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勇
(贛南師范大學,江西 贛州,341000)
中央蘇區(qū),亦稱“中央革命根據(jù)地”,是指1929 年至1934 年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客家人聚居的贛南和閩西建立的革命根據(jù)地,是全國13 塊革命根據(jù)地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塊根據(jù)地。 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開始了用武裝斗爭反抗國民黨反動派,走“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的探索。 1927 年秋,毛澤東在湘贛邊發(fā)動秋收起義,隨后率領起義隊伍上井岡山,創(chuàng)建了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jù)地。1928 年春,朱德率領南昌起義革命軍隊與毛澤東在井岡山勝利會師,組成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后稱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進一步鞏固擴大。 1929 年1 月,為了打破國民黨反動派對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圍剿”,毛澤東、朱德率領紅軍主力往贛南、閩西轉移,尋找更大的根據(jù)地。 從1929 年春開始,紅軍轉戰(zhàn)于贛南、閩西山區(qū),廣泛發(fā)動群眾,先后建立了贛南、閩西根據(jù)地。 1931 年1 月,根據(jù)中共中央決定,中共蘇區(qū)中央局成立,周恩來任書記。1931 年9 月,紅軍第三次反“圍剿”勝利以后,贛南、閩西根據(jù)地連成了一片。 1931 年11 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毛澤東任主席,項英、張國燾任副主席;同時,組成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朱德任主席,王稼祥、彭德懷任副主席,這就宣告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成立,臨時政府就設在瑞金。至此,中央革命根據(jù)地正式形成,并統(tǒng)轄和領導全國蘇維埃區(qū)域的斗爭。
中央革命根據(jù)地最大的時候,轄有江西、福建、閩贛和粵贛四個省級蘇維埃政權,擁有60 個行政縣,軍民人口共計453 萬余人。①舒龍,凌步機主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 年,第132—133 頁。其核心區(qū)域幾乎涵蓋了今贛南、閩西所有的客家縣市,對各地區(qū)的紅軍游擊戰(zhàn)爭的發(fā)展和革命根據(jù)地的建設起了鼓舞和示范的作用,為中國共產黨的政權建設、法制建設、經濟建設、思想文化建設、軍隊建設等積累了初步經驗,是人民共和國的搖籃和蘇區(qū)精神的主要發(fā)源地,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貢獻。
中央蘇區(qū)在客家地區(qū)的成功實踐,向我們提出了如下幾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第一,1929 年,毛澤東、朱德紅軍為何下山要到贛南、閩西開辟新的根據(jù)地? 有一個說法是井岡山太小。 可問題是為什么選擇贛南、閩西,而不是其他地區(qū)? 第二,中央蘇區(qū)與客家區(qū)域如此高度重疊,這是偶然的嗎?第三,客家文化在蘇區(qū)的建設和發(fā)展中到底起了怎樣的作用?
自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學界和黨史工作者對中央蘇區(qū)史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調查研究,其成果可謂豐碩。 然而,在以往的研究成果中,基本未涉及客家文化與中央蘇區(qū)的關系問題。近年饒偉新的博士論文《生態(tài)、族群與階級——贛南土地革命的歷史背景分析》,①饒偉新:《生態(tài)族群與階段——贛南土地革命的歷史背景分析》,廈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 年。從區(qū)域社會史的角度,以贛南明代的“寇亂”、清前期的“佃變”及清后期至民國時期的鄉(xiāng)族“械斗”等社會事件為節(jié)點,歷時性地分析了贛南土地革命前的生態(tài)、族群與階級矛盾,然較少關注文化方面。 舒龍主編的《客家與中國蘇維埃革命運動》一書,②舒龍主編:《客家與中國蘇維埃革命運動》,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 年。從不同的側面介紹了客家人對中央蘇區(qū)的貢獻,但于客家文化對中央蘇區(qū)影響方面,亦缺乏實證性的分析研究。 曾耀榮編著的《永恒的光輝——蘇區(qū)精神研究》雖辟有《客家文化與蘇區(qū)精神》一章,但基本是援引已有成果,泛泛而論,尚未深入探究。③曾耀榮編著:《永恒的光輝——蘇區(qū)精神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年。有鑒于此,本文試圖從文化背景的視角,對客家文化與中央蘇區(qū)的關系作一初步探討。 因為涉獵的資料有限,文中所論未免粗淺,意在拋磚引玉,以引起對這一問題的進一步討論。
山口縣造在《客家與中國革命》一書中對客家人的革命性是這樣評價的:“翻開數(shù)百年之中國歷史,沒有一次政治變動,是與客家人無關的。 ……沒有客家人,便沒有中國革命,換言之,客家的精神,是中國革命的精神。 ”④轉引自張衛(wèi)東、王洪友主編:《客家研究》第1 集,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89 年,第175 頁。這一段話雖然講得未免絕對,不可能沒有客家就沒有中國革命,但是他說到了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一個重要事實,即客家人在中國近代革命中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為什么客家人能發(fā)揮如此重大的作用呢? 這必須從客家人敢于斗爭的傳統(tǒng)講起。 客家人一向有敢于為正義而斗爭的傳統(tǒng)。 早在南宋末期,當著蒙古大軍越過長江往南推進的時候,便遇到了客家人的頑強抵抗。 當時主政贛州的知府文天祥,積極響應南宋朝廷的“勤王”詔令,在贛州開府抗元。 客家人云集響應,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紛紛加入抗元大軍。 如寧都的連、謝、吳、唐、明、戴六大姓,就有幾千人參加抗元隊伍。⑤黃定平,藍宇蘊:《文天祥與客家人的抗元斗爭》,《贛南師范學院學報》1992 年“贛南客家研究專輯”。梅州也是“男執(zhí)干戈,女貫甲裳,舉旗起義,傾邑勤王。 ”⑥古直:《客人對》,上海:中國書店,1930 年。臨安陷落后,宋帝輾轉南遷嶺表,客家人“不但故家世胄,即百姓亦多舉族相隨,有由浙而閩,沿海至粵者,有由汀贛逾嶺至粵者,沿途據(jù)險,與元兵戰(zhàn),或徒手與元兵搏,全家覆滅,全族覆滅者,殆如恒河沙數(shù)。 ”⑦徐旭曾:《豐湖雜記》,載羅香林:《客家史料匯篇》,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3 年,第297 頁。梅縣“松口卓姓有八百人勤王,兵敗后只存卓滿一人。 ”⑧光緒《嘉應州志》卷32《叢談》,中國方志叢書第117 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年。南宋滅亡后,客家人拒不降元,與元軍進行了殊死斗爭。1279 年3 月,元大軍包圍了久攻不下的上猶縣城,南安府巡檢李梓發(fā)與上猶縣令李申巽及鄉(xiāng)紳何時、唐仁等率全城軍民歃血盟誓,誓與城池共存亡。 他們與元軍展開頑強拼搏,直至彈盡糧絕,許多人自焚就義! 城破后,元軍屠城,全城“死者1316 家,年八十以上及襁褓無遺者”,⑨轉引自黃定平,藍宇蘊:《文天祥與客家人的抗元斗爭》,《贛南師范學院學報》1992 年“贛南客家研究專輯”。演繹了抗元斗爭中最為悲壯的一幕!
客家人反抗封建統(tǒng)治的斗爭有很多例子,其中最為重大的是明正德年間以藍天鳳、謝志山等人為首的客、畬人民聯(lián)合反抗明朝封建統(tǒng)治的斗爭。 他們以現(xiàn)崇義縣橫水、桶崗為中心,占據(jù)八十余座山頭,“界乎三縣之中,東西南北相去三百余里,號令不及,人跡罕到”,幾任贛州地方官員都沒有辦法,最后朝廷派王陽明來才平息。①參見清同治魏灜主修《贛州府志》卷32《經政志》“武事”,贛州地區(qū)志編簒委員會辦公室,1986 年重印。 王守仁:《立崇義縣治疏》,清同治黃鳴珂主修:《南安府志》卷24《藝文七》“疏”,贛州地區(qū)志編簒委員會辦公室,1987 年重印版。這充分反映出客家人頑強的反抗精神。
在中國近代史上,客家人更是演出了一幕幕悲壯的革命活劇。 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國運動是由客家人掀起的。 太平天國運動的發(fā)動者洪秀全是廣東花縣客家人,他科舉失利后,創(chuàng)立拜上帝教,從廣東到廣西,不斷擴大信眾,于1851 年在廣西金田起義。 廣西金田是客家人的聚居地,所以太平軍主要將領和隊伍基本成分是客家人,這一點學術界已經做了很多研究,毋庸置疑。 太平軍從金田向北進發(fā),一路擴充部隊,很多客家人參加。 1853 年3 月攻下江寧(今南京),定都于此,改稱天京。 維系了十多年,1864 年8 月,天京陷落。 洪秀全的兒子幼天王洪福瑛(洪天貴福)突圍而出,率余部由北向南敗逃,竟逃回到客家地區(qū)。 幼天王在贛南盤旋了20 多天,最后在石城縣境被捕,囚禁于石城縣城一處叫“桂花屋”的古民宅(現(xiàn)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后轉押至南昌被殺害。太平天國從起義到失敗與客家地區(qū)都有關系,而且組織者大部分是客家人。這場運動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第二次革命高潮是“辛亥革命”。領導者孫中山是客家人,關于這一點學術界曾經有爭論。20 世紀40 年代,客家研究泰斗羅香林撰寫了《國父家世源流考》,②羅香林:《國父家世源流考》,上海:商務印書館,1942 年。根據(jù)孫氏族譜及其他史料,詳細論證了孫中山先祖從贛南寧都,遷到寧化石壁,再遷到廣東紫金的過程及其客家身份,為學術界所認可。1964 年,羅香林又發(fā)表《國父家世源流再證》論文,③羅香林:《國父家世源流再證》,載羅香林:《客家史料匯篇》“附篇”,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3 年,第387—396 頁。進一步確證了孫中山的客家后裔身份。孫中山手下的廖仲愷、何香凝、鄧演達等重要成員都是客家人。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客家人的革命性強,還表現(xiàn)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 一大批革命的創(chuàng)始者和領導者如朱德、葉劍英、葉挺等都是客家人。④朱德在《回憶我的母親》一文中說“我家是佃農。祖籍廣東韶關,客籍人,在‘湖廣填四川’時遷移四川儀隴縣馬鞍場。世代為地主耕種,家境是貧苦的,和我們來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實實的貧苦農民。 ”(見《朱德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年)。 1960 年,朱德回四川儀隴視察和探親,還用客家話跟鄉(xiāng)親們交流,可見朱德是客家人。 葉劍英是廣東梅縣人,葉挺是廣東惠陽縣人,他們都是典型的客家人。他們?yōu)橥品笊胶徒⑿轮袊鞒隽私艹龅呢暙I,值得后人永遠銘記!
綜上所述,客家人在中國近代革命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這充分說明客家人具有勇于革命的傳統(tǒng)。這種革命的傳統(tǒng),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非常容易發(fā)生接觸,產生共鳴。這一點,毛澤東在井岡山時期似乎就有所認識,他在《井岡山的斗爭》一文中說:“這種客籍人從閩粵邊起,沿湘、贛兩省邊界,直至鄂南,大概有幾百萬人。 客籍占領山地,為占領平地的土籍所壓迫,素無政治權利。前年和去年的國民革命,客籍表示歡迎,以為出頭有日。”⑤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第74 頁。毛澤東的這段話,講的就是客家人的革命性。 客家地區(qū)貧窮,窮則革命;客家人受壓迫,則容易激起反抗情緒。 總之,客家人容易點燃革命的火種,容易動員起革命。
毛澤東不僅對客家人的革命性有所了解,而且對客家地區(qū)當時的革命現(xiàn)狀亦有所了解。 在《井岡山的斗爭》一文中,他從理論上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jù)存在和發(fā)展需要具備的五個條件:(1)有很好的群眾;(2)有很好的黨;(3)有相當力量的紅軍;(4)有便利于作戰(zhàn)的地勢;(5)有足夠給養(yǎng)的經濟力。但是,到哪里去尋找這樣的實踐機會呢?毛澤東把目光投向了贛南、閩西,因為這里具備工農武裝割據(jù)的條件:1927 年11 月至1928 年3 月,在中共贛西、贛南特委的領導下,賴經邦、李文林、古柏等領導贛西南地區(qū)武裝起義,開創(chuàng)了東固、橋頭等革命根據(jù)地。1928 年3 月和6 月,郭滴人、鄧子恢、朱積壘、張鼎丞等領導閩西地區(qū)武裝起義,創(chuàng)建了永定溪南革命根據(jù)地和地方工農武裝。 贛南、閩西的這些小塊紅色割據(jù)區(qū)域,奠定了中央蘇區(qū)的基礎。 紅軍能夠在贛南、閩西很快立住腳跟與此有直接關系。
毛澤東除了解贛南閩西有革命的基礎以外,還對客家人的品性有所認識。 這得益于井岡山時期的革命實踐。 我們知道,毛澤東上井岡山是得到了兩個人的支持的,這兩個人就是王佐和袁文才,他們都是客家人。①羅勇,龔文瑞:《客家故園》之“井岡山的客家人”,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年,第32—35 頁。王佐、袁文才在井岡山有一支“綠林”武裝,經常下山打土豪,那時叫做“吊羊”。 袁文才有高中文化,裁縫出身;王佐沒有文化,但是武功很好,他們占據(jù)著井岡山。 1927 年,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的隊伍要上井岡山,先在山下的寧崗活動,后來通過何長工牽線搭橋,做王佐、袁文才的工作。 古城會議后,毛澤東從客家人重義守信的特點出發(fā),帶幾個隨員到寧岡大倉村去會見袁文才。 見面中,毛澤東充分肯定王佐、袁文才“劫富濟貧”的革命性,同時說到工農革命軍目前的困難。 雙方談得很投機。 毛澤東當場宣布送給袁文才一百支槍,這使袁文才很受感動。 袁文才向毛澤東表示,一定要竭盡全力幫助工農革命軍解決各種困難,隨即回贈給工農革命軍六百塊銀元,并同意革命軍在茅坪建立后方醫(yī)院和留守處,答應上山做王佐的工作。②參見吉安地區(qū)黨史辦編:《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87 年;馬于強:《打開山門迎大軍——論袁文才、王佐對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軍事貢獻》,《井岡山師范學院學報》2004 年第3 期。袁、王部隊后來正式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二團,袁文才任團長,王佐任副團長,何長工任團黨代表;后又改稱工農革命軍第四軍第三十二團。 他們?yōu)榫畬礁锩鶕?jù)地的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1929 年1 月,主力紅軍離開井岡山向贛閩邊區(qū)發(fā)展,袁、王所部三十二團奉命留守井岡山,統(tǒng)歸彭德懷、滕代遠指揮。 由于土客矛盾和其他問題,袁文才、王佐被指為“反水”而遭錯誤殺害,井岡山隨之失守! 這也從反面說明毛澤東善于引導客家和化解土客矛盾!
所以,選擇贛南、閩西建立根據(jù)地絕非偶然。 如上所述,一是因為客家人有革命傳統(tǒng),很容易動員起來革命;二是經過井岡山時期的實踐,毛澤東對客家文化有了解;三是客家地區(qū)已經有了革命的武裝,可以成為中央革命根據(jù)地很好的基礎;四是贛南、閩西地大山深,回旋余地大,人口眾多,群眾基礎好,便于籌糧等等。這些就是中國共產黨選擇贛南、閩西開辟新的革命根據(jù)地的原因之所在。
過去,在廣大的客家鄉(xiāng)村,每當清風月明之夜,常常會聽到孩子們傳誦著這樣一首童謠:
月光光,秀才郎,騎白馬,過蓮塘;……放條鯉嫲八尺長。 鯉嫲頭上撐燈盞,鯉嫲肚里做學堂。 做個學堂四四方,兜張凳子寫文章。 ……
這首童謠在客家地區(qū)普遍流行,寄托著長輩們對子弟讀書仕進的熱切期望,形象地體現(xiàn)了客家人崇文重教、耕讀傳家的文化傳統(tǒng)。
亦耕亦讀,耕讀傳家,這是客家人的基本生產生活方式。 之所以選擇這樣的方式,究其原因:一是沿襲了中原的傳統(tǒng)。 客家先民來自中原,勢必把中原儒家講究重農抑商、崇文尚學的傳統(tǒng)帶入客家地區(qū)。 二是客家人所處贛閩粵邊區(qū)均屬山區(qū)地域,自然環(huán)境惡劣,“大山長谷,荒翳險阻”,③王安石:《虔州學記》,載王安石:《臨川文集》卷82,四庫本。山多田少,交通不便,商業(yè)在這里難于找到滋生發(fā)展的土壤,客家人世世代代經營著簡單粗放型的山地農業(yè)。 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使他們認識到:要生存,只有勤于耕稼;要發(fā)展,只有讀書仕進,舍此別無他途。 石城縣巖嶺鄉(xiāng)上柏熊氏古村,保留著一處明代遺跡,石門斗上赫然刻著“耕讀處”三字,其兩邊對聯(lián)曰:
力耕可以無饑
開篇自然有益
于是,崇文重教、耕讀傳家傳統(tǒng)在客家人中代代相傳,成為客家人的傳家寶。①羅勇:《略談客家人“耕讀傳家”的文化傳統(tǒng)》,《尋根》2007 年第5 期。誠如羅香林先生所言:
刻苦耐勞所以樹立事功,容物覃人所以敬業(yè)樂群。 而耕田讀書所以穩(wěn)定生計與處世立身,關系尤大。 有生計,能立身,自然就可久可大,客家人的社會,普通可說都是耕讀人家,這在過去為然,現(xiàn)在還未全改,所以在他們普通人家的家庭分子來說,總有人能做到可進可退,可行可藏的地步。 這在社會遺業(yè)的觀點看來,可說是一群遷民經過了生存奮斗而累積了無數(shù)經驗的優(yōu)者。②羅香林:《客家源流考》,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公司,1989 年,第105 頁。
那么,客家人的崇文重教傳統(tǒng)對中央蘇區(qū)起了怎樣的作用呢?
一是便于革命思想的傳播和動員革命。崇文重教就會尊重知識,尊重讀書人。中央蘇區(qū)的好些領導人都是有文化的,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他們都是“通達事理之人”。 所以他們的言行舉止,都受到老百姓的崇敬。 這就造成了一種氛圍,革命的知識分子在客家地區(qū)傳播革命思想,比較容易為老百姓所接受,因而,也就比較容易動員老百姓支持和參加革命。 如,毛澤東就是很會講道理的人,他善于做王佐、袁文才的工作。 袁文才十分佩服毛澤東,對部下說“跟毛委員一起干革命不會錯。 ”王佐逢人就說:“毛委員是最有學問的人,同他談上一次話,真是勝讀十年書! ”③金沖及主編:《毛澤東傳》第八章《上井岡山》,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年。
二是為我黨創(chuàng)辦蘇區(qū)教育,培養(yǎng)大批工農革命干部創(chuàng)造了條件。 客家人雖然有崇文重教的傳統(tǒng),但由于舊中國歷史條件的局限,以及客家地區(qū)的貧窮,能上得起學的人很少。 據(jù)閩浙贛邊界各地1923 年的調查統(tǒng)計:文盲占人口90%以上。 其中,地處山區(qū)的閩西所轄江縣250 萬人口,群眾是“扁擔跌落地,不知是個‘一’字”。 蘇區(qū)初期,無論是紅軍指戰(zhàn)員,還是蘇區(qū)的普通民眾普遍文化水平偏低,大多數(shù)人甚至處于文盲或半文盲的狀態(tài)。 “鄉(xiāng)蘇政府主席不能看公文、書報、信件,鄉(xiāng)蘇政權就要落在秘書之手;一般群眾不能看標語、傳單、布告,不能理解黨的方針政策,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政府布置的各項工作任務;紅軍指揮員和戰(zhàn)斗員不識字,就必然影響到部隊的訓練,影響政治水平和戰(zhàn)斗力的提高?!雹軓垞矗S才:《蘇區(qū)教育 星火燎原紅土地》,《中國教育報》2011 年5 月24 日。閩西蘇維埃政府曾如此客觀地分析了當時的實際情況。文化教育的滯后,嚴重影響了紅軍的戰(zhàn)斗力和蘇區(qū)的各項建設。 積極發(fā)展教育已成為革命斗爭、鞏固與發(fā)展蘇區(qū)刻不容緩的任務。 因此,在根據(jù)地創(chuàng)建初期,黨和蘇維埃政府就十分重視文化教育事業(yè)。 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后,“一蘇大會”上通過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中明確規(guī)定:“中國蘇維埃政權以保證工農勞苦民眾有受教育的權利為目的。 在進行國內革命戰(zhàn)爭所能做到的范圍內,應開始施行完全免費的普及教育,首先應在青年勞動群眾中施行并保障青年勞動群眾的一切權利,積極地引導他們參加政治和文化的革命生活,以發(fā)展新的社會力量。 ”⑤廈門大學法律系福建省檔案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法律文件選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8 頁。
蘇區(qū)教育以軍事教育為起點,各種類型的教育,如軍事教育、干部教育、社會教育、兒童教育等在各蘇區(qū)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 在軍事教育方面,創(chuàng)辦了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后改名為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紅軍大學)、紅軍第一步兵學校、紅軍特科學校、通訊學校、衛(wèi)生學校、游擊隊干部學校等;在干部教育方面,創(chuàng)辦了蘇維埃大學、馬克思共產主義大學、中央農業(yè)學校、銀行??茖W校、商業(yè)學校、中央教育干部學校、高爾基戲劇學校以及列寧師范學校等;在社會教育方面,創(chuàng)辦了工農夜校、半日學校、補習學校、短期培訓班等;在兒童教育方面,普遍設立列寧小學,形成了一個多層次、多形式、多規(guī)格的教育體系。
蘇區(qū)教育注意解決學習與生產的矛盾。 農民白天忙夜間閑,就組織他們上夜校,參加識字班;婦女家務多,下田多,就組織她們辦家庭訓練班、田間識字組。 在教學內容上力求群眾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如識字先教常見常用字,教寫字、讀報、打算盤,使之學了就能用。此外,還廣泛舉辦識字牌(釘在路旁屋壁上,牌上繪圖寫字)、墻報以及開展俱樂部和戲劇等群眾性文化活動。
為了盡快掃除文盲,還成立了“消滅文盲協(xié)會”,動員有文化的會員積極參加宣傳和教學工作。當時群眾參加各種形式的教育組織和文化活動,非常踴躍,據(jù)毛澤東在1933 年11 月寫的《長岡鄉(xiāng)調查》所記:一個鄉(xiāng)中有夜校9 所,每校平均約學生32 人;有識字班,少的三人,多的十人為一組;有識字牌,每村一塊,牌上繪圖寫字,兩天三天一換;全鄉(xiāng)俱樂部四個,每村一個,每個俱樂部下,有“體育”“墻報”“晚會”等很多的委員會,經常開展活動。①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年,第318—320 頁。又據(jù)1934 年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江西、福建、粵贛三省的統(tǒng)計,有補習夜校6462 所,學生94517 人,識字組(只算江西、粵贛兩?。?2388 組,組員155371 人。 特別是婦女的學習要求尤為迫切。 例如興國夜校學生15740 人中,婦女10752 人,占68%多;識字組組員22519 人中,婦女13519 人,占60%。
在蘇區(qū)黨和政府的領導下,蘇區(qū)教育成效顯著。 《紅色中華》1934 年9 月29 日報道:據(jù)不完全的統(tǒng)計,到1934 年3 月為止,在中央蘇區(qū)的江西、福建、粵贛、瑞金等地,有列寧小學3199 所,學生約達10 萬人。 另據(jù)《興國鄉(xiāng)村的教育》記載,興國縣已辦起300 多所小學,擁有800 多名教師,適齡兒童總數(shù)為20969 人,其中12806 人入小學讀書,占適齡兒童總數(shù)的61%。
蘇區(qū)教育的發(fā)展,極大地改變了蘇區(qū)軍民文盲和半文盲的狀態(tài),提高了他們的文化水平、思想覺悟與各項能力,為蘇區(qū)的建設和中國革命事業(yè)的發(fā)展培養(yǎng)了大批黨、政、軍領導人才和經濟文化事業(yè)的骨干力量。
客家民系是歷史上由于戰(zhàn)亂、饑荒等原因,中原漢民漸次南下進入贛閩粵三角區(qū),與當?shù)赝林爱?、瑤等少?shù)民族發(fā)生融合而形成的一個獨特而穩(wěn)定的漢族支系。②羅勇:《關于客家文化研究和利用的幾個問題》,《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0 年第4 期。由于不斷地輾轉遷徙,客家人吸納了中華民族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的文化養(yǎng)分,匯成了蔚為大觀、源遠流長的客家文化;由于長期地與土著及畬、瑤等少數(shù)民族交往與融合,鑄就了客家人“海納百川”的偉大包容品格。 誠如羅香林所言,客家人具有“刻苦耐勞所以樹立事功,容物覃人所以敬業(yè)樂群”的秉性。③羅香林:《客家源流考》,第105 頁。
客家人包容性強直觀地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即不排外和熱情好客。 客家人的不排外由來已久。早在宋元時期,客家民眾就常和畬、瑤等少數(shù)民族團結在一起,開展反抗封建官府的斗爭。 進入明代,這種聯(lián)合斗爭達到高潮,其中尤以正德年間爆發(fā)于贛南橫水、左溪、桶崗等地(今崇義縣)以謝志珊、藍天鳳為首的畬漢民反抗規(guī)模最大。 這次事件平息后,官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又大大促進了漢、畬民族融合,以致有清一代直至民國時期,地方文獻資料里面已很難找到關于畬民起事的記載。這表明,漢、畬民族融合最后完成,客家文化形態(tài)已完全成熟。④羅勇:《從古越族到客家》,載王建華主編:《中國越學》第2 集,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10 年,第27—38 頁。客、畬之間的良好互動乃至最后融合,為我們研究中華民族交融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案例,由此也凸顯出客家民系偉大的包容品格。
客家人的熱情好客亦是眾人皆知的。 本人曾經到與贛南接壤的吉安泰和縣與遂川縣進行田野調查,這兩個縣大約有一半是客家人。我問當?shù)乜图野傩眨骸澳銈兛纯图胰撕头强图胰擞惺裁床灰粯樱?”他們不假思索地給我講了兩個印象。 一是客家人講究衛(wèi)生。 我問何以見得? 他們說同樣住在一個村莊,你看到收拾得更干凈的一般就是客家民居。二是客家人熱情好客。一般客家人家,如果有外人來訪,均視為“來了客人”,一定請到家里坐,茶水招待;如果是比較熟悉的客人,就要把家里留藏的“好東西”——花生、粿子、米酒、雞蛋等(這些東西平時自家舍不得吃)拿來待客??图胰说臒崆楹每?,就連長期在客家地區(qū)進行田野調查的法國漢學家勞格文先生也深有感受并大加贊賞。①見大型電視系列片《客家人》第3 集《天放的人》,廣東嘉應音像出版社。
上述這些都是客家人包容性格的體現(xiàn)。 客家人的這種包容性,對外人不排斥,能接受,那么,對革命思想的傳播當然也比較容易接受。 大量的外地人能夠與客家人融為一體,共同來開展革命運動,正是這種包容品格所帶來的一個結果。 反之,如果客家人是封閉的、排外的,我們就很難設想當年紅軍這么快就在贛南、閩西立住了腳跟,迅速壯大了革命根據(jù)地。
由于客家先民的不斷遷徙及其與畬、 瑤等少數(shù)民族的長期融合,“曾度過漫長的遷徙歷程,經過無數(shù)的復雜環(huán)境”,不僅“使他們于適應環(huán)境維持生存等方面,體驗到刻苦耐勞,容物覃人,”②見羅香林:《客家源流考》,第105 頁。鑄就了包容性強的偉大品格;而且使其文化在與畬、瑤等少數(shù)民族文化和不同地域文化的反復互動中,培養(yǎng)起了開放性的鮮明特點。
客家文化的開放性,首先表現(xiàn)在其邊界的開放性、模糊性。 客家文化在形成過程中,已打破行政區(qū)劃,贛閩粵融為一體;其在傳播過程中,又跨越省界、國界,成為世界客家華人認同的文化標本。
其次表現(xiàn)為客家文化與畬、瑤等少數(shù)民族文化和毗鄰地域文化的相容性。 客家文化在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均可找到畬、瑤文化的“因子”,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喜唱山歌”。 在客家人中,男女對歌斗歌早已形成傳統(tǒng)風俗。 如據(jù)明嘉靖《惠州府志》記載:當時的惠州一帶,“鄉(xiāng)落之民,每遇月夜,男女聚于野外浩歌,率俚語。 ”③嘉靖《惠州府志》卷5《地理志》,明嘉靖三十五年藍印本?;葜莞畬俑骺h也如此,如興寧縣“男女飲酒混坐,醉則歌唱”;長樂縣“飲酒則男女同席,醉或歌唱,互相答和。 ”④嘉靖《惠州府志》卷5《地理志》,明嘉靖三十五年藍印本。清末著名詩人黃遵憲在他的《人境廬詩草》卷一《山歌》題注中說:“土俗好為歌,男女贈答,頗有《子夜》《讀曲》遺意。 ”⑤黃遵憲:《人境廬詩草》卷1《山歌》,民國排印本。這種民間娛樂形式,應是從畬、瑤等少數(shù)民族中采借過來的。 因為,對唱山歌,本來是青年男女求偶的一種形式,它產生和長期存在于不受儒家禮制約束的南方各少數(shù)民族中,如過去云南的傣族、納西族等民族就常常以對歌來傳情達意,以定終身。 畬族也是“非常喜愛唱歌的一個民族,畬村處處有歌手,男女老少,人人愛唱,人人愛聽。 畬歌種類很多,題材廣泛,他們以歌敘事,以歌詠物,以歌言情,簡直到了以歌代替語言的地步。 ”⑥周立芳:《白砂客家與官莊畬族在民間宗教信仰上的同和異》,載劉義章主編:《客家宗族與民間文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6 年。而在儒家禮制思想束縛下的中原漢民,有所謂“男女之大防”,是不可能男女在一起對唱情歌的。 所以,客家山歌這一民間藝術形式毫無疑問是北方漢民族遷入客家大本營地區(qū)以后,接受了畬、瑤等少數(shù)民族山歌形式產生并逐漸豐滿的。
客家文化與毗鄰文化的相容性亦表現(xiàn)在諸多方面。 其中如信仰方面,媽祖原是閩文化圈的大神,沿著汀江流域傳到閩西,再由閩西傳到粵東及其他客家人居住區(qū)。 于是,閩西、粵東、臺灣地區(qū)、香港乃至東南亞的客家人也成為了媽祖的虔誠信仰者。 再如,許真君原是贛文化圈的祀奉神,由贛江流域逆向而傳到贛南,再由贛南到粵北,也成了贛南和粵北客家人的保護神。⑦羅勇:《客家——民族融合的“活化石”》,載《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lián)合大會第十六屆大會文集》,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年,第 20—31 頁。
客家文化的開放性,決定了其內涵的擴容性和可塑性,這有利于革命文化的輸入及對其進行革命化的改造。 下面舉山歌為例。 客家山歌內容極其豐富,題材廣泛多樣;既有情歌,也有生產、生活歌謠,還有民俗歌謠以及雜歌等等。 她歷史跨度長,涉及社會面廣,真實地反映了人民群眾對情感世界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舊社會罪惡的鞭笞,對封建禮教的反抗等等。 其中,情歌是客家山歌的主體部分。
革命山歌是從情歌發(fā)展起來的。 興國民間流傳著一首古老的情歌,為了愛情(俗稱連妹),即使遭到殺身之禍,也在所不惜。 她表現(xiàn)了一個渴望婚姻自由,殉于愛情的形象,長久地留存于民間:
打鐵唔怕火星燒,
連妹唔怕斬人刀;
斬了頭來還有頸,
斬了頸來還有腰;
就是全身都斬碎,
還有魂魄同妹聊。
《連妹》情歌不知經歷過多少年代,遭到封建統(tǒng)治階級所代表的惡勢力的阻撓、破壞、扼殺,但她仍然像嚴寒霜凍中的一枝花,巍然挺立,生機無限,因為她深深地根植于廣大人民群眾的沃土之中。
在20 世紀20 年代大革命失敗后的低潮時期里,從外地回到興國的共產黨員們,在家鄉(xiāng)到處播撒革命火種。 雖然當時反動勢力甚囂塵上,然而貧苦工農大眾反抗呼聲卻越來越高漲,他們曾借用“連妹唔怕斬人刀”的這首山歌,改為“造反唔怕斬人刀”,作為動員民眾參加反抗斗爭的號角:
打鐵唔怕火星燒,
造反唔怕斬人刀;
斬了頭來還有頸,
斬了頸來還有腰;
就是全身都斬碎,
變鬼還要把仇報。
這首山歌歌詞雖然只改動了兩處,但于此不僅可以看出山歌主題思想的變化,而且也可以看出革命山歌是從客家情歌發(fā)展起來之一斑。①羅勇:《客家贛州》,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年。
中央蘇區(qū)時期,配合革命斗爭的中心任務,編唱紅色山歌,成為揚眉吐氣的蘇區(qū)群眾新生活的一項內容,成為蘇區(qū)干部革命工作的一個部分。 如膾炙人口的“蘇區(qū)干部好作風”就是這一時期創(chuàng)作的。 客家山歌,在動員人民參軍參戰(zhàn),粉碎敵人的軍事圍剿、經濟封鎖,瓦解敵軍士氣,鞏固紅色政權,鼓舞根據(jù)地人民創(chuàng)造“第一等的工作”等方面,發(fā)揮過巨大的作用。 當敵人不斷向蘇區(qū)發(fā)動進攻,中央蘇區(qū)面臨巨大困境的時候,為了鞏固革命根據(jù)地,保衛(wèi)新生的紅色政權,根據(jù)地人民響應工農民主政府的號召,積極參加擴大紅軍運動,動員青年和自己的親人,踴躍參加紅軍。 于是,情歌中的“十勸郎”,很快成為“十勸我郎當紅軍”的革命山歌了。
1934 年1 月6 日,蘇區(qū)共青團中央主編的《青年實話》編委會出版了《革命歌謠集》,收錄了蘇區(qū)歌謠六十五首。 編者在后記中說:“我們也知道,這些歌謠在格調上說來是極其單純的,然而,它是農民作者自己的言語作出來的歌,它道盡農民心坎里要說的話,它為大眾所理解,為大眾所傳誦,它是廣大民眾欣賞的藝術。 ”顯然,這種革命歌謠是客家人在革命生活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反映了當時客家人的愿望、感情和生活,富于時代特色,因此,這種歌謠盡管曲調是舊的,卻往往好聽、好唱,客家人熟悉,馬上能流傳。 這些革命歌謠猶如戰(zhàn)斗的號角,鼓舞著千千萬萬客家子弟參軍參戰(zhàn),為中央蘇區(qū)的建設和發(fā)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和犧牲。
以上我們從四個方面分析了客家文化對中央蘇區(qū)的影響。 通過這些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結論:紅軍主力從井岡山轉移到贛南、閩西開辟新的革命根據(jù)地,是基于對革命形勢的正確判斷和對客家人革命性的深切了解而作出的正確抉擇;客家人敢于斗爭的革命精神、崇文重教的文化傳統(tǒng)、包容性強的獨特品格以及文化開放性的特質等文化素養(yǎng),為中央蘇區(qū)的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總之,中央蘇區(qū)的成功是客家文化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運動高度契合的結果;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創(chuàng)造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的光輝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