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嶺 蘇莉莉
一則案例
沈老師、蘇老師:
你們好!
我的性格非常內(nèi)向,在班里沒有要好的同學,學習上自命清高,很少與同學探討遇到的難題,上課時注意力不夠集中,學習成績一直得不到提高。在與同學交往中,我總是沉默不語、郁郁寡歡。上體育課時,看到同學們聚在一起打球、玩耍,我非常羨慕,但最后都會獨自回教室。我很想改變現(xiàn)狀,應該怎么做?
L某某
L某某:
你好!
感謝你對我們的信任。你認為內(nèi)向的性格阻礙了你的正常人際交往和情感交流,讓你顯得有些不合群。我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嘗試。
(一)提升自信心
既然人的性格是在生活實踐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那么就能被改變。
(二)改變生活方式
廣泛結(jié)交朋友,尤其應多接觸那些心胸開闊、性格開朗的同學。積極主動的交往活動不僅能讓你獲得歸屬需要的心理滿足,還能幫助你逐漸形成開朗、幽默、直爽的性格特征。
(三)改變行為方式
學會尊重他人,在學習上避免給人孤芳自賞、自命清高的傲慢印象。
(四)學會表達情感
在與同學交往中,不要將心思封閉在“自我”之中。如果總是保持“沉默不語、郁郁寡歡”的態(tài)度,會使別人誤會你不想被打擾,從而錯失與人交流的機會。
(五)學會與人相處
主動觀察別人的喜好與行為特點,提煉出能讓對方感興趣的話題。
此外,還要培養(yǎng)廣泛的興趣愛好,因為興趣愛好猶如一根鏈條,會把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人連接起來。廣泛的興趣愛好還會使人將心理活動傾注于活動之中,減少對自我的過分關注。
通過近一個學期的輔導,L某某變得開朗,她還回信給我們:“我逐漸認識到了過于內(nèi)向性格的不足,相信我能走出過于內(nèi)向的心理陰霾,和同學相處融洽。在期末考試中,我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蔽覀兌紴樗母淖兏械礁吲d。
案例解析
對于教師和家長而言,可以做出如下嘗試,幫助學生走出過于內(nèi)向的心理。
1.由于高中生身上存在自我感覺上的“成熟”與實際上未擺脫幼稚的矛盾,他們一般容易片面看問題,愛感情用事。如果性格過于內(nèi)向,他們就不愿與教師、家長溝通,極易形成彼此間的隔閡。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家長應本著關心、愛護的原則主動接近他們,在理解和尊重他們的前提下,多肯定優(yōu)點,并及時指出存在的問題,幫助其克服。
2.幫助學生增強集體責任感。教師、家長應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這對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消除其過于內(nèi)向的性格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3.進行激勵性評價。教師、家長對學生的學習、思想等方面進行激勵性評價,并幫助學生確立短期目標。當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時,師生之間、學生與家長之間就會在融洽、和諧的氣氛中相處,學生過于內(nèi)向的性格也會逐漸改變。
作者簡介
沈嶺? 高級教師,現(xiàn)任江蘇省海門中學附屬學校兼職心理社團指導老師。
蘇莉莉?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南京師范大學心理教育碩士,江蘇省海門中學專職心理教師,心理教研組組長,從事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多年,曾獲江蘇省青年教師心理學科基本功大賽一等獎,帶領的團隊獲評“南通市五星心理咨詢室”。
(欄目編輯? ?秦銀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