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故鄉(xiāng)風(fēng)土記

2023-02-20 14:31:05
牡丹 2023年3期
關(guān)鍵詞:桐城詩人

李 成

深巷明朝賣新茶

我的家鄉(xiāng)桐城早年是“安慶府”所轄的一個縣。它位于大別山東麓、長江北岸。西邊有蒼翠群山,東方有平疇綠野,自然物產(chǎn)比較豐富。在古代,桐城人非常熱衷讀書、進(jìn)學(xué)和出仕,富有“冠蓋滿京華,文章甲天下”的名聲,清代“桐城派”主盟文壇近二百年就是一種明證。遙想當(dāng)年,寒窗更深,多少桐城學(xué)子秉燭夜讀之余,一盞提神、暖身、清思的熱茶,的功勞怕也不容忽視吧。

桐城人嗜茶,上至達(dá)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日常最喜歡的飲料就是茶?!伴_門七件事”,如果按照桐城人來排,當(dāng)是“柴米油鹽茶醋醬”才對。桐城人素所艷稱的清代“父子雙宰相”張英、張廷玉據(jù)說是“手不離甌”,張英自己也說“鄙性好多飲茶”。當(dāng)然,他們飲的多是上等極品,甚至還有“御賜”之物,如張廷玉在《澄懷園語》中說:“仰蒙世宗皇帝頒賜佳品,一月之中必數(shù)至,皆方外精選入貢者,種類亦甚多,器具亦極精致,可謂極茗飲之大觀。”

但在我的少年時代,鄉(xiāng)親們所飲全是粗茶,戲稱之為“柞葉殼”,葉片粗大而厚,形似干枯的樹葉,更別提“旗”“槍”“芽”之說。飲茶之具是瓦罐和飯碗,有人也不會專門燒水來煮,而是將茶葉丟入裝滿水的瓦罐里,煨在爐膛,等飯菜熟了,茶也就燒開了,“開”得還很厲害,茶水不停地翻滾。倒上一碗,仍將茶罐煨在余燼上,一天下來,茶水都不會太涼。那時我整天在外瘋玩,渴了就跑到寡居的王奶奶家要茶喝,她老人家顛著小腳,從爐灶里掏出瓦罐給我倒上一碗,釅釅的茶水,黃澄澄的,仿佛不是那黑黑的“柞葉殼”泡的,而是金子融化的,喝上一口,微澀而后甘,很是解渴。我一輩子喝過多少茶,似乎都沒有這茶好喝哩!

“桐城好,谷雨試新鐺。椒園異種分遼薊,古鼎邊枝販霍英,活火帶云烹?!边@首出自清代桐城文人姚興泉之手的小令,說的正是桐城茶事。 桐城自古就是產(chǎn)茶之區(qū),桐城人喝的大都是自家出產(chǎn)的茶。粗糙者,如前所提及的“柞葉殼”;上焉者,乃是“桐城小花”“龍眠春翠”。小花茶又有“谷雨尖”之稱,因為采摘在谷雨前后,所以才有“谷雨試新鐺”的風(fēng)俗。

我們村外山坡上有好大一片茶園,清明谷雨前后,人們才忙于采摘。每家分到的茶樹不多,家家采茶制茶,只為自家一年之用。那幾日,村子里洋溢的茶香幾乎濃得化不開,令人心醉。桐城茶歸口管理后,才有了“桐城小花”這個樸素而清新的名字,遠(yuǎn)銷各大城市。記得我在京城有次參加文人聚會,一位關(guān)中的雜志主編說我們家鄉(xiāng)的桐城小花不錯。我的心里,意外的同時,還有幾分榮耀。

正是因為桐城多有茶樹栽植,許多農(nóng)人都會自制茶葉,有了一定的實踐經(jīng)驗,自然會有“理論”產(chǎn)生予以總結(jié)。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學(xué)家、科學(xué)家方以智在他所著博物學(xué)著作《通雅》和《物理小識》中就有關(guān)于茶的記述文字。據(jù)家鄉(xiāng)的一位文友介紹,《通雅》主要是從植物學(xué)的角度考察茶樹,《物理小識》則從飲食角度考證茶的源流,其中論及茶的分類、種植、制作、儲藏、烹煮、飲用以及藥理養(yǎng)生價值等,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科學(xué)文獻(xiàn)資料。不僅如此,就是在“民間”,也有許多茶農(nóng)將實踐經(jīng)驗形諸歌詠,民歌《茶兒經(jīng)》《盤茶歌》將茶葉的栽培、生長、制作過程詳細(xì)介紹,的確可稱經(jīng)典,是著名的“桐城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與其他內(nèi)容的“桐城歌”一起列入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桐城人還有“施茶”的習(xí)慣。凡是盛暑之天,總有人將茶煮好,傾入大缸,置放于行人較多的路口,任渴者自由取飲,以除暑解渴。聽說,我家祖輩就這么辦過,可惜的是,后來竟有頑童撒尿于缸中,所以未能一直堅持下去。明清之際的桐城名士潘江因遭亂世不仕而隱居,他也曾在鄉(xiāng)里施茶,在他的詩集《木厓集》中有一首《五月以來烹茶寘門前樹下飲道旁行人如是三閱月感而有述》記載此事:“古塘匪大道,來往惟樵蘇。高柳立門前,輪囷十余株……行人喘汗至,聊復(fù)停斯須……我見為心惻,餉以茶一盂……因解杖頭錢,搜括才千余。買茶不盈擔(dān),烹置于中衢。旁設(shè)幾與石,坐臥得自如……耕者樂于野,行旅樂于途。予心為快然,掩扉讀我書?!边@種“人饑我饑”“人溺我溺”的“濟(jì)世利物”情懷,到底是可貴的,也是值得贊美的。

上引姚興泉的這首《桐城好》小令中的一句,“古鼎邊枝販霍英”,指出清代桐城茶葉的一些貿(mào)易情況,那就是主要銷往鄰縣霍山、英山(湖北)。在自然經(jīng)濟(jì)條件下,只能由種茶人自行銷售,現(xiàn)在縣里將之歸口管理,并著力打造“桐城小花”的品牌,這一策略總是對的。我忘不了過去所見到的茶農(nóng)售賣新茶的情形,一個個帶著用大鐵箱子裝的茶葉,就這兒一堆,那兒一伙地蹴蹲在縣城西門市場的角角落落里,有時也擺在入城的路口邊上,等待買主前來問津。買茶的三三兩兩,若無其事,踱步過來,彎腰抓一把新茶,揉揉捏捏,又?jǐn)傇谑终粕峡纯?,在鼻下聞聞,或許就放下,走開,來到另一個賣茶人面前,買走的并不多見,然而賣茶的還在苦苦地守候著。這樣的情景應(yīng)該不會再有了吧?

草根詩人

我的家鄉(xiāng)桐城,人們都知道在清代出了一個很大的散文流派,作為同鄉(xiāng)后輩,自然也覺得臉上有光彩。但我認(rèn)為更值得驕傲的,是在這些文人學(xué)士生發(fā)的燦爛光華之外,還有一些雖無赫赫聲名,卻以其清新獨異的作品流傳于人世的民間草根詩人存在,這也證明了桐城派作家故里“婦孺能詩”這一說法雖屬夸張,但也并非絕無一點兒根據(jù)。其中最為突出的有兩位,一是明末清初的徐翥,一是清中葉的吳鰲。

對徐翥我所知甚少。只知他生于一五九四年,歿于一六七六年,生當(dāng)明清鼎革之際,應(yīng)當(dāng)曾身經(jīng)目擊天地翻覆的裂變與痛苦。我從手頭的有關(guān)資料得知他家住練潭小橫山下,此地距我從前工作的單位不遠(yuǎn),我也曾在小橫山下徘徊,可惜那時我一心想離開此地,無意做田野調(diào)查,也根本不知道這里還曾經(jīng)誕生過這樣一位布衣詩人。先生“諱翥字羽先,號半僧。少孤,及長,遇異人授丹藥茹之,遂聰穎不凡”,與故里詩友鄧森廣、鄧森秀及池州本地的劉城、吳應(yīng)箕等相往還。

吳應(yīng)箕即大名鼎鼎的“明末四公子”之一,明亡后在鄉(xiāng)間組織抗清,不幸殉難。徐翥在池州生活了十多年后又回到故鄉(xiāng),賣魚為生,平時交接本邑詩人潘江等,晚年入城為后學(xué)指授書法,畢生未仕亦不娶,著有《煮字齋詩集》,收詩七百余首。臨歿前兩年,自營“生壙”,自書墓碑“徐詩人之墓”,可謂至死鐘情于詩。據(jù)見過他的人說,先生“石骨嶙嶙,電眸炯炯,談詩述古,滔滔若天潢之東注”??梢韵胍娖渖癫伞?/p>

我在新版的《桐城明清詩選》中讀到先生的幾首詩,如《春村》:“老懶成何濟(jì),居貧戶不扃。村雞鳴野白,山鳥出林青。鐘杵吸晴梵,田冠坐曉屏。開函懷往事,含淚灑新亭。”寫出了鄉(xiāng)居生活的恬淡,似乎也含有一點兒揮之不去的輕愁,看來詩人還不是完全超然物外。特別是一首《子規(guī)》:“春去一聲低,千聲在為泥。縱有亡國恨,莫向此山啼?!笨芍^意味深長。傳說中的子規(guī)鳥(即杜鵑)與詩人同樣都經(jīng)受過亡國之痛,在這里似乎也傳達(dá)出“惺惺相惜”之情。而《觀釣》:“掄竿倚石水煙空,多少眠鷗狎釣筒。晚得春潮三尺鯉,沙頭沽酒一燈紅?!眳s透露出隱逸生活的閑適與溫馨,使人讀來倍覺親切。我認(rèn)為這些詩作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性,置諸名家集中亦不遜色,或更有真情。

另一位民間詩人吳鰲,我雖然了解的并不多,但其名卻是從小聞名詳。他是一位更徹底的布衣,甚至沒有一點兒與名流輩交接的經(jīng)歷,當(dāng)了一輩子的剃頭匠——這使我想起《儒林外史》中的隱逸高人荊元,終生只是一個裁縫,“每日替人家做了生活,余下來功夫就彈琴寫字,也極喜歡做詩”。

吳鰲勞生之余不廢吟詠,同樣無意于聲名,隨寫隨棄,以致臨終前友人為其收集詩作準(zhǔn)備刊刻,也只得四五十首,卻足以使其不朽?;突鸵徊啃戮帯锻┏强h志》,人物傳部分將他作為重要條目推出,與張英、張廷玉父子和桐城派諸大家及后世的朱光潛、嚴(yán)鳳英等名流并列,可見他在桐城人心目中的地位。

有關(guān)資料顯示:吳鰲(1739-1799),字龍海,號漪瀾。清代西鄉(xiāng)(今練潭,與徐翥是同鄉(xiāng),看來練潭一帶山水真是長養(yǎng)詩人?。┎家略娙?。幼頗聰慧,六歲從師,讀私塾三年,家貧廢學(xué),從師學(xué)理發(fā)。余暇讀唐宋及當(dāng)時名流詩作,依聲立格,喜作近體詩自娛。知己慕其才思勸他應(yīng)試,他奉答一聯(lián)云:無須應(yīng)試,我行我素;何必求官,吾愛吾廬。自嘲“浮生不學(xué)林和靖,鶴子梅妻累尚多”。地方官員聞其名,招其入幕,固辭不就,構(gòu)居于橫山練水之間……

這位同樣不仕不娶、桀驁不群的詩人,得錢便沽酒盡醉,醉則高臥長吟,顯示出一位民間人士的“布衣本色”和“詩人風(fēng)采”,可欽可佩。他的詩我讀的雖不多,但凡讀過的,卻是自然清新,句句可誦。如《月夜聽人彈琴》:“山頭掛新月,竹里聽鳴琴。獨坐一揮手,相知十載心。風(fēng)生寒木脫,潮起大江深。曲罷默相對,何來空際音?!庇秩纭稐罨ā罚骸芭e網(wǎng)吳江趁夕暉,江干新賣鱖魚肥。飄零眼底春將去,流蕩天涯人未歸。隔斷一簾云漠漠,拂殘雙袖雪霏霏。不知墻角誰家樹,如許花開到處飛。”還有《山居》:“不嫌茅結(jié)屋,何礙席遮門。幽谷秋先得,微軀病轉(zhuǎn)尊。醉長過白晝,吟每到黃昏。長物竟焉有,籬邊松竹存?!逼渲小拔④|病轉(zhuǎn)尊”之句更見新警。清嘉慶七年,潛山名士熊寶泰在浚縣見其詩后,甚喜“微軀病轉(zhuǎn)尊”句,“將之改為吳鰲詩集《愛吾廬詩鈔》的壓卷之作,再刻之并為之傳”。

吳鰲自序其詩集的一段話也頗可誦讀:“春鳥林間,秋蟬葉底,鳴其所不得不鳴而已,未求為知音聽也。今年六十有一矣,茅屋一椽,柴門兩版,依橫山而環(huán)練水,將終老焉。既無求于生前,復(fù)何望于身后。唯二三子索觀舊作,謹(jǐn)追錄數(shù)十首,倘加以繩削,俾老而有所進(jìn),實余之厚幸焉?!边@樣的情懷灑落,這樣的心性高潔(雖不是有意追求高潔),而有高格自有好詩,這也是“無可怪”之事,豈不令古往今來在文壇上為一點“地位”“名聲”苦苦鉆營之輩愧煞。吳鰲的詩當(dāng)時就獲得了很高的評價。貴池知縣周光鄰深愛其詩歌,說“誦其詩如寒潭之貯秋月,微云之拂河漢,朝嵐夕翠之掩映于高林古木而羈禽鳥之翔鳴于風(fēng)雨中也”。

但草根詩人身后畢竟也是蕭條的。《桐城縣志》載:吳鰲終以饑寒交逼,貧苦無依而卒于茅屋中。其弟吳鯨借資營葬于今練潭鄉(xiāng)磨基山麓,前樹詩碑一方,碑中豎行楷書陰刻自挽詩:“生前一醉渾如死,死去還如大醉眠。落日蒼山煙霧里,亂墳荒冢不知年?!笨梢娫娙酥了蓝际菚邕_(dá)的。

現(xiàn)在,吳鰲墓已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不時有當(dāng)?shù)睾屯獾氐脑娙撕妥骷襾泶藢ぴL拜祭。從側(cè)面說明,人們對真正寫出好作品的詩人、作家永遠(yuǎn)都是追懷的。

地靈記

自古以來,中華大地所出人才多矣,所謂“人杰地靈”。清代文壇著名的桐城派,其創(chuàng)始人與主要成員都是桐城人,這是不是就說明,桐城也是一個鐘靈毓秀、人杰地靈的地方呢?

桐城境內(nèi)有山有水,然真正稱得上名勝的并不多,更別說與本省聞名遐邇的天柱山相比??赏┏沁@個地方,數(shù)千年來民風(fēng)淳樸,人們傾向于耕讀傳家,積累在民間的文化素稱豐厚,一旦遇有時機(jī),便會爆發(fā)出來,結(jié)成碩果,從這個角度來解釋此地數(shù)百年間為何人文鼎盛,或許更靠譜些。

所以,講到“地靈”,我倒認(rèn)為那些動人的說法不在于神仙如何施行法術(shù)造就一番景觀,或先前的圣君如何有法力留下神跡,這在各地都已司空見慣,就在桐城當(dāng)?shù)匾彩怯械?。如人們談到桐城東南的大橫山是如何形成的,就有說法是秦始皇拿鞭子趕的。這個說法與秦始皇拿鞭趕出一個廬山,趕出一個秦皇島別無二致,一點兒也不感到神奇。而那些流傳在山陬海隅,講的是普通百姓有關(guān)“地靈”的一些故事,倒足以令人稱奇。我小時候聽到的兩個故事就頗值得一記。

這兩個故事差不多都發(fā)生在一個地方,距我家都不遠(yuǎn),不過三四里路而已。地名叫“魏個嘴”,離縣城不過三四公里。有一道緩緩的山坡,在山坡上面有塊平地,平地上有兩口池塘,塘中間有道塘埂,并不很高,有時水大起來,幾乎可以看作是同一口塘。這兩口塘周邊環(huán)境相差無幾,但是水質(zhì)卻不一樣,東清西濁。尤其夏日雨后,尤其分明,形同涇渭。這是怎么回事呢?同住。公公不幸染病身亡,婆婆孀居。婆婆雖年逾四十,風(fēng)韻猶存,眉目生動,口角生風(fēng),很是吸引人,一些輕薄風(fēng)流男子不時上門騷擾,而婆婆也不收斂,與之打情罵俏,甚至在家鬼混。

兒媳乃一教書先生之女,素來文靜端莊,勤勞賢惠,婆婆所為常讓她皺眉蹙額。婆婆便深以為恨,經(jīng)常找茬生事,指桑罵槐。因此二人關(guān)系勢同水火。一天,兒子兒媳下地勞作,婆婆便招來其堂侄約會。不料媳婦中途回家取茶水,撞見不堪的一幕,慌忙逃回田間,也不敢吭聲。婆婆見丑事敗露,便與奸人謀劃一計。她在兒媳婦房中翻找出一只羅帕,準(zhǔn)備伺機(jī)而動。待兒子兒媳回來,她手揚羅帕,不停謾罵,說兒媳不遵婦道,與人私贈羅帕,還唆使兒子休妻。兒媳身遭誣陷,也羞于去辯,就跨出家門,直奔村頭的水塘,投水自盡,以自證清白。惡婆婆一件見愧憤交集,便也跑到隔壁的塘里自盡了,想以一死掩蓋其丑惡。但她沒想到,天不藏奸,天也不掩善,自此兒媳自盡的塘水清澈見底,婆婆投水的塘水變得渾濁。

另一個故事,發(fā)生在魏個嘴坡下的一個村莊。就我親戚家的后屋場上,孤零零矗立著一座金字塔式的黃土堆,我小時候曾和親戚家的孩子在上面爬過、滾過。

一次我母親說,這個土包還在長,如果不是當(dāng)年在它的四角釘了釘子,它長得會更快。我非常吃驚。母親說,從前,魏個嘴有個小伙子魏小,非常聰明能干,娶了一個妻子,長得格外漂亮,十里八鄉(xiāng)難有人比得上。他很愛他的妻子,整天到晚都想與妻子廝守在一起,舍不得離開,不想外出做工,不想到田間干活——可能是怕有人把她謀去了吧。妻子心想這哪行啊,不做活,豈不是要坐吃山空?于是她寬慰丈夫,說她一心一意跟他,不會跟別人,還給丈夫出了個主意:你把我畫下來吧,畫成一幅畫,做成牌子插在地頭,這樣你干活時也會常??吹轿伊?。魏小一聽,覺得不錯,便答應(yīng)了。

于是,他在田里一邊耕作,一邊看著妻子的美麗畫像,氣力倍增。但是不承想,一陣大風(fēng)刮來,把牌子刮跑了,正好刮到出巡的皇帝腳下?;实蹞炱甬嬒褚豢矗パ剑郎线€有這么美的女人,便心有所動?;实叟扇嗽L察,很快得知她是魏小的妻子。皇帝威逼利誘,要把魏小妻子帶回宮中。魏小夫婦只得灑淚而別。臨別,妻子說她一定想法子與魏小重新團(tuán)聚。她讓魏小回去準(zhǔn)備一件百鳥衣——用鳥的羽毛織造而成的,自己則在宮中對皇帝百依百順。但有一天,她拿出了百鳥衣,問皇帝喜不喜歡穿,皇帝為討美人歡心,就脫下龍袍,穿上了百鳥衣。沒想到皇帝一穿上百鳥衣,魏小妻子就在宮中嚷起來,說有妖怪降臨,叫侍衛(wèi)趕快擒拿,魏小也在其中,眾人抽刀斬了皇帝。魏小妻子拿出龍袍,問魏小想不想做皇帝,魏小不假思索地答道:“想,當(dāng)然想,哪怕做一時三刻皇帝也好??!”魏小穿上龍袍坐上了龍椅,果然,一時三刻之后就倒地而亡。魏小妻子傷心至極。但魏小雖說只做了一時三刻皇帝,但畢竟也是皇帝,于是,就把他的遺體運用老家,起了一座陵墓,但陵并不高。魏小地下有知,總想讓他的陵高一點,像一座真正的皇陵。而那個山包就是魏小的陵墓,它每年都會長高一點兒,直到有人在四角釘了釘子……

我聽了這個故事不勝驚訝,沒想到家鄉(xiāng)還有這么個做了“一時三刻”的皇帝老鄉(xiāng)和“會長高”的陵墓。不管真不真,但故事很精彩。后來,我讀到了壯族的民間故事《百鳥衣》,覺得魏小的傳說的前一半與之有些相像,后一半則迥異。我認(rèn)為,魏小的傳說脫胎于《百鳥衣》,但結(jié)局的改變說明了什么呢?尤其是那土堆的“靈異”到底說明了什么?鄉(xiāng)間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故事流傳?真的有幾分耐人尋味。

猜你喜歡
桐城詩人
新銳詩人
椰城(2023年8期)2023-08-24 08:53:14
遇見一名詩人
桐城三祖?zhèn)饔浳膭?chuàng)作之差異探微
淺析桐城歌的藝術(shù)特征
黃河之聲(2020年10期)2020-12-07 09:08:33
安徽桐城六尺巷
曬娃還要看詩人
我理解的好詩人
中華詩詞(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詩人貓
桐城歌的當(dāng)代狀態(tài)與傳承
“桐城歌”的保護(hù)和傳承
神木县| 南阳市| 台中市| 拜泉县| 牙克石市| 楚雄市| 东阿县| 晋城| 新化县| 五峰| 普安县| 苍南县| 墨竹工卡县| 建始县| 秦安县| 涡阳县| 株洲市| 防城港市| 车险| 石景山区| 松原市| 建阳市| 开鲁县| 台州市| 望奎县| 霍州市| 乌兰县| 庆阳市| 监利县| 新河县| 色达县| 施秉县| 呼伦贝尔市| 高雄市| 高台县| 芮城县| 胶南市| 乃东县| 临夏市| 女性| 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