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燕,李進金,2
(1.華僑大學 數學科學學院,福建 泉州 362021;2.閩南師范大學 數學與統計學院,福建 漳州 363000)
知識空間理論(KST)源于Birkhoff[1-2]提出的關于擬序的定理.文獻[3-5]結合教育心理學將KST發(fā)展完善,并建立了一套反映教育教學規(guī)律的數學理論,為知識和學習的評價提供了有效的科學方法[5-7].KST的一個核心的假設是個體對項目的回答可以被二分為正確(用1表示)或錯誤(用0表示),這使得KST在對知識和學習進行評價時具有局限性.二分的評價體系僅適用于判斷、選擇等客觀題,而對于解答題、應用題等主觀題則無法適用.針對這一局限性,Schrepp[8]首先將KST推廣到有2個以上答案的問題,用線性有序集評估解決方案的質量,并提出一個嚴格封閉的知識結構.Bartl 等[9]討論了具有分級知識狀態(tài)的知識空間.Stefanutti 等[10]提出了KST的多分推廣,假設項目集上的水平集為完備格,并將嚴格封閉條件分解為多分知識結構的4個獨立性質構成的充要條件集合.Heller[11]在Stefanutti 等[10]的基礎上,將擬序知識空間推廣到多分情形,提出了多分知識結構的2個條件,并考慮了項目特定的響應尺度.
技能代表潛在的認知能力,是利用知識和經驗執(zhí)行某些活動的能力.Falmagne等[4]首先建立了問題和技能之間的聯系.Doignon[12]將技能映射引入KST中.Duntsch等[13]提出的技能函數通過為每個項目分配一個相關的技能子集,將可觀察的解決方案與一些潛在的認知結構聯系起來.Korossy[14]在技能集上建立相應的技能空間.Heller等[15]探索基于能力的個性化學習的知識結構,并研究了分布式技能函數和知識結構的網格化[16].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技能和知識的評估及其程序化應用[17-22].在Stefanutti[18]提出的框架中,問題的解決過程被描述為從操作集合中獲取操作序列,技能用操作序列表示,操作序列應用于某初始狀態(tài),產生一個最終狀態(tài),由此定義問題的狀態(tài)空間,從而誘導出知識空間.
基于Stefanutti等[10]與Heller[11]提出的知識空間的多分推廣,及Stefanutti[18]提出的程序性知識的評價,本文提出根據各項目的操作步驟設定響應值集的框架,通過狀態(tài)轉移函數定義項目狀態(tài)空間,并導出析取的技能映射,證明技能映射通過析取模型誘導的多分知識結構是多分知識空間.
在KST中,知識域Q由一組關于特定主題的項目的集合表示,項目的答案可以被二分為正確(用1表示)或錯誤(用0表示).知識狀態(tài)K是Q的子集,表示個人有能力在理想條件下(即假設粗心的錯誤和幸運的猜對不會發(fā)生)正確回答的項目的集合.知識結構是二元組(Q,K),其中,K是一個由Q的子集構成的知識狀態(tài)集族,且至少包含?和Q.知識結構(Q,K)是并封閉的,當且僅當對任意的F?K,∪F∈K.滿足并封閉的知識結構(Q,K)稱為知識空間.有關KST的詳細描述,見文獻[5-7].
技能是與項目的解決相關的算法步驟或操作程序.在KST中,通過技能映射將知識域Q中的每個項目與有助于解決這個項目的技能聯系起來,并從這個關聯中推斷出知識狀態(tài).由技能映射誘導知識狀態(tài)的模型有析取、合取與能力模型.在以下的多分推廣中,僅考慮析取模型.
設非空的項目集Q,非空的技能集S,技能映射是三元組(Q,S,τ),其中,τ是從Q到S的非空冪集的映射,τ:Q→2S{?}.給定T?S,由T通過析取模型誘導的知識狀態(tài)為
KT={q∈Q|τ(q)∩T≠?}.
取遍T?S,所有誘導的知識狀態(tài)的集合是由τ通過析取模型誘導的知識結構.由τ通過析取模型誘導的知識結構是知識空間.有關技能映射及其誘導的知識結構的詳細背景,見文獻[6-7].
在KST的多分推廣中,知識域Q中的項目的解決質量由水平集L中的級別l∈L表示.在Schrepp[8]提出的KST多分推廣中,L是線性有序集.Stefanutti等[10]設定L是完備格.
設X是非空集,≤是X上的偏序關系(即滿足自反性、傳遞性、反對稱性的二元關系),則稱(X,≤)為偏序集.設(X,≤)為偏序集,對于任意的A?X,A的最小上界稱為A的上確界,記為supA或∨A;A的最大下界稱為A的下確界,記為infA或∧A.若?A?X,恒有supA與infA存在,則稱(X,≤)為完備格.若?a,b∈X,恒有sup{a,b}=a∨b與inf{a,b}=a∧b存在,則稱(X,≤)為格.有限格是完備格.有關格理論的詳細背景知識,見文獻[2,23-24].
在Heller[11]提出的KST多分推廣中,個體對知識域Q中各項目的掌握程度用有限的響應值集V表示,且設非空有限響應值集V是格,由于V是有限的,所以V是完備格.
多分知識狀態(tài)是Q到V的映射K:Q→V,表示將Q中每個項目對應V中的一個響應值.這樣的映射集合記為VQ=∏q∈QV.多分知識狀態(tài)有兩種表示形式,分別由Heller[11]和Stefanutti等[10]提出.
子集表示法[11]:多分知識狀態(tài)K是Q×V的一個特定子集,即對于任意K∈VQ,K?Q×V.記
pv=(p,v)∈Q×V,
對于任意K∈VQ,規(guī)定pv∈K?K(p)=v,則
K={pv|p∈Q,K(p)=v∈V}?Q×V.
向量表示法[10]:在給定的有限知識域Q中,設|Q|=n,當固定各項目的順序時,多分知識狀態(tài)K可以簡記為以V中的響應值為分量的n維向量.設Q={q1,q2,…,qn},對于任意K∈VQ,記
K=v1v2…vn=(v1,v2,…,vn).
上式中:vi=K(qi),qi∈Q,i=1,2,…,n.
例如,設Q={a,b,c},V={0,1,2},多分知識狀態(tài)K:Q→V定義為K(a)=1,K(b)=2,K(c)=0,則多分知識狀態(tài)K的子集形式為K={a1,b2,c0}?Q×V.固定各項目順序為q1=a,q2=b,q3=c,則多分知識狀態(tài)K用向量形式表示為K=120=(1,2,0).
為了避免記號的混亂,在以下論述與推導中,均采用多分知識狀態(tài)的子集表示法,向量表示法僅出現在圖形中.另外,由于文中僅考慮有限知識結構與有限知識空間的多分推廣,因此,在以下論述中均假設知識域Q是有限集,且Q中各項目的響應值集是有限集.
例1設Q={q1,q2}.項目q1為解方程2+x2=x2+2x;項目q2為解方程|x-3|=3.根據項目解答步驟或操作程序的類型設定響應值集,2個項目的響應值集的格結構不同.
q1的解答為
q1的解答步驟是層層遞推的.設V1為有限線性序集,即V1={0,1,2}.
q2的解答為
圖1 有限格V2={0,a,b,c}的Hasse圖Fig.1 Hasse diagram of finite lattice V2={0,a,b,c}
q2的解答步驟中有分類討論.V2={0,a,b,c},其中,0≤2a,0≤2b,a≤2c,b≤2c,a與b是不可比較的,且a∨2b=c.有限格V2={0,a,b,c}的Hasse圖,如圖1所示.由圖1可知:V2不是線性序集.
例2設Q={q1,q2}.項目q1:甲用10元購買文具,筆記本的單價為每本6元,甲購買1本筆記本應找回多少元?項目q2:甲用20元購買水果,橙子、蘋果的單價分別為每500 g 7元和每500 g 5元,甲購買500 g橙子和500 g蘋果應找回多少元?對于層層遞推的項目解答或操作,根據步數設定響應值集,響應尺度可能不同.
q1的解答為10-6=4(響應值1).
由于q1的解答只需一步,即計算2個數的差,設定V1為二分的響應值集,即V1={0,1}.
q2的解答為
q2的解答過程分兩步,是層層遞推的.第1步是“求甲購買500 g蘋果和500 g橙子共需多少元?”,即求2個數的和;第2步是求2個數的差.故設定V2為三分的響應值集,即V2={0,1,2}.
上式中:vi∈Vi,i=1,…,n.
2) ∪K∈KK=Ω,即對于任意的pv∈Ω,K(pv)={K∈K:pv∈K}≠?.
圖2 例3的結構(K1,)的Hasse圖Fig.2 Hasse diagram of structure (K1,) of example 3
圖3 例3的結構(K2,)的Hasse圖 圖4 例3的結構(K3,)的Hasse圖Fig.3 Hasse diagram of structure Fig.4 Hasse diagram of structure (K2,) of example 3(K3,) of example 3
設項目集Q={q1,q2,…,qn}.這里提出的框架中,響應值集是根據項目的解答或操作步驟設定的.為了保證操作步驟的有限性,假定各項目的解答或操作是非循環(huán)的.對于任意的項目qi∈Q,qi的操作集是由其解答或操作的每個步驟構成的集合,記為Λi.在這里,僅考慮每個項目的某個特定解法,對于一題多解的情形將在能力模型中考慮.
命題1對于任意的項目q∈Q,設q的解答或操作非循環(huán)且步驟數有限,則項目q的操作集Λ是有限集.設Λ={λ1,λ2,…,λr},根據每步操作逐一設定響應值,得到項目q的響應值集V是有限格.
1) 如果項目q的解答或操作是層層遞推的,且步驟數為r,記第k步操作為λk,k=1,2,…,r,則q的操作集為Λ={λ1,λ2,…,λr}.設項目q的初始狀態(tài)為q0,即q的響應值集V的底元為0,根據每步操作逐一設定響應值,即每步操作產生新的項目狀態(tài),對應的響應值加1,則項目q的響應值集V為有限線性序集,且V={0,1,…,r}.
2) 如果q的解答或操作中具有n個分支,則V不是線性序集.首先,按各分支的層層遞推的步驟數設定各分支上線性有序的響應值集,再將任意k(2≤k≤n)個不可比較的響應值的上確界(稱為分支定向并[11])設為新的響應值,并且規(guī)定當n=2時,設a1與b1不可比較,a2與b2不可比較,且a1∨b1=c,a2∨b2=d,如果a1≤a2且b1≤b2,則c≤d;否則,c與d不可比較.當n>2時,設A?V,B?V,若A?B,則∨A≤∨B;若?l∈A,恒有m∈B,使得l≤m,則∨A≤∨B;否則,∨A與∨B不可比較.這樣得到的項目q的響應值集V為有限格.
例如,例1中的項目q1的解答步驟是層層遞推的,且步驟數為2,所以,設定V1為有限線性序集,且V1={0,1,2}.項目q2的解答有2個分支,2個分支的步驟數均設定為1,所以,2個分支上的響應值分別為0≤2a,0≤2b.由于a和b不可比較,設響應值c=a∨2b,得V2={0,a,b,c}.V2是有限格.
如果將例1中q2的2個分支步驟數均設定為2,即
圖5 有限格V2={0,a1,a2,b1,b2,c,d,e,f}的Hasse圖Fig.5 Hasse diagram of finite lattice V2={0,a1,a2,b1,b2,c,d,e,f}
則0≤2a1≤2a2且0≤2b1≤2b2.將{a1,a2,b1,b2}中任意2個不可比較的響應值的上確界設為新的響應值(例如,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取2個不可比較的響應值的和為它們的上確界),即
a1∨2b1=c,a2∨2b1=d,a1∨2b2=e,a2∨2b2=f.
由于a1≤2a2,b1≤2b1,所以,(a1∨2b1)≤2(a2∨2b1),即c≤2d.同理得,c≤2e,d≤2f,e≤2f.由于a2≥2a1,b1≤2b2,所以a2∨2b1與a1∨2b2不可比較,即d與e不可比較.則V2={0,a1,a2,b1,b2,c,d,e,f}是有限格,如圖5所示.
項目q的解答或操作中可能具有n(n>2)個分支,例如例4的項目q有3個分支.
將{2a,2b,2c}中任意k(2≤k≤3)個不可比較的響應值的上確界設為新的響應值,即
2a∨2b=3d,2a∨2c=3e,2b∨2c=3f,∨{2a,2b,2c}=4.
圖6 有限格V={0,1,2a,2b,2c,3d,3e,3f,4}的Hasse圖Fig.6 Hasse diagram of finite lattice V={0,1,2a,2b,2c,3d,3e,3f,4}
由于{2a,2b}?{2a,2b,2c},所以,∨{2a,2b}≤∨{2a,2b,2c},即3d≤4.同理得,3e≤4,3f≤4.由于2b與2c不可比較,所以,2a∨2b與2a∨2c不可比較,即3d與3e不可比較.同理得,3d與3f不可比較,3e與3f不可比較.項目q的響應值集V={0,1,2a,2b,2c,3d,3e,3f,4}是有限格,如圖6所示.
在這里,只考慮由錯誤操作導致的錯誤狀態(tài).例如,將“計算兩個數的和”錯誤操作為“計算兩個數的差”.不考慮由于操作不熟練或粗心計算導致的錯誤狀態(tài).例如,將“7+5”錯誤計算為“11”.
項目qi的單個操作對項目狀態(tài)轉移的作用可以用定義3中的狀態(tài)轉移函數φi表示.
例5續(xù)例2,Q={q1,q2},考察q1和q2的項目狀態(tài)轉移函數.Λ1={λ1},Λ2={λ1,λ2},其中,λ1表示計算2個數的差,λ2表示計算2個數的和.
圖7 例2的項目q1的狀態(tài)轉移圖Fig.7 State transition diagram of item q1 of example 2
圖8 例2的項目q2的狀態(tài)轉移圖Fig.8 State transition diagram of item q2 of example 2
定義4[18]設非空有限操作集Λ,由Λ中的s個操作元組成的操作序列λ1λ2…λs∈Λs稱為Λ的1個長度為s的操作序列.具有任意長度的所有操作序列(包括空操作程序ε,即s=0)的集合記為Λ*,即
Λ*=∪s∈NΛs={ε}∪Λ∪Λ2∪….
上式中:空操作序列ε是Λ*的單位元,即?λ∈Λ*,ελ=λε=λ.
定義5設非空有限操作集Λ,操作序列集Λ*,對于任意s∈Z+,任意給定長度為s的操作序列λ1λ2…λs∈Λs,λ1λ2…λs的子序列是操作序列λiλi+1…λi+t,其中,1≤i≤s且0≤t≤s-i.
定義6設非空有限操作集Λ,操作序列集Λ*,對于任意2個非空操作序列σ1,σ2∈Λ*{ε},規(guī)定σ1≤σ2當且僅當σ1是σ2的子序列.
注4[18]設項目集Q={q1,q2,…,qn},對于任意的qi∈Q,項目qi的狀態(tài)轉移滿足以下2個性質.
圖9 項目狀態(tài)轉移的傳遞性Fig.9 Transitivity of item state transition
λ1,λ2,λ1λ1,λ1λ2,λ2λ1,λ2λ2.
如果項目q∈Q的解答或操作中有分支,則需要考慮非空操作組合對給定項目狀態(tài)的作用.
例7續(xù)例1,項目q1的解答是層層遞推的,Λ1={λ1,λ2},其中,λ1表示方程的等價變形,λ2表示解一元一次方程.V1={0,1,2}是有限線性序集,只需考察q1的正確操作序列.與例6的項目q2類似,q1的正確操作序列為λ1,λ2和λ1λ2.
項目q2的解答有分支,V2={0,a,b,c}不是線性序集,需考慮非空操作組合對給定項目狀態(tài)的作用.項目q2的操作集Λ2={λ3,λ4},其中,λ3表示當x-3≥0時,解含|x-3|的一元一次方程;λ4表示當x-3<0時,解含|x-3|的一元一次方程.
圖10 例1的項目q2的狀態(tài)轉移圖Fig.10 State transition diagram of item q2 in example 1
例1的項目q2的狀態(tài)轉移圖,如圖10所示.圖10中:
例8續(xù)例6,考察項目集Q={q1,q2}的技能集.V1={0,1},V2={0,1,2}.由圖7可知,q1的所有正確操作程序為λ1,因此,q1的所有相關技能的集合為S1={λ1}.由例6可知,q2的所有正確操作程序是λ2,λ1和λ2λ1,所以,q2的技能集為S2={λ1,λ2,λ2λ1}.因此,項目集Q={q1,q2}的技能集為
S=S1∪S2={λ1,λ2,λ2λ1}.
例9續(xù)例7,考察項目集Q={q1,q2}的技能集.V1={0,1,2},由例7可知,項目q1的所有正確操作程序為λ1,λ2和λ1λ2,所以,S1={λ1,λ2,λ1λ2}.V2={0,a,b,c}不是線性序集,由圖10可知,q2的所有的正確操作程序為λ3,λ4和{λ3,λ4},所以,S2={λ3,λ4,{λ3,λ4}}.項目集Q={q1,q2}的技能集為
S=S1∪S2={λ1,λ2,λ1λ2,λ3,λ4,{λ3,λ4}}.
例10續(xù)例4,考察項目q的技能集.
圖11 例4的項目q的狀態(tài)轉移圖Fig.11 State transition diagram of item q in example 4
項目q的操作集Λ={λ1,λ2,λ3,λ4},V={0,1,2a,2b,2c,3d,3e,3f,4}.例4的項目q的狀態(tài)轉移圖,如圖11所示.由圖11得到項目q的所有正確操作程序的集合,即q的技能集為
S={λ1,λ2,λ3,λ4,λ1λ2,λ1λ3,λ1λ4,{λ2,λ3},
{λ2,λ4},{λ3,λ4},{λ2,λ3,λ4},λ1{λ2,λ3},
λ1{λ2,λ4},λ1{λ3,λ4},λ1{λ2,λ3,λ4}}.
K={qv11,qv22,…,qvnn}=i∈IKi,
定義16設析取的技能映射(Ω+,S,τ),其中τ:Ω+→2S{?}.給定技能狀態(tài)T?S,T表示個體掌握的技能的集合,由T通過析取模型誘導的多分知識狀態(tài)為
Kd(?)= ?={q⊥11,q⊥22,…,q⊥nn}.
Kd(S)=Ω+={q⊥11,q⊥22,…,q⊥nn}.
定理2設析取的技能映射(Ω+,S,τ),其中,τ:Ω+→2S{?}.取遍所有的技能狀態(tài)T?S,所有通過析取模型誘導的多分知識狀態(tài)的集合K是多分知識結構.
{qvi:v≤iw}=qwi,
即∪K∈KK=Ω.所以,K滿足定義2的條件2).
綜上所述,取遍所有的T?S,所有通過析取模型誘導的多分知識狀態(tài)的集合K是多分知識結構.
定義17設析取的技能映射(Ω+,S,τ),其中,τ:Ω+→2S{?}.取遍所有的技能狀態(tài)T?S,所有通過析取模型誘導的多分知識狀態(tài)的集合為K={Kd(T)|?T?S},K稱為由技能映射τ通過析取模型誘導的多分知識結構.
定義18[25]稱三元組(U,A,I)為一個形式背景,其中U={x1,x2,…,xn}為對象集,每一個xi(1≤i≤n)稱為一個對象;A={a1,a2,…,am}為屬性集,每個aj(1≤j≤m)稱為一個屬性;I?U×A為U和A之間的二元關系,若(x,a)∈I,則稱對象x具有屬性a,若(x,a)?I,則稱對象x不具有屬性a.
表1 形式背景表Tab.1 Formal background table
形式背景表,如表1所示.若用1表示(x,a)∈I,用0表示(x,a)?I,則形式背景可表示為只有0和1的表格(或表示為0-1矩陣) .
表2 例13的技能映射(Ω+,S,τ)的形式背景表Tab.2 Formal background table of skill map (Ω+,S,τ) of example 13
將Ω+視為對象集,S視為屬性集,I?Ω+×S是Ω+和S之間的二元關系,規(guī)定
由表2可得誘導的多分知識狀態(tài)為
圖12 例13的多分知識結構(K,)的Hasse圖Fig.12 Hasse diagram of polytomous knowledge structure (K,) of example 13
于是,取遍T?S,由τ通過析取模型誘導的多分知識結構為
注5命題3的兼容性對于通過析取模型誘導多分知識結構是必要的.如果析取的技能映射τ不滿足該條件,則由τ通過析取模型誘導的多分知識狀態(tài)的集合可能不滿足定義2的條件2).
例如,在例13中,若定義技能映射τ′為
定理3設析取的技能映射(Ω+,S,τ),其中,τ:Ω+→2S{?}.由技能映射τ通過析取模型誘導的多分知識結構K是多分知識空間.
證明:對于任意的K1,K2∈K,其中,Ki是由技能狀態(tài)Ti通過析取模型誘導的多分知識狀態(tài),即
Ki={qvi∈Ω+|?t∈τ(qvi):t∈Ti},i=1,2.
根據項目q的解答或操作步驟設定響應值,得到的響應值集V不一定是線性有序集.例如,例1中的項目q2,V2={0,a,b,c},其中,a與b是不可比較的,且a∨2b=c.
圖13 例14的項目q的狀態(tài)轉移圖Fig.13 State transition diagram of item q of example 14
例14的項目q的狀態(tài)轉移圖,如圖13所示.由圖13得到過程函數為
記s1=λ1,s2=λ2,s3={λ1,λ2},s4=λ1λ3,則Q的技能集S={s1,s2,s3,s4}.由過程函數導出析取的技能映射τ為
表3 例14的技能映射(Ω+,S,τ)的形式背景表Tab.3 Formal background table of skill map (Ω+,S,τ) of example 14
例14的技能映射(Ω+,S,τ)的形式背景表,如表3所示.由表3可得誘導的多分知識狀態(tài)為
圖14 例14的多分知識結構(K,)的Hasse圖Fig.14 Hasse diagram of polytomous knowledge structure(K,) of example 14
注7命題3的差異性對于通過析取模型誘導多分知識結構是必要的.如果析取的技能映射r不滿足該條件,則由r通過析取模型誘導的多分知識狀態(tài)的集合可能不滿足定義2的條件2).
例如,在例14中,若定義技能映射τ′為
基于程序性知識的評估,通過項目狀態(tài)轉移函數定義項目狀態(tài)空間,從而將問題空間推廣到多分情形.通過過程函數導出技能映射,證明了技能映射通過析取模型誘導的多分知識結構是多分知識空間.在文中的框架中,僅考慮每個項目的某個特定解法,對于一題多解的情形將在后續(xù)的能力模型中考慮.為了保證操作集的有限性,假定各項目的解答或操作是非循環(huán)的,所以,對循環(huán)解路徑的約簡可以在后續(xù)研究中考慮.另外,由于知識空間的形式背景與形式概念分析密切相關[26-29],因此,將KST的多分推廣與形式概念分析的發(fā)展聯系起來將是今后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