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國宏
清代著名美食家楊靜亭在《都門雜詠》中如此稱贊燒羊肉:“煨羊肥嫩數(shù)京中,醬用清湯色煮紅。日午燒來焦且爛,喜無膻味膩喉嚨?!睅拙湓捁雌鹆藷o數(shù)人的冬季味蕾。羊肉是民間公認(rèn)的冬令補食佳品。民諺有云:“冬吃羊肉賽人參,滋腎養(yǎng)肝又提溫。”冬季常吃些羊肉,可以起到滋補養(yǎng)生的作用。
我國元代醫(yī)學(xué)家認(rèn)為:“羊肉甘熱,能補血之虛?!泵鞔t(yī)學(xué)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說,羊肉能緩中、補中益氣、安心止驚、開胃健力、壯陽益腎。因此,寒冷的冬季常吃一些羊肉,可以避寒冷、暖心胃、補元陽,對提高人的身體素質(zhì)及抗病能力十分有益。羊肉的吃法很多,爆、炒、烤、燉、醬、涮等皆可。
1.燉羊肉。把帶骨羊肉切成小塊,投入鍋內(nèi)加水燒開,撇去血沫,加入鹽、辣椒、蔥等各種調(diào)料,然后用小火燉熟,將肉撈出。鍋內(nèi)放原湯,加水稀釋后,再放入適量的鹽、花椒粉、姜片、蔥花、芫荽等,調(diào)成湯,然后把羊肉塊放入碗中。湯鮮肉嫩,味醇可口。
2.羊肉熬冬瓜。冬瓜550克,食用油50 克,羊肉100 克,蔥花、醬油、味精、精鹽、芫荽、香油各少許。把洗凈的冬瓜去皮,切成排骨片。炒鍋置旺火上,倒入食油燒熱,入蔥花炸出味,放入羊肉煸好,加入冬瓜片,炒鍋移至溫火上,加醬油、精鹽燉至冬瓜軟爛。出鍋時撇去浮沫,加入味精,淋少許香油,撒上芫荽,羊肉熬冬瓜便做成了。這道菜的特點是湯肥瓜爛,清淡適口。
3.紅燒羊肉。帶皮生羊肉1000 克放入清水鍋內(nèi),用中火燒開后,取出洗凈。將羊肉、紹酒、醬油、精鹽、蔥結(jié)、姜塊放入鍋內(nèi),添加清水淹沒肉塊,用大火燒開,撇去浮沫;加冰糖用小火燜3 小時左右,酥爛時撈出去骨,切成3.5 厘米的方塊。鍋內(nèi)再放入原汁,大火收汁至黏稠,加味精、青蒜葉,用水淀粉勾芡,燒開即成。紅燒羊肉色澤艷麗,味道鮮美,富有營養(yǎng)。
4.扒海羊。將500 克水發(fā)海參洗凈片成大片,在開水中氽透,撈出控去水分。鍋中先放雞湯1500 毫升,加入花椒、蔥、姜和15克料酒。把500克羊腰窩肉放在鍋內(nèi)煮爛,撈出后切成10 厘米長、3 厘米寬的大片,碼入盤內(nèi)。炒鍋上旺火,把蔥、姜、油燒熱,淋入5 克料酒,加入500 毫升雞湯、醬油、鹽、味精,同時把海參片羊肉片也放入湯內(nèi),然后轉(zhuǎn)小火10分鐘,用濕淀粉勾芡翻動后,淋入雞油即成。這道菜的特點是色澤金黃,味鮮汁濃。
5.酥炸羊腩。將500 克羊肉切成長12 厘米、寬3 厘米的長塊,放入湯盆中,加入料酒、醬油、白糖、鹽、蔥末、姜末、大料及少量的湯,上籠屜用旺火蒸20~30 分鐘,用筷子扎試熟爛后,取出冷卻。將250 克面粉用水和勻,加入堿攪拌均勻,再加入發(fā)酵粉和勻。炒鍋內(nèi)倒入大油,用旺火燒到七八成熱,在羊肉塊表面抹上一層發(fā)酵面粉后,投入油內(nèi)炸至皮堅硬呈黃色,撈出瀝油。將炸好的羊肉切成1 厘米見方的小塊,盛于盤內(nèi)上桌。吃時另帶蔥醬、椒鹽、辣椒醬油。這道菜色澤黃潤油亮,羊腩外酥里嫩。
此外,羊肉還可以用來熬粥煲湯。
1.高粱羊肉粥。羊肉100 克切片,高粱米100 克,同煮粥,加入適量油鹽調(diào)味食用,對脾胃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有益。
2.粳米羊肉粥。羊肉100~150 克,粳米100 克,生姜3~5 片共煮粥,加適量油鹽調(diào)味食用。有補虛損、益氣血、暖脾胃、祛寒、壯陽作用。
3.山藥羊肉粥。羊肉500 克切片,先用水煮至熟爛,再與山藥(切片)500 克、粳米250 克同煮粥,亦可加入適量豬肉同煮,加適量食鹽調(diào)味食用。有健脾補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