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勝
與一位朋友聊天談到家校溝通,朋友告訴我,她的孩子小學6年,一般都是家長主動找老師溝通,孩子若沒什么特殊問題,老師不會專門聯(lián)系家長,溝通形式最多就是靠微信,“6年來除了每學期一次的家長會,我們沒跟老師面對面交流過”。
《河北教育》的“直擊‘雙減’”欄目里,各校落實“雙減”政策各有妙招,其中很多學校都注意到有效推動工作,還需家校合力,在家校溝通上下足了功夫。但據(jù)我觀察,在溝通中,不少學校都忽略了傳統(tǒng)家訪的作用。
在國人的記憶里,入戶家訪曾是教師教育學生最精準有效的方式,盡管因聯(lián)系單一、頻次少屢遭詬病,倒逼學校對傳統(tǒng)家訪方式進行反思與強化,折射出家長對完善家校溝通機制的殷殷訴求,但隨著QQ、微信等現(xiàn)代通訊手段的普及,家訪這種傳統(tǒng)的家校溝通方式非但沒有得到加強,反而逐漸變得式微與奢侈。
“雙減”政策的落地,更是給了一些學校忽視家訪的理由。比如,生活節(jié)奏加快,讓家長無暇接待教師來訪;學校生源分散、課后服務延時,讓教師沒時間與精力家訪等。這其實存在著對傳統(tǒng)家訪的輕視與誤讀。
家訪是基礎教育中一種常見的工作方式,一直為國家教育部門提倡與推廣。相較于電話溝通和微信留言,入戶家訪確有“耗時”“費事”的弊端。但其“面對面”和“一對一”的溝通優(yōu)勢也是顯而易見的。入戶家訪可以讓教育更具針對性、零距離和儀式感,教師放下身段,家長感受到被尊重,學生更有被關注、被呵護的親情觸感。畢竟在學生幼小心靈里,教師是神圣的,教師家訪必定讓學生猶如喜鵲登枝般地快樂。誠如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過程中要充滿愛和期待,如果把一份愛心放在家訪中,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p>
入戶家訪是家校溝通、家校共育的有效載體,同時也是社會考察教師、提升教育公信力的難得機遇。故此,教師就需做足功課、有備而來。學校和教師要正確解讀“雙減”政策的本質與內涵,積極創(chuàng)新教育管理與評價手段,建立和完善支持、激勵教師家訪行為的良性機制;要強化對教師家訪的專項培訓,提高其家訪能力和溝通素養(yǎng);要積極宣傳,爭取更多家長理解與配合,恢復教育應有生態(tài),讓線上溝通與入戶家訪互為補充、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