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 霆
史前時期的相關文獻記載,均是以族群的相關事件或成就等展開,即描述的對象多為史前時期的重要人群。關于這些文獻記載的真實性問題,自顧頡剛先生等發(fā)起的“疑古”思潮以來,已有諸多的研究。本文從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的視角出發(fā),對這一問題稍作探討。
司馬遷撰寫《史記》的著史態(tài)度,至少可以從兩個方面考察,一是嚴謹客觀的探究和記述態(tài)度。在《五帝本紀》的結尾,司馬遷有述:“余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于海,南浮江淮矣……”,為了寫作而遍訪遺跡,此種嚴謹?shù)膶W術態(tài)度放在今天亦是難能可貴的;二是堅持歷史真實而不因權貴脅迫而更改的實事求是態(tài)度。如《史記》中的斥責漢武帝言語讓其勃然大怒,并將《史記》手稿付之一炬,亦說明了司馬遷在對歷史事件真實記錄方面的秉直。當然,不可否認,每個時代的歷史記錄者不管如何持身中正,總不免帶有時代的局限。但至少,司馬遷對于著史的嚴謹和真實態(tài)度還是會讓我們對于《史記》的具體記載內容保持樂觀。
在嚴謹?shù)闹窇B(tài)度之下,司馬遷作為大漢的史官,可以遍覽當時國家的所有相關文獻記載;可以四處游歷、遍訪遺跡,以充實、佐證或勘誤史籍內容;可以接觸當時各個地區(qū)的各種人群,從今日所稱“口述歷史”的角度甄別各種歷史記載的錯漏之處等等。總之,就兩千多年前的司馬遷所處的歷史維度以及他的歷史角色,他所能接觸到的各種史料,是今天的我們遠不可及的。歷經兩千余年的歲月侵蝕,我們所能看到的史料,僅為其時的冰山一角,既達不到司馬遷當時所能接觸史料的豐富程度,又不一定有司馬遷為了著史超越死亡的學術態(tài)度。今天的我們,為何還要繞開司馬遷《史記》的相關記載而另起爐灶呢?
盡管司馬遷的著史態(tài)度值得稱道,當時的史籍等材料也頗為豐富,但五帝時代及夏商時期畢竟已距漢初千年之遙,其時的故事又是如何流傳至春秋戰(zhàn)國以降的史書上的呢?是否會在流傳中變了模樣?或者如顧頡剛等學者所言形成“層壘”的歷史呢?
春秋之前的商代歷史,從殷墟的發(fā)掘可知,其時已經有了成熟的記述系統(tǒng),如甲骨文。《史記·殷本紀》詳盡的帝王世系及連貫的事件記述也體現(xiàn)了這種成熟文字系統(tǒng)的存在。《夏本紀》雖暫未有考古學文字材料佐證,但其記述內容在帝王世系的清晰程度和事件流暢度等方面與《殷本紀》差別不大,說明夏代或也有了記述歷史的機構及專門的人員,并形成了流傳當時及后世的口傳史跡及相應記載。
較多的爭論可能更多的是在五帝時代的相關故事和傳說中。一方面是其時是否有相應的文字記述能力,一方面是其時尚未完全統(tǒng)一,相關的記載或口述傳承是否均能客觀中正?若沒有記述能力,則只能口口相述??诳谙嗍鲋胁豢杀苊獾膬牲c,一為錯漏,一為追加。筆者認為,五帝時代的相關記述,人名、山水名稱、世襲等皆有可能在傳述中出現(xiàn)錯漏,但所傳事件本身的來龍去脈、框架結構,卻是最不易出錯的一環(huán)。畢竟在口口相傳的時代,這些先祖?zhèn)I(yè)的精彩事件才是其中最為精髓的核心記憶點。如果連這點都錯了,那么其時的相關歷史便可全部否定了。但事實并非如此,正如司馬遷《五帝本紀》所說:“余嘗西至空桐,北……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予觀春秋、國語,其發(fā)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顧弟弗深考,其所表見皆不虛”。至于因口口相傳或后代附會所形成的錯漏、追加等情況,司馬遷也經過“禮失求諸野”似的邊地尋訪,在多方綜合分析后盡量避免了。
清華簡是清華大學所藏的戰(zhàn)國竹簡,被李學勤先生稱之為“司馬遷也沒有看過的典籍”[1]。學界近年對清華簡的解讀糾正了《史記》的部分錯漏,但如清華簡《良臣》中對于黃帝以降諸位明君圣主與其當時賢臣的記述,[2]也在一定程度上佐證了《五帝本紀》及《夏本紀》至少在所述族群對象上的可靠性。而在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簡《容成氏》中,不僅有著與《史記》相應的人物與族群,在記述內容方面也有著與《五帝本紀》等較高的一致性。[3]
在甲骨文未曾面世之前,學術界對于《史記·殷本紀》的記載持有與《史記》前兩篇一樣的謹慎態(tài)度。但殷墟甲骨的發(fā)掘,以及通過對甲骨文字的解讀,再現(xiàn)了有商一代的帝王世系。兩相比較,《殷本紀》的世系記載竟與甲骨文所載高度一致。至此,得益于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與解讀,使得《殷本紀》成為學界共識的信史。那么,既然《殷本紀》是可信的,同為司馬遷所書的《五帝本紀》與《夏本紀》當然也不會是胡謅之語。
《五帝本紀》等相關典籍的記述對象多為史前時期的明君圣主及其族群等。而考古學領域的類似概念則屬于考古學文化。那么,考古學文化是否能和史籍所載的史前時期各支族群一一對應呢?
族群是基于文化相似性而言的,有著自發(fā)性同時又有著功利性的社會群體概念。其乃基于排他性的文化認可而形成,但這個文化認可的程度卻可根據(jù)自身族群的切身利益等有所收縮或擴展。因此,族屬也是一個動態(tài)的范疇。因為時代背景和利害關系的原因,其伸縮性和包容性都很強,[4]可擴大文化包容度吸納進他族人群來壯大族屬,也可因勢分化解體成次一級的族屬。而考古學文化則是相對地域性更強的另一類范疇,離開了傳統(tǒng)區(qū)域還是那支考古學文化嗎?恐怕學界對此都要打上一個問號。
因此,考古學文化是否能和族群完全對應,在考古學界,特別是國外的考古學界,歷來是頗具爭議的;甚至對于考古學文化是否客觀存在,西方學界也一直存在異議。但是,這些批評總的來說集中在對考古材料明顯不足所表示的謹慎擔憂,以及考古材料分布不能以一種簡單的方式等同于族群的解讀差異上。[5]學界既不同意二者之間的簡單等同,但也并不否認二者之間存在聯(lián)系。
影印北宋刻本《史記》里的《五帝本紀》卷端(原書傅增湘舊藏,現(xiàn)臺北『中研院』藏)
筆者提出上述學界重大課題,不是要直接對其進行定性討論,而是想在此種異議存在的客觀基礎上,思考是否可以換一種思路,用考古學材料前置的做法來檢驗上述的問題。
考古材料前置,即誰先誰后,誰主誰次的問題,即用考古材料已經完全得出了某種程度上的觀點或結論,再用此種結論去對照文獻記載,看是否有完全相合或大體一致的相關記載。如果相合,則便是用考古材料直接佐證了文獻的真實性;如果不合,則是文獻中并沒有相關的記載,或者考古材料的解讀存在問題。此種案例最為典型的便是從殷墟甲骨得出的結論對《殷本紀》的證實。反之,用尚未完全證實的文獻去分析考古學材料,則立論的基礎便不牢靠,很容易形成在考古材料中尋找類似文獻記載特點的主觀傾向。
李伯謙先生曾在考古學文化與文獻族群對應的方法論角度歸納過5點:即年代相符;地域相合;文化特征與文獻所載社會發(fā)展階段相符;文化面貌與史載族群特征相符;考古學文化間關系與文獻所載相應族群間關系相符。[6]
《史記·夏本紀》(清刻本)
上述方法論并不是要從文獻方面去勾勒年代、地域、文化特征等(如此則又落入了考古學文化是否可以等同族群的爭議);而是說可以立足考古學材料,先從考古學材料的角度,依材料本身解讀出考古學上顯示的年代、地域、文化特征等,再看文獻中有沒有類似記載。若有,則可以進行聯(lián)系分析;若沒有,則仍以考古學材料展現(xiàn)的立體社會面貌構建該地的文化及歷史等,用考古學材料所得出的結論來檢視文獻。上述之外,其實還可以從三個角度加以對照:即考古學文化的淵源和流布(形成和消亡)與文獻反映的世系(及世襲)關系及相應重要事件相符;文化地域變遷與史載相關部族的動向相符;考古學文化變遷或人群遷徙前后的格局演變是否和史載的功績相符。按照上述思路,若能得到考古學文化角度和文獻角度的完全對應,[7]則算是在本文基本認可《史記》前兩篇可靠性的基礎之上,同時也提出了一種理論角度的可能性分析途徑。
注釋:
[1]王洋:《追憶李學勤——他發(fā)現(xiàn)了司馬遷都沒見過的東西》,“人文清華講壇”微信公眾號,2019年3月18日。
[2]楊棟、劉書惠:《由〈呂氏春秋·尊師〉論清華簡〈良臣〉中的“世系”》,《四川文物》2015年第5期。
[3]陳劍:《上博楚簡〈容成氏〉與古史傳說》,《戰(zhàn)國竹書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57—79頁。
[4]參見羅二虎:《文化與生態(tài)、社會、族群:川滇青藏民族走廊石棺葬研究》,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448—477頁。
[5](英)希安·瓊斯著,陳淳、沈辛成譯《族屬的考古——構建古今的身份》,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第135—140頁。
[6]參見李伯謙、常懷穎:《追跡三代,探源文明——李伯謙先生訪談錄》,《南方文物》2017年第1期。
[7]類似成果參見劉文強:《堯放四罪的考古學觀察》,《西部史學》2021年第2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