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男
古詩詞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內(nèi)容,也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難點。古詩詞鑒賞題是語文高考必考的題型,足以可見開展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鑒賞能力,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傳承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孔雀東南飛(并序)》是古代敘事長詩中的經(jīng)典。接下來,筆者就談談如何講解《孔雀東南飛(并序)》。
一、明確教學的目標
在開展古詩詞教學之前,教師要明確教學的目標,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意識到學習古詩詞的重要性。與其他詩歌相比,《孔雀東南飛》淺顯易懂,且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一類詩歌。對學生來說,理解其中詞句的意思并不難。對此,我們可以安排他們在課前預習時掃清字詞的障礙。全詩主要描寫了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人物的語言極富個性化的特征。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著重引導學生從人物的對話入手,體會其中的情感,揣摩人物的心理,分析其性格特點。考慮到詩歌的篇幅比較長,我們可以指導他們欣賞其中關鍵或精彩的語段。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閱讀詩歌,疏通大意,學習、積累相關知識,培養(yǎng)其閱讀理解能力。
2.帶領學生閱讀人物的對話,分析人物形象的特點,感受到劉蘭芝與焦仲卿對愛情的追求和對封建禮教、專制家長破壞青年男女幸福的不滿,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題,培養(yǎng)其審美鑒賞能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3.讓學生賞析詩歌中的精彩句子,了解與樂府詩相關的文化常識,傳承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二、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
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避免逐字逐句地講解詩句的大意,對照注釋翻譯古詩詞,而應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針對《孔雀東南飛》這首樂府詩,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閱讀詩歌,讓他們了解詩歌的大意;再將他們分成若干個小組,安排他們開展課本劇表演,將故事情節(jié)完整地再現(xiàn)出來。表演結束后,小組之間可以互相評價,選出表演最為精彩的一組,并對其他小組的表演提出意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深入挖掘文本中的信息,把握各個人物形象的特點。比如,有的學生認為劉蘭芝是一名聰慧、好學的女子。從“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中可以看出這一點。有的學生則提到,劉蘭芝雖然聰明能干,但性格倔強。這大概也是焦母無法接受她的原因。《禮記》中記載:“婦有七去: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竊盜去。”焦母逼迫劉蘭芝就是用的就是第一條。這樣一個美麗、聰慧、勤勞的女子就這樣被焦母以“莫須有”的罪名驅譴回家,可見封建家長的蠻橫專制。組織學生開展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而且能加深他們對文本的理解。
三、滲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適時滲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讓學生能夠獨立地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與時代對話,深入地思考問題,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例如,《孔雀東南飛》中涉及“孝”文化。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待其中的“孝”文化。可以說,劉蘭芝和焦仲卿的愛情悲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當時社會上盛行的“孝”文化而引發(fā)的。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孝順父母是不應該的。在當今社會,我們依然要推崇“孝”文化,但不可“愚孝”,不可一味地聽父母的話,而要有自己的思想。遇到事情,我們可以與父母商量,不可過分地依賴或順從父母。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討論活動,以加深他們對“孝”文化的理解,更好地傳承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具體來說,我們可以鼓勵學生從孝的角度分別談一談焦、劉二人是如何與大家長相處的。有的學生表示焦仲卿盲目地聽從“母親”的話,不敢有絲毫違逆,這就是“愚孝”。有的學生表示劉蘭芝雖然也孝順“母親”,但不卑不亢,有自己的主見,并未一味地聽從“母親”的安排。
總而言之,教師作為引導者,應結合文本的具體特點采用合適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慢慢喜歡上古代詩歌,積極參與到學習古代詩歌的活動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