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磊, 覃鴻恩, 黃華斌, 吳 飛, 楊 丹, 鄭良棟, 漆立軍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醫(yī)院中醫(yī)部藥劑科, 湖北 恩施 445000)
宮頸癌是常見女性惡性腫瘤,且患病率呈不斷上升,嚴重影響女性生存質(zhì)量[1]。宮頸癌具體發(fā)病病機較為復雜,其中高危型HPV感染是關(guān)鍵致病因素,且與性生活紊亂、性伴侶多、早育、早婚及多產(chǎn)等有關(guān)[2]。隨著治療技術(shù)的不斷進步,早期宮頸癌局部復發(fā)明顯降低,但局部晚期復發(fā)率仍較高,常見于放射野邊界附近復發(fā),如盆腔側(cè)壁和(或)陰道遠端[3]。盆腔復發(fā)性宮頸癌會造成手術(shù)治療難度大,且受放療劑量受限,導致治療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以同步放化療、中醫(yī)藥治療成為盆腔復發(fā)性宮頸癌重要手段。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加味人參養(yǎng)榮湯對盆腔復發(fā)性宮頸癌同步放化療期間腫瘤標志物和Th1/Th2型細胞因子影響。
1.1對象與分組:選擇我院于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盆腔復發(fā)性宮頸癌患者102例,按入院順序單雙號1∶1比例分為觀察組51例與對照組51例。觀察組中,年齡27~71歲,平均(53.25±7.81)歲;體質(zhì)指數(shù)(19.04±1.84)kg/m2;臨床分期:Ⅱ期13例(25.49%),Ⅲ期28例(54.90%),Ⅳ期10例(19.61%);病理分型:鱗癌34例(66.67%),腺癌17例(33.33%)。對照組中,年齡25~67歲,平均年齡(51.73±8.38)歲;體質(zhì)指數(shù)(18.73±1.92)kg/m2;臨床分期:Ⅱ期15例(29.41%),Ⅲ期27例(52.94%),Ⅳ期9例(17.65%);病理分型:鱗癌36例(70.59%),腺癌15例(29.41%)。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納入標準:①經(jīng)病理學證實為盆腔復發(fā)性宮頸癌,其中Ⅱ期腫瘤超過宮頸,但未達到骨盆壁,累積陰道,但未達到陰道下1/3;Ⅲ期腫瘤擴散到骨盆壁,或累及陰道的下1/3時,腫瘤壓迫造成腎盂積水;Ⅳ期腫瘤超過真骨盆范圍,或侵犯直腸黏膜和(或)膀胱;且均存在可測量病灶;②不愿行手術(shù)或不能手術(shù)者;③既往有盆腔放療史;④簽訂知情同意書。
1.3排除標準:①排除全身其他器官及系統(tǒng)嚴重功能不全無法耐受全程放化療者;②排除存在明確放化療治療禁忌癥者;③排除存在嚴重認知障礙等心理或精神疾病者;④預計生存期不足6個月者;⑤卡氏功能狀態(tài)(KPS)評分低于60分。
1.4方法:對照組:行同步放化療,其中放療采用60Co外照射機,A點照射劑量60~80Gy;給予全盆照射,2Gy/次,1次/d,當組織照射劑量達30Gy時變?yōu)閷Υ┱丈?,其中腔?nèi)照射劑量6~8Gy,總照射劑量28~44Gy;在放療同時給以TP方案為主的化療方案,多西他賽75mg/m2或白蛋白紫杉醇260mg/m2聯(lián)合奈達鉑75mg/m2。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結(jié)合加味人參養(yǎng)榮湯治療,組方包括:黃芪30g、人參6g、炒白術(shù)15g、茯苓15g、炒白芍15g、熟地黃15g、丹參10g、川芎10g、蛇舌草30g、山慈菇15g、陳皮10g、阿膠10g、炙甘草6g,諸藥水煎,取汁300mL,每次150mL,分早晚兩次溫服。兩組均以21d為一個周期,連續(xù)2個周期評價。
1.5近期療效標準[4]:依據(jù)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①完全緩解(CR):腫瘤完全消失且持續(xù)時間>1月;②部分緩解(PR):腫瘤縮小>50%;③疾病穩(wěn)定(SD):腫瘤縮小在25~50%之間,或大小無變化;④疾病進展(PD):出現(xiàn)新的病灶,或腫瘤繼續(xù)長大;客觀緩解=PR+CR。
1.6觀察指標:①兩組治療前后均有專人負責進行KPS評分并記錄分值,該評分分值范圍為0~100,KPS評分越高者表明生存質(zhì)量越好;②觀察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變化,采集患者外周靜脈血5mL,運用流式細胞術(shù)測定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③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腫瘤標志物變化,采集患者外周靜脈血5mL,離心8min,收集血清,運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測定癌胚抗原(CEA)、糖鏈抗原19-9(CA19-9)和細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水平;④觀察兩組治療前后Th1/Th2細胞因子變化,采集患者外周靜脈血5mL,離心8min,收集血清,運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測定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干擾素γ(IFN-γ)水平;⑤統(tǒng)計兩組毒副反應情況,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肝腎異常、胃腸道反應和乏力。
2.1兩組宮頸癌患者客觀緩解率比較:觀察組客觀緩解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宮頸癌患者客觀緩解率比較
2.2兩組宮頸癌患者KPS評分比較:兩組治療前宮頸癌患者KP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宮頸癌患者KPS評分較治療前增加(P<0.05);觀察組治療前后KPS評分差值幅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宮頸癌患者KPS評分比較分)
2.3兩組宮頸癌患者免疫功能CD3+、CD4+和CD4+/CD8+比較:兩組治療前宮頸癌患者三項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后宮頸癌患者三項指標較治療前降低(P<0.05);觀察組治療后宮頸癌患者三項指標較治療前升高(P<0.05);觀察組治療前后三項指標差值幅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宮頸癌患者免疫功能比較
2.4兩組宮頸癌患者腫瘤標志物CEA、CA19-9和CYFRA21-1水平比較:兩組治療前宮頸癌患者三項標志物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宮頸癌患者三項標志物水平較治療前降低(P<0.05);觀察組治療前后三項標記物差值幅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宮頸癌患者腫瘤標志物變化比較
2.5兩組宮頸癌患者Th1/Th2細胞因子變化比較:兩組治療前宮頸癌患者EA、CA19-9和CYFRA21-1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宮頸癌患者IL-2、IL-10、TNF-α和IFN-γ水平較治療前降低(P<0.05);觀察組治療前后IL-2、IL-10、TNF-α和IFN-γ差值幅度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宮頸癌患者Th1/Th2細胞因子變化比較
2.6兩組宮頸癌患者毒副反應比較:觀察組宮頸癌患者毒副反應發(fā)生率11.76%低于對照組29.41%(P<0.05)。見表6。
表6 兩組宮頸癌患者毒副反應比較
宮頸癌早期通常無特殊的臨床表現(xiàn),常由于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等癥狀就診,發(fā)現(xiàn)時已屬中晚期,故而早期診斷和治療有助于防治宮頸癌[5]。而放療是治療宮頸癌重要手段,但放療后的盆腔組織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纖維化,導致再程放療的敏感性下降,具有盆腔放療史的復發(fā)性宮頸癌僅采用單純放療療效并不十分理想[6]。同步放化療較單一化療或放療治療方式可提高療效,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7]。研究數(shù)據(jù)證明,同步放療、化療可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局部復發(fā)率[8]。同步放化療的特點是利用放化療各自優(yōu)勢,達到強強聯(lián)合的效果,主要包括通過化療對微小、轉(zhuǎn)移病灶及原發(fā)腫瘤進行殺滅,通過放療局部照射對局部病灶進行殺滅,同時因為兩者合力作用,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減少交叉耐藥細胞的產(chǎn)生[9]。兩者聯(lián)用可在較短時間內(nèi)給予腫瘤細胞最大強度的打擊。所以同步放化療可以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控制局部病灶及改善臨床癥狀,最大化的防治遠處轉(zhuǎn)移,降低轉(zhuǎn)移復發(fā)的機會。
中醫(yī)學認為宮頸癌屬“崩漏”、“癥瘕”等范疇,認為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而其中正氣虧虛是惡性腫瘤發(fā)生的基礎(chǔ)[7]。中醫(yī)理論認為宮頸癌發(fā)病多因外邪入侵,臟腑虛弱,和(或)七情郁結(jié),造成胞宮失司,沖任失調(diào),邪毒、血瘀聚集,積久成毒,任帶、五臟受損誘發(fā)宮頸癌[8]。加味人參養(yǎng)榮湯中,黃芪和人參大補元氣,使正氣充足而消除癌毒;炒白術(shù)和茯苓以期健脾;炒白芍、熟地黃養(yǎng)血補血;丹參、川芎活血化瘀行氣;蛇舌草、山慈菇清熱解毒、散結(jié);陳皮理氣健脾;阿膠補氣、補血、補腎;炙甘草調(diào)和諸藥??v觀全方可奏補益氣血,助癌毒消散,助邪外出,且能夠避免病邪入里而加重病情。本研究表明,觀察組客觀緩解率高于對照組,宮頸癌患者KPS評分高于對照組,宮頸癌患者CD3+、CD4+和CD4+/CD8+高于對照組,毒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由此表明加味人參養(yǎng)榮湯治療可提高療效,生存質(zhì)量提高,免疫功能增強,降低毒副反應發(fā)生。
當體內(nèi)出現(xiàn)癌細胞時腫瘤標志物伴隨組織細胞異常增殖,從而導致體內(nèi)的腫瘤標志物出現(xiàn)異常。CEA、CA19-9和CYFRA21-1是評價惡性腫瘤的重要腫瘤標志物。研究報道顯示,宮頸癌患者CEA、CA19-9和CYFRA21-1水平明顯升高,且可用于評價療效及預后[9]。本研究表明,觀察組治療后宮頸癌患者CEA、CA19-9和CYFRA21-1水平低于對照組,由此表明加味人參養(yǎng)榮湯治療可降低CEA、CA19-9和CYFRA21-1水平。研究報道顯示,T淋巴細胞免疫功能紊亂在宮頸癌發(fā)生、發(fā)展中具有重要促進作用[10]。T淋巴細胞紊亂會促進宮頸癌病情的進展。而其中Th1/Th2型細胞因子平衡打破能夠誘導局部宮旁組織的浸潤及癌細胞的轉(zhuǎn)移,造成宮頸癌患者遠期預后[11]。本研究表明,觀察組治療后宮頸癌患者IL-2、IL-10、TNF-α和IFN-γ水平低于對照組,由此表明加味人參養(yǎng)榮湯治療可調(diào)節(jié)Th1/Th2型細胞因子平衡。
綜上所述,加味人參養(yǎng)榮湯對盆腔復發(fā)性宮頸癌同步放化療期間療效明顯,免疫功能提高,CEA、CA19-9和CYFRA21-1水平降低,及調(diào)節(jié)Th1/Th2型細胞因子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