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雪 (南京云錦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17)
在世界傳統(tǒng)工藝中,南京云錦屬于佼佼者。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云錦在手工織造工藝上得到了延續(xù)、在包裝設計、禮服制作中均得到了廣泛應用,具有較強的民族性。
然而,信息化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傳統(tǒng)工藝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壞,甚至部分傳統(tǒng)工藝出現后繼無人的現象。于南京云錦而言,其發(fā)展形勢并不樂觀。如何結合時代發(fā)展趨勢,對其進行傳承與保護,成為擺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者面前的重要任務。
南京云錦發(fā)展至今,已有幾千年的發(fā)展歷史,在中華絲織文化中具有獨特的代表性,富含文化底蘊與藝術價值,擁有“寸錦寸金”的美譽。其能擁有悠久的歷史,與南京城市發(fā)展息息相關。南京云錦在發(fā)展與傳承過程中,已成為南京重要的文化標簽之一。
宋代時期云錦就有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隨著生產力與經濟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與生產技術向江南地區(qū)轉移,當時統(tǒng)治者創(chuàng)辦了諸多與紡織有關的織染局,加大了各色服飾生產力度,為錦織業(yè)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資基礎,提供了技術保障;進入元代,錦織物成為專門服務于皇室的貢品,并開始用大量的金銀線做裝飾。明清時期,以南京為代表的云錦行業(yè)發(fā)展規(guī)模最大,生產技藝水平最高,造型特征具有獨特性、豐富性與先進性。與其他絲織物相比,南京云錦具有濃郁的貴族氣息,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貴族風采,受到了當時封建統(tǒng)治者的青睞,并一度成為皇室貢品中最昂貴的面料。從文獻資料上看,尤其到了清代,云錦品種多樣、色彩斑斕,取得了中國絲綢織造上的最高成就,是中國傳統(tǒng)織造的里程碑。新中國成立之后,在國家的關注下,云錦的保護、傳承與發(fā)展受到了各界廣泛關注。在此后的發(fā)展過程中,南京云錦生產工藝不斷推陳布新,織造出了一批批精美典雅的絲織物。隨著絲織業(yè)不斷發(fā)展,生產者在保持制造圖案與紋樣色彩莊重與典雅風格的基礎上,對題材選取與織造工藝等有了更為嚴格的要求。
一是品種類別繁多,主要被細化為“庫錦”“花緞”“庫金”“妝花”四大類別。庫錦緞底上的花紋線質多為金線或者銀線;花緞緞底上的花紋為同色或者相似顏色;庫金緞底花紋線多為金線,部分云錦會采用銀線;妝花用顏色各異的彩絨做緯,運用通經斷緯的工藝對花紋進行局部盤花織造,達到卓畫異色的視覺盛宴。
二是紋飾豐富。紋飾主要涵蓋了“團花”、“散花”、“滿花”(圖1)、“纏枝”、“串枝”(圖2)、“折枝”和“錦群”等七類圖案。從題材來看,分為具象類與抽象類兩種類別。具象類圖片來自自然界或者日常生活;抽象類圖案則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具有較強象征性。即設計人員從事物外形入手,賦予圖案以象征寓意。圖案紋樣寓意相同時,設計人員會在造型設計規(guī)律與圖案、構圖、格式基礎上進行求變創(chuàng)新,賦予了云錦圖案紋樣新的生命,更具有豐富性、層次性與有序性。此外,設計人員需做好花紋對比、色彩對比,在合理的布局下賦予云錦圖案自然美、和諧美、視覺美。因其有貢品特殊性質,圖案多為與龍、鳳主題配合的各種有吉祥寓意的花卉,例如龍鳳串枝蓮(圖2)。
三是色彩運用多元(圖3、圖4)。在不同歷史發(fā)展階段,南京云錦色彩搭配風格具有一定差異,主色調鮮明強烈,多表現莊嚴、神采飛揚的氣勢。因其汲取了中國古代傳統(tǒng)圖案的精髓,在配色上與中國傳統(tǒng)色彩裝飾、宮殿建筑彩繪裝飾藝術等有共通之處,主體花紋色彩濃艷豐富,包含了紅、藍、綠、紫等多種顏色,設計技巧上關注花紋造型與章法,并將色暈裝飾方法與大白相間、片金絞邊等色彩處理技巧相融合,使得色彩濃度、強度富有層次性,充分地顯示了紋樣主題。在古代,因云錦多作為貢品獻與皇室,其使用對象、使用環(huán)境具有差異,致使圖案紋飾與色彩具有了較強的針對性。色彩凸顯了華麗、高貴與莊重的氣質,并能與宮廷建筑色彩相協調。
四是圖案寓意美好。南京云錦圖案紋飾寓意豐富且美好,多表達了富貴、團結、吉祥、興旺、福祿、長壽、高貴等寓意,做到圖必有意,意必吉祥,這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亦是身份的象征。如明代萬歷皇帝的一件方龍補(圖5),畫面上一條正龍盤于畫面中央,三座青山位于畫面的下方,一個無極萬字圖則在上方正中的位置,其他位置填以云紋、靈芝等圖案。龍的四肢分別捧著頭頂的無極萬字紋,握著下方兩座大山,龍身則是在中間的一座山上,象征帝王江山永固、萬壽無疆;靈芝和牡丹點綴于蒼茫云海間,祝頌富貴長久、萬事吉祥。隨著時代發(fā)展,南京云錦圖案寓意具有了濃厚的時代性與文化性。
圖1 滿花
圖2 龍鳳串枝蓮
圖3 孔雀牡丹錦的明快配色
圖4 童子攀枝蓮妝花緞的絢麗配色
一是利用新媒體優(yōu)化傳統(tǒng)傳承機制。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改變了我們的工作與生活環(huán)境,也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方式。為實現南京云錦活態(tài)傳承,應將現代化新媒體平臺應用于云錦傳承與保護。比如憑借新媒體平臺為大眾開通南京云錦藝術網課,可以突破過往傳統(tǒng)南京云錦手工課教學的時空限制,拓寬教學場域,輔助人們利用碎片化時間掌握南京云錦相關知識。運用網絡資源,擴大信息傳播面,可以滿足人們的求知欲。在積極參與網絡視頻教學的過程中,人們會對南京云錦產生濃厚的興趣,為傳承與發(fā)展南京云錦奠定堅實基礎。
此外,南京云錦傳承人在開設在線課程時,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社會影響力與傳承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南京云錦研習隊伍,并增加南京云錦在年輕一代中的影響力。在網絡在線教學過程中,有利于提升觀看者的文化素養(yǎng),為其創(chuàng)作出兼具文化價值與藝術內涵的作品營造良好條件。為防止新媒體傳播中出現非遺文化內容錯亂問題,相關部門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強化新媒體內容管控力度。
二是利用新媒體,助力非遺文化品牌傳播。以互聯網為媒介,實現南京云錦傳承與商品流通間的融合。如在網絡平臺上售賣帶有現代設計理念的南京云錦藝術作品,增加手工藝人的收入?;蛘邚娀a品創(chuàng)意設計、展覽展示、移動支付等各領域間的協作,擴大南京云錦的影響面,使南京云錦走入民眾視野,激勵年輕一代加入南京云錦傳承、發(fā)展與保護行列。
在南京云錦文化傳承中,保護生產手工藝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南京云錦手工生產工藝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精神財富,是民族精神與民族文化的結晶。盡管現代化生產工藝不斷迭代更新,但其仍然取代不了手工工藝。在織造環(huán)節(jié),還應繼續(xù)將傳統(tǒng)手工業(yè)作為重點保護對象。一是保護與發(fā)展手工業(yè)生產機器。手工業(yè)織造機器體積較龐大,零件數量多、精密度性能要求較高。為傳承此項手工藝,就需從生產機器入手,有效分析機器運行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傳統(tǒng)機器中零件設計意圖等,在傳承傳統(tǒng)機器生產優(yōu)勢的基礎上,對機器零部件進行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促使其更好地服務手工編織工作。二是完善保護機制。在研究保護機制時,要重視傳授生產方式與生產口訣。在傳輸過程中,并非簡單地告知學習者如何背誦口訣,而應注重理論與實操相結合,帶領學習者在動手實操中掌握編織方法。例如,南京云錦研究所通過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的不懈努力,恢復了失傳的“雙面錦”“妝花紗”“凹凸錦”等傳統(tǒng)織造工藝。在復制萬歷皇帝龍袍“明紅四合云紋地妝花紗龍袍料”時,不僅恢復了“妝花紗”工藝,還恢復了只在書中看到過的孔雀羽線技藝(圖6)。工藝的恢復使得服裝領域又出現了這種面料,并運用在圍巾、披肩、服裝領域(圖7)。
從生產實踐來看,口口相傳的傳承方法容易使得重要手段和方法信息衰減甚至丟失。受到傳統(tǒng)技師的文化水平制約,部分織造技師只能按照標準化的動作進行統(tǒng)一化織造。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不利于其進行工藝創(chuàng)新與傳承。因此,在應用生產工藝時,可根據大量的文獻資料將云錦生產與加工過程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向生產者講授,使得老一輩的生產口訣與記憶等在新一代工人中被廣泛宣揚,并引導手工藝人在接受傳統(tǒng)手工教育的過程中,不斷增強自身學習意識,促使傳統(tǒng)手工藝得到保護與傳承。
圖5 明代萬歷真金孔雀羽方龍補
圖6 明紅四合云紋地妝花紗龍袍料(復制)
圖7 模特手持云錦妝花紗團扇
當下,政府、高校、學會、商業(yè)團體、新媒體等均可成為南京云錦的重要保護者。為更好地傳承與保護此項傳統(tǒng)工藝,各方保護力量應加大整合力度。一是強化政府與企業(yè)間的協作,全面提高南京云錦在全世界的市場影響力。激發(fā)消費者消費熱情,鏈接文化間的共同點是市場運行的重要手段。在市場開發(fā)環(huán)節(jié)應加強宣傳,將南京云錦價值廣而告之。通過強化企業(yè)與政府間的協作,將云錦特色更好地宣揚給消費者,并讓消費者認為物有所值,樂于購買云錦產品。二是強化南京云錦與文創(chuàng)產品間的融合力度,實現對云錦圖樣的傳承與發(fā)展。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可對紋樣信息實施數字化處理,并將產生的信息存儲到云錦紋樣數據庫中,為信息組織、維護與應用等提供便利。
現代化云錦圖案紋樣是對傳統(tǒng)云錦圖案的繼承、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為更好地契合當下民眾的審美需求,應強化現代藝術設計手法應用力度,將傳統(tǒng)文獻中的意象元素提取出來,并融合敘事結合等現代化藝術手法,將現代化創(chuàng)美技術滲透到云錦文樣設計環(huán)節(jié),從多維度實現傳統(tǒng)與現代化的融合,為云錦傳承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在生產實踐中,因云錦對手工藝技術有著較高要求,且成本過高,生產速度較慢,致使云錦絲制品還未實現規(guī)?;a。為更好地保護與傳承此項工藝,需靈活應用云錦圖案與素材,有效擴展云錦應用領域。為滿足人們對多元化文創(chuàng)產品的需求,可將南京云錦圖案與文創(chuàng)服飾產品設計相融合,也可以將其融入電子競技和時尚領域,進一步拓寬云錦市場。
綜上所述,南京云錦是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實現對其的傳承與保護,我們應順應信息化時代的發(fā)展趨勢,將新媒體技術應用于其中,擴大南京云錦市場的影響力,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傳承與保護行列。此外,應注重保護手工藝,有序整合生產力量,創(chuàng)新圖案紋樣等,從而全面提高南京云錦傳承與保護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