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睿哲
三卿口古瓷村
我的祖居是位于浙江江山的三卿口古瓷村。當?shù)厝肆晳T稱它為“碗廠”,雖名為“廠”,卻不過是個傳統(tǒng)手工作坊。碗廠位于大山深處,父親說,20世紀80年代,從大山深處的碗廠走到山口的峽口鎮(zhèn)需要徒步兩三個小時,從偏遠的峽口鎮(zhèn)到“繁華的”江山市需要坐公交車兩三個小時,從江山到衢州又要坐兩三個小時汽車??梢?,這漫長的行程不僅是碗廠與城市的地理距離,更是一個碗廠人從大山里走出所需經(jīng)歷的漫長心路。
280多年前,我的祖先來到此地。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發(fā)現(xiàn)三卿口后山的泥土可以制成質(zhì)量極佳的瓷。從此,他們靠著雙腿挑來泥、運出貨,將傳統(tǒng)手工業(yè)的制瓷工藝發(fā)展到了極致。隨著水斗、龍窯被裝入曠野山脊,碗廠也有了雛形,山里終于有了煙火氣。
20世紀70年代,碗廠曾有過短暫的輝煌,如今走在這里,還能看到保存完好的社廟、黃氏宗祠,以及清末、民國至上世紀60年代民居等建筑物近百處。村口的黃泥地上,依稀能看到三卿口制瓷作坊被評為“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石碑,它們都印證了碗廠過去的輝煌。
新年伊始,我回到祖居,與家中三代老碗廠人暢談他們親歷的碗廠短暫的輝煌,參與的碗廠技術(shù)改革、自我拯救,還有見證碗廠的失敗與解體……
碗廠最后的“科學家”
我爺爺是“40后”,是地道的碗廠人。在碗廠承包制改革后,爺爺負責革新碗廠的工藝技術(shù)。他是碗廠的手藝人,有著老工匠獨有的專注、樸實。但不同于傳統(tǒng)工匠,爺爺深知循著傳統(tǒng)老路發(fā)展是行不通的。于是他鉆研起了“世界瓷都”景德鎮(zhèn)的制瓷工藝,并竭力把它運用在碗廠的生產(chǎn)實踐中,無奈受自身文化水平的局限,試驗沒有在量產(chǎn)中取得成功,無法拯救碗廠解體的命運。
水渠旁的小磚房,是爺爺曾經(jīng)的工作室。房子經(jīng)久失修,走進房,一股木頭混雜著磚塊的潮濕味在空氣中彌漫開,爺爺曾在這里測試瓷器的新工藝。爺爺自豪地說:“我很早就給我們碗廠引進了機器,這在那時候多稀罕吶。在正常打一天工只有7毛的20世紀70年代,我們廠有一個月居然足足發(fā)了140塊工資呢。”
爺爺年輕時曾去往景德鎮(zhèn)學習“喜”字瓶制作工藝,回來后,他便從江西橫峰縣買泥,將它與三卿口當?shù)氐哪嗷旌显谝黄?,搗鼓起來。姑父說,爺爺沒日沒夜地將自己關(guān)在小小的工作坊里,別人都管他叫“大科學家”。沒多久,爺爺真的把景德鎮(zhèn)的瓷器復刻出來了。當爺爺在全村人的注視下,提著細白透亮的小瓷碗從小磚房走出來時,全村人眼里看到的是碗廠的希望。
然而,當大家滿懷期待地將新式工藝投入試生產(chǎn)時,卻失望地發(fā)現(xiàn),實際生產(chǎn)過程中釉不是白度不夠,就是會泛起氣泡。爺爺感到很挫敗?!斑@怪不得你爺爺,”大姑父說,“你爺爺很聰明,很用心,只是運氣不大好。我們這里的人啊,就是缺少了文化和知識。按照老一套的、粗糙的、不系統(tǒng)的知識來做,最后都是達不到效果的?!?/p>
往返碗廠的“挑擔夫”
我大姑父是“50后”,他對碗廠的發(fā)展變化有著切身的感受和深刻的認識。作為老碗廠為數(shù)不多的“老文化人”,他寫得一筆好字,逢年過節(jié),碗廠人都來要他寫對聯(lián)。同時,大姑父也是碗廠的老匠人,他挑著碗廠的成品走出山坳,從浦城帶回山里必需的生活品。
看著碗廠角落里還堆砌著成捆的瓷坯,我不解地問大姑父:“你們以前要把這么重的坯扛進窯里嗎?”大姑父一笑,說:“何止,我們還要擔著這么重的碗,穿越大山,運到別的地方呢。我們管這種行為叫‘浦城擔和‘黃梅運。浦城離碗廠有100來公里,那時候條件差,我們要走7到10天,用瓷碗和那邊的家家戶戶換番薯、干玉米等當?shù)剞r(nóng)特產(chǎn),這些東西是要養(yǎng)家糊口的。1970年代末時,商品已經(jīng)逐漸開始流通了,我們用板車把碗運到賀村火車站,裝上火車運到江西九江?!?/p>
“我們把碗運到江西九江對面的黃梅縣那邊賣,用手板車把碗廠里的碗運到峽口,再用汽車把碗運到賀村火車站,裝上火車運到九江。這些都是養(yǎng)家糊口的東西,誰都不敢怠慢?!贝蠊酶刚f。
不同于我的想象,運輸過程中,這些碗并不會被牢牢固定,而是放在一塊長條板子上。這些木板都頗有彈性,長達3米的細長木板上,居然可以放上百來個碗。一般人挑碗根本走不了路,但大姑父不僅可以同時用兩邊肩膀穩(wěn)穩(wěn)當當?shù)靥羝鹜?,還可以邊走邊換肩。他把頭一低,把擔子“嘩”地旋轉(zhuǎn)一圈,從右肩換到左肩上,然后橫過身,一晃一晃地有節(jié)奏地繼續(xù)向前走去。
長年累月的往返練就了老匠人們奇巧的挑擔技法,他們用肩膀扛起了碗廠“最好的時期”。
碗廠的第一個“大學生”
我父親是“70后”,一出生即逢碗廠盛世,于他而言,碗廠承載了他童年最單純爛漫的回憶。
父親10歲前的那些年,村口總是熱鬧非凡,經(jīng)常會有解放牌大卡車來拉貨。山區(qū)的孩子很少見汽車,老遠聽到村口的喇叭聲時,父親就和他的玩伴們從四面八方跑向村口。汽車停好后,大人們把用稻草包好的碗,一簍一簍地挪到車上。“那時不僅是我們這些小孩來看,家里的大人也都來看大卡車。我們都覺得碗廠可興旺了?!?p>
時間一晃到了20世紀80年代,停留在手工作坊階段的碗廠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祖輩們最終紛紛走出了大山,尋求新的生活。父親則成為碗廠為數(shù)不多外出求學的游子。
“如果孩子能讀書,做父母的總希望讓他一直讀下去?!备赣H揣度著爺爺奶奶的心思。即便每天要花兩個小時獨自穿梭泥濘山路,爺爺奶奶也堅持把父親送下山讀小學。山下意味著更好的教育,城里意味著更大的世界。后來,父親去江山城里讀了中學,回家的路變成了4個小時顛簸的車程。再后來,父親坐上了船,在輪船的笛鳴中北上求學,??吭诹舜筮B港。從此,父親便與碗廠沒了交集……
再回村時,父親在村口看到最多的是煙。那些煙從一支支插著的香中飄出,縈繞在村口屋前。這是外地游子回家祭祖了,村口已成為大家祭祀祖先的懷舊處。
但更多時,村口很安靜,靜得只能聽到溪水流過村莊的聲音。
責任編輯:刁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