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直面與突圍:張棗詩歌中抒情主體的消極性

2023-02-10 07:07宋子蕤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上海201100
名作欣賞 2023年2期
關鍵詞:張棗消極抒情

⊙宋子蕤[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上海 201100]

“五四”落潮之后,在普遍的幻滅感下產(chǎn)生的憂郁情緒成為新詩主體性追求的審美選擇。李金發(fā)、戴望舒、何其芳等詩人將寂寞、頹廢的生命體驗對象化,表現(xiàn)出消極憂郁的文學氣質(zhì)。張棗認為魯迅在《野草》中,用棗樹、惡鳥、小粉紅花、影等一系列抒情主體形象來表現(xiàn)生命和語言困境,呈現(xiàn)出一種消極主體性的抒情表達,“就是講自己像棗樹一樣受了傷后,感到孤獨,說不出話,這就是主體的消極性。而他(魯迅)把這種主體的消極性確定成這個文本的主體”①。

20 世紀的歷史進程充滿了危機意識和頹廢情緒,消極主體性在20 世紀以來不斷被書寫。經(jīng)歷了朦朧詩時代的“第三代”詩人們,反對朦朧詩確立的崇高性,用詩歌展現(xiàn)生存本質(zhì)的孤獨、荒誕、丑陋、死亡、失語。張棗的詩歌也延續(xù)了魯迅《野草》中所召喚出的現(xiàn)代心智,直面現(xiàn)代人頹廢倦怠的消極情緒、生存的悖論和時代的精神困境。

一、直面消極:“修復被損害的主體”

(一)無可言說的困境:失語狀態(tài)可視化

張棗認為1924 年到1927 年魯迅經(jīng)歷了一場深刻的語言危機,由于人生理想的幻滅以及對自己文學言說的懷疑,魯迅受到了社會排斥并深感痛苦,面臨著一種“無可言說的困境”②。在語言困境和克服語言困境的強大意志之間產(chǎn)生的互動關系,造成了《野草》中表現(xiàn)出來的現(xiàn)代性。

張棗在1986 年遠赴德國之后也遭遇了相似的失語困境。文化和語言上的隔閡,使得張棗德國留學的最初幾年十分孤獨:

我整整有三個月的時間講不出來話,完全失語,不光沒有寫信,連日記也寫不出來……在這個時代,連失眠都是枯燥的,因為沒有令人心跳的愿景。③

當這種失語狀態(tài)面對詩人克服危機的意志時,就會使得失語狀態(tài)可視化。張棗的詩通過描寫分裂的抒情主體和書寫空白,將失語狀態(tài)可視化提供了走出失語境遇的路徑。

1.書寫分裂的抒情主體

魯迅曾在《秋夜》中這樣描述抒情主體的分裂:“夜半,沒有別的人,我即刻聽出這聲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這笑聲所驅(qū)逐,回進自己房。”④張棗也試圖通過對抒情主體“我”的分裂,尋找面對失語狀態(tài)的途徑。以《海底被囚禁的魔王》為例:

一百年后我又等了一千年;幾千年

過去了,海面仍漂泛我無力的諾言

……

這海底好比一只古代的鼻子

天天嗅著那囚得我變形了的瓶子

看看我的世界吧,那些剪紙,這些貼花

懶洋洋的假東西;哦,讓我死吧?、?/p>

張棗將自己比作《一千零一夜》中被囚禁在海底、生活在“懶洋洋的假東西”之中的魔王。詩歌的第一段描寫了抒情主體孤獨、寂寞、變形、扭曲的狀態(tài),“無力的諾言”可能指的是張棗希望自己的詩歌“能夠容納許多語言的長處”,他是背負這個使命來到德國的,但是卻面臨著失語的境遇?!拔摇焙秃5资冀K隔著一個囚禁“我”的瓶子,“古代的鼻子”象征著傳統(tǒng)文化,面對異國文化認同的困境,只能無能為力地嗅著被擠壓的“我”。但區(qū)別于本來漁夫戰(zhàn)勝魔王的結局,詩中的漁夫成了抒情主體“我”的分身,以一個拯救者的形象出現(xiàn)。張棗描寫抒情主體“我”的扭曲、孤獨、分裂等消極性,將失語的狀態(tài)可視化,又通過從“我”中分裂出一個拯救者形象,表達了抵抗失語危機的訴求。同樣描寫分裂的抒情主體“我”的詩作還有發(fā)表于1992 年的《傘》《夜半的面包》,這兩首詩都通過將抒情主體分裂為“我”與另一個象征不同存在狀況的“我”,將失語狀態(tài)可視化:

我孤絕。有一次跟自己對弈,不一會兒我就瘋了。

我會吃我自己,如果我是沉默。

人內(nèi)心的分裂感被張棗展示了出來,由此精神分裂者重新“命名”了“我”這個詞。

2.重新命名“空白之詞”

張棗在分析北島的詩歌創(chuàng)作特征時說道:“‘敵意’是北島詩歌寫作中一個隱晦而又十分一貫的主題。它是他對于空白這一極端的消極品質(zhì)所作的一個既抽象又形象的另一稱謂,也就是,未經(jīng)寫作命名的世界是空白的?!睆垪椀脑姼枰渤3Mㄟ^書寫空白表現(xiàn)失語狀態(tài)。這種“空白”來源于三點:一是“上帝死后”,人類存在的荒蕪感和掩飾不住的沉寂與失語;二是朦朧詩人對政治話語權力的解構以及第三代詩人對崇高性和優(yōu)美性的解構,以此帶來了巨大的言說空白;三是從詞語本身來看,在生活和各種意識形態(tài)的制約下詞語的使用逐漸形成慣性,并由此導致了詩歌寫作的思維定式,張棗希望突破這種思維定式。

張棗書寫的“空白”是“詞”,“空白是詞,是空白之詞,是廢詞、失效之詞、被消費之詞、暴力之詞,是遮蔽其實(the real)的非命名之詞?!睆垪椀摹读粞詶l之一》表現(xiàn)的就是“廢詞”,“廢詞”就是取消了表達及對話,如單向通知的留言條:

我走了

你在這兒

聽我微溫的聲音

要去多久

它不會說

語言怎能說

你等吧

把我的詩讀完

它們在書桌上

燈——我沒有關

留言條的背后其實是溝通的消失以及帶有強制性的知會,“我”要去多久,留言條不會說,可知的只有“我”走了,但背后隱藏的卻是無限的未知,去多久、去哪里和誰去等等。這種隔絕感,不僅僅是語言的“空白”,還有人類生存境遇的“空白”。

張棗的詩歌中書寫空白的還有很多,例如《傘》中的“多少詞,多少詞,將與我終身絕緣”,失語的人就像是未開封的傘,脫離了原有的命名?!肚锾斓膽騽 分校骸爸皇橇晳T太深,他們甚至不會打量別人。秋聲簌簌,更不會為別人的幸福而打動/為別人的淚花兒奔赴約會。”描繪了主體面對“空白”全方位地包圍而集體缺席。

張棗書寫“空白”的目的是“命名”“空白之詞”,即打破二元對立的邏輯,打破失語狀態(tài),重新搭建詞語與心靈的關系。

張棗的詩歌通過描寫分裂的抒情主體和書寫空白,在形而上的思考中揭示客觀存在而不被承認的消極主體性,以修復被損害的現(xiàn)代主體。⑥他直面人類的頹唐、絕望、孤獨、悲涼、矛盾等情緒,不僅是在探索人類精神真相,還是在尋找詩意,重新給“詞”命名,只有面對“消極”,才能有希望“修復被損害的主體”。

(二)猛虎細嗅薔薇:矛盾修辭法的使用

張棗認為波德萊爾的出現(xiàn),代表著一個現(xiàn)代心智的問世,這個心智將憂郁的主體作出一種“惡之花”式的“矛盾修辭”來言說現(xiàn)代世界。例如在波德萊爾的《致讀者》中寫的“可愛的痛悔”“三倍偉大的撒旦”,《祝?!分械摹拔抑劳纯嗄耸俏ㄒ坏母哔F”,《高翔遠舉》中的“無聲的萬物的語言”。從尼采說出“我們殺死了上帝”開始,現(xiàn)代人已經(jīng)失去了價值判斷上的二元對立系統(tǒng),沒有絕對的標準,只有相對的意義。⑦因此,矛盾修辭不同于通常意義上的對比,例如美丑、善惡、是非等兩極對比手法,而是將兩種截然相反的審美意象并置而使它們發(fā)生語義上的關聯(lián),使得原本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事物彼此滲透、相互轉化,白就是黑,黑就是白,形成一個充滿悖論的統(tǒng)一世界。矛盾修辭法揭示的是復雜的人性和悖謬的人生,以此創(chuàng)造出新的詩意空間,有“猛虎細嗅薔薇”之感。

消費主義、城市化、高度發(fā)達的媒介等新興的產(chǎn)物將現(xiàn)代人異化。處在鬧市區(qū)的樓盤被命名為“××莊園”“××府”“××花園”,這些被物質(zhì)侵蝕后的詞語顯得怪誕且空虛。因此,張棗的詩歌采用了“現(xiàn)代主義中心美學”——矛盾修辭法,直視現(xiàn)代生活中固有的消極與矛盾:表面的繁榮浮華和內(nèi)在生命的空洞。例如,《燈芯絨幸福的舞蹈》中的“臺上/鑼鼓喧天,人群熙攘;她的影兒守舍身后”“我看到自己軟弱而且美”,《夜半的聲音》中的“皓月般惡心”以及 “白天的天鵝,令人嘔吐”“比一切都溫暖的寒冷”“發(fā)酥的金屬”“可怕的鴿子”,等等。

張棗使用矛盾修辭法揭露消極主體性的同時,還試圖通過調(diào)和矛盾的兩極,消解張力感和暴力感,以《蒼蠅》為例:

我越看你越像一個人

清秀的五官,紋絲不動

我想深入你嵯峨的內(nèi)心

五臟俱全,隨你的血液

沿周身暈眩,并以微妙的肝膽

擴大月亮的盈缺

我繞著你踱了很多圈

哦,蒼蠅,我對你滿懷憧憬

哦,蒼蠅,小小的傷痛

小小的隨便的死亡

好像你蹉跎舌上的

另一番滋味,另一種美饌

原本令人惡心的蒼蠅,擁有了“清秀的五官”“嵯峨的內(nèi)心”和“微妙的肝膽”,詩人將自己融入蒼蠅的生命,感受盈盈歌舞。

矛盾修辭法使張棗在揭露消極性主體的同時,中和對立的詞語,消解生存、人性中的對立成分,展現(xiàn)圓潤、完滿的詩歌世界,突出他所要追求的“甜”和“本來的美”。

二、突圍困境:尋找主體的棲身地

(一)實踐“元詩”理論

張棗描寫消極主體性,體現(xiàn)出來的是一種“元詩”理論。所謂的“元詩”就是一種“詩歌的形而上學”,它關注的是詩歌寫作的過程:“詩是關于詩本身的,詩的過程可以讀作是顯露寫作者姿態(tài),他的寫作焦慮和他的方法論反思與辯解的過程?!雹鄰垪棌闹T如流亡、失語、空白、暴力等主體的消極性及其所引發(fā)的矛盾體驗入手,以語言為本體,思考詩歌要如何發(fā)明一種言說,以最精確的命名呼喚出那本身是沉寂而命定將被言說的事物。

張棗的詩歌將生活與現(xiàn)實的危機轉化為寫作本身的難言和險境,通過呈現(xiàn)消極主體性并通過重新“命名”克服消極性元素,重新使詩歌獲得某種自由的表達。以《在森林中》為例,“跳傘的小問號落進風景的瓶頸里”是詩人陷入了寫作困境,“你焦慮”表現(xiàn)出寫作者焦慮的姿態(tài)?!扮娐暟岩患o頭的金鎧甲/拋到森林的深處。那兒,霧”,縹緲的鐘聲就像是寫作時的思緒、想象力,充滿霧的森林是一種混沌的、迷茫的寫作狀態(tài)?!霸谇镲L的邊角運轉著,啟動,一個擱置的圖像,一個狀如鬧鐘內(nèi)部的溫暖機房”,一個圖像、一個機房在森林中啟動,預示著混沌的思緒里出現(xiàn)了寫作的可能?!澳莾?,你走動”,表現(xiàn)出寫作時游離的思緒?!翱盏亍贝碇瞻谞顟B(tài),在這片空地上詩人將獲得新的寫作姿態(tài)?!伴L跑者修理呼吸的器械”是詩人在停下來總結和調(diào)整寫作方式?!案煽省本褪枪录诺氖дZ狀態(tài),“開放出滿樹的紅蘋果”,張棗在與顏煉軍的談話中說過:“我特別想寫出一種非常感官,又非常沉思的詩。沉思而不枯燥,真的就像蘋果的汁,帶著它的死亡和想法一樣,但它又永遠是個蘋果”⑨,因此,詩中的紅蘋果指的應該是張棗期望的詩歌的樣子?!耙蝗喝ソ加蔚暮⒆印本拖袷沁h赴德國的詩人自己。在詩歌的結尾他獲得了能夠?qū)懽鞯摹半p手”,而“暴力”帶有反抗色彩,證明詩人重新命名“詞”的決心。整首詩歌是張棗元詩理論的實踐。

(二)追求“甜”的美學特質(zhì)

張棗對詩歌的最終追求是“甜”,“甜”不是膩,而是對“苦”的超越。他的詩歌有奇妙的意象組合、溫柔的對話語氣和輕快的節(jié)奏,詩句長短交錯,形式靈巧多變,將感性與理性融合,“像蘋果的汁”。因此,張棗的詩歌突破了消極的主體困境,終于迎來了生命的“甜”。

張棗的詩歌通過失語狀態(tài)可視化和使用矛盾修辭法兩方面展現(xiàn)消極主體性,直視現(xiàn)代社會的孤獨、迷茫、頹廢的情緒,并由此提出“元詩”理論。而張棗不是沉溺于消極性的表達,張棗認為“有趣的生活應該是生活本身唯一的追求”,他不僅追求有趣的生活也追求有趣的詩,從消極性中誕生出“甜”來,頗有向死而生的意味,他在“甜”的美學特質(zhì)里找到了主體的棲身之所,完成了對消極主體性的升華。

① 張棗:《張棗隨筆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130—131頁。(本文有關該書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② 張棗,亞思明:《魯迅:〈野草〉以及語言和生命困境的言說(上)》,《揚子江評論》2018年第6期。

③ 張棗:《枯坐》,《南方周末》2011年8月25日。

④ 魯迅:《秋夜》,《魯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163頁。

⑤ 張棗:《張棗的詩》,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年版(藍星詩庫金版),第209頁。(本文有關該書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⑥ 杭欣竹:《發(fā)現(xiàn)“空白”與“命名”詞語——論張棗詩歌的語言試驗》,《美與時代(下)》2014年第12期。

⑦ 吳情:《論張棗詩歌中的消極主體》,南京大學2015年碩士學位論文。

⑧ 張棗:《朝向語言風景的危險旅行——當代中國詩歌的元詩結構和寫作姿態(tài)》,陳超編:《最新先鋒詩論選》,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55—472頁。

⑨ 張棗,顏煉軍:《“甜”——與詩人張棗一席談》,《名作欣賞》2010年第10期。

猜你喜歡
張棗消極抒情
點贊中國為抒情女高音而作
哀歌
會抒情的灰綠
抒情和說理,“宗唐”和“宗宋”
古典與現(xiàn)代結合的詩意
張棗詩歌對古典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演繹
讓自己發(fā)光
家庭教育:你種的是積極樹還是消極樹?
“消極保護”不如“積極改變”
論消極治理與農(nóng)民上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