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鵬,朱 莉,宋 潔
(1. 重慶理工大學 理學院,重慶 400054; 2. 重慶理工大學 車輛工程學院,重慶 400054;3. 重慶理工大學 汽車零部件先進制造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重慶 400054)
近年來,全球變暖和持續(xù)的高燃油成本突出了車輛減阻研究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文獻[1-3]研究了尾流結構與阻力的關系,通過改變尾部外形,發(fā)現(xiàn)改進尾流場能改善氣動特性。當車速較高時,為確保卓越的制動與操縱穩(wěn)定等性能,減少阻力和升力在空氣動力學領域獲得廣泛關注。文獻[4-7]對車尾加裝變形裝置進行研究,結果表明汽車加裝尾翼后,車尾產生負升力,車輪對地面有更大的附著力。
過去研究空氣動力學大多依賴于風洞實驗,隨著湍流理論和計算機技術的不斷完善,在外流場研究中開始大量運用CFD(計算流體動力學)。I. DIJAN等[8]選擇realizablek-ε湍流模型對兩輛閉輪賽車進行CFD研究,發(fā)現(xiàn)前車距離越小,后車的阻力系數(shù)越??;E. HOSSEINI[9]采用CFD仿真高馬赫數(shù)流動的雙凸翼型湍流流動。研究表明增加馬赫數(shù)可以改善升阻比,從而延遲邊界層分離。
Mira模型作為一個被標準化的簡化模型,有許多可以給仿真結果提供參考依據(jù)的風洞試驗數(shù)據(jù)。因此,研究者對該模型展開許多探討。Y.C.ZHANG等[10]運用CFD,對1/8尺寸Mira模型的尾流結構進行測量,發(fā)現(xiàn)Mira快背式模型瞬態(tài)流動的形成機理。雖然基于Mira模型尾流結構的研究已經廣泛開展,并使人們對汽車空氣動力學有更深刻的理解。但目前關于該模型加裝擾流板的研究比較欠缺,并且尚未見到在Mira模型安裝后擾流板的基礎上,再進一步研究擾流板參數(shù)對尾流場影響的文獻。
根據(jù)以上考量,筆者基于Mira模型進行CFD仿真,對比Mira階背式、快背式以及方背式模型的尾流結構,探討裝置后擾流板前后階背式模型的外流場差異,并通過改動后擾流板截面形狀與攻角,研究擾流板參數(shù)變換對氣動特性的影響。最后發(fā)現(xiàn)車尾造型與氣動特性密切相關。同時,在尾部合理裝置后擾流板,可以很好地優(yōu)化車輛的氣動特性。
CFD數(shù)值模擬的求解方法是利用數(shù)值方式求解關于流體流動的控制方程組,將連續(xù)場函數(shù)用有限個離散點變量值來代替,將連續(xù)的控制方程組使用離散的方式獲得不同的離散代數(shù)方程組,利用對各離散方程組迭代求解來得到場函數(shù)中的變化量[11]。流體力學的控制方程有:質量、動量以及能量守恒方程。通常在車速小于200 km/h的情況下,車體周圍流場看作不可壓縮流體,則在流體流動時的熱傳遞和熱交換現(xiàn)象基本可以不考慮。故在求解流體流動的控制方程時,能量守恒方程可忽略。因此,流體力學控制方程如式(1)~式(2):
質量守恒方程:
(1)
動量守恒方程:
(2)
在對模型進行CFD仿真時,需要將離散后的方程組結合一個恰當?shù)耐牧髂P瓦M行求解。Realizablek-ε模型在計算升力時比較符合實際情況,并且計算精度和收斂性較好,因此文中的數(shù)值模擬采取該模型。k-ε湍流模型引入了微分方程湍流動能k和湍動耗散率ε。對于Realizablek-ε模型來說,求k的數(shù)學方程如式(3):
(3)
求ε的數(shù)學方程如式(4):
(4)
式中:μ為動力黏度;μt為湍動黏度性系數(shù);Gk為湍流動能產生項;v為y方向的動量;σk、σε分別為普朗特數(shù)。
2.1.1 三維建模
筆者基于Mira汽車模型展開探討,選擇CATIA構建三維模型,如圖1。
圖1 Mira三維模型Fig. 1 Mir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2.1.2 計算域
CFD數(shù)值模擬研究需要在相對固定的區(qū)域——計算域中進行,其大小應保證計算域的阻塞比不大于5%。計算阻塞比的公式如式(5):
(5)
式中:εm為阻塞比;Am為模型正投影面積;A為試驗段橫截面積。計算域參數(shù)如表1。
表1 計算域參數(shù)Table 1 Calculation domain parameter
在劃分網格前要把計算域劃分模塊,將模型框在小長方體里,其具體幾何位置:車頂距小長方體壁面500 mm;兩側距小長方體壁面200 mm;車頭距小長方體的壁面400 mm;車尾距小長方體壁面1 000 mm;小長方體底面與整個計算域的底面重合。Mira汽車模型的數(shù)值模擬計算域及劃分,如圖2。
圖2 Mira仿真計算域及其劃分Fig. 2 Mira simulation calculation domain and its division
2.1.3 車輪的處理
CFD數(shù)值模擬中,忽略了實際情況下車輪因汽車自重產生的變形。若車輪被視為剛體,則計算域底部和車輪接觸位置將存在小角度的空間,從而形成質量接近零的網格。因此,為提高計算精度,使網格質量得到保障,對車輪作如下處理:計算域和車輪接觸位置作成45°錐臺,取2.5%的車輪半徑,即305×2.5%=7.625 mm作為錐臺的垂直高度[13],處理后的車輪如圖3。
圖3 車輪的處理Fig. 3 Wheel treatment
2.1.4 網格類型與生成
筆者劃分網格選擇ANSYS ICEM CFD。采用混合網格策略:在計算域與小長方體間劃分結構網格;在模型表面與小長方體間劃分非結構化網格;并在模型表面增加5層三棱柱網格當成邊界層[14]。結合仿真結果與文獻[15]的網格尺寸設置獲得1組能滿足計算要求的尺寸,各部分網格最大尺寸設置如表2。第1層三棱柱網格厚度設置為0.4 mm。此網格方案下地面與車身表面的y+值均在150以內,使邊界層網格質量獲得有效保障。
表2 各部分網格最大尺寸設置Table 2 Setting of maximum grid size of each part
對Mira階背式、快背式、方背式模型進行網格劃分,生成網格的總數(shù)目和平均網格質量如表3。
表3 Mira模型網格數(shù)量與質量Table 3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Mira model grid
由表3可知3種模型的網格數(shù)量與質量相差較小。各部分網格示意圖如圖4~圖7。
圖5 5層三棱柱網格Fig. 5 Five-layer triangular prism grid
圖6 汽車表面網格Fig. 6 Automotive surface grid
圖7 縱向對稱面網格Fig. 7 Longitudinal symmetry plane grid
2.1.5 邊界條件的選擇
CFD數(shù)值模擬是對微分方程求解,因此需要有邊界條件使微分方程的求解為定值。筆者先在ICEM里把計算域和Mira模型劃分成不一樣的Part,再在求解器FLUENT中設置邊界條件。各Part示意圖如圖8,邊界條件設置如表4。
圖8 各個不同Part示意Fig. 8 Schematic diagram of different parts
表4 計算邊界條件設置Table 4 Calculation boundary condition setting
2.1.6 數(shù)值計算結果
在v=30 m/s下仿真,迭代計算收斂后獲得數(shù)值模擬結果,如表5。
表5 Mira模型數(shù)值計算結果Table 5 Numerical calculation results of Mira model
谷正氣等[16]在HD-2風洞中用Mira模型組開展試驗,將得到的CD值與文中的仿真值做對比,如表6。
表6 風洞試驗與仿真結果對比Table 6 Comparison of wind tunnel test and simulation results
由表6可得:Mira階背式、快背式、方背式模型的風洞試驗CD值和數(shù)值模擬CD值差距不大,都小于5%(工程允許誤差)。因此,筆者采用的數(shù)值模擬方案合理,仿真可靠性較高。
2.2.1 Mira模型組外流場對比分析
將求解結果導入CFD-Post 中展開后處理,得到汽車縱向對稱面的流線圖,如圖9。
圖9 Mira模型車頭及車尾流線Fig. 9 Mira model head and tail streamline
由圖9可得:3種模型前面的氣流結構基本相同,但是尾流結構存在很大差別。不同車型的流動都是氣流隨前窗往上運動的速度變大,在發(fā)動機罩前緣、車頂前緣的流速快。在車頂部位,主流和氣流的流向相同,然而在車尾區(qū)域的流動卻十分復雜,尾部出現(xiàn)渦流,同時有倒流現(xiàn)象。
2.2.2 不同尾部造型的尾流結構分析
v=30 m/s,Mira模型組的尾部流線圖如圖10,對不同尾部造型的尾流場分析如下:
圖10 Mira模型車尾流線Fig. 10 Mira model tail streamline
1)階背式:尾部有3個渦流:①后窗處,因為氣流經過模型后窗時,此處傾角較大,使氣流產生分離,從而形成渦流;②后行李箱處,因為來流受側面氣流影響產生分離,又與來自后窗和頂蓋前端的氣流匯聚,從而產生一對渦流。
2)快背式:尾部形成一對縱渦。因為側面與來自后窗玻璃的氣流匯合后向車尾流去,在后柱的位置氣流產生分離,最終在后行李箱處產生一對縱渦。
3)方背式:氣流分離現(xiàn)象最嚴重。大量從車底流出的氣流被卷入模型尾流中,導致在后窗玻璃附近的氣流被嚴重分離,同時在車尾形成一對擴展范圍非常大的尾渦。
3.1.1 三維模型
根據(jù)研究現(xiàn)狀與生活實際選擇Mira階背式模型做進一步研究,在其尾部加裝后擾流板,參數(shù)設置如表7,選擇CATIA建立模型如圖11。
表7 后擾流板參數(shù)Table 7 Rear spoiler parameters
圖11 加裝后擾流板的Mira階背式三維模型Fig. 11 Mira step back 3D model with rear spoiler
3.1.2 數(shù)值模擬過程
加裝后擾流板的數(shù)值模擬與Mira原型仿真過程中的處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劃分網格的過程中要在后擾流板處加密網格,從而在該位置添加1個加密盒,如圖12。后擾流板附近的網格分布如圖13。
圖12 擾流板的加密盒Fig. 12 Encryption box for spoiler
圖13 后擾流板周圍的網格分布Fig. 13 Grid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rear spoiler
在后擾流板攻角為15°,截面為下曲面型,定位為72 mm的情況下進行仿真,對比模型裝置后擾流板前后的氣動特性。
3.2.1 尾流場比較
對安裝后擾流板前后的Mira階背式汽車做CFD仿真,獲取車尾的速度矢量圖,如圖14~圖15。
圖14 縱向對稱面速度矢量Fig. 14 Velocity vector diagram of longitudinal symmetry plane
圖15 橫截面速度矢量Fig. 15 Cross section velocity vector diagram
通過觀察能夠直觀發(fā)現(xiàn):裝置后擾流板后,車尾拖拽渦區(qū)域擴大,所以加裝后擾流板的模型尾渦部分產生了更大的湍流擾動,使模型氣動阻力增大。但加裝后擾流板后,可以明顯看到氣流倒流現(xiàn)象有所緩解,尾部渦流也得到減弱,尾流場獲得有效梳理,這對降低尾流區(qū)域能量的損失意義重大。同時后擾流板形成較大的負升力,因此更好地保障了行車安全。
3.2.2 氣動力系數(shù)比較
將Mira階背式原始模型與加裝后擾流板的汽車模型,在v=20、30、40 m/s 3種工況下展開CFD仿真,獲得氣動系數(shù)以及升阻比,分別如表8~表10。
表8 v=20 m/s氣動系數(shù)與升阻比Table 8 v=20 m/s aerodynamic coefficients and lift drag ratio
表9 v=30 m/s氣動系數(shù)與升阻比Table 9 v=30 m/s aerodynamic coefficients and lift drag ratio
表10 v=40 m/s氣動系數(shù)與升阻比Table 10 v=40 m/s aerodynamic coefficients and lift drag ratio
由表8~表10可得:加裝后擾流板,能夠在整車CD小范圍增長的情況下,急劇降低CL,同時百分比Δ|K|都在75%以上。CL的大幅下降讓車輪和地面的附著性能得到很好改善,從而在汽車高速行駛的過程中提高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因此綜合衡量升、阻力系數(shù),在車尾合理地加裝后擾流板,能夠很好地優(yōu)化車輛尾流結構,從而改善氣動特性。
后擾流板的一個重要參數(shù)是其截面形狀,在后擾流板攻角為15°,定位為72 mm,v=30 m/s的工況下,分別選擇如圖16的截面形狀進行CFD仿真。
圖16 后擾流板截面形狀Fig. 16 Section shape of rear spoiler
4.1.1 阻力系數(shù)的影響
v=30 m/s,對不同截面形狀后擾流板的Mira階背式模型展開CFD仿真,得到阻力系數(shù)CD,如表11。
表11 不同截面形狀的CDTable 11 CD of different section shapes
由表11可得:在Mira階背式模型的尾部加裝不同截面形狀的后擾流板后,CD均有小幅度增加,ΔCD在10%以內。其中,直線型的CD值增加最小。
4.1.2 升力系數(shù)的影響
v=30 m/s,對不同截面形狀后擾流板的Mira階背式模型展開CFD仿真,得到升力系數(shù)CL,如表12。
表12 不同截面形狀的CLTable 12 CL of different section shapes
由表12可得:在Mira階背式模型的尾部加裝不同截面形狀的后擾流板后,CL均有大幅度減小。其中,當加裝截面形狀為下曲面型的后擾流板時,汽車的CL減小幅度最大。
4.1.3 綜合分析
從4.1節(jié)的分析能夠看出:在Mira階背式模型的尾部裝置截面形狀不一樣的后擾流板,雖然會使CD小幅度增加,但CL被大幅度降低,從而優(yōu)化氣動特性。v=30 m/s,Mira階背式模型尾部加裝不同截面形擾流板的尾部外流場比較圖,如圖17。
圖17 不同截面尾部外流場Fig. 17 Tail outflow field diagram of different sections
由圖17可得:對于加裝截面形狀為直線型后擾流板的Mira階背式模型而言,尾部區(qū)域流場的倒流情況最不明顯,因此CD值最小。與截面形狀為直線型和上下曲面型后擾流板相比,加裝的后擾流板為下曲面型時CL值最低。這是因為氣流在該模型行李艙蓋和擾流板間的位置,以及行李艙蓋和后窗交接的地方,流速最低,故靜壓力最高,使得整個模型下壓力最高。
后擾流板的另一個重要參數(shù)是其攻角。由4.1節(jié)分析可知:加裝下曲面型后擾流板的Mira階背式模型阻力系數(shù)增加不大,但升力系數(shù)得到明顯減小,因此選擇在Mira階背式尾部加裝下曲面型后擾流板做進一步研究。后擾流板的定位仍然為72 mm,在v=20、30、40 m/s下,選擇攻角為0°、5°、15°、25°、35°、45°展開CFD仿真,研究攻角對氣動特性的影響。
4.2.1 阻力系數(shù)的影響
v=20、30、40 m/s,分別對裝置不同攻角的后擾流板模型展開CFD仿真,獲得阻力系數(shù)CD,如表13~表15。
表13 v=20 m/s不同攻角的CDTable 13 v=20 m/s CD at different angles of attack
表14 v=30 m/s不同攻角的CDTable 14 v=30 m/s CD at different angles of attack
表15 v=40 m/s不同攻角的CDTable 15 v=40 m/s CD at different angles of attack
由表13~表15可得:3種車速下,CD值隨攻角的變化規(guī)律基本相同。在Mira階背式模型尾部安裝攻角不同的后擾流板都使CD值上升。同時,下曲面型后擾流板的攻角越大CD值越高,另一方面,ΔCD隨車速的增加均有小幅度增加。
4.2.2 升力系數(shù)的影響
v=20、30、40 m/s,分別對裝置不同攻角的后擾流板模型展開CFD仿真,獲得升力系數(shù)CL,如表16 ~表18。
表16 v=20 m/s不同攻角的CLTable 16 v=20 m/s CL at different angles of attack
表17 v=30 m/s不同攻角的CLTable 17 v=30 m/s CL at different angles of attack
表18 v=40 m/s不同攻角的CLTable 18 v=40 m/s CL at different angles of attack
由表16~表18可得:3種車速下,CL值隨攻角的變化規(guī)律基本相同。在Mira階背式模型尾部安裝攻角不同的后擾流板都使CL值大幅降低。同時,下曲面型后擾流板的攻角越大CL值越小,從而給汽車提供的下壓力越大。
4.2.3 綜合分析
根據(jù)4.2節(jié)分析可知:Mira階背式模型尾部加裝不同攻角的下曲面型后擾流板,在3種工況下CD、CL的變化規(guī)律與攻角基本相同:隨著攻角變大,CD值小幅增加,CL值大幅降低。v=30 m/s,對裝置不同攻角的后擾流板模型的尾流場進行比較,如圖18。
圖18 不同攻角尾部外流場Fig. 18 Tail outflow field at different angles of attack
從圖18可得:攻角越大,尾流場變得更復雜,尾部區(qū)域的倒流情況更顯著,使得CD值升高。氣流在后行李艙蓋和擾流板間的位置,其流速隨著攻角的增加而下降,從而靜壓變大,導致下壓力升高,CL值減小。
基于Mira模型展開研究,運用CATIA三維建模軟件建立Mira原型及尾部加裝后擾流板模型,在ANSYS ICEM CFD中劃分網格,在FLUENT中進行計算,最后把求解結果導入ANSYS CFD-Post中展開后處理。通過后處理獲得模型的外流場、速度分布等,剖析各模型對氣動特性的影響,得到以下結論:
1)Mira模型組前端流態(tài)基本相同,但尾部形成的渦流不同,直背式的尾渦最明顯,CD最大。
2)加裝后擾流板能夠改善汽車尾流結構,在整車CD小幅度增加的情況下,大幅度降低CL。
3)在車尾加裝不同截面和攻角的擾流板,都能不同程度地優(yōu)化氣動特性。對于截面形狀,加裝直線型的CD增加最小,下曲面型的CL減小最大。對于攻角,CD隨角度增大而升高,CL隨角度增大而降低。因此,對擾流板截面和攻角進行選擇時,應綜合考慮汽車性能和升阻系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