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肖娟(北京)
琴人一邊彈一邊淺吟低唱,曲調(diào)委婉,聲聲沉醉,月照西樓古韻繞,古今難彈人間曲。
中華民族的本土樂器都以一個字來命名,諸如琴、笛、管、簫、磬、塤等;到了19世紀為了區(qū)分西方的鋼琴,便把這種由松軟的面板與堅硬的底板的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琴喚作古琴,古琴天圓地方,有龍池鳳沼,有琴頭、琴肩、琴箱、琴尾,且表面髹漆,千年不腐。古琴的起源和形制蘊含著中國古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觀與人生觀。中國第一本記載上古歷史的書籍《尚書》中記載:“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得天下治?!睎|漢蔡邕《琴操》記載:“伏羲見鳳凰棲于梧桐樹上,乃削桐制琴,以返天真也”,把古琴的作用上升到治理天下、修身養(yǎng)性的高度,同儒學文化相提并論,成為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的杰出代表,伴隨中華文明一起傳承、傳播。
西周金文的“樂”,“樂”字繁體,著名學者羅振玉認讀此字:“從絲附木上,琴瑟之象也”;中間的“白”字象拇指之形,即用手指彈撥琴瑟,從邏輯上推斷,先有了琴瑟之類的彈撥樂器,爾后才有彈奏,繼而才可能創(chuàng)造出以樂器為“所指”的名稱與文字。從“樂”字的起源時間來推斷,早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就應該出現(xiàn)琴瑟之類的樂器了?!渡袝鴊益稷》中“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即敲擊鳴球(一種圓形的玉磬),打起搏拊(一種打擊樂器),彈起琴瑟、唱起歌吧!《說文》是我國最早的字典,東漢末年許慎著述,對琴的解釋為:“琴,禁也,神農(nóng)所作。練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
古琴作為中國乃至世界最早的彈撥樂器之一,其起源時間眾說紛紜,但能夠形成以“禮樂興邦”的社會風尚與文化氣象,不會是一朝一夕,因此琴界普遍認為:古琴問世時間不會晚于堯舜時代。從出土實物亦能探尋考古路徑: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戰(zhàn)國初年的十弦琴,距今有2400余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西漢初期七弦琴,距今隔著2700多年的時空。唐代傳世的名琴“九霄環(huán)配”“太古遺音”分別在故宮、中央音樂學院珍藏,至今仍能彈響,音質(zhì)中正平和、溫柔敦厚。
四方上下為宇,古往今來為宙,上圓下方,以法天地,自古以來,先哲同萬物而感應,山水之脈見自性具足,心靈象徽亦如天地萬象。古琴意象如同古人的宇宙道法之悟,太古者,遠古之時,恍惚之道,遺音者,玄德之時,天籟之音。在中國古代音樂書籍中,以史命名的有北宋朱長文所著《琴史》,而“以琴事為學之專書,殆自田芝翁之《太古遺音》”。收錄、記載古圣先賢的琴論、琴制、琴藝、琴曲等,琴之道成而著書,由此誕生了琴學,堪屬中國樂器之獨一無二。精湛琴藝,深入琴學,古琴是樂器,更是道器、圣器,當之無愧的文化珍寶,魅力深遠。
歷代許多琴書有古琴手勢的注解,《太古遺音》之文獻遺存尤為精彩,如右手指法“挑”:“象鴻雁北歸,銜蘆而飛,度關(guān)而去,哀音動人”?!澳ā保骸跋篾Q鳴九皋,聲聞于野,清音落落,自合韶雅”。文言文詞藻意象生動,觀物取象,以動物靈獸的動作、姿態(tài)、聲音來比喻,啟發(fā)習琴者融通經(jīng)義,理解手勢之意蘊。夜深人靜,沐浴焚香,頷首端坐琴前,信手輕撫,“抹挑”像仰首鳴叫在樹蔭下的仙鶴,聲音清脆落落,如韶樂之雅;而“勾踢”則象“孤鶩顧群,飛鳴遠度,堪憐片影,戈人何慕?!毕ば南遗c指合,手法松弛,取音得當,一首琴曲習彈了一千遍后,琴音自然和靜清雅,圓潤堅實。
彈琴首先要對演奏技巧熟練掌握,運用自如,左手吟猱綽注,右手勾挑抹剔,循徽按弦應是“往來動宕,恰如膠漆”,弦與指始終處于清亮、和雅、幽遠,從而產(chǎn)生悅耳且有韻味的音調(diào),達到指與音的相“和”,這也是琴樂演奏中技藝美的實現(xiàn)。“篇中有度,句中有候,字中有肯”,為達到更高的審美趣味,進一步尋求“音與意合”的審美境界,提出了“以音之精義而應乎與音之深微”,即以演奏技藝達到的精妙細微的樂音表現(xiàn),來觸及人內(nèi)心深處最敏銳的幽深的心理體驗,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其有得之弦外者,與山相映發(fā),而巍巍影現(xiàn);與水相涵濡,而洋洋徜恍”。
明末清初琴家徐上瀛仿照司空圖《二十四詩品》提出“二十四況”,即琴音、琴樂之狀況,涵蓋琴音、琴樂之意態(tài)、趣味,從指與弦、音與意、形與神、德與藝等眾多方面深入探討,提出“亮、采、潤、園”之美,但“所首重者,和也”。琴聲和雅是第一要務?!跋遗c指合”到“指與音合”,繼而“音與意合”,其弦、指、音、意相互遞進、融合滲透,令習琴者真正領悟“和”的審美意義,清麗而靜,和潤而遠。重視想象在彈奏與欣賞中之作用,追求會心之音、含蓄之美。這部《溪山琴況》之琴樂美學思想中值得借鑒與吸收的精華。
徐上瀛提出:“吾復求其所以和者三,曰弦與指合,指與音合,音與意合,而合至矣”。借以說明“和”在琴樂演奏與審美中的不同層次和內(nèi)涵?!笆肝丛玫?,人間塵曲已彈全。繞梁三日曲未盡,迷眼已入浮云間”。他講的“和”,并非平淡無味之“淡和”,更非庸然無所思,而是蘊含著相當動人的情感力量的“和”。這充分肯定了人在音樂審美中借助于內(nèi)心的想象、聯(lián)想等情感體驗,使審美感受變得更為豐富和充實。相反,如果把琴的演奏僅僅當作一種技藝來對待,不去追求審美境界及其在音樂上的表現(xiàn),琴曲藝術(shù)也就會失去它的“真?zhèn)鳌?,即喪失自身特有的美學品格?!安灰孕郧橹泻拖嘤?,而以為是技也,斯愈久而愈失其傳矣”,即是此意。
彈琴之前,琴曲的旋律、指法及其結(jié)構(gòu)、布局、運用皆納于心;技是外放的,征于色,發(fā)于聲;意是內(nèi)斂的,于心慧,于思考。將琴曲的內(nèi)容、情感、品格、氣質(zhì)融為自己的思想,變化為自己的精神,使琴曲的演奏合乎音樂的章法、句度。在純熟的指法基礎上,要“務令婉轉(zhuǎn)成韻,曲得其琴”,指力放松,和氣自然,舒緩適度,分毫畢現(xiàn)。古琴一首琴曲不染塵,聞得琴聲曲中人。世間俗事不再憶,閉目靜聽不思塵。一曲紅塵,誰把化蝶寫成碑,誰在千年等一回,紅塵總有夢,回首山河已是冬,過往的云煙,坦然面對,誰把花心化作淚,誰在夢里永相隨。人生苦短,有幸遇見古琴,從此不緊不慢,不疾不徐,把日子過成詩。
古琴的演奏方式有琴歌、獨奏、琴簫合奏三種。文獻記載先秦時期,古琴除用于郊廟祭祀、朝會、典禮等雅樂外,主要在士以上的階層中流行,秦以后逐漸盛行于民間。周代,多用琴瑟伴奏歌唱,叫弦歌、琴歌。從漢代蔡邕所著《琴操》中,有歌詩五曲,即周之弦歌,孔子亦告誡弟子:孔子說《詩三百》皆能弦歌之,《詩經(jīng)》是能撫琴而歌,邊彈邊唱。詩言志,歌詠言,很多傳世的琴曲填上詞是能唱的。岸闊沙平,一群水鳥棲息于沙洲之上,伴隨著落日余暉,長鳴嬉戲,寧靜致遠,一幅絕美飄逸的山水畫。琴人一邊彈一邊淺吟低唱,曲調(diào)委婉,聲聲沉醉,月照西樓古韻繞,古今難彈人間曲。縱觀歷史,略有一點建樹的文人多半因不隨波逐流,更不同流合污而選擇“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的遁世、歸隱生活方式,亦是最好的結(jié)局。
竹林七賢中的阮籍,有濟世安邦之志。阮籍著述的《樂論》集中論述了他的音樂思想,音樂的本質(zhì)是樂,音樂應平和人的精神,使人心通和,令衰氣減退,以達“天地交泰,遠物來集”。他充分肯定孔子制禮作樂對于“移風易俗”的重要性,認為“禮定其象,樂平其心,禮治其外,樂化其內(nèi),禮樂正而天下平”。他將音樂分為“正樂”和“淫樂”,前者指儒家推崇的雅樂,后者指民間流傳的俗樂,并認為“正樂”才是可以讓人安寧的平和之聲。傳說他創(chuàng)作的琴曲《酒狂》,就是在這樣背景下用以解悶自娛的。這個狂字,并非醉酒狂野,而是借醉態(tài),抒發(fā)一種看破不說破的,揣著明白卻裝糊涂的癲狂,形象地展示了一個文人恃才傲物的個性特征,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云揉碎,以己之心會物之神,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