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志 葉 敏
某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經過60余年的發(fā)展,現已擁有5個園區(qū),17個基層工會,1000多會員。為確保工會經費能夠真正惠及廣大會員,提高工會經費的使用效益是非常必要的。
近年來,為與研究所的改革發(fā)展相適應,進一步提高工會經費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工會強化預算管理,完善績效考核目標及應用,所工會將工會經費的使用權和績效目標同時下放到各基層工會,同時,通過加大培訓和過程輔導力度相結合的方式,力求做到“民主管財、高效用財”,促進工會預算績效管理的規(guī)范化和效率化,保障工會經費支出結構的合理性。
1.所工會首先在原有制度的基礎上,于2018年出臺了《工會財務及經審管理制度》及《基層工會經費使用管理辦法》,并多次進行修訂,進一步夯實了制度基礎。
2.所工會一方面加強宣傳、溝通和協(xié)調,確保按時、足額劃撥工會經費;另一方面,在與各基層工會簽署的責任目標書中,對會費的收繳率做出了明確的要求,保障了會費收入的及時、足額到位,從資金上保障了各項業(yè)務的正常開展,工會績效目標的實現。
3.所工會充分發(fā)揮經審委員會的監(jiān)督檢查作用,及時跟蹤和督導經審提出的問題并認真整改,促進經費的管理更加規(guī)范、合理。
4.為有效提高經費使用效率與效益,一方面將工會經費的使用權合理下放,由各基層工會負責在預算范圍內,對本基層工會的經費進行自主安排。同時,各基層工會主席與所工會簽定責任目標書,確保所有工會經費用于各基層工會的業(yè)務支出和工會活動的開展。另一方面,所工會在全所范圍內,結合生物所的崗位特點和實際需要,組織受地域、時間限制不大,有利于提升職工文化素養(yǎng)、工作技能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主題知識競賽、技能大賽以及創(chuàng)新項目評選等,引導和鼓勵廣大職工弘揚勞動精神,增強團結協(xié)作意識,強化專業(yè)技能,立足崗位,勇于突破,促進工藝升級,優(yōu)化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激活了全體職工的創(chuàng)新活力,助推了生物所的改革與發(fā)展。
5.為確保預算執(zhí)行的規(guī)范性和結構的合理性,督促經費的使用,在2021年修訂的《基層工會經費使用管理辦法》中規(guī)定:(1)基層工會應于每年年初提交該年度的支出預算,并在每次組織活動前提交書面活動方案,對活動時間、地點、參加人數、活動內容等各項費用預算進行說明。為增強所工會對基層工會預算執(zhí)行過程的督導和預算執(zhí)行的可控性,基層工會活動方案需經工會副主席審批后方可實施。(2)基層工會組織各項活動,經費一律由各基層工會先行墊付,待活動結束后,憑經相關材料及報銷單,由工會財務、工會經審對活動票據的完整性與合法性進行審核,方可報工會負責人審批報銷。做到了各負其責,層層把關,從根本上確保工會經費使用的合法合規(guī)性。(3)所工會每年組織基層工會進行年度工作考評,并結合考評結果,給予了一定的獎勵,這一做法極大地激發(fā)了基層工會組織活動的熱情。
督導下的經費使用權下放,不但有助于各基層工會能夠靈活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培訓活動,也可以確保工會經費使用的規(guī)范性和結構的合理性。
近年來,所工會雖然在工會經費預算與績效管理方面做了大膽創(chuàng)新,促進工會預算績效管理的規(guī)范化和效率化,保障工會經費支出結構的合理性,但不夠完善,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1.預算與績效管理制度不夠健全。雖然所工會要求各基層工會按照總年度可支出經費,制定年工作計劃,并認真編制支出預算,做到支出有預算,無預算不支出。但在實施過程中,還出現部分超預算,或預算完成率太低,影響基層工會活動的質量和數量。
2.對基層工會年終績效考核制度不夠規(guī)范、完善,導致基層工會對年終績效考核工作不夠重視,嚴重影響基層工會工作。
3.對基層工會預算執(zhí)行全過程中的監(jiān)控和指導工作不到位,沒有做到有預算不超支,無預算不開支。
通過推進下面9個方面的工作,可全方位、全過程的推動預算績效管理的全面實施,加強工會經費管理的質量,提高工會經費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系統(tǒng)性和規(guī)范性。
1.完善制度建設。逐步規(guī)范和完善預算績效管理的制度建設,建立責任約束機制,明確管理職責,優(yōu)化流程,從運行成本、管理效率、服務對象滿意度和績效目標達成等方面,衡量預算執(zhí)行效果,形成科學、合理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以制度規(guī)范流程,以流程規(guī)范行為,進一步強化支出責任,保障經費支出的合法性、規(guī)范性,實現經費使用的效益最大化。
2.注重目標導向。以績效為目標,按照“統(tǒng)籌兼顧、保證重點、勤儉節(jié)約、講求實效”的原則編制預算,通過預算編制,對經費做出符合績效目標的合理安排,從源頭上為有效提高工會經費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奠定基礎。
3.加強過程輔導。加強對預算績效管理過程的溝通與輔導。通過事前審批、事中跟蹤、事后反饋,及時發(fā)現和糾正預算執(zhí)行過程中的偏差,同時建立預算績效管理的全過程反饋機制,及時掌握修偏的動態(tài)及結果,對具有普遍性和容易忽視的問題,通過工作群、書面通知、會議培訓等多渠道進行提示,確保績效目標的實現。
4.實施聯動監(jiān)控。實施多部門聯動,加強對預算執(zhí)行全過程的監(jiān)控和指導,堅持做到有預算不超支,無預算不開支。進一步完善層層負責的監(jiān)督機制,對工會經費的使用實行整體把控。
5.重視分析評價。通過基層工會自評、調查問卷等多種形式,定期對各基層工會的預算執(zhí)行情況及效果進行分析和評價,確保工會經費支出結構的合理性,做到經費使用合理,職工滿意。
6.科學設定指標。從工會基本職責和年度工作計劃出發(fā),緊密聯系預算安排額度及范圍,綜合考慮財務及非財務指標,從定量、定性兩個方面,按照定量優(yōu)先,簡便有效、清晰反映預算與績效間對應關系的原則確定,以實現績效考評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7.考核規(guī)范合理。績效評價應當以預算管理為核心,本著科學規(guī)范、公開公正,以年度為周期,依據工會年度工作計劃、目標及任務,對納入預算管理的所有工會經費的績效目標設定情況。
8.推進民主管理。始終貫徹民主管理的思想,強化經審結果和預算績效考評結果的報告機制,將經審結果及整改情況和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年終考核的重要依據,并在一定范圍內公開,以提高工會經費管理的透明度,有效堵塞管理漏洞,降低財務、審計風險。
9.加大結果運用。一方面建立績效考評的結果與次年度預算安排掛鉤等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以調動基層工會合規(guī)合法執(zhí)行預算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將評價結果作為調整支出結構、改進預算管理和完善制度建設的重要依據,優(yōu)化工會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經費使用效益,做到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
通過幾年的嘗試,我們認識到,作為兩種不同的管理方法,預算管理更注重對經費使用的事前計劃和執(zhí)行過程的控制與監(jiān)督;而績效管理,則強調以績效為目標指導開展工作,通過對績效考核、評價成果的應用,促進績效目標的實現。將績效管理的理念滲透到預算的編制、執(zhí)行、監(jiān)督和評價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根據設定的績效目標,運用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指標、標準和方法,對工會預算的編制、執(zhí)行和效果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實現績效管理理念和方法與預算管理的深度融合,形成“預算有目標、執(zhí)行有監(jiān)控、績效有評價、結果有應用、缺失有問責”的預算績效全過程管理閉環(huán),可以有效避免工會經費使用的隨意性,全面提升工會經費的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工會經費使用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益性,實現對工會經費規(guī)范、高效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