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力
亞青寺,全名亞青鄔金禪林院,坐落在四川省甘孜州白玉縣沙魯里雪山下,海拔3600米以上,與五明色達佛學院一起串聯(lián)在川藏公路北線。
亞青寺與依山而建的五明佛學院不同,雖然四面環(huán)山,卻是依河而筑。登高俯瞰,寺院被緞帶一般的河流包圍,如同一座遺世獨立的孤島,因此又有“水上佛國”之稱,但人們更為熟知的是它另一個名字:藏地“女兒國”。
高海拔帶來的低溫讓亞青寺常常覆蓋著白雪,生存環(huán)境即便談不上惡劣,卻也并非宜居之地。然而無數(shù)藏民帶著學佛的熱情聚集于此,自力更生地建起了小木屋。短短30余年,亞青寺的規(guī)模已經(jīng)從初建時的幾十間小屋,發(fā)展到了2萬余間,在草原上匯成一片紅色海洋。
由此,亞青寺一躍成為藏傳佛教修學圣地,與色達五明佛學院各有不同,又互為補充。在藏區(qū),大寺院和佛學院往往由協(xié)扎(講經(jīng)院)和珠扎(修習院)兩部分組成。協(xié)扎主要傳授講解經(jīng)文,相當于理論學習;珠扎則主要是提供僧尼修行的場所,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實踐。在當?shù)夭厝搜壑校_五明佛學院主要講授五部大論及大師的論著,是為協(xié)扎;而亞青寺有數(shù)萬人長期居住,實修占據(jù)大部分時間,是為珠扎。兩座佛學院都緣起于上世紀80年代,上師間關系密切。據(jù)說法王晉美彭措仁波切(色達佛學院創(chuàng)立者)曾言:他的弟子若要去拜訪依止喇嘛阿秋仁波切(亞青寺上師),他是非常放心的。所以如今在亞青寺也能看到很多來自色達佛學院的弟子。
亞青寺執(zhí)行嚴格的分區(qū)管理。金沙江的支流昌曲河穿寺而過,將河西劃為扎巴區(qū),河東劃為覺姆區(qū)。在藏區(qū),“扎巴”是指出家的男性,“覺姆”則指出家的女性。兩片區(qū)域又以洲(嶺)為單位劃分成8個洲,在管理上實行僧源管理制,每一洲住著來自不同地區(qū)的僧尼。如樂涅雙運洲就住著來自玉樹、江達、囊傔、石渠、沐雅和興隆地區(qū)的覺姆。
藏文化中,“覺姆”一詞有非凡的意義:通常國王的媽媽、姐妹才能稱得上“覺姆”;此外,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名字“珠穆”也是藏語“覺姆”的不同音譯,有仙女、神女之意??梢?,把女性出家人稱呼為覺姆是一種尊重。
亞青寺中僧尼同修,其中覺姆可達上萬人,占到僧尼總數(shù)的一半以上,這是亞青寺最大的特色之一,在整個藏區(qū)都極為罕見。覺姆區(qū)三面環(huán)水,常被稱作“覺姆島”。環(huán)抱覺姆島的昌曲河上建有兩座橋,一座水泥橋通向亞青寺主殿,一座吊橋通向“修行山”。覺姆們一旦進入覺姆島,幾乎就與外界隔絕,特別是與成年男性隔絕,只有未成年的男孩被允許在此生活,這些男孩通常是跟隨家中女性親戚前來出家修行,待到成年后如果選擇繼續(xù)修行,便會遷到別的州去。因此覺姆島還有“藏地女兒國”之稱。
在亞青寺,除了重要的大殿經(jīng)堂之外,建造住宅房屋幾乎沒有具體的規(guī)劃,可以任由修行者自行搭建。覺姆島上的房子建有上千間,遠遠看去如同一個個大火柴盒,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它們的結(jié)構(gòu)較為簡陋,大多是用木板拼建,有的也用鐵皮,外面包了一層粗布,屋頂蓋有泥土。木板、粗布、泥土……幾乎就是用于擋風雨、防日曬的所有設施。小屋內(nèi)部大多沒有地板,她們就以地為席,有的屋內(nèi)會鋪上泡沫薄墊子,作為“床鋪”。幾平方米的空間內(nèi),除了住人,還要放置所有生活用具及佛龕,生活用具多是幾名覺姆合用,她們彼此間相互幫助度日。另外,有的覺姆別出心裁,放上幾個空塑料瓶,里面種上綠植,為屋子增添一些生機。
有些堅固的房子會在屋頂另建紅色的修行小屋。與其說是修行屋,不如稱為“修行間”更為準確。其大小最多不過一兩平方米,通常是個簡易搭設的屋棚,只容一個人打坐。高原一帶,冬季陽光充足,但晝夜溫差大,晴時氣溫經(jīng)常在十幾攝氏度,夜間又會降到零度以下,修行屋空間小,容易保持更適宜的溫度,也更利于修行。這種小屋子,除了遍布整座覺姆島,也散落在覺姆島附近的山坡上,成為當?shù)胤鸾探ㄖ囊淮筇厣?p>
每當清晨或黃昏,漫山遍野的小屋中升起裊裊炊煙,河水泛著微光,遠處隱約傳來誦經(jīng)聲。在覺姆島周邊的山坡上可以遠眺亞青寺主殿圓滿光明殿,它以西藏桑耶寺主殿“烏孜大殿”為原型建造,外形氣勢磅礴,內(nèi)有160根柱子支撐,墻繪壁畫精美非凡,與近處的僧尼住房形成鮮明對比。在亞青寺修行的覺姆年齡跨度很大,小至幾歲的孩童,大至70歲的老嫗,她們都住在“火柴”房子里,在遠離世俗生活的高原,歷盡萬苦而不悔,只為登上心靈的最高境界。
亞青寺要求弟子閉關實修,所謂“一身紅衣修佛心,一度紅墻隔紅塵”,只要入了寺,就必須斬斷欲念,踏踏實實修行。
轉(zhuǎn)山,是藏傳佛教中向佛祖表示虔誠的儀式。亞青寺僧尼們每天上午10點左右,都要在海拔4000多米的山坡上繞山行走,風雨無阻,覺姆繞南山,扎巴繞北山,直到下午5點左右才能回到住所。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共舉行三次修行活動。
其實,在這里維持生活本就是一場修行。除了傳統(tǒng)佛教僧尼都受持的戒律寺規(guī),亞青寺還有自己獨特的寺規(guī):到了晚上,覺姆不能到扎巴區(qū),扎巴不能到覺姆區(qū),家人不得停留居住在覺姆區(qū);覺姆應在寺院的商店購買價格合理的物品,而不能到扎巴區(qū)購物,盡量不在寺院外的商店購買,除非必買不可;外出必須請假,否則難以重返寺內(nèi);不能參加誦經(jīng)活動或法會時,必須說明情況……
藏地寺院與漢地寺廟不同,寺院堅守“修行免費,生活自理”原則,不負責提供常住覺姆的衣食住所,修行者都是由自己的家庭負責供養(yǎng)。覺姆們以家中帶來的糌粑為主食,每月“收入”則是根據(jù)寺院誦經(jīng)供養(yǎng)(布施)的多少,以及自己的修為、承擔的法事而定,一般會得到幾十元到上百元的誦經(jīng)錢。供養(yǎng)多時,有的覺姆能得到300元左右,據(jù)說最少者,每天僅有1元的生活費,剛好只夠買一個糌粑。因此,一些家庭困難或失去家庭聯(lián)系的出家人生活非常不易。出于幫助修行者的角度,寺院也會組織募捐,資助窮困的覺姆完成修行。在這里,使用水電氣也算是一種奢侈行為,所以修行者生火時基本是用煤氣,時常能看見她們背著煤氣罐彎腰前行的場景。
每年會有覺姆因為各種原因離開,但更多的覺姆選擇堅守信仰,繼續(xù)修行。常常有人感嘆“藏地覺姆”的精神和毅力,稱她們是世界上最后一個從容不迫、不受任何誘惑的人群。
每年11月寒冬將至,寺廟的戶外公開課即將結(jié)束,百日閉關的日子就到了。覺姆們會進入各自的修行屋,進行為期百日的閉關修行。所謂百日,實際上是108天?!?08”有特殊的含義,指世間所有苦難的總和,即四方(東南西北)、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三世(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念(貪嗔癡)的乘積。
然而,并不是所有覺姆都有“資格”進入百日閉關。亞青寺上師會對閉關者進行三次考核,只有通過考核者,才能獲得閉關資格。除了通過考核,閉關者還要有強健的身體,以便應對艱苦環(huán)境和極端天氣,在閉關前,她們需下山體檢,取得健康證明。到了閉關前夕,上師親自帶領弟子們轉(zhuǎn)繞大藏經(jīng),之后連續(xù)七天帶領他們在山前禪修。一切就緒,才能進入閉關。亞青寺閉關可謂是真正的“與世隔絕”。覺姆們遵從“三門閉關”:身閉關不被他人所見;語閉關不染庸俗之語;意閉關遠離貪嗔分別。這意味著閉關者不能和他人說一句話,不能同他人交換任何信息,直至百日過去。
百日閉關后,只有不到3%的覺姆可獲得寺院阿秋喇嘛的成就印證,這對于覺姆來說是至高無上的榮耀。因此前來修行的覺姆往往居住少則三五年,多則十來年不等,只為獲得印證,之后她們大多會回到家鄉(xiāng)的寺廟,繼續(xù)下一階段的修行。
除了日常的修行,每年的法會也是僧尼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每逢法會,上萬人云集寺廟廣場,聆聽上師說法,幾乎沒有留下空地,卻又井然有序,景象令人震撼。
亞青寺每年主要的大型法會活動有7次,時間相對固定。伴隨著百日閉關的結(jié)束,藏歷12月30日后,為期19天的八關齋戒法會便開始了。法會的開始也是宣告新一年修行的開始。
在寺內(nèi)舉辦法會前,一些僧尼會在亞青寺大殿里制作供品。對于他們來說,建筑、制作類工藝也是修習的一部分,建造寺廟、雕塑佛像、彩繪墻畫,都是由自己來完成,并且世代傳承。僧尼們通常坐在大殿里,四周放著各色顏料、各色酥油團子,隨后他們會將酥油捏成不同形態(tài)的部件放在一個圓盤上,輔以雕砌工具,在圓盤上刻鑿不同的花色圖案,最終將所有部件拼接起來,搭成一座座小塔,這便是法會供品之一。
大型法會中,最為世人熟知的大約要數(shù)“丹斯度嘎爾”,也就是金剛舞法會。會期是在藏歷5月12到5月22日期間,主要表演格薩爾王傳故事的節(jié)選。《格薩爾》是藏族最重要的英雄史詩,在歷史上不僅被藏民演唱,也在各大藏戲和寺院中被演化。但在亞青寺中,金剛舞法會的演化更突出“嘎爾”,即格薩爾王傳中降妖除魔的部分。
只有在金剛舞法會期間,亞青寺才會豎起它頗具盛名的經(jīng)幡塔。藏地普遍相信風吹動經(jīng)幡的同時,可以將經(jīng)幡上所印文字帶到更遠的地方,讓觸碰到風的眾生都得護佑。經(jīng)幡“風馬旗”的別稱由此誕生。亞青寺的經(jīng)幡塔外部是傘蓋狀,不同顏色的經(jīng)幡層層疊疊蓋在一起,柔化了太陽的光線,漸變的顏色使得內(nèi)部空間呈現(xiàn)出柔和如水、多彩絢麗的視覺效果。
法王晉美彭措在世時,金剛舞法會曾在色達五明佛學院里表演了近20年。他認為跳“丹斯度嘎爾”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亞青寺的阿秋仁波切依照他的囑托,也在寺內(nèi)立下舉行這一法會的傳統(tǒng)。如今,正如晉美彭措所言,這一傳統(tǒng)在昌臺地區(qū),甚至是更大的范圍里,讓寺院與藏地百姓緊密相連,讓法會成為彼此交流的紐帶;同時,亞青寺每年的法會也吸引了無數(shù)外地游人,他們紛紛前來,只為探訪藏地不同的人文風情。
(編輯 羅潤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