;另一方面,留言者會借助留言為自己和他人創(chuàng)造和呈現豐富的文本世界身份。對于留言冊話語的研究顯示,只有認知語言學的方法,如文本世界理論,才能對具有概念復雜性的交際(賓客留言冊話語參與者的互動僅存在于彼此的大腦中)做出更好的解釋。
第4 章《一個三叉神經論壇中關于疼痛的隱喻描述:拓展認知語言學的界限》中,Elena Semino考察了由三叉神經論壇話語構成的語料庫,研究疼痛的隱喻概念化,并將其總結為三類:第一類與人類的共同體驗相關,通過概念隱喻理論中的基本隱喻可以獲得解釋;第二類在人類共同體驗的基礎上融入文化因素,更適合用概念整合理論進行解釋;第三類是最具挑戰(zhàn)性的,源域激活的是不易理解的體驗或超越現實的場景,這對認知語言學關于隱喻的標準解釋機制提出了挑戰(zhàn),而隱喻的動態(tài)系統(tǒng)理論更適用于這類隱喻的解釋??傊藗儗﹄[喻的使用實際上是認知、文化、語用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而且這種相互作用是實時動態(tài)變化的。
第5 章《指示空間內的模擬:主禱文中的場景與情節(jié)》中,Jeremy Holland 運用話語空間理論(Discourse Space Theory)特別是指示(deictic)空間相關概念,闡釋《馬太福音》中主禱文的概念化過程。作者分析了意象圖式作為空間構建者、內容推動者和注意指向者的角色功能:介詞短語激活的容器意象,常被用于場景設置;動詞詞組激活的路徑意象和名詞詞組激活的目標意象,常被用于情節(jié)推進;介詞激活的表面意象,則與讀者注意指向相關。在對文本的概念化過程中,人類思維會建立一個包括時間、空間和價值的三維空間,每一句言語在該空間中都對應一個定位。作者最后結合主禱文的分析實例,展示了意象圖式結構在人們的三維動態(tài)指示性心理空間中的作用機制。
第6 章《對“9·11”的文化回應與歌曲的療愈力量:對歌曲〈崛起〉的文本世界理論分析》融合了文體分析和批評話語分析。Laura Filardo-Llamas 使用文本世界理論和話語空間理論對歌曲《崛起》進行剖析。作者認為,歌曲激活了文本活動圖式、消防員知識圖式和復活知識圖式,這些圖式經過概念整合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文本世界。同時,作者結合指示空間理論和趨近化理論,在時間-空間-價值三維空間中對文本世界中的指示中心及相關實體進行定位,探討各實體之間的距離關系與話語效果。作者指出,“向上就是向好”和“生命就是旅行”這兩個概念隱喻對于價值觀的傳遞與療愈效果的達成起到重要作用。
第7 章《分裂的國家:2016 年英國脫歐公投媒體報道中的隱喻與場景》探討了概念隱喻理論在如英國脫歐這樣的政治事件新聞報道和評論性文章中的適用性,以及話語分析中如何運用概念隱喻理論和隱喻場景(metaphor scenarios)等問題。Veronika Koller 和Josie Ryan 對6 篇媒體文章施用隱喻識別程序,重點討論“分割”和“距離”本體隱喻源域的多樣化及“前-后”“上-下”“中央-邊緣”等空間隱喻的圖式等問題。作者還特別探討了隱喻的場景分析,指出其能夠利用實證數據驗證概念隱喻理論,而同一隱喻場景的不同運用可以獲得不同的概念識解。作者構建了話語的隱喻分析模型,指出具身隱喻可依據意象圖式進行調整,空間和本體隱喻在不同層次的互動可激活不同的隱喻場景,從而達到不同的話語效果。
第8 章《“那正是我們在電視上一直聽到的,不是嗎?”:政治話語與批評接受的認知語言學人種志研究》中,Sam Browse 以時任英國內政大臣Theresa May 在2015 年度演說中關于移民的負面論述為例,剖析三位工黨議員的解讀與回應。作者用批評認知文體分析的方法開展了三個方面的研究:一是從社會政治立場出發(fā)探討三位工黨議員對May 的演說文本的“對抗性解讀”,研究批評性回應如何形成;二是從認知視角出發(fā),采用文本世界理論和認知語法的相關概念探討該演說的批評接受過程中涉及的知識與認知過程;三是探討將文體學研究拓展到非文學語境,采用認知分析框架與人種志方法相結合的研究路徑對批評接受過程中涉及的闡釋過程進行充分的語境化和社會認知描述的有效性。
第9 章《行為動詞語義的空間屬性:關于及物動詞與相互動詞意象圖式方向的實驗證據及其意識形態(tài)意義》中,Hart 將定量的實驗手段與定性的認知分析結合起來,以探究及物動詞與相互動詞的意識形態(tài)功能。作者首先回顧了關于政治抗議中暴力遭遇的新聞報道中及物動詞和相互動詞的使用及讀者對于沖突關系的認定,繼而使用矢狀軸方向的沖突圖式和水平軸方向的沖突圖式讓受試在句子-意象配對實驗中就過錯方及其行為攻擊性進行認定。實驗結果表明,不同的動詞編碼行為鏈圖式是不同視角的識解,行為意象圖式的視角和相對方向對責任歸屬認定產生重要影響;“立場是空間方向”的概念隱喻引導讀者將其對行為方向的理解映射到責任域,進而達到特定的意識形態(tài)效果。作者指出,應將認知語言學對概念化的關注延伸至文本與話語分析的意識形態(tài)層面。
以下我們將從特點和貢獻,以及不足之處和展望入手來對該書加以簡要評析。
首先,該書選材豐富多樣,9 項個案研究涉及感懷詩歌、心理小說、日常生活留言、健康論壇交流、政治評論及政治演說等多個題材,較為全面地展示了文本和話語的認知語言學研究路徑的適用性和闡釋力。
其次,該書緊扣文本和話語的認知語言學研究路徑,9 項個案研究具有諸多共同之處:一是關注語言和文本性(textuality)的特定特征;二是聚焦某個社會語境或交際類型;三是重視意義構建所涉及的認知加工過程;四是堅持認知語言學的一般原則;五是運用認知語言學的理論框架恰到好處地解釋了文本和話語中的意義構建。這些共同之處實際上體現了認知語言學的思想在文本和話語分析中的核心地位和統(tǒng)領作用。
再次,該書強調文本和話語的社會文化維度,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認知語言學研究脫離社會文化環(huán)境的不足。Hart 指出,有批評提出認知語言學一度將對文本和話語的分析脫離于其具體使用語境。事實上,文本和話語總是處于特定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之中,話語行為不僅是語言實踐,同時也是社會文化實踐。話語行為實際上是認知、語用、社會、文化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語言應同時具有具身性和社會文化屬性,因而認知語言學中的概念化和識解操作特別適用于分析文本和話語構建意義的方式,考察文本選擇對讀者體驗所帶來的影響及其在文學、修辭或意識形態(tài)方面所產生的效果。
據Hart 所言,該書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不足:其一,該書分析的所有語料都來自英語國家;其二,所有文本分析都局限在語言模態(tài)。事實上,學界早已注意到傳統(tǒng)話語分析僅關注語言系統(tǒng)和語義結構本身及其與社會文化和心理認知之間的關系,而忽視了諸如圖像、聲音、顏色等其他意義表現形式的局限性。20 世紀90 年代,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開始興起。辛斌(2020)就21 世紀的批評話語研究進行展望時,將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作為批評話語研究的未來發(fā)展方向之一。
遺憾的是,該書提出的文本和話語的認知語言學研究路徑似乎缺乏統(tǒng)一的理論框架。該書各章雖然提供了認知語言學對語言和概念特征的理解,比如隱喻、及物性、事件結構、視角、指示,也有對文本和話語的氛圍、共鳴、心理效價、意識形態(tài)等的解讀,但這些都是個案研究。因此,我們認為該書還應增加一章,或在引言里增加內容,系統(tǒng)闡述這一研究路徑的理論和概念、對象和視角、方法和步驟,這樣更有助于此領域研究的深入開展。
我們認為,文本和話語的認知語言學研究未來既要關注認知語言學的最新研究動態(tài),也要積極推動認知語言學的發(fā)展,形成良性互動。該書第4 章和第7 章的研究都說明認知語言學的部分理論無法令人滿意,需要加以調整和改進。例如,第4 章指出有的隱喻源域激活了不易理解的體驗或超越現實的場景,這類隱喻對標準解釋機制提出了挑戰(zhàn),因而需要用隱喻的動態(tài)系統(tǒng)理論來加以解釋;第7 章則提出隱喻的場景分析既能夠運用實證數據驗證概念隱喻理論,還能夠使隱喻研究突破雙域映射的傳統(tǒng)框架,揭示話語中隱喻運用的靈活性與動態(tài)性。近年來,認知語言學領域興起了語言理解的模擬研究,這為探究文本和話語如何構建意義提供了新的思路,因而未來研究應加以借鑒和運用。
當然,對文本和話語分析的認知視角感興趣的讀者還可以參考《認知詩學導論》(Stockwell 2020)和《認知話語分析導論》(Tenbrink 2020)。前者盡管也存在缺乏統(tǒng)一理論框架的問題(詳見楊波、王曄2021),但對于此領域的研究者而言仍頗具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