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是團結帶領人民探索、形成、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奮斗史??谷諔?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將人民民主這一主線貫穿于陜甘寧邊區(qū)和其他抗日根據地建設過程中,民主潮流尤其是協商民主深入民心、作用重大。毛澤東在《為人民服務》中指出:“‘精兵簡政’這一條意見,就是黨外人士李鼎銘先生提出來的;他提得好,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采用了?!崩疃︺懯钦l?中國共產黨為何會采用他的意見?這條意見為何會成為黨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十大政策”之一?回顧“精兵簡政”的提出與實施過程,有助于加強對中國共產黨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歷史進程的深刻領悟和準確把握。
全國抗戰(zhàn)爆發(fā)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進入嚴重困難階段,機關人員太多、財政經濟緊張,政府不得不增加賦稅。1941年6月3日,陜甘寧邊區(qū)政府召開縣長聯席會議討論征糧問題時,天空突然電閃雷鳴,延川縣一位姓李的代縣長遭雷擊身亡,一位農民的驢也被雷電擊死。這個農民便借機發(fā)泄心中的不滿,他大發(fā)牢騷,引得人們議論紛紛。雷擊事件中農民的反應引起了毛澤東的深思,經調查后他知道老百姓有怨恨是因為公糧征得太多,導致負擔太重。解決財政困難、減輕人民負擔成為邊區(qū)政府必須應對的迫切問題。
1941年11月6日至21日,陜甘寧邊區(qū)第二屆參議會第一次會議在延安舉行,出席會議的有農民、工人、干部、戰(zhàn)士和黨外民主人士。毛澤東出席開幕式并發(fā)表演講,號召黨員要和黨外人士民主合作,鼓勵大家對解決邊區(qū)政府的困難多提意見。其中,米脂縣參議會議長、陜甘寧邊區(qū)政府參議員、開明黨外人士李鼎銘與其他參議員聯名提出《政府應徹底計劃經濟,實行精兵簡政主義,避免入不敷出的經濟紊亂之現象》提案。提案主張“政府應實行簡政主義,充實政府機構,以人少事精,勝任職責為原則,避免機關龐大,冗員充塞,浪費人力、財力等現象”。提案得到了絕大多數同志的支持,但也遭到了一些人的批評。毛澤東對李鼎銘的提案非常重視,一字一句抄在筆記本上,并加寫批語:“這個辦法很好,恰恰是改造我們的機關主義、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對癥藥。”“精兵簡政”提案最終以165票贊成票(到會參議員219人)順利通過,并決議“交政府速辦”。之后,邊區(qū)政府設立由劉景范、高自立、周文、周興、南漢宸組成的邊區(qū)“編整委員會”,具體負責邊區(qū)各級行政組織機構的精簡裁并及人員編制等工作。毛澤東還親自為陜甘寧邊區(qū)等抗日根據地的精兵簡政工作制定出具體原則和辦法。
1941年12月4日,中共中央發(fā)出《陜甘寧邊區(qū)政府關于實行精兵簡政的指示》,要求切實整頓黨、政、軍各級組織機構,精簡機關,充實連隊,加強基層,提高效能,節(jié)約人力物力。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陜甘寧邊區(qū)政府先后進行了三次“精兵簡政”。1941年12月中旬,陜甘寧邊區(qū)政府擬訂整編方案,初步確定各機關、部隊、群眾團體裁減人數,明確提出改組各級政府為合于“三三制”的民主集中制的政府。邊區(qū)機關率先示范,迅速展開行動,分別以訓令和指示信的形式,向邊區(qū)政府和各縣區(qū)政府發(fā)出決策部署。1942年4月,第一次“精兵簡政”基本結束,共裁減掉駢枝機構百余處,縮減工作人員數千名。但由于缺乏經驗、對精簡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整體上的改進并不明顯。
1942年6月30日,陜甘寧邊區(qū)政府第二十六次政務會議討論通過《陜甘寧邊區(qū)政府系統第二次精兵簡政方案》,決定在緊縮機構和人員的同時,著重建立邊區(qū)政府的工作制度,提高干部素質和適當充實下級,特別是縣級政府。根據上述原則,邊區(qū)政府各單位采取“緊縮上級,加強下級,政、事分開,合署辦公”等辦法開展內部整編工作,縮減了一些機構和人員,加強了縣政府的權限,充實了縣區(qū)政府機關。1942年秋季,第二次“精兵簡政”基本完成。但由于仍有不少干部認識不足,推行不力,本位主義、太平觀念、粗枝大葉工作作風仍然存在,實際精簡幅度不大,精簡工作沒有完全達到目的。為此,毛澤東專門給《解放日報》寫了《一個極其重要的政策》的社論,強調精兵簡政政策的重要性,以進一步從思想上提高黨員干部對這一工作的認識。
第三次“精兵簡政”開始于1942年9月,在正式實施之前,中共中央與邊區(qū)政府用了3個月的時間,進行了充分的組織、思想、宣傳工作。毛澤東在陜甘寧邊區(qū)高干會議上強調:“這一次精兵簡政,必須是嚴格的、徹底的、普遍的,而不是敷衍的、不痛不癢的、局部的。在這次精兵簡政中,必須達到精簡、統一、效能、節(jié)約和反對官僚主義五項目的?!?2月上旬,邊區(qū)政府委員會議通過《陜甘寧邊區(qū)簡政實施綱要》。陜甘寧邊區(qū)政府非常注重人民群眾對“精兵簡政”的參與,多次開展民主選舉。由于當時老百姓文化水平很低,大多不識字,于是誕生了一些有趣的選舉方式,最有名的就是投豆選舉法。從一首在群眾中廣為傳唱的“金豆豆,銀豆豆,顆顆不能隨便丟;選好人,辦好事,步步引咱走正路”的《選舉歌》中可以看出,“民主就是咱大家來當家”的實質已經通過投豆選舉充分體現出來。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第三次“精兵簡政”取得了顯著成效,大致完成了《陜甘寧邊區(qū)簡政實施綱要》規(guī)定的目標、任務和要求,于1944年初結束。
陜甘寧邊區(qū)通過三次“精兵簡政”,解決了“魚大水少”的矛盾,克服了機關的不良作風,提高了生產生活水平,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出現了“兵精糧足而勝敵,政簡負輕而民安”的良好局面,對中國共產黨奪取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精兵簡政”結束后,李鼎銘接受英國《曼徹斯特導報》記者斯坦因的采訪。斯坦因問道:“但是,你是個非共產黨……,你以為你在邊區(qū)政府真能起什么作用嗎?”李鼎銘笑著回答說:“我當選以后拜訪毛澤東的窯洞時,我第一次遇見他。我當時就告訴他說,我有一個議案要提出來。毛澤東很感興趣。”“毛澤東同意了,我在參議會提出這一議案,它通過了?!薄拔依^續(xù)在政府盡力工作,一生中我從來沒有這樣快樂過。……這是我第一次見到真實的進步?!?/p>
陜甘寧邊區(qū)“精兵簡政”的提出與實施,生動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在局部執(zhí)政時期對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是中國共產黨積極推動協商民主的產物。全過程人民民主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政權建設中展現出勃勃生機和強大生命力。
(作者單位:中共湖南省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