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軍
縱觀中國古代,兩宋向來被視作書籍刊行售賣最為發(fā)達的時代。李致忠先生對現(xiàn)存宋版書進行詳細考訂后認為:“兩宋刻書之多,雕鏤之廣,規(guī)模之大,版印之精,流通之寬,都堪稱前所未有,后世楷?!雹倮钪轮遥骸端伟鏁鴶洝贰白孕颉保本罕本﹫D書館出版社,1994年,第2頁。。作為北宋都城,汴京無疑是全國書籍貿(mào)易的中心,其中最重要的當屬相國寺書市。
中國古代的書市,性質(zhì)類似于今所謂書展,即按固定集期展出、售賣書籍的大型展銷市場。學界一般認為早在漢元始四年(4),長安太學附近的“槐市”便是古代書市的雛形②曹之:《中國印刷術(shù)的起源》,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179頁。。隨著私刻的發(fā)達,北宋書市日益興盛,主要集中在具有一定人口規(guī)模和經(jīng)濟體量的城市,場所常選擇在城中大型的公共空間③張茜:《略談宋至明代的建陽書市》,《福建學刊》1995年第4期。。據(jù)《東京夢華錄》記載,相國寺寺內(nèi)已經(jīng)形成了每月定期開放展銷書籍的市場。
圍繞相國寺的書籍貿(mào)易,學界積累了豐厚的成果。早在1939 年,全漢昇先生在研究北宋汴梁的輸出入貿(mào)易時就注意到相國寺的書籍貿(mào)易④全漢昇:《北宋汴梁的輸出入貿(mào)易》,《“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本第2分,1939年。。隨后宿白先生在考察北宋汴梁雕版印刷時發(fā)現(xiàn)以相國寺為中心的書籍鋪大量存在①宿白:《北宋汴梁雕版印刷考略》,《唐宋時期的雕版印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12-71頁。。21 世紀以來,治宋代出版史的學者們對相國寺的書籍貿(mào)易相當關(guān)注,論著均設專節(jié)討論宋代書籍的流通與貿(mào)易,多有提及相國寺是北宋汴梁著名的書市②如周寶榮:《宋代出版史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李致忠:《中國出版通史·宋遼西夏金元卷》,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8年;楊玲:《宋代出版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田建平:《宋代出版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此外,在諸多討論宋代東京城的論著中,相國寺書肆同樣是重要的組成部分③如周寶珠:《宋代東京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第270-271頁;劉春迎:《北宋東京城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年,第233-234頁。。另有一些單篇論文涉及北宋相國寺書籍市場④周寶榮:《論北宋時期的相國寺書肆》,《編輯之友》2008年第2期;楊軍:《汴京大相國寺:北宋的書畫交易市場》,《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3月19日,第B01版。。遺憾的是,以上論著的研究路徑都是用史料對相國寺書籍貿(mào)易現(xiàn)象加以描述,基本局限在對經(jīng)濟現(xiàn)象的分析。且以上論著常將相國寺寺內(nèi)每月定期開放的書市與相國寺東大街日常營業(yè)的書籍鋪并置而觀,不加區(qū)分。
近年來,隨著社會文化史興起,有學者開始突破上述研究路徑,考察相國寺作為汴京城市空間在都市經(jīng)濟與文化中發(fā)揮的作用⑤趙雨樂:《北宋的都市文化:以相國寺為研究個案》,王水照主編《新宋學》第2輯,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第30-46頁;段玉明:《相國寺:在唐宋帝國的神圣與凡俗之間》,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第243-276頁。。這些研究借鑒了宗教學、地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的理論與方法,開拓了北宋相國寺的研究思路,給筆者以很大啟發(fā)??上н@種研究著眼于對相國寺的宏觀考察,缺乏對相國寺書市的細部分析。
此外,既往對相國寺書籍貿(mào)易的研究側(cè)重書籍的生產(chǎn)、分配、交換和消費等環(huán)節(jié),強調(diào)對經(jīng)濟現(xiàn)象的描述和分析。但值得反思的是,大部分研究往往忽視書籍的自然屬性。書籍本身是一種文化產(chǎn)品,只有當其流入市場進行交易時才成為商品。這類商品性質(zhì)特殊,由于自身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因此在交易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價值不只是商品的交換與流通,還有文化的傳播與擴散。是故筆者選擇以相國寺書市為個案,探討書市興起的歷史過程、書市概況、書市區(qū)位優(yōu)勢以及書市產(chǎn)生的文化效應,揭示北宋汴京重要城市空間的價值。
北宋時期,相國寺書市是相國寺集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三“相國寺萬姓交易”條下對相國寺集市的構(gòu)成和分布有最詳細的記述,曰:
大三門上皆是飛禽貓犬之類,珍禽奇獸無所不有。第二、三門皆動用什物,庭中設纟采幕、露屋、義鋪,賣蒲合簟席、屏幃、洗漱、鞍轡、弓箭、時果、脯臘之類。近佛殿,孟家道院王道人蜜煎、趙文秀筆及潘谷墨,占定兩廊,皆諸寺師姑賣繡作、領抹、花朵、珠翠、頭面、生色銷金花樣幞頭、帽子、特髻冠子、絳線之類。殿后資圣門前,皆書籍、玩好、圖畫,及諸路散任官員土物、香藥之類。后廊皆日者、貨術(shù)、傳神之類。⑥孟元老撰,伊永文箋注:《東京夢華錄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第288頁。
此段記載是研究北宋相國寺集市最重要的史料,據(jù)此可大致推斷相國寺集市各攤位的位置、商品種類等信息。
然相國寺既以寺為名,則自然屬性是弘揚佛法的宗教場所。何以從興建之初講經(jīng)傳法的宗教空間發(fā)展至北宋成為商貿(mào)發(fā)達的城市公共空間,顯然經(jīng)歷了一個轉(zhuǎn)變過程。故首先有必要考察唐代以降相國寺的功能轉(zhuǎn)變,進而分析北宋相國寺書市的興起。
相國寺歷史悠久,地位煊赫,自唐以來不斷有史籍和碑銘加以記載。據(jù)傳其地原是戰(zhàn)國信陵君魏無忌之故宅。這一說法最早見于《太平寰宇記》,記曰:“信陵亭,在城內(nèi),臨河,當相國寺前。魏公子無忌勝概之地”①樂史撰,王文楚等點校:《太平寰宇記》卷1,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第5頁。。成書于宋神宗熙寧年間的《北道刊誤志》所載與《太平寰宇記》基本一致,曰:“信陵亭在城內(nèi),臨汴水,魏公子無忌勝概之地,俗曰公子亭,舊在相國寺前,大中祥符七年徙于此”②王瓘:《北道刊誤志》,《叢書集成新編》第9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第693頁。。北宋末年著名士人魏泰在《東軒筆錄》中亦云:“舊傳東京相國寺,乃魏公子無忌之宅,至今地屬信陵坊,寺前舊有公子亭”③魏泰撰,李裕民點校:《東軒筆錄》卷13,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148頁。。明清時期??笺昃┻z跡之作與地方志書均沿襲宋人之說,如《汴京遺跡志》《宋東京考》和嘉靖《河南通志》、乾隆《祥符縣志》等,故此說流傳至今。
檢視史料可見,此說直至北宋方有,未曾見北宋之前的記載。然早在唐代,著名文人李邕即撰有《大相國寺碑》,詳細記述了相國寺的歷史與現(xiàn)狀,并未提及相國寺之地舊乃信陵君故宅。且僅據(jù)北宋時相國寺前有亭曰信陵,便認定此地舊為信陵君故宅,理由未免過于單薄。故此說不排除是相國寺在北宋榮升國寺之后,時人為彰顯其地的神圣性而附會的傳說。
有關(guān)相國寺早期歷史記載最為詳細當屬李邕的《大相國寺碑》和贊寧的《唐東京相國寺慧云傳》。據(jù)此可知,北齊天保六年(555),高洋在此興建建國寺,后遭兵禍毀壞。入唐后,此地初乃歙州司馬鄭景的宅院。景云二年(711),僧人慧云購得此地,重建建國寺。隨后,唐睿宗李旦以相王即位,因為感夢,于延和元年(712)下詔改為相國寺,并于先天元年(712)御書牌額?!洞笙鄧卤访枋鱿鄧屡d建之初的盛況曰:
棋布黃金。圖擬碧絡。云廓八景。雨散四花。國土威神。塔廟崇麗。此其極也。雖五香紫府。大息芳馨。千燈赤城。永懷照灼。人間天上。物外異鄉(xiāng)。固可得而言也。④李邕:《大相國寺碑》,董誥等編:《全唐文》卷263,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2676頁。
可見相國寺在唐代已是地位頗高、規(guī)制宏大的寺廟。不過,縱觀《大相國寺碑》和《唐東京相國寺慧云傳》的記載,相國寺在興建之初只是講經(jīng)傳法的寺廟,僅有宗教祭祀的功能。又考《唐國史補》載佛祖流汗之逸事曰:
汴州相國寺言佛有汗流,節(jié)度使劉玄佐遽命駕,自持金帛以施。日中,其妻亦至。明日復起齋場。由是將吏商賈,奔走道路,唯恐輸貨不及。因令官為簿書,以籍所入。十日乃閉寺,曰佛汗止矣。得錢巨萬,以贍軍資。⑤李肇:《唐國史補》卷上,《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3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426頁。
可見直至唐代中后期,相國寺始終突出的都是宗教性的祭祀功能,未有體現(xiàn)世俗性的商貿(mào)價值。
及至五代,相國寺仍是宗教色彩濃厚的祭祀和禮儀場所,尚未成為商業(yè)貿(mào)易的集市。如《后唐東京相國寺貞誨傳》中記曰:
唐天佑元年,至今東京相國寺寓舍,講導法華經(jīng)十許徧,人未歸重,則知奇貨之售亦有時焉。及梁氏都于是京,人物委輸。貞明二年,會宋州帥孔公仰誨風規(guī),知其道行,便陳師友之禮,舍俸財,置長講法華經(jīng)堂于西塔院。從此翕然盛集。①贊寧撰,范祥雍點校:《宋高僧傳》卷7《后唐東京相國寺貞誨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134頁。
再如《后唐東京相國寺貞峻傳》云:“又請為新章宗主,復開律講,僧尼弟子日有五十余人,執(zhí)疏聽采”②贊寧撰,范祥雍點校:《宋高僧傳》卷16《后唐東京相國寺貞峻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367頁。。《晉今東京相國寺遵誨傳》亦曰:“梁開平二年戊辰歲,止相國寺藥師院,首講所業(yè)。至后唐長興二年辛卯歲,門徒相續(xù)請其訓導,已周一十九徧,升其堂者二十余人”③贊寧撰,范祥雍點校:《宋高僧傳》卷28《晉今東京相國寺遵誨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640頁。。以上史料足見相國寺在五代是高僧大德講經(jīng)傳法的重要陣地,強調(diào)的是寺廟的宗教屬性。
此外,相國寺在五代還是君主祈福祝壽的禮儀空間。最常見的情況是君主至相國寺祈禱風調(diào)雨順,如天福二年(937)十二月甲辰,后晉開國君主石敬瑭“車架幸相國寺祈雪”④《舊五代史》卷76《晉書·高祖紀二》,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第1009頁。。又《舊五代史》卷八十四《晉書·少帝紀四》載石重貴在開運三年(946)四月戊寅同樣前往相國寺祈雨⑤《舊五代史》卷84《晉書·少帝紀四》,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第1114頁。。君主也會在相國寺宴請群臣,共慶壽誕。開平二年(908)十一月己巳,為慶祝梁太祖朱溫的壽誕,“諸道節(jié)度刺史各進獻鞍馬、銀器、綾帛以祝壽,宰臣百官設齋相國寺”⑥《舊五代史》卷4《梁書·太祖紀四》,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第65頁。。
進入北宋,相國寺作為君主祈福祝壽的禮儀場所這一傳統(tǒng)仍在延續(xù)。據(jù)《續(xù)資治通鑒長編》記載,建隆元年(960)二月丙戌,為慶祝趙匡胤的生日長春節(jié),宰相率百官上壽,宋太祖下令“賜宴相國寺”⑦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1“建隆元年二月丙戌”條,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9頁。。建隆三年(962)五月,宋太祖先后兩次前往相國寺祈雨⑧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3“建隆三年五月甲子”條、“建隆三年五月甲申”條,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67頁。。太平興國六年(981)四月,宋太宗同樣在相國寺禱雨⑨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22“太平興國六年四月辛未”條,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492頁。。
轉(zhuǎn)折發(fā)生在宋真宗時期。自宋太宗后期以來,相國寺地位和規(guī)模進一步提高。宋初名臣宋白所撰《大相國寺碑銘》⑩《大相國寺碑銘》為我們了解相國寺在北宋早期的歷史留下寶貴材料,可惜原碑毀于明末黃河決溢。幸而《永樂大典》轉(zhuǎn)引《國朝清理冊》錄下文字,后嘉靖《河南通志》、順治《河南通志》、康熙《開封府志》、光緒《祥符縣志》中多有轉(zhuǎn)載。今據(jù)熊伯履校注本,見熊伯履編著《相國寺考》,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40-247頁。記載曰:
惟相國寺敕建三門,御書賜額,余未成就,我當修之。乃宣內(nèi)臣,飭大臣。百工麇至,眾材山積。岳立正殿,翼舒長廊。左鐘曰樓,右經(jīng)曰藏。后拔層閣,北通便門。廣庭之內(nèi),花木羅生。中廡之外,僧居鱗次。大殿睟容,即慧云師所鑄彌勒瑞像也。前樓眾圣,即潁川郡所迎五百羅漢也。
據(jù)考,《大相國寺碑銘》是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維修擴建相國寺完工后宋白奉敕之作①熊伯履編著:《相國寺考》,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44-47頁。。上述文字以宋真宗的視角,記述了太宗推動重建相國寺三門并御書賜額等一系列提升相國寺地位和規(guī)模之舉,以及真宗子承父業(yè),最終完成了相國寺的擴建工程。至此,相國寺成為汴京最大的寺院和全國佛教中心,《大相國寺碑銘》記述其宏偉繁華之狀曰:
其形勢之雄,制度之廣,剞劂之妙,丹青之英。星繁高手,云萃名工。外國之稀奇,八方之異巧,聚精會神,爭能角勝,極思而成之也。偉天觚棱鳥跂,梅梁虹伸,繡栭文楣,璇題玉砌,金碧輝映,云霞失容。箏鐸玲瓏,咸韶合奏。森善法于目前,飄樂音于耳界。若乃龍華春日,然燈月夕,都人士女,百億如云。綺羅繽紛,花鬘纓珞。巡禮圍繞,旃檀眾香。②熊伯履編著:《相國寺考》,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40-247頁。
由此可見,歷經(jīng)太宗和真宗兩朝的維修擴建和皇家恩賜,相國寺已不僅是講經(jīng)傳法或祈福祝壽的宗教禮儀場所,而且演變?yōu)橛稳巳缈椀某鞘泄部臻g。
自真宗朝完成對相國寺的擴建直至北宋末,相國寺冶游始終是汴京市民日常的休閑娛樂活動。宋人對此已多有記述,如大中祥符五年(1012)四月乙卯,“新及第進士彭乘與同年生登相國寺閣”③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77“大中祥符五年四月乙卯”條,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1763頁。,共游登高遠望,享進士及第之樂。又據(jù)《夷堅志》記載一則志怪軼事,宣和六年(1124),擔任宿州戶曹的洛陽人張濤,不幸喪妻。是歲冬,張濤進京參選,“因南至休假日游相國寺”,竟然在游覽相國寺的擁擠人群中與亡妻偶遇④洪邁撰,何卓點校:《夷堅志》支丁卷第二“張次山妻”,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第981頁。。這則軼事亦從側(cè)面反映了游覽相國寺在汴京市民中已是十分普遍的現(xiàn)象。
隨著相國寺匯聚了越來越多的人群,以相國寺為中心的集市便應運而生,逐漸發(fā)展為汴京最重要的商貿(mào)中心。北宋末年著名學者王得臣盛贊相國寺集市的規(guī)模曰:“伎巧百工列肆,罔有不集,四方珍異之物,悉萃其間”⑤王得臣撰,黃純艷整理:《麈史》卷下,《全宋筆記》第1編第10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81頁。。南宋學者王栐著有《燕翼詒謀錄》,詳細記載北宋的典章制度,其中更是直言相國寺集市的巨大商業(yè)價值:“僧房散處,而中庭兩廡可容萬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趨京師以貨物求售轉(zhuǎn)售他物者,必由于此”⑥王栐撰,誠剛點校:《燕翼詒謀錄》卷2,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20頁。。
至此,相國寺最終實現(xiàn)了從功能單一的宗教性祭祀場所轉(zhuǎn)變?yōu)榧婢咦诮碳漓牒蜕虡I(yè)貿(mào)易雙重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間。
由此可見,北宋相國寺集市本質(zhì)上是商販自發(fā)聚集而成的市場。各類商販在北宋不同時期先后入駐,進而匯聚成為《東京夢華錄》所載的繁盛景象。本節(jié)重點討論相國寺書市興起的時間和背景。
眾所周知,宋代刻書業(yè)十分發(fā)達,分為官刻、私刻和坊刻三大系統(tǒng)。其中官刻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級機構(gòu)刻印的書籍,刊刻機構(gòu)包括中央的國子監(jiān)、印經(jīng)院、崇文院等和地方各路府、州、軍等。私刻是指私人出資刻印的書籍,又稱家刻。坊刻是指書坊刻印的書籍,以售賣盈利為目的。但宋代刻書業(yè)同樣經(jīng)歷了長期發(fā)展過程,并非自宋初即如此發(fā)達。恰恰相反,宋初刻書十分有限,更常見的是抄本。考《容齋隨筆》可知,“國初承五季亂離之后,所在書籍印板至少”①洪邁撰,孔凡禮點校:《容齋五筆》卷7《國初文籍》,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908頁。。又據(jù)南宋張镃所輯《仕學規(guī)范》引《韓莊敏公遺事》記載北宋中期名臣韓琦少年苦讀之事曰:“忠憲公少年家貧,學書無紙,莊門前有大石,就上學書,至晚洗去。烈日及小雨,即張敝繖以自蔽。時世間印板書絕少,多是手寫文字?!雹趶堥C輯:《仕學規(guī)范》卷2,《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7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20頁。韓琦生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少年時期正是宋真宗時期,可見直至宋真宗時期,書籍仍以抄本為主。
刊本正式取代抄本成為圖書流通的主體,正是在北宋初年至北宋中后期之間完成這一質(zhì)的飛躍③李瑞良:《中國古代圖書流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62頁。。仁宗、英宗時期是重要轉(zhuǎn)折點。據(jù)宿白先生研究,仁、英兩朝,汴梁民間雕印迅速發(fā)展④宿白:《北宋汴梁雕版印刷考略》,《唐宋時期的雕版印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35頁。。民間大量刊印類書和古今別集等國子監(jiān)不適合印賣的書籍,雖屢遭政府嚴禁,卻流傳不斷,以致出現(xiàn)穆修自行鏤刻韓愈、柳宗元文集,在相國寺“設肆鬻之”的情況⑤朱弁撰,孔凡禮點校:《曲洧舊聞》卷4,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142頁。。可見仁宗、英宗時期,已有人開始在相國寺售賣書籍。但畢竟政府對民間刊刻嚴格管制,這種設肆鬻書的現(xiàn)象更可能是個人行為,而尚未形成大規(guī)模的市場。
據(jù)《夢溪筆談》卷一八記載:“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⑥沈括撰,金良年點校:《夢溪筆談》卷18,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第174頁。。活字印刷術(shù)的發(fā)明無疑進一步推動了民間刊刻的繁榮,使得私刻和坊刻的書籍數(shù)量激增,從而為形成大規(guī)模的書籍市場奠定了基礎。且宋神宗熙寧年間,政府徹底放松了對民間刊刻的禁令。據(jù)南宋人羅壁在《識遺》中記載:“宋興,治平以前猶禁擅鐫,必須申請國子監(jiān),熙寧后方盡弛此禁”⑦羅壁撰,趙龍整理:《識遺》卷1,《全宋筆記》第8編第6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17年,第11頁。。其后政策雖屢有反復,如熙寧新政中王安石禁止民間私印日用歷書⑧按《宋會要輯稿》職官一八太史局載:“四年二月二十三日,詔民間毋得私印造歷日”,見徐松輯,劉琳等校點:《宋會要輯稿》職官一八太史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3530頁。,甚至元祐五年(1090),禮部奏議“即其他書籍欲雕印者選官詳定,有關(guān)于學者方許鏤板,侯印訖送秘書省。如詳定不當,取勘施行”⑨徐松輯,劉琳等校點:《宋會要輯稿》刑法二刑法禁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8304頁。。但早已法不責眾,無法抑制民間刊刻的蓬勃發(fā)展。自宋神宗時期直至北宋末,民間雕印進入繁榮時期。汴京除了書肆林立,私家刊刻也蔚然成風,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大量上市售賣。正是在上述背景下,相國寺逐漸聚集了眾多攤販設肆鬻書,最終形成了大規(guī)模的相國寺書市。
通過前文的論述,基本理清了唐至北宋相國寺的功能轉(zhuǎn)變與相國寺書市的興起過程。下面有必要對北宋相國寺書市的基本情況加以概述,分別從位置、集期、經(jīng)營者和消費者以及商品種類四個方面展開。
《東京夢華錄》卷三“相國寺萬姓交易”條下對相國寺集市的構(gòu)成和分布有詳細的記載,其中明確提到書市在相國寺中的位置曰:“殿后資圣門前,皆書籍、玩好、圖畫,及諸路散任官員土物、香藥之類。后廊皆日者、貨術(shù)、傳神之類?!雹倜显献?,伊永文箋注:《東京夢華錄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第288頁。由此可知,相國寺書市位于寺內(nèi)資圣閣和彌勒殿之間的廣場。
據(jù)徐蘋芳先生對北宋開封大相國寺平面復原的研究,彌勒殿是相國寺的主殿,供奉慧云所鑄之彌勒像。資圣閣位于主殿彌勒殿之后,唐時舊有重閣,后遭火災而毀,后唐長興二年(931)重建,咸平五年(1002)改稱資圣閣。彌勒殿與資圣閣之間有寬闊的廣場相連。自第二三門至資圣閣,為相國寺的主院②徐蘋芳:《北宋開封大相國寺平面復原圖說》,文物出版社編輯部編:《文物與考古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357-362頁。。
毫無疑問,書市位于相國寺的核心區(qū)域。所在廣場不僅面積廣闊,足以容納大量攤販設肆鬻書,從而為形成大規(guī)模書市提供了空間基礎;而且人流量大,到訪相國寺的游人香客無不涉足此地,從而保證了書市的消費人群。
關(guān)于相國寺書市的開放時間,史料并無明確記載。但作為相國寺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書市開放當與相國寺市場保持一致,故可通過考察相國寺市場的開放時間推斷書市的集期。
有關(guān)相國寺市場的開放時間,史料記載略有不同。《東京夢華錄》記曰:“相國寺每月五次開放,萬姓交易”③孟元老撰,伊永文箋注:《東京夢華錄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第288頁。。孟元老在此只言開放頻率,未提具體時間。王得臣在《麈史》中卻稱:“都城相國寺最據(jù)沖會,每月朔望三八日即開”④王得臣撰,黃純艷整理:《麈史》卷下,《全宋筆記》第1編第10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81頁。。照此記載,每月逢三和逢八的日期共計六日,加上朔望兩日,則相國寺每月八次開放。南宋鄒伸之在《使燕日錄》中同樣記載:“寺通阛阓,往時每月八次開寺,聽商賈貿(mào)易”⑤白珽:《湛淵靜語》卷2,《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305頁。,與王得臣觀點一致。又考南宋名臣樓鑰在《攻媿集》亦云:“相國寺如故,每月亦以三八日開寺”⑥樓鑰:《攻媿集》卷111,《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5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690頁。。
據(jù)周寶珠考證,《麈史》撰于北宋末,所記開放時間應當不錯?!稏|京夢華錄》五次之說很可能是作者筆誤,抑或后人刻、抄之誤⑦周寶珠:《宋代東京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第241頁。。且《東京夢華錄》是孟元老南渡后追憶汴京繁華所作,較《麈史》距北宋更遠,故當以八次之說為是。
北宋民間雕印分為私刻印板與書坊刻印。相國寺書市以私刻板印為主,寺內(nèi)設肆鬻書之人多為士人,所售書籍多為私刻或請書籍鋪代為刊刻。
在北宋,士人鬻書現(xiàn)象相當普遍,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曾言:“近時印書盛行,而鬻書者往往皆士人”①佚名撰,趙維國整理:《道山清話》,《全宋筆記》第2編第1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93頁。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32“淳化二年二月戊寅”條,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713頁。?!肚⑴f聞》記載有穆修在相國寺鬻書之趣事。穆修是北宋初年著名士人,《宋史》載其事。他不滿五代以來西昆體的靡麗文風,力主恢復韓愈、柳宗元古文傳統(tǒng),成為繼柳開后又一位古文運動倡導者②《宋史》卷442《穆修傳》,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13069-13070頁。。他在晚年得到韓愈、柳宗元文集善本,欲讓韓柳文集刊行于世,便“自鏤板”,“印數(shù)百帙”,攜帶入京,在相國寺“設肆鬻之”③朱弁撰,孔凡禮點校:《曲洧舊聞》卷4,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142頁。。北宋名士姚鉉亦曾匯編“唐人所為古賦、樂章、歌詩、贊頌、碑銘、文論、箴表、傳錄、書序”共百余卷,名曰“文粹”,在相國寺內(nèi)設肆出售④王得臣撰,黃純艷整理:《麈史》卷中,《全宋筆記》第1編第10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53頁。。由此可見,與成本高昂的坊刻書商不同,相國寺書市鬻書的士人由于自行鏤板,成本有限,故鬻書的目的除了逐利外,更是傳播文化和宣揚思想。
至于消費對象,相國寺書市的主要消費對象亦是士人或官吏。北宋末名士王得臣曾在相國寺購得“唐漳州刺史張登文集一冊六卷”⑤王得臣撰,黃純艷整理:《麈史》卷中,《全宋筆記》第1編第10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53頁。。士人魏泰也有在相國寺書市買到“古葉子書雜抄”的經(jīng)歷⑥張邦基撰,孔凡禮點校:《墨莊漫錄》卷2,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第75頁。。北宋中期官吏吳處厚所著《青箱雜記》中亦記載相國寺書市購書經(jīng)歷曰:“一日閱相國寺書肆,得馮瀛王詩一帙而歸”⑦吳處厚撰,李裕民點校:《青箱雜記》卷2,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20頁。。宋哲宗朝官拜宰相的蘇頌提及祖父應舉之年,曾在相國寺書市見到浙本中字《前漢書》⑧蘇頌著,王同策、管成學、嚴中其等點校:《蘇魏公文集》附錄一《魏公譚訓》卷8,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1166頁。。北宋著名文人黃庭堅同樣曾光顧相國寺書市,并“得宋子京唐史稿一冊”⑨朱弁撰,孔凡禮點校:《曲洧舊聞》卷4,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142頁。。
士人官吏購書風氣或與宋初以降宋人形成的崇尚讀書的觀念密切相關(guān)。宋太祖深感五代武人亂政之惡習,決定崇文抑武,并以身作則,親自讀書?!半m在軍中,手不釋卷”,一旦“聞人間有奇書”,從不吝惜錢財,不惜以“千金購之”⑩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7“乾德四年五月甲戌”條,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171頁。。宋太宗同樣熱衷于讀書。淳化二年(991)二月,宋太宗對秘書監(jiān)李至說:“朕年長,他無所愛,但喜讀書”?佚名撰,趙維國整理:《道山清話》,《全宋筆記》第2編第1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93頁。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32“淳化二年二月戊寅”條,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713頁。。此后北宋歷朝君主皆秉持“文治”這一傳統(tǒng),將崇尚讀書作為“祖宗之法”加以傳承。
在傳統(tǒng)時代,君主言行顯然具有強大的示范效應,能自上而下推動著整個社會氛圍的變化,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便是如此。在北宋歷朝君主好讀的傳統(tǒng)之下,宋人逐漸形成了崇尚讀書、買書的社會氛圍?!兜郎角逶挕酚涊d曰:“有一士人,盡掊其家所有,約百余千,買書將以入京”?佚名撰,趙維國整理:《道山清話》,《全宋筆記》第2編第1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93頁。。又據(jù)《吳郡志》載:“(嘉祐中)時方貴《杜集》,每部為直千錢。士人爭買之,富家或買十許部”?范成大:《吳郡志》卷6《官宇》,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第125頁。??梢姳彼问咳速彆挥媰r格、非常普遍。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貨源充足、種類繁多的相國寺書市備受士人官吏的青睞。
相國寺書市所售書籍題材上以文史作品為主;時段上以古代典籍為主,兼售時人論著;形式上既有抄本,也有刻本。
由于相國寺書市主要消費人群是士人官吏,因此售賣書籍顯然以文史作品為主。穆修在相國寺售賣的韓柳善本文集便是唐人文集。王得臣在相國寺書市購得的“唐漳州刺史張登文集一冊六卷”①王得臣撰,黃純艷整理:《麈史》卷中,《全宋筆記》第1編第10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53頁。岳珂撰,吳企明點校:《桯史》卷13,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152-153頁。,同樣是唐人文集。吳處厚在所著《青箱雜記》中記曰:“一日閱相國寺書肆,得馮瀛王詩一帙而歸”②吳處厚撰,李裕民點校:《青箱雜記》卷2,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20頁。。馮瀛王即五代名臣馮道,死后被周世宗追封為“瀛王”③《新五代史》卷54《馮道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615頁。。這顯然又是文集。
以上是文集,再看史書。蘇頌祖父應舉之年在相國寺書市見過售賣浙本中字《前漢書》④蘇頌著,王同策、管成學、嚴中其等點校:《蘇魏公文集》附錄一《魏公譚訓》卷8,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1166頁。。黃庭堅曾于相國寺書市購得“宋子京唐史稿一冊”⑤朱弁撰,孔凡禮點校:《曲洧舊聞》卷4,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142頁。。宋子京即宋祁,協(xié)助歐陽修編撰《新唐書》,對唐代史事研究甚多,《唐史稿》是宋祁的史學著作。
時段上,相國寺書市中大部分書籍是古代典籍,且多是抄本。北宋士人魏泰曾效仿古法制作“漢宮香方”,后來在相國寺書市購得“古葉子書雜抄”⑥張邦基撰,孔凡禮點校:《墨莊漫錄》卷2,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第75頁。,記載有此古法??梢姶藭辽偈枪湃斯P記之類的典籍。另據(jù)吳處厚記載,鄉(xiāng)人上官拯“累舉不第”,竟“年過五十方得解”,赴汴京參加省試,在相國寺游覽時曾“買詩一冊,紙已熏晦”,回家后拆開發(fā)現(xiàn),竟是“五代時門狀一幅”⑦吳處厚撰,李裕民點校:《青箱雜記》卷3,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31頁。。北宋文人楊億博學多識,與王欽若共同編纂《冊府元龜》。宋真宗曾詢問他是否見過《比紅兒詩》,楊億回答不上,但其子孫卻“得于相國寺庭雜賣故書中者”⑧邵博撰,李劍雄、劉德權(quán)點校:《邵氏聞見后錄》卷17,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131頁。?!侗燃t兒詩》是唐代后期詩人羅虬的代表作,此又是前朝典籍?!稐鞔靶范噍d北宋后期汴京見聞,其中亦記載一則袁褧自相國寺書市購買前朝抄本的軼事。包括袁褧在內(nèi)的眾多北宋藏書家所藏《春秋繁露》皆有殘缺,即使朝廷館閣所藏亦不完整。袁褧偶然間從“相國寺資圣門買得抄本”,竟“兩紙俱全”⑨袁褧撰,俞鋼、王彩燕整理:《楓窗小牘》卷下,《全宋筆記》第4編第5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年,第238頁。。以上數(shù)例足證相國寺書市主要售賣歷史典籍,形式以抄本為主。
此外,不少本朝時人論著在相國寺書市也有流通,且多是刻本。蘇頌回憶其祖父曾在相國寺購得“閣本法帖十卷”⑩蘇頌著,王同策、管成學、嚴中其等點校:《蘇魏公文集》附錄一《魏公譚訓》卷8,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1167頁。。這一法帖是宋真宗時期名相畢士安的作品,顯然是同時代人之著作。岳珂在《桯史》中記載建中靖國初,曾布之子曾紆偶然間在相國寺書市購得同代宿儒徐常所著的《武夷先生集》?王得臣撰,黃純艷整理:《麈史》卷中,《全宋筆記》第1編第10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53頁。岳珂撰,吳企明點校:《桯史》卷13,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152-153頁。。英宗時期,蔡襄知泉州,因晉江縣令章拱之“在任不法”,便以“贓罪”而判他“坐廢終身”。章拱之的胞弟章望之懷恨在心,竟模仿蔡襄筆跡偽造了一份乞求仁宗不立英宗為太子的奏疏,“刊板印售于相藍”,欲陷害蔡襄①王明清撰,戴建國、趙龍整理:《玉照新志》卷4,《全宋筆記》第6編第2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13年,第195頁。。又據(jù)王明清《玉照新志》載,畢良史“身陷金地者累年”,期間他常逛相國寺鬻故書處,購得“熙豐日歷殘帙數(shù)葉”②王明清撰,戴建國、趙龍整理:《玉照新志》卷1,《全宋筆記》第6編第2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13年,第126頁。。據(jù)考證,《熙豐日歷》正是王明清所著,收錄北宋熙寧、元豐史料八條③張秀玉:《王明清年譜》,《古籍研究》2009年上下合卷,第402-408頁。??梢娂幢阆萋溆诮穑鄧聲腥杂凶钚抡撝魍ㄓ谑?。以上諸例說明大量本朝時人論著充斥相國寺書市。
至此,相國寺書市的概況有了完整清晰的呈現(xiàn)。繼之需要考察的是,為何相國寺書市足以發(fā)展成為北宋汴京最大的書籍交易市場。根據(jù)經(jīng)濟區(qū)位理論,區(qū)位條件是指區(qū)位(場所)所特有的屬性或資質(zhì),而人類對活動場所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區(qū)位條件的好壞④李小建主編:《經(jīng)濟地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7頁。。相國寺書市正是匯聚了以下四大區(qū)位條件,得以發(fā)展成為北宋最大的書市。
首先,北宋汴京發(fā)達的刻書業(yè)為相國寺的書市供應了充足的貨源。相國寺書市所在的都城汴京,是北宋重要的刻書中心。宋人葉夢得在論及宋代各地刻書業(yè)時直言汴京雖“紙不佳”,但“京師比歲印板,殆不減杭州”⑤葉夢得撰,侯忠義點校:《石林燕語》卷8,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116頁。,可見汴京刻書數(shù)量之大。
自神宗以來,汴京的私刻日益增多。據(jù)北宋林?!读质弦笆贰份d,熙寧年間,王安石之子王雱為求神宗關(guān)注而通達仕途,自刻策文和《注道德經(jīng)》鬻于市⑥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226“熙寧四年己卯”條注引《林希野史》,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5508頁。。又據(jù)《宋皇叔故魏王墓志銘》載,魏王趙頵“雅性淡泊,喜浮屠、老子之言,撮其精要,刻板流布”⑦周到:《宋魏王趙頵夫妻合葬墓》,《考古》1964年第7期。。直至大觀四年(1110),秘府公開征集民間私刻文集,“此外更有諸處印本及學者自著之書、臣僚私家文集,愿得藏之秘府者,皆許本省移文所屬印造取索”⑧徐松輯,劉琳等校點:《宋會要輯稿》職官一八秘書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3479頁。。由此可見民間私刻之盛。宿白先生研究發(fā)現(xiàn),自神宗以來,汴梁私家雕印種類繁多,有的甚至通過出售,直達內(nèi)廷⑨宿白:《北宋汴梁雕版印刷考略》,《唐宋時期的雕版印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50頁。。
相國寺書市的書籍主要來自私刻,而北宋汴京私刻的興盛無疑保證了相國寺書市的穩(wěn)定貨源,為形成大規(guī)模書市奠定了基礎。
其次,刻書成本低廉使得鬻書有利可圖,從而吸引攤販前來相國寺設肆鬻書。北宋中后期,活字印刷術(shù)的發(fā)明不僅提高了民間雕印效率,而且極大降低了成本。仁宗朝掌管財政的王子融有言:“舊制,歲募書寫費三百千,今模印,止三十千”⑩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102“天圣二年十月辛巳”條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2368頁。,將刻本與抄本的成本差異表達得淋漓盡致。
因史料缺乏,無法對北宋刊印書籍的成本進行直接研究,故不得不借助南宋的史料,通過分析南宋刻書成本推測北宋。根據(jù)周生春、孔祥來的研究,綜合分析刊行于南宋前期的《小畜集》《續(xù)世說》《大易粹言》《漢雋》等書的印造價格,南宋刻書成本基本保持在每頁2.769—3.667 文①周生春、孔祥來:《宋元圖書的刻印、銷售價與市場》,《浙江大學出版社(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紤]南渡后物價上漲和貨幣貶值等因素,北宋刻書成本或基本保持這一范圍,甚至更低。又據(jù)秦開鳳對宋代刻書成本和利潤的研究,發(fā)現(xiàn)宋代刻書利潤頗為豐厚,平均高達一倍以上②秦開鳳:《宋代文化消費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9年,第154頁。。
即便士人鬻書不全為逐利,但在巨大的利益驅(qū)使下,越來越多的士人私刻印板,進入大相國寺設肆鬻書,進一步推動了相國寺書市的發(fā)展壯大。
再次,相國寺地理位置優(yōu)越,有利于大型書市的形成。關(guān)于相國寺在汴京城中的位置,段玉明在分析相國寺的經(jīng)濟生活時已有充分論述③段玉明:《相國寺:在唐宋帝國的神圣與凡俗之間》,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第245-249頁。。據(jù)《東京夢華錄》記載,以相國寺為核心形成了一個商貿(mào)中心,北起相國寺大街,東至宋門,南至??甸T附近,西至御街。此外,相國寺門前的寺東門大街至曹門大街一段以及相國寺后門大街同樣商鋪林立,熱鬧非常。又據(jù)周寶珠的研究,北宋東京商貿(mào)活動全部集中在內(nèi)城,以御街為界可分為西南、東南和東北三大區(qū)域,其中東南區(qū)域便是以相國寺大街為核心④周寶珠:《宋代東京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第236-242頁。。再結(jié)合《東京夢華錄》的記載,顯然相國寺不僅是本區(qū)域內(nèi)的商貿(mào)中心,而且東西南北延伸,將三大商貿(mào)區(qū)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最據(jù)沖會”⑤王得臣撰,黃純艷整理:《麈史》卷下,《全宋筆記》第1編第10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81頁。。這也難怪南宋紹定六年(1233),鄒伸之在出使金國,行至汴梁時,感嘆相國寺云“此京城阛阓軿闐之最,今荒墟矣”⑥白珽:《湛淵靜語》卷2,《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305頁。。
相國寺在汴京商貿(mào)網(wǎng)絡中占據(jù)了有利位置,從而更容易吸引經(jīng)營者和消費人群,為形成大規(guī)模書市創(chuàng)造了條件。
如前所述,相國寺書市的消費對象主要是士人官吏。而相國寺恰恰毗鄰士人官僚的住宅,滿足了緊挨消費人群的有利條件。
梁建國對北宋東京的住宅位置有詳細的考訂,發(fā)現(xiàn)相國寺所在信陵坊有多位士人名宦居住于此⑦梁建國:《北宋東京的住宅位置考論》,《南都學壇》2013年第3期。。康定元年(1040)四月,詩書之將劉平被賜信陵坊宅第⑧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127“康定元年四月丁未”,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3007頁。。《宋史》載,北宋名相何執(zhí)中也在此地有過宅第⑨《宋史》卷351《何執(zhí)中傳》,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11102頁。。孟皇后之侄孟忠厚同樣有私宅在此,以致孟皇后因“延寧宮火”而“彷徨無所歸”之時,能夠“步入相國寺前軍器少監(jiān)孟忠厚家”⑩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9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77頁。。據(jù)《秀水閑居錄》記載,王黼任宰相時,“初賜第相國寺東”①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3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30頁。。宋初名臣王著“賃居相國寺東”②阮閱編,周本淳點校:《詩話總龜》卷50,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第483頁。。馮貫道在游歷京師之時,“居相國寺東錄事巷”③鄒浩:《馮貫道傳》,《道鄉(xiāng)集》卷40,《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2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530頁。?!敖B興名臣”廖剛親歷徽宗、欽宗和高宗三朝,歷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書等職,政和元年(1111)“寓居相國寺前鹿家巷”④廖剛:《次韻侯司孺席間作》,《高峰文集》卷10,《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4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412頁。。以上數(shù)例,足以證明相國寺周圍是達官顯貴聚集區(qū)域。
士人官吏不僅崇尚讀書,且經(jīng)濟實力雄厚,故有充分的購書需求。因距離較近,前往相國寺書市消費成為他們最便捷的選擇,這顯然促進了相國寺書市的繁榮。
根據(jù)經(jīng)濟學理論,商品都有兩重屬性,即價值和使用價值。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使用價值是它的自然屬性。市場中的書籍既在流通中體現(xiàn)價值,同時也通過閱讀或收藏體現(xiàn)自然屬性——文化產(chǎn)品。因此書籍貿(mào)易不僅是單純的商業(yè)活動,還包括分享知識和傳遞信息的文化價值。以上各章主要從商業(yè)角度考察了相國寺書市,本章重點討論相國寺書市在北宋汴京城市生活中的文化價值。
作為北宋汴京最大的書籍交易市場,相國寺書市具有巨大的影響力,頗受時人矚目。正因如此,宋人常將相國寺書市視作制造輿論與傳遞信息的重要渠道。
在北宋,時人早已利用刻售書籍制造輿論,以實現(xiàn)傳遞信息之目的。熙寧年間,王安石之子王雱因其父執(zhí)政而不可預事,王安石教王雱自刻策文與《注道德經(jīng)》鬻于市,成功引起神宗關(guān)注,最終走向仕途⑤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226“熙寧四年己卯”條注引《林希野史》,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5508頁。??梢娍虝魇惺潜彼涡畔鬟f的獨特方式,甚至能夠上達內(nèi)廷。
鑒于相國寺書市的影響力,宋人更是有意利用相國寺書市制造輿論,表達政治訴求,實現(xiàn)政治目的。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章望之模仿筆跡,偽造奏疏欲陷害蔡襄一案。據(jù)《玉照新志》載,英宗時期,蔡襄知泉州,因晉江縣令章拱之“在任不法”,便以“贓罪”而判他“坐廢終身”。章拱之的胞弟章望之懷恨在心,竟模仿蔡襄筆跡偽造了一份乞求仁宗不立英宗為太子的奏疏,“刊板印售于相藍”,欲陷害蔡襄。假奏疏通過相國寺書市而廣為傳播,在社會上引發(fā)了巨大反響。內(nèi)侍購得假奏疏上報宋英宗,使得“英宗大怒”,欲嚴懲蔡襄。蔡襄“幾陷不測”,幸虧宰相韓琦鼎力相救才幸免于難⑥王明清撰,戴建國、趙龍整理:《玉照新志》卷4,《全宋筆記》第6編第2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13年,第195頁。。歐陽修在《辨蔡襄異議》中更是怒斥這種誣陷行為,并奉勸英宗明辨真?zhèn)?、勿信流言⑦歐陽修著,李逸安點校:《歐陽修全集》卷119《奏事錄》,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第1834頁。。章望之正是利用了相國寺書市的巨大影響力,制造輿論,散布流言,最終實現(xiàn)誣陷蔡襄的政治目的。可見相國寺書市在信息傳遞中的巨大價值。
不妨再舉一例加以說明。據(jù)《桯史》記載,北宋中期名儒徐常反對王安石變法,在文集《武夷先生集》中對新法多有詆毀。而曾布是王安石變法的堅定支持者和參與者,故對徐常非常痛恨。曾布苦于沒有理由治罪徐常,恰逢其子曾紆在相國寺書市購得《武夷先生集》。曾布以書中詆毀新法的言論為由而“免所居官”①岳珂撰,吳企明點校:《桯史》卷13,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152-153頁。。雖有偶然,但曾布也是利用相國寺書市搜集了徐常罪狀,實現(xiàn)了罷免徐常的政治目的??梢娝稳藢ο鄧聲兄辛魍ㄐ畔⒌母叨汝P(guān)注。
除了制造輿論實現(xiàn)政治目的外,宋人也通過相國寺書市傳遞文化觀念。作為宋初堅定的古文運動倡導者,穆修自刻韓愈、柳宗元文集數(shù)百帙,在相國寺設肆鬻之,顯然是利用相國寺書市的影響力,傳遞自己反對靡麗文風,恢復韓柳古文傳統(tǒng)的文化觀念②朱弁撰,孔凡禮點校:《曲洧舊聞》卷4,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142頁。。
相國寺書市另一種文化價值體現(xiàn)在考訂輯補舊作與提高學問。
前文已述,相國寺書市售賣書籍以前朝文史作品為主,故北宋士人可以通過相國寺書市考訂輯補舊作。北宋末著名學者王得臣在相國寺書市購得唐代漳州刺史張登的文集,發(fā)現(xiàn)序中提及收錄張登一百二十篇作品。對比姚鉉所編《唐文粹》卻只輯錄張登作品六十六篇,竟“已亡其半”,故王得臣推測所獲《張登文集》是姚鉉所未見的。因此他決定“續(xù)文粹”,“以廣前集”③王得臣撰,黃純艷整理:《麈史》卷中,《全宋筆記》第1編第10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53頁。。無獨有偶,魏泰據(jù)相國寺書市所購“古葉子書雜抄”而改進“漢宮香方”的制作方法,“改正十余字”,極大地提高了效率和質(zhì)量④張邦基撰,孔凡禮點校:《墨莊漫錄》卷2,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第75頁。。袁褧也利用自相國寺書市購得的前朝抄本,補齊當世所存《春秋繁露》之殘缺⑤袁褧撰,俞鋼、王彩燕整理:《楓窗小牘》卷下,《全宋筆記》第4編第5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年,第238頁。。
此外,北宋士人,尤其是應試舉子,通過學習相國寺書市所售書籍,學問日益精進,甚至金榜題名。黃庭堅曾在相國寺書市購得宋祁《唐史稿》,回去認真研讀,從而“文章日進”⑥朱弁撰,孔凡禮點校:《曲洧舊聞》卷4,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142頁。。蘇頌祖父在相國寺書市發(fā)現(xiàn)浙本中字《前漢書》后大喜,盡管未能成功拿下,卻“以為必有大喜慶”。下個月果然“南廟試第一”⑦蘇頌著,王同策、管成學、嚴中其等點校:《蘇魏公文集》附錄一《魏公譚訓》卷8,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1166頁。。這則記載充分展現(xiàn)了相國寺書市的訪書經(jīng)歷帶給應試舉子學問上的自信,從而實現(xiàn)登科及第。《青箱雜記》所載鄉(xiāng)人上官極,在相國寺書市購得“五代時門狀一幅”,內(nèi)容是“敕進士及第馬極”,后來果然高中⑧吳處厚撰,李裕民點校:《青箱雜記》卷3,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31頁。。此事雖有傳奇色彩,但至少說明相國寺書市的購書經(jīng)歷對舉子精進學問、金榜題名有所助益。
正是由于如此巨大的文化效應,相國寺書市不僅在汴京聞名遐邇,甚至蜚聲域外。元祐八年(1093)二月,高麗使者來朝,中書舍人陳軒擔任館伴負責接待,“申乞盡數(shù)差勒相國寺行鋪入館鋪設”,以方便使臣買書⑨蘇軾:《上哲宗論高麗人使買書》,趙汝愚編,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點校整理:《宋朝諸臣奏議》卷14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599頁。??梢娤鄧聲袑Ω啕愂钩季哂袠O大的吸引力。
至此,相國寺書市興起的歷史過程、整體概況、區(qū)位優(yōu)勢和文化價值得以全面考察??傊鄧職v經(jīng)唐至北宋,實現(xiàn)了從宗教空間到世俗性城市公共空間的功能轉(zhuǎn)變,自神宗朝逐漸形成大規(guī)模的書市。相國寺書市借助北宋刻書利潤豐厚、汴京刻書業(yè)發(fā)達、交通便利和靠近消費人群等優(yōu)勢,以士人向士人官吏售賣歷史典籍與時人論著為主,在彌勒殿與資圣閣之間廣場每月八次開放。相國寺書市在北宋汴京發(fā)揮巨大的文化效應,既是制造輿論與傳遞信息的重要渠道,又是考訂文史與精進學問的絕佳場所。
近年來隨著社會史學術(shù)思潮的興起,推動著城市史研究開始關(guān)注城市社會變遷的有關(guān)內(nèi)容①包偉民:《宋代城市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第19頁。。作為北宋汴京地標性建筑,相國寺具有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多方面的意義,在城市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以相國寺書市為個案展開研究,發(fā)現(xiàn)各個群體在城市生活中的不同面向,對豐富宋代城市史研究顯然具有積極的意義。另一方面,經(jīng)濟史研究始終強調(diào)借鑒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20 世紀90 年代以來出現(xiàn)了多學科融合的趨勢②魏明孔:《改革開放40年來的中國古代經(jīng)濟史研究述評》,《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2018年第5期。。歷史經(jīng)濟地理正是運用地理學的方法研究經(jīng)濟史,大體遵循以下兩種路徑:一是立足于某一區(qū)域,綜合研究區(qū)域內(nèi)各經(jīng)濟部門的發(fā)展狀況與分布;另一種是按經(jīng)濟各部門展開,如歷史農(nóng)業(yè)地理、歷史商業(yè)地理、歷史工業(yè)地理等③張偉然等著:《歷史與現(xiàn)代的對接:中國歷史地理學最新研究進展》,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86-105頁。。作為一種性質(zhì)特殊的商品,本文以書籍為對象展開微觀分析,既揭示相國寺書市繁榮的區(qū)位優(yōu)勢,又揭示書籍貿(mào)易背后的文化效應,無疑有助于歷史經(jīng)濟地理的研究走向深入。
此外,相國寺書市仍有一些問題值得繼續(xù)探討。前文已述,自神宗朝以來民間雕印迅速發(fā)展,書籍價格大大降低。正如胡應麟所言:“凡書市之中,無刻本則抄本價十倍,刻本一出則抄本咸廢不售矣”④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甲部卷4《經(jīng)籍會通四》,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第44頁。,刻本與抄本的價格關(guān)系大抵如此。相國寺書市所售古人文集等抄本,且多是孤本,價格應當高昂。至于所售時人論著的刻本,價格或是低廉。不過研究成本和價格不能缺少數(shù)據(jù),而現(xiàn)存記載刊印成本和銷售價格等數(shù)據(jù)的史料集中在南宋,主要有《小畜集》《續(xù)世說》《大易粹言》《漢雋》《二俊文集》及嘉泰《會稽志》。因史料缺乏,暫無法對相國寺書市的書籍價格展開量化分析,有待未來發(fā)掘新史料再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