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期到了尾聲,最后一周的周三,依舊有同學們最期待的“腦洞作文課”。在課上,祝老師又給我們講述了一個精彩的世界未解之謎。
伴隨著上課鈴響起,祝老師大筆一揮,在黑板上寫下三個清晰的大字:二重身。
看到這三個字,我壓根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周圍的同學也紛紛議論起來,看來大家和我一樣,都是第一次聽說這個詞。
“哦,原來是那個啊,我在書上看到過?!?/p>
我聽到身邊的吳小倩低聲說,扭頭一看,她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別奇怪,我的這位同桌見多識廣,她一周看的書比我一年看的書還要多。
“這是什么意思啊……”我湊過去,輕聲問她。嘿嘿,見多識廣是她的優(yōu)點,虛心請教是我的優(yōu)點。
誰知道,她只是對我說了一個單詞,聽發(fā)音并不像是英語詞匯,這算是哪門子回答???不得不說,她有時候特別喜歡賣關子,仿佛有意顯得別人特別蠢似的。我還是好好聽祝老師來解釋吧。
“好了,同學們,”祝老師說,“請問有沒有人知道這個詞是什么意思呢?”
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就在這時,我那飄忽不定的眼神竟然在一瞬間遇上了祝老師的眼睛。
糟糕,他臉上浮起了微笑,他一定以為我知道答案,想舉手發(fā)言。
“許言,你知道‘二重身是什么意思嗎?”
“啊……”
我這一“啊”,全班的目光都“唰”的一下聚到了我這里,讓我感覺自己像是升旗儀式上在等待發(fā)表演講的校長一樣。
只能勉為其難猜一下了。
“呃——是不是和……音樂會有關呢?”
哎,因為我聽說過“二重奏”,我爸帶我去聽音樂會的時候給我解釋過,雖然我當時幾乎聽睡著了?!岸厣怼焙汀岸刈唷敝挥幸蛔种?,我這么猜測應該也不會錯得太離譜吧?
“完全錯誤?!?/p>
說話的并不是祝老師,而是丁一聰,他大概是我們班在知識面上唯一能和吳小倩相抗衡的人了。
只見他臉上帶著學霸似的嘲諷。
雖然遭到了無情的否定,但是我心里松了口氣,因為全班的目光轉向了他那邊。
“‘二重身又被稱為‘分身,源于德語,”丁一聰解釋道,“字面含義是兩人同行,指的就是一個人在同一時間出現(xiàn)在不同地方,并且被人目擊的超自然現(xiàn)象。”
這么說來,吳小倩剛才口中所說的那個發(fā)音奇怪的詞匯,就是這個德語詞。
坐在教室后頭的阿達又起哄了。
“太離譜了吧!一個人怎么可能在同一時間出現(xiàn)在兩個地方呢?難不成這人有超能力?”
是啊,怎么想都像是科幻小說里才有的情節(jié)吧。我想起阿達之前借給我一本科幻小說,里面講的就是主人公具有瞬間移動的超能力。
“所以我說是超自然現(xiàn)象嘛?!倍∫宦敳荒蜔┑鼗卮稹?/p>
“先不要急著否定。”祝老師笑道,“沒錯,從現(xiàn)代科學的角度來說,這種現(xiàn)象根本不可能存在,但是——”
祝老師的表情突然變得嚴肅起來,他停頓了一下,繼續(xù)說:“在1845年的歐洲,真的發(fā)生過這么一件怪事!”
哎,祝老師不愧是語文老師,講故事的方式也這么有懸念。全班同學的注意力一下子被這句話吸引了。我想,如果他去寫小說,應該很暢銷。
伴隨著祝老師充滿磁性的嗓音,我們也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當時的情景中。
故事的主角叫艾米麗·莎吉,是一位法國姑娘,在拉脫維亞的一所女子寄宿學校教書。她是一位認真盡職、對學生溫柔友好的老師,但是學生們卻不喜歡她,甚至很怕她。
據(jù)說,有一個和莎吉老師長得一模一樣的人跟在她身后,他們把那個人稱為莎吉老師的“二重身”,甚至還有同學跑去告訴校長。一開始,校長以為這只是惡作劇的謠傳,不但沒有理會,反而狠狠地批評了這位同學。
可是離奇的事情發(fā)生在那一年的夏天。當時42名女學生在學校禮堂里上課,莎吉老師正在禮堂窗外的花園里采花。誰知,那個長得和莎吉老師一樣的女人突然浮現(xiàn)在禮堂里,端坐在教師椅上,臉上的神情很嚴肅。
在場的學生都嚇得尖叫,紛紛離開座椅,逃出了教室,場面一度混亂不堪??墒羌幢闳绱耍莻€“二重身”依舊坐在椅子上,表情沒有絲毫變化。在花園采花的莎吉老師也并沒有察覺禮堂內(nèi)的騷動。
從此以后,類似的怪事就頻繁地發(fā)生在莎吉老師身上——經(jīng)常有不同的人目擊到莎吉老師出現(xiàn)在不同的地方。
甚至有一次,當她在上課的時候,那個“二重身”悄悄地出現(xiàn)在她的身后,重復她的動作。
最后,在學生和家長共同抗議下,校長不得不開除了莎吉老師。接著,莎吉老師就徹底消失在了歷史記載中,沒有人知道她到底去了哪兒。但是這個真實事件卻被一名心理學家記錄了下來,成為著名的“二重身”未解之謎……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