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才
(重慶市大學城第一中學校 401331)
公式中的已知條件有:①基本屬性:導體桿的質量m,電路中的總電阻為R;②外部環(huán)境: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B;③幾何長度:導體桿的有效切割長度為L;④初始條件:導體桿的初速度v0;⑤隱含條件:導軌電阻忽略不計,且足夠長.
特殊說明,①如果導體桿的初速度為零,公式更簡單;
例1 如圖1所示,在豎直向下的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兩根足夠長的平行光滑金屬軌道MN、PQ固定在水平面內,相距為L.一質量為m的導體棒cd垂直于MN、PQ放在軌道上,與軌道接觸良好.軌道和導體棒的電阻均不計.若軌道左端M、P間接一阻值為R的電阻,導體棒在拉力F的作用下從靜止開始運動,經過時間t導體棒的速度為v.求:
圖1
(1)通過導體棒cd某一橫切面的電量q;
(2)上述過程所發(fā)生的位移x;
(3)回路中產生的焦耳熱Q.
例2 如圖2所示,相距為L的兩條足夠長的光滑平行金屬導軌MN、PQ與水平面的夾角為θ,N、Q兩點間接有阻值為R的電阻.整個裝置處于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磁場方向垂直導軌平面向下.將質量為m、阻值也為R的金屬桿cd垂直放在導軌上,桿cd由靜止釋放,下滑距離x時達到最大速度.重力加速度為g,導軌電阻不計,桿與導軌接觸良好.求:
圖2
(1)桿cd下滑的最大加速度am;
(2)桿cd下滑的最大速度v;
(3)上述過程中,桿上產生的焦耳熱Q;
(4)上述過程中,通過桿cd某一橫切面的電量q;
(5)上述過程所用時間t;
(6)畫出運動過程的大致v-t圖像.
(3)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得
(6)由(1)問的分析可知,v-t圖像如圖3所示.
圖3
例3 如圖4所示,水平光滑的平行金屬導軌,左端接有電阻R,勻強磁場B豎直向下分布在導軌所在空間內,質量為m的金屬棒PQ垂直于導軌放置.今使棒以一定的初速度v0向右運動,當其到達位置c時停止運動,設導軌與棒的電阻均不計,求:
圖4
(1)通過金屬棒的電量;
(2)金屬棒運動的距離;
(3)電路中產生的焦耳熱.
圖5
點評恒力作用下的導體切割磁感線運動模型,涉及的物理量多,已知條件也多,所要用到的物理規(guī)律涵蓋高中物理的絕大多數(shù),如:力和運動的關系(受力分析、牛頓運動定律等),功和能的關系(動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等),沖量和動量的關系(動量定理、力的沖量等),電路(串并聯(lián)規(guī)律、閉合電路歐姆定律),電磁感應現(xiàn)象(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右手定則、左手定則等),所以高考怎么離得開呢?因雙桿模型涉及雙電源,而電源的串并聯(lián)高中階段不要求,單桿切割磁感線自然就成了是高考的重點、難點和熱點,甚至是學生的痛點.
已知三個物理量,三個物理規(guī)律對應三個方程,根據(jù)克萊姆法則,一個獨立的方程可求一個未知數(shù),三個方程自然可求三個物理量,而且六個物理量之間沒有先后順序,知道其中任意三個,另三個迎刃而解.如果不完整地考慮六個物理量之間的定量關系,教師在命制試題時可能數(shù)據(jù)不自洽,導致前后自相矛盾.這些例題能進一步促進學生形成電磁場的物質觀、運動觀、相互作用觀和能量觀.通過歸納總結力、電規(guī)律的共同點,詮釋物理過程,體現(xiàn)物理邏輯,強調結論應用,給學生提供解題思路,既能啟迪學生的智慧,拓展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視野,最終達到提高解題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