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試材料35 cm黑色地膜、立式深旋機、普通旋耕機。指示作物為黃芪。
試驗地安排在隴西縣福星鎮(zhèn)龐家岔村,海拔2 300 m,年平均降水量211 mm,年平均氣溫7.2℃,全年無霜期140 d。有機質(zhì)含量15.3 g/kg,全氮含量1.18 mg/kg,速效磷含量25.5 mg/kg,速效鉀含量166 mg/kg,pH值8.6。該試驗地前茬作物為玉米。底肥施用印象有機肥1 200 kg/hm2,復合肥750 kg/hm2,辛硫磷顆粒45 kg/hm2,生物菌肥75 kg/hm2,撒施于整好的試驗地塊,然后進行黃芪移栽。
試驗設(shè)計4個不同的處理水平,T1(立式深旋耕加35 cm地膜露頭栽培),T2(普通旋耕加35 cm地膜露頭栽培),T3(立式深旋耕露地栽培),T4(CK普通旋耕露地栽培)。隨機區(qū)組設(shè)計,小區(qū)面積5 m×20 m=100 m2,區(qū)間距0.2m,保護行1 m,重復3次,共12個小區(qū)。黃芪地膜露頭栽培的密度按照行距×株距=35 cm×10 cm,用苗量19 100株,黃芪露地栽培密度為行距×株距=25 cm×10 cm,用苗量26 680株,田間管理同大田。試驗于2021年3月27日進行栽種,移栽時,將各小區(qū)的處理對應處理。
1.2.1 取樣方法
2021年10月17日進行測產(chǎn),方法為滿打滿收,即將每個處理全部進行采挖,分別將每個小區(qū)的黃芪分成一、二、三等,并且對其進行科學取樣測定有關(guān)數(shù)據(jù)。試驗結(jié)果見表1和表2。
表1 不同處理對黃芪產(chǎn)量的影響
表2 不同處理對黃芪經(jīng)濟性狀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不同處理對黃芪鮮重和品質(zhì)有顯著性的影響。針對產(chǎn)量,T1產(chǎn)量最高,與T2之間差異性不顯著,與T3、T4之間均存在極顯著性差異,其次為T2,與T3、T4之間均存在極顯著性差異,T3與T4相互之間不顯著。針對品質(zhì),T1表現(xiàn)最好,與T2之間差異性不顯著,與T3、T4之間均存在極顯著性差異,其次為T2,與T3、T4之間均存在極顯著性差異,T3與T4相互之間不顯著。
表3 不同處理對黃芪產(chǎn)量的影響分析表
從表4可以看出,不同處理對黃芪經(jīng)濟性狀有顯著性的影響。根長方面,T1表現(xiàn)最優(yōu),與T3、T2、T4存在著極顯著性差異,其次為T3,與T2相互之間差異不顯著,與T4存在極顯著性差異,T2為第三,與T4存在極顯著性差異。根直徑方面,T1表現(xiàn)最優(yōu),與T2、T3、T4存在著極顯著性差異,其次為T2,與T3相互之間差異不顯著,與T4存在極顯著性差異,T3為第三,與T4存在極顯著性差異。
表4 不同處理對黃芪經(jīng)濟性狀的影響分析表
幾種不同的栽培模式用運于黃芪上,對黃芪的鮮重、品質(zhì)、根長、根直徑都有不同的影響,對于鮮重,立式深旋耕加35 cm地膜露頭的平均鮮重最高為14 370 kg/hm2,較對照普通旋耕露地栽培產(chǎn)量的11 254.5 kg/hm2高27.68%,其次為普通旋耕加35 cm地膜露頭栽培,產(chǎn)量為13 338 kg/hm2,較對照高18.51%,立式深旋耕露地栽培排第三,產(chǎn)量為11 734.5 kg/hm2,較對照高4.26%;對于品質(zhì),立式深旋耕加35 cm地膜露頭的平均一等品率最高為46.36%,較對照普通旋耕露地栽培一等品率為32.70%高13.66%,依次為普通旋耕加35 cm地膜露頭栽培,一等品率為43.56%,較對照高10.86%,立式深旋耕露地栽培,一等品率為35.29%,較對照高2.59%;根長方面,立式深旋耕加35cm地膜露頭的平均根最長為51.95 cm,較對照普通旋耕露地栽培根長為46.09 cm長12.71%,依次為立式深旋耕露地栽培,根長為50.13 cm,較對照長8.77%,普通旋耕加35 cm地膜露頭栽培根長為50.05 cm,較對照長8.59%;根直徑方面,立式深旋耕加35 cm地膜露頭的平均根直徑最粗為10.33 mm,較對照普通旋耕露地栽培根直徑為8.94粗15.55%,其次為普通旋耕加35 cm地膜露頭栽培,根直徑為10.07 mm,較對照粗12.64%,立式深旋耕露地栽培排第三,根直徑為9.83 mm,較對照粗9.96%。
從試驗結(jié)果可以發(fā)現(xiàn),立式深旋耕加35 cm地膜露頭和普通旋耕加35 cm地膜露頭栽培用運于黃芪之上的各項數(shù)據(jù)表現(xiàn)都優(yōu)于別的2種模式,建議在以后的黃芪栽培中用這2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