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斌
近來,美國當代最重要的小說家之一——威廉·斯泰隆,在中文世界被“重新”發(fā)現(xiàn)。先是其自傳體回憶錄《看得見的黑暗》在去年初首次譯介出版,讓我們了解到他后半生罹患抑郁癥后的心路過程。長篇小說代表作《蘇菲的選擇》在年底也終于出了全譯本,雖然仍是30多年前的譯者,但我仔細對照了英文初版本和新舊兩個譯本,發(fā)現(xiàn)的確是逐字逐句的補譯和修訂,僅以開篇為例,舊譯漏掉的詞句全都補了,有些匪夷所思的錯誤(如年紀和人名等)也都改了過來。看譯本字數(shù)一共補譯了近9萬字,對讀者而言真是幸事。
盡管斯泰隆不認為自己屬于文學(xué)流派意義中的南方作家,但他卻不能否認南方出身對他日后創(chuàng)作的影響:從有意無意的人物塑造到反復(fù)書寫的黑人主題再到不斷引起的爭議話題,南方,即便沒能像對??思{那樣源源不斷地提供文學(xué)原料和養(yǎng)分,也依然是斯泰隆最初的夢想之土壤。
1925年,威廉·斯泰隆出生于弗吉尼亞州紐波特紐斯的希爾頓村,這一出生地距離納特·特納(Nat Turner)奴隸叛亂的地點不到一百英里,后者日后成為斯泰隆賴以成名同時又頗具爭議的小說來源。照理來說,斯泰隆出生的年代早已與奴隸制劃清了時間界限,但他后來不止一次在作品中提道自己從少年時代就擁有的一段清晰記憶,其實是其耄耋祖母在床前講述少女時代的蓄奴經(jīng)歷:與兩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小女奴的親密感情,寒冬時為她們編織羊毛襪并試圖照料她們度過沖突導(dǎo)致的物資匱乏,以及內(nèi)戰(zhàn)結(jié)束被迫與她們分開的離別之苦。斯泰隆自言,正是祖母講述時顫動又倔強的聲音,讓他與家族的過往有了血肉聯(lián)系一般,奴隸制也成為他意識中永不消逝的一部分。
威廉·斯泰隆與妻子羅絲·伯甘德(Rose Burgunder)。
許多年后,當斯泰隆主動告別最初那段并不愉快的編輯生涯,決定投入寫作,這一意識如潮水般流入筆端。1951年的首部長篇小說《在黑暗中躺下》(Lie Down in Darkness)通過一場葬禮回溯一個弗吉尼亞家庭的解體及其背后的宗教、種族沖突,寫出了北方工業(yè)化對南方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的吞噬,也為他贏得了如潮般的好評。小說人物取材于父親家書中講述的老家一位年輕女孩的自殺事件,創(chuàng)作的沖動來自羅伯特·佩恩·沃倫的小說《國王的人馬》(開篇對沃倫的模仿便是明證),而真正開始寫作后,福克納便是他的靈感源泉。
不過,令斯泰隆真正爆得大名的還是他在上世紀六十七年代的兩部代表作。1967年的《納特·特納的自白》以奴隸領(lǐng)袖納特·特納的獄中告白書為靈感,用第一人稱視角創(chuàng)造了納特·特納的曲折人生,并在小說中提出了有關(guān)文學(xué)和歷史真實性的復(fù)雜探討。在斯泰隆自己看來,這部作品與其說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歷史小說,不如說是在文學(xué)的想象中對歷史的沉思,在他豐富的小說家的想象背后,充溢著歷史與社會學(xué)層面的批判和良知。小說在出版次年斬獲普利策獎,并贏得了以詹姆斯·鮑德溫和拉爾夫·艾里森為首的重要黑人作家的激賞(前者甚至在創(chuàng)作階段就對斯泰隆有過支持性的指導(dǎo)和建議,閱讀過初稿),卻依然無法避免在諸多黑人評論家中引發(fā)的巨大爭議,他們認為斯泰隆對納特·特納的描繪是種族主義的刻板印象,但在我看來,斯泰隆的南方白人作家身份,恐怕也是“原罪”之一。
更大的成功與爭議在斯泰隆的下一部小說《蘇菲的選擇》1979年出版時一并來到,該書一舉斬獲1980年美國國家圖書獎并暢銷全美,兩年后改編的同名電影獲得5項奧斯卡提名,飾演蘇菲的梅麗爾·斯特里普則第二次喜獲小金人。爭議貌似來自小說露骨的描寫與粗口,深層原因其實是斯泰隆塑造的蘇菲這一二戰(zhàn)浩劫中非猶太受害者的女性形象。小說圍繞3個核心人物展開:蘇菲(一名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幸存下來的波蘭非猶太人)、內(nèi)森(蘇菲杰出的猶太情人,患有妄想性精神分裂癥)和斯丁格(二戰(zhàn)后移居布魯克林并深愛蘇菲的南方青年作家),后者身上有著深深的斯泰隆烙印,不論是成長經(jīng)歷還是創(chuàng)作歷程,幾乎是斯泰隆最初告別職場踏上寫作生涯的實錄。
此外,斯泰隆明寫蘇菲暗寫奧斯維辛,在當時還有對主流觀點認為的奧斯維辛后再無詩的回應(yīng),剝洋蔥式的對蘇菲的塑造恰是小說可讀性之所在。蘇菲生在二戰(zhàn)前波蘭的一個反猶家庭,其父構(gòu)想的滅絕計劃甚至比德國黨衛(wèi)軍還早,但她早先并不為父親感到愧疚,只為后來目睹父親夙愿在集中營逐步實現(xiàn)而羞慚。最初看到猶太人的悲慘遭遇時她甚至以為這是對波蘭人的庇護(覺得如果德國人竭力摧毀猶太人的話她們波蘭人就會安全無虞),直到噩運終于降臨自家。對蘇菲而言,各種選擇仿佛貫穿一生:從戰(zhàn)前毅然拒絕救助猶太人,到戰(zhàn)時在集中營被殘酷二選一時留下兒子目送女兒進燃氣爐(我一直篤信很多年后張翎寫《余震》里的二選一也是受斯泰隆這段的影響)到最后訣別斯丁格與內(nèi)森燃情赴死,但細想之下未必都是蘇菲的選擇。那場臨死的瘋狂與放蕩的一夜狂歡前蘇菲的反詰成了點睛之筆:如果當初選擇女兒會有任何改變嗎?不會,因為心早已受傷化成石頭。
威廉·斯泰隆的著作《看得見的黑暗》《納特·特納的自白》《蘇菲的選擇》。
電影《蘇菲的選擇》劇照。梅麗爾·斯特里普在影片中飾演蘇菲,獲得1982年奧斯卡金像獎。
1977年,威廉·斯泰隆在弗吉尼亞圖書館的一次活動中為讀者簽名。
威廉·斯泰隆在康涅狄格州羅克斯伯里的家中。
后蘇菲時代的斯泰隆在創(chuàng)作上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1990年的回憶錄《看得見的黑暗》出版。而這本薄薄的小冊子之所以能成為他最后20年歲月中最為人稱道的作品,完全在于作者對自己罹患抑郁癥以來的時光的真切講述。斯泰隆在經(jīng)年的折磨、治療和苦斗后對病痛的坦然直面,挑戰(zhàn)了現(xiàn)代人對抑郁癥的種種禁忌,也改變了當時社會輿論對抑郁癥的污名與偏見。同時,斯泰隆一生的創(chuàng)作心路和文學(xué)師承在書中也有種種揭示,其中包括納特·特納與蘇菲是如何被他塑造出來并被賦予了那樣向死而生的命運走向,斯泰倫與加繆的靈魂傳承,對普利莫·萊維自殺之事的感同身受,以及與羅曼·加里的生死之交等。在斯泰倫看來,抑郁癥確實可怕,但它的唯一優(yōu)點就是可以被戰(zhàn)勝。正如但丁的詩句所寫,或者梵高的畫筆所繪:我們行至人生中途,步入幽暗森林,迷失了道路,但只要走出去,就會再次看見滿天繁星。
故而斯泰隆的作品及晚年的人生底色無疑是黑暗的,但這黑暗卻又是看得見的。就好像我們讀他的書與人時,既能感到虛構(gòu)的終結(jié),也能發(fā)現(xiàn)紀實的開始。
(責編:常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