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冰
上期封面
11月18日,以“‘滬’動青春、‘運’育未來”為主題上海市第十七屆運動會正式拉開帷幕,歷時一個半月的比賽,共有3萬多名逐夢少年們逆風(fēng)拼搏,激蕩青春,上演精彩蝶變。
近三年疫情的反復(fù),對許多人而言,生活充滿了挑戰(zhàn),而對于要參加上海市第十七屆運動會的運動員們而言,更是難上加難——訓(xùn)練時斷時續(xù),年齡、體重不斷增長,焦慮、緊張的情緒不斷疊加……
正如本屆市運會男子花樣滑冰A組短節(jié)目、自由滑兩項桂冠得主梅格睿祺所言,“這四年的備戰(zhàn)也不是一帆風(fēng)順,這當中我受過傷,還輸了幾次比賽。但是,我的教練和上海市花樣滑冰集訓(xùn)隊全體老師始終站在我身后,鼓勵我,鼓舞我”。
梅格睿祺的經(jīng)歷,無疑是萬千上海青少年運動員的縮影。小運動員們在這個寒冷的冬日,披荊斬棘,不斷突破自我,書寫了一個又一個新的紀錄。比如年僅16歲的小將陳圓將,在田徑比賽(青少年組)男子A組110米欄(低欄)決賽中,跑出13秒03,奪得了該項目的冠軍,這一成績打破了卡塔爾選手巴羅在2018年創(chuàng)造的13秒17的亞洲少年紀錄!
其實,青少年參加體育運動并不都是為了成為運動員,讓體育運動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是會讓青少年受益一生的良好習(xí)慣,有利于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既能自信迎接勝利,也能坦然接受失敗。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無論是競技體育項目,還是智力運動、科技體育,上海的青少年擁有寬廣的體育舞臺,積極投身其中的青少年都能強健體魄,砥礪意志,煥發(fā)青春力量,實現(xiàn)人生夢想!
這一年,天空中缺了很多,于是他們回去填補闕如。
鐵血丹心以歌吟,萬水千山總是情。
除了黃永玉那套兔票不敢恭維,其余的都還不錯。不論有些人如何拔高,這套兔票放入中國生肖郵票系列都是一個敗筆。大師曾有大作,但不是大作時也不必恭維、不必迷信。
三十幾年前在上海讀書時,光顧的小酒館的標配是三黃雞、紅腸、花生米……再來幾瓶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