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天浩
近日,由云南省檔案館編纂出版的《云南記憶》系列叢書《滇緬公路珍檔解讀》一書正式公開出版發(fā)行。該書精心選取省檔案館館藏珍貴檔案,配以解讀文字,回顧了被譽為“筑路史奇跡”的滇緬公路從路線勘定、搶修、修筑到護路保通的歷史過程,再現(xiàn)了修筑者用血肉之軀修筑滇緬公路“血線”的巨大犧牲和運輸者為抗戰(zhàn)勝利作出的特殊貢獻。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后,中華民族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1937年8月,當時的云南省政府即提出《建設滇緬公路和滇緬鐵路的計劃》,建議各修筑一條從昆明出發(fā),經云南西部到緬甸北部,最后直通印度洋的公路和鐵路,使來自海外的戰(zhàn)略物資能在緬甸港口仰光上岸,然后通過公路和鐵路運送到中國西南大后方,粉碎日本對中國的封鎖。這份計劃被采納后,同年10月,國民政府交通部派員來滇商討修筑滇緬公路事宜,確定線路由中國昆明、下關、永平、保山、龍陵、潞西、畹町出界接緬甸臘戌。全線需提升改造已于1935年通車的昆明至下關段公路411.6 公里,此為滇緬公路東段;新修筑下關至畹町公路547.8 公里,此為滇緬公路西段。同年12月,滇緬公路東段和西段同時開工,施工重點為西段的搶修。
滇緬公路工程浩大,施工環(huán)境異常險惡。公路要翻越橫斷山系的崇山峻嶺,跨越瀾滄江、怒江等6 條大江大河,沿途地質條件十分復雜;由于嚴重缺乏工程機械,施工條件異常簡陋;加之當時青壯年大都開赴抗戰(zhàn)前線,征調而來的民工甚至有老人、婦女和孩子,要承受超強度的勞作。面對重重困難和艱險,在國難當頭的嚴峻時刻,滇西各族人民以抗戰(zhàn)激發(fā)的磅礴力量,以艱苦卓絕的努力,創(chuàng)造了難以想象的奇跡,在短短9 個月內實現(xiàn)了公路通車,開辟出一條抗戰(zhàn)大通道。云南人民血肉之軀筑成的滇緬公路在中華民族抗戰(zhàn)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歷史印跡。
《滇緬公路珍檔解讀》共分為路線勘定、征工搶修、交通管理、物資搶運、護路保通五個部分,以精選的珍檔全過程還原滇緬公路的關鍵節(jié)點,通過對珍檔的解讀全景呈現(xiàn)滇緬公路的風云,讓讀者近距離感知檔案的鮮活生動,在撫今追昔的同時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