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肖冶
在美國,有一所神奇的“糞便銀行”,在這里,若能一周五天不間斷“出售”自己的合格糞便,那你不僅每次可獲得40 美元的報酬,還能夠額外得到50 美元的全勤獎勵。在香港的“亞洲抑菌中心”,每周提供3次糞便的捐獻者,月收入最高可達到4800元;在廣州,多家醫(yī)院自2016 年開始,便面向公眾公開招募糞便捐獻者,每次捐獻都會給予200—500 元的補助,可至今糞便仍供不應求。
雖然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但“回收糞便”并不是一句玩笑話。這些出售糞便的人,本身必須經歷十分嚴苛的體檢,他們的糞便也需要經過嚴格測試,確定必須是萬里挑一的“健康好便”,才能獲得金錢獎勵。很多人一定好奇,為何一向被人們視為污穢之物的糞便,搖身一變竟能“身價不菲”?專家告訴我們,這主要源于一種針對腸道疾病的新興治療技術——糞菌移植。
微生物,顧名思義,是一切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總稱,它們是一些個體微小、構造簡單的低等生物。其特征可以歸納為:體積小、面積大、吸收多、轉化快、生長旺、繁殖快、適應強、變異頻、分布廣、種類多??梢哉f,微生物存在于這個世界的每個角落,甚至在我們體內也有數(shù)量龐大的微生物存在。
人一出生即有微生物在體表和體內定植,其中大部分微生物都定植于我們的腸道。胎兒在子宮里是處于無菌狀態(tài)的,但胎兒出生后,伴隨第一口呼吸、第一口乳液、第一嘴輔食,腸道菌群的始祖?zhèn)?,也隨著食物、空氣、水進入腸道并安營扎寨,不斷壯大隊伍,擴充地盤,最終形成穩(wěn)定的菌群構成。簡單來說,出生后,我們的腸道就會慢慢收集“資料”,逐漸變成一個巨大的微生物庫,健康成年人糞便干重的70%都由細菌組成,可想而知,腸道內細菌的數(shù)量有多么龐大。
專家介紹,人體腸道菌群由細菌、古生菌和真菌組成,其中超過99%都屬于細菌,細菌的基因數(shù)目是人類基因的150 倍,總數(shù)量是人體細胞的10 倍。一個正常成年人體內的腸道內細菌總重量可達1—1.5 千克,如此龐大的細菌群體駐扎在腸道內,構成了一個極為復雜的群體,我們將這個群體稱作“腸道菌群”。
腸道菌群被稱為“器官中的器官”。人們在潛意識里,總會把細菌當成“壞蛋”,認為細菌會引起感染、炎癥等疾病,恨不得把它們趕盡殺絕。而真相卻恰恰相反,絕大部分腸道細菌不僅對人體無害,反而是對健康有益的,甚至是我們人體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些數(shù)目龐大的細菌大致可以分為3 個大類——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
有益菌: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益生菌”,主要是各種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是我們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這些細菌可以幫助人體合成各種維生素,參與食物的消化,促進腸道蠕動,還能夠抑制致病菌群的生長,分解有害、有毒物質等。
有害菌:也叫“致病菌”,如沙門菌、致病大腸桿菌等。這些致病菌就像窮兇極惡的“恐怖分子”,對腸道有潛在的危害。當腸道內益生菌減少,免疫系統(tǒng)防備松懈時,致病菌就會大量繁殖,數(shù)量一旦失控,就會引發(fā)多種疾病,產生致癌物等有害物質,或者影響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
中性菌:又稱為條件致病菌,即具有雙重作用的細菌,如大腸桿菌、腸球菌等。這類細菌在正常情況下對健康有益,以大腸桿菌為代表的中性菌,一般情況下屬于中立的“軍隊”,只要這些中性菌的數(shù)量能夠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且只在自己的“領地”活動,對人體就不會造成危害。一旦增殖失控,或從腸道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就可能引發(fā)許多問題。
腸道菌群對人體免疫反應的成熟與強化、抵御病原菌入侵、調節(jié)腸道內分泌反應,以及能量代謝調節(jié)等方面,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腸道菌群紊亂可能會導致慢性腹瀉、便秘等常見疾病的發(fā)生。
隨著健康知識的普及,很多人都知道,若是腸道菌群失衡了,可以通過補充益生菌或藥物的方式來調節(jié)菌群,從而預防和減輕疾病。然而,人體腸道細菌種類超過1000 種,其中約60%的細菌是人類無法成功培養(yǎng)的。而且,益生菌產品提供的菌群往往較為單一,也無法完全地讓菌群恢復平衡狀態(tài)。于是,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是不是可以提取健康糞便中的正常菌群,移植到腸道菌群失衡的患者體內,從而使被破壞的平衡逐漸恢復正常?目前,這種想法已經轉化為現(xiàn)實,并且被正式命名為“糞菌移植”。近年來,隨著移植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完善,“糞菌移植”正逐漸走進大眾視野。
所謂“糞菌移植”,就是指把健康人糞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腸道內,重建新的腸道菌群,實現(xiàn)對腸道及腸道外疾病的治療。有時也被稱為“腸菌移植”“糞菌治療”或者“腸道微生態(tài)移植”?!凹S菌移植”是一枚“重磅炸彈”,因為它是快速改變腸道菌群最直接的一種方法和途徑。正常情況下,人體腸道內的有益細菌會維持一個動態(tài)平衡,抑制致病菌的增殖。如果這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患者自身的菌群可能會永久失去恢復平衡的能力。此時如果采集健康者的便樣,稀釋后注入患者的結腸,讓注入其中的有益細菌掌控局勢,在患者腸道安營扎寨,那么被破壞的平衡或許會恢復,使患者腸道恢復健康。專家表示,糞菌移植的做法有一點點像器官移植,但移植的不是器官,而是細菌。兩者最大的區(qū)別是器官移植后需要長期服用抗排斥藥,而糞菌移植后并不需要口服抗排斥藥。
隨著全世界對腸道菌群相關性疾病的研究越來越深入,糞菌移植作為一種可以治療多種難治性疾病的新型手段,已經有了大量的數(shù)據(jù)支撐。作為一種重建腸道微生態(tài)的主要手段,目前已有關于糞菌移植治療多種疾病的臨床觀察研究,例如難辨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炎癥性腸病、肝性腦病、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便秘、慢性腹瀉、糖尿病、脂肪肝等。近年來,研究者們還陸續(xù)發(fā)現(xiàn)腸道菌群紊亂與自身免疫性疾病、兒童自閉癥、惡性腫瘤之間也有著密切關聯(lián)。
2021 年,世界頂級雜志《科學》上發(fā)表了希爾曼癌癥中心和美國癌癥研究所的聯(lián)合研究:通過糞菌移植改變腸道微生物組可以將對免疫療法無應答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轉變?yōu)閼鹫?。這是研究者首次在人類身體上測試糞菌移植治療腫瘤的效果,并取得了滿意的結果。這也意味著,“糞菌移植”這個看似古怪的手段,點燃了人們對抗惡性腫瘤的新希望。希爾曼癌癥中心的腫瘤學家認為,腸道微生物群發(fā)揮的關鍵作用在于調整了患者免疫系統(tǒng)的整體狀態(tài)。他們發(fā)現(xiàn)經過糞菌移植后,患者的某些細胞因子的水平發(fā)生了變化,有可能是腸道微生物產生的某些物質與一些免疫細胞發(fā)生了相互作用,改變了免疫細胞的行為,并開始攻擊腫瘤。
雖然直到近二三十年,現(xiàn)代醫(yī)學才真正認識到腸道在免疫調節(jié)、內分泌、代謝以及多種疾病轉歸中發(fā)揮著的核心作用;利用“糞菌移植”技術來糾正腸道菌群失調,也是近幾年才受到醫(yī)學界的重視。但要說起人們利用糞汁治病的歷史,卻可以追溯至上千年以前。
其實,早在公元4 世紀,我國東晉時期的葛洪在其《肘后備急方》“治卒霍亂諸急方第十二”中記載:“絞糞汁,飲數(shù)合至一二升,謂之黃龍湯,陳久者佳?!彼岢龇谩包S龍湯”以改善腸道疾病,意味著用正常人的糞汁可以治療食物中毒、腹瀉、發(fā)熱并瀕臨死亡的患者。經過多年的實踐,明朝的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詳細記載了使用發(fā)酵糞便的上清液、新鮮糞汁、干糞便及嬰兒糞便治療腹瀉、便秘以及腹痛等胃腸道疾病。時至今日,我們現(xiàn)在仍能從中藥中找到“以糞入藥”的證據(jù)。
現(xiàn)代醫(yī)學中將糞菌移植應用于人類的最早記錄在1958 年。當時一種名為“偽膜性腸炎”的腸道疾病死亡率高達75%,常規(guī)治療手段多不奏效。外科醫(yī)生本·艾斯曼及同事將健康人的糞便經直腸灌入4 位偽膜性結腸炎患者的腸道,結果3 位病重患者都康復了,而另1 位患者則是死于與腸道感染無關的疾病,但這種方法并沒有得到重視。20 年后,科學家才確認是一種叫艱難梭狀芽孢桿菌的細菌過量生長引起了偽膜性結腸炎,至此,“糞菌移植”才逐漸在醫(yī)學界重啟。
2018 年,糞菌移植正式被寫入中華醫(yī)學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癥性腸病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意見》;2019 年,國家《生物醫(yī)學新技術臨床應用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將糞菌移植列為中低風險生物醫(yī)學新技術;2020 年和2021年,糞菌移植治療癌癥成為研究熱點,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jù)支撐了糞菌移植在腫瘤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上文提到,我們的腸道菌群也被稱為“器官中的器官”。大家都知道,器官移植的供體和受體在配型時會受到諸多因素的限制,糞菌移植也是如此,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成為糞菌移植的供體。
專家介紹,糞菌移植的供體篩選是一個十分嚴格的過程,要經歷多重篩查,確保供體身心健康和功能狀態(tài)良好。其篩選標準要求供體既往無遺傳性疾病、胃腸道疾病、代謝性疾病、過敏性疾病、傳染病及精神類疾病等。供體不僅要篩查排除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這些已知傳染病,還要排除寄生蟲、條件致病菌感染,甚至連飲食習慣、排便習慣、情緒狀態(tài)、腫瘤家族史都要進行調查,不符合要求的都要排除。供體的篩查可以說是“百里挑一”,要成為一個合格的供體是非常困難的。所有這些篩查工作都是為了保證供體的生物安全性。
收集到的“健康好便”還需要經歷分離、注水、攪拌、過濾、離心、沉淀等一系列步驟的升華后,才能變成可供移植的純化細菌。其中,單單過濾的步驟就要重復數(shù)次,每一道過濾用的濾網孔徑都比前一道濾網的孔徑更小,最后一道濾網的孔徑只有0.07 毫米,基本可以把所有的雜質去除,只剩下細菌這些微生物。此后,分離出來的糞菌再用生理鹽水制成混懸液供移植使用。
有研究表明,糞便樣品的儲存條件也會影響菌群組成,所以應盡可能使用6 小時內的新鮮糞便提取移植所用細菌,以維持供體微生物群的活力。同時,在糞菌混懸液中還需加入冷凍保護劑,以便在零下80℃的環(huán)境中充分貯存。
以往的糞菌移植,主要是將糞便中的細菌提取出來,通過胃鏡或者插入鼻飼管的方法完成,患者遭受的痛苦較大。如今的糞菌移植過程,不再是那樣“簡單粗暴”地將他人的糞便直接注入患者體內,醫(yī)生為患者選擇的糞菌移植途徑,往往與治療目的有一定關系。想要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可以采取經結腸鏡將糞菌灌入腸道的方式;要治療慢性乙肝,可采取經上消化道移植的方式,如采取麻醉胃鏡、普通胃鏡、鼻飼管,或者用糞菌膠囊,將糞菌植入腸道??偨Y來說,糞菌移植的實施途徑和方法主要包括3 種:
1.經上消化道途徑:主要指口服菌液、菌群膠囊。
2.經中消化道途徑:通過鼻腸管、胃鏡活檢孔、經皮內鏡下胃造瘺及空腸置管等。
3.經下消化道途徑:通過結腸鏡、經腸造瘺口、經肛保留灌腸。
2014 年,本文受訪專家——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的張發(fā)明教授,帶領團隊發(fā)明了世界上首臺智能化糞菌分離系統(tǒng),用機器代替人力完成從糞便分離糞菌的工作,并且建立了兩個高級別凈化實驗室,專門加工用于臨床的糞菌制品,制菌過程安全、清潔,方便質量管控。2016 年,張發(fā)明教授發(fā)明了經內鏡腸道植管術(TET),也就是用一根細小的軟管固定在患者腸道深部,實現(xiàn)了全結腸途徑重復給藥,這種腸道保留植管的技術是一種從無到有的創(chuàng)新。植管的作用類似于輸液時的留置針,做腸鏡時順便在患者結腸位置內放一根直徑2.7 毫米的細管,將細管一端固定在腸壁上,另一端從肛門拖出來貼到臀部。目前,TET 已經在中國多家醫(yī)院使用,這樣的標準化操作使糞菌移植更為人性、方便。
雖然糞菌移植展現(xiàn)出越來越廣泛的治療用途,但作為一種治療手段,如同所有醫(yī)學療法一樣,治療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不良反應包括腹部不適、腹瀉、便秘、腹鳴、腹脹、惡心、嘔吐和自發(fā)性發(fā)熱,這些可能是人體與移植過來的菌群互相適應所造成的,一般很快就會消失,通常不會對患者的健康構成更大的威脅。
如今,糞菌移植已然成為醫(yī)學界治療腸道疾病的一大熱點,但理想是“豐滿”的,現(xiàn)實狀態(tài)則有一定差距。許多患者對這種療法仍抱有不了解、不相信、不愿意的態(tài)度,致使他們在面對疾病時,付出了巨大的經濟、健康代價,甚至放棄了自己的生命。不過,隨著糞菌移植相關知識的逐漸普及,一定會有更多人了解糞菌移植的醫(yī)學原理,會有更多患者愿意嘗試這種療法,讓糞菌移植造福更多的患者。同時,我們相信,隨著研究者對糞菌移植研究的不斷深入,未來的糞菌移植可以為更多的患者帶來“挑戰(zhàn)不可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