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科普短視頻選題創(chuàng)作策略探析

2023-05-15 21:37:22劉記強
新聞愛好者 2023年4期
關鍵詞:短視頻選題科普

劉記強

【摘要】科普短視頻化是科普供給側改革的有益探索,已成為開展科普工作的重要載體和形式。著眼科普短視頻創(chuàng)作選題中的共性問題,主要從選題來源、如何避免低水平同質化選題、科學性審核把關機制的建立,以及深耕細作開展系列化科普創(chuàng)作、如何開展生動有趣的科普傳播、培養(yǎng)公眾科學精神等方面進行了探析,提出了科普短視頻提質增效的策略。

【關鍵詞】科普;短視頻;選題;策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chuàng)新、科學普及是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chuàng)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薄度窨茖W素質行動規(guī)劃綱要(2021—2035年)》明確提出以深化科普供給側改革為重點,大力開發(fā)短視頻等多種形式的科普作品,實現(xiàn)科普內容多渠道全媒體傳播[1]。2022年9月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黨中央、國務院對新時代科普工作提出新的明確要求,明確要“全面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厚植創(chuàng)新沃土,以科普高質量發(fā)展更好服務黨和國家中心工作”。

一、科普短視頻化是科普供給側改革的有益探索

(一)短視頻已成為高質量科普供給的重要載體和形式

隨著數字化互聯(lián)網技術的普及和科普信息化的廣泛推動,短視頻已成為科學傳播的重要載體和形式。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2022年8月31日發(fā)布的第50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6月,我國有10.51億互聯(lián)網用戶,其中短視頻的用戶規(guī)模增長最為明顯,達9.62億,占網民整體的91.5%。短視頻平臺及短視頻的創(chuàng)作日漸進入一個發(fā)展迅速、模式日趨成熟的階段,短視頻成為當下進行科普知識分享的重要形式。短視頻科普滿足了人們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科學知識的需求,在拓展知識傳播渠道的同時,也把知識傳播給更多的受眾。短視頻科普有別于傳統(tǒng)科普的視角和敘事手法,由權威視角轉向平民視角,更注重對受眾需求的探索,從深度上雖然不及傳統(tǒng)科普視頻深入,但是從廣度及時效性上有極大優(yōu)勢[2]??破斩桃曨l所展現(xiàn)內容的生動性、直觀性、信息豐富程度和交互性等,相較于文字、圖像而言,更容易吸引更多的受眾主動去接受信息,完成信源到信宿的傳輸,從而更加有效地實現(xiàn)向公眾傳播科學的目的[3]。

(二)科普報刊進行短視頻創(chuàng)作是轉型發(fā)展的順勢之為

隨著5G時代的到來,公眾獲取科學知識的方式由紙質閱讀轉為以掌上移動閱讀為主?!蛾P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深入推進科普信息化發(fā)展,大力發(fā)展線上科普”。2022年4月,中共中央宣傳部《關于推動出版深度融合發(fā)展的實施意見》指出,要圍繞加快推動出版深度融合發(fā)展,構建數字時代新型出版?zhèn)鞑ンw系。作為新時代的科普報刊編輯,在使用紙質媒介傳播科學知識的同時,通過創(chuàng)作短視頻來傳播科學知識,這既是順應時代發(fā)展和滿足公眾科普需求的重要舉措,也是科普報刊轉型發(fā)展、融合發(fā)展的有益探索??破請罂庉嬮L期從事科普宣傳工作,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yǎng),對科普的理解和熱點話題的把握比較到位,科普報刊開展科普短視頻的創(chuàng)作與傳播,可以充分發(fā)揮自身資源優(yōu)勢,利用媒體公信力來提升科普傳播效果,通過線上線下傳播互動,也有益于提升科普報刊的品牌影響力。

二、科普短視頻選題創(chuàng)作策略

(一)科普選題要捕捉社會熱點回應公眾關切

時事、社會新聞具有時效性強、影響力大、影響廣泛等特征,許多突發(fā)事件、社會熱點很自然就會成為公眾高度關注的話題,可以順勢而為作為科普創(chuàng)作的選題。2022年3月21日,東航一架波音737客機在執(zhí)行昆明—廣州航班任務時,于廣西梧州上空失聯(lián)。一時間萬眾關注,牽動人心,《航空知識》雜志社新媒體公號借此推出了“飛機黑匣子有多重要?它能記錄哪些信息?”等系列科普報道,結合最新搜救進展為公眾及時科普航空器搜救的相關知識,回應公眾關于失事飛機搜救的疑問和關切,取得很好的科普效果。

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也為科普短視頻創(chuàng)作積累了豐富的選題和素材。要善于抓好身邊科學、實用科學的普及,圍繞群眾關注度高、與公眾生活息息相關、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開展創(chuàng)作。在主流短視頻平臺,日常生活科普類是觀眾瀏覽量較高的類型之一,體現(xiàn)出當下受眾對科普短視頻實用性需求的偏向,也是科普短視頻創(chuàng)作視角平民化的緣由所在[4]。比如飲水問題,雖然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甚至不值一提,但其中卻有許多公眾關心關注的知識點可作為科普短視頻的選題。礦泉水和純凈水如何選擇?市售堿性水有助于人體形成堿性體質?反復燒開的水對人體健康有害?隔夜茶水還能喝嗎?……針對這些“不起眼”的問題,邀請專家從科學的角度來解疑答惑,一定會受到公眾的歡迎。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選題,從科學視角進行專業(yè)解析,其受眾關注度和轉發(fā)量等均會有較好表現(xiàn)。

(二)選題創(chuàng)作要有明確的科普對象定位

不同年齡段、不同文化層次的人群對科普知識的興趣點、需求和接受程度不同?;ヂ?lián)網科普內容的需求在不斷擴大,而在科普選題創(chuàng)作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需求端,只有不斷挖掘受眾需求,滿足受眾需求才能廣泛傳播,才能做真正有效的科普。對科普對象進行相對精細準確的定位,有利于科普內容的分類推送和傳播。以醫(yī)學類科普短視頻的選題創(chuàng)作為例,短視頻面對的受眾,并不具備專業(yè)理論基礎,也無意通過觀看科普視頻成為醫(yī)學專業(yè)人員。對于大部分受眾來說,簡單了解基本原理,并掌握一些能在生活中應用的醫(yī)學知識,才是他們真正的需求。而有些健康科普短視頻選題創(chuàng)作較為盲目,未考慮受眾的需求與關注點,未考慮他們的醫(yī)學知識基礎,專業(yè)術語運用過多,造成短視頻晦澀難懂,關注度較低,使得科普宣傳效果寥寥。

(三)短視頻要結合受眾特點做生動有趣的科普

科普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手畫腳”和生硬說教,而應該從平民化視角出發(fā),從選題內容到呈現(xiàn)形式都要強調其趣味性。新媒體傳播規(guī)律表明,科普創(chuàng)作的關鍵在于搶占用戶的注意力,提升用戶對于科學知識的關注,從而為科學教育創(chuàng)造前提和入口。成功的科普宣傳不是強塞硬給實現(xiàn)的,而是在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中弘揚科學精神和傳播科學知識??破談?chuàng)作應通過新近發(fā)生的某一熱點新聞事件,將公眾對此熱點話題的關注很自然而然地導入到與此關聯(lián)的科普知識點上??破斩桃曨l將科學技術原理或方法設置在特定場景中,將復雜難懂的科學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講解、生動具體的情景、形象直觀的影像、動畫等形式呈現(xiàn)出來,不僅要把復雜的科學知識點準確無誤地介紹出來,還要深入挖掘科學知識與生活的關聯(lián)點,通過生動形象的比擬、幽默詼諧的語言,將科普內容故事化,科普作品中枯燥乏味的專業(yè)知識將變得生動有趣、通俗易懂,更容易為公眾所接受,從而獲得更好的科普傳播效果。

(四)科普短視頻選題創(chuàng)作要力避同質化

與圖文和音頻相比,短視頻因更加直觀、更具趣味性而獲得了更好的傳播效果,成為科普傳播的重要載體。然而,科普短視頻內容、形式同質化問題突出,低水平重復現(xiàn)象也不容忽視。有的科普短視頻大篇幅地剪輯照搬他人網上視頻作品,存在抄襲等與版權相關的問題。當然,科普創(chuàng)作的選題允許、也需要重復,比如胃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等的防治,但“司空見慣”的選題每次重談,都應根據最新醫(yī)學科研和臨床應用成果講出新內容、新角度、更高水平,而不是無謂地“炒剩飯”或是“新瓶裝老酒”。

許多科普短視頻以出鏡講解為主要形式,有的主持人或坐或站對著鏡頭“讀腳本”,按照固定“套路”“批量化”生產節(jié)目;有的一個背景到底,僅加入少量圖片或動畫等視覺素材,畫面呆板、呈現(xiàn)形式單一,內容表達欠豐富,形式同質化也容易讓受眾產生審美疲勞,從而對科普內容本身失去興趣。

(五)科普短視頻不可將學術爭議作為選題

科普短視頻選題時如果僅依據個人情感偏好選擇性地選用素材,造成部分尚存爭議、具有不確定性的觀點被用于科普創(chuàng)作中,就會使公眾獲得片面性的認識,無法獲得客觀、全面、系統(tǒng)性的科普知識,反而更加迷惑不解[5]。例如對于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挺轉派”與“反轉派”分別從各自的立場搜集所謂論據展開激烈的爭論,但是其所選用的證據,只為單方面說明轉基因食品“無害”或是“有害”,無法客觀系統(tǒng)地反映轉基因的“全貌”,也無法使公眾客觀理性地去看待轉基因技術。如果短視頻創(chuàng)作以此為選題,僅僅單方面呈現(xiàn)一方的觀點,受眾就無法獲得客觀公允的結論;如果雙方觀點都相對均衡地呈現(xiàn),創(chuàng)作者最終也無法給受眾一個確定結論,不具備相關專業(yè)背景的公眾看完短視頻依然會是“一頭霧水”。

(六)科普短視頻的科學性審核不可或缺

短視頻的發(fā)展拓寬了科普內容的傳播渠道,具有極強的即時傳播性和互動性,極大地提高了科普的傳播力。但短視頻平臺上的科普視頻“科學信息”紛繁復雜、真?zhèn)坞y辨,其中不乏非專業(yè)的錯誤科普、謠言和偽科學內容,各種誤讀、曲解科學研究的情況也屢見不鮮,甚至有些披著科學的外衣行傳播偽科學之實。而新媒體傳播所具有的互動性、開放性和快捷性等傳播特點,使得任何一點微不足道的“不確切”內容,都可能迅速在網絡上被爆炒傳播,以致造成“謬論流傳”,最終可能不僅起不到科普的積極作用,反而有可能因為粗制濫造、科學性失范問題而誤導社會公眾,遺患無窮。

《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提出,“各類新興媒體要強化責任意識,加強對科普作品等傳播內容的科學性審核”??破斩桃曨l創(chuàng)作應當建立完善的審核把關機制,從形式規(guī)范、內容的科學性到輿論導向,再到配音、字幕和剪輯等,都要做好審查把關??破諆热輵摻涍^與其所傳播內容專業(yè)領域一致的行業(yè)專家審核,審核者應當是了解作品所論述話題的專業(yè)領域和問題全貌的專家[6],要求審核專家在作品中署名并對其科學性負責,以避免出現(xiàn)科學性問題,也可提升科普短視頻的權威性和公眾認可度。各短視頻拍攝基地要建立健全節(jié)目審核把關機制,從當前短視頻創(chuàng)作者的專業(yè)背景考慮,最佳的創(chuàng)作團隊應該是既熟知科普選題相關專業(yè),又有拍攝制作能力的復合型團隊,能夠較好地兼顧作品科學性和傳播性。

(七)科普短視頻宜精耕細作開展系列化選題

短視頻的時長從幾秒到幾分鐘不等,可單獨成片,也可形成系列視頻。在新媒體時代,用戶每天都會被海量信息所包圍,內容創(chuàng)作者需要盡量用短平快且生動活潑的方式快速輸出觀點,才能吸引用戶注意[7]。當前的泛知識內容,不乏跟風追熱點科普的新媒體,由于其缺乏精準的受眾群體定位,選題創(chuàng)作時往往“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知識傳播缺乏系統(tǒng)性而流于“碎片化”。如何平衡科學嚴謹性與傳播碎片化之間的矛盾,需要思考如何將碎片化的內容與系統(tǒng)化的知識體系相結合,幫助受眾形成有效的知識網絡,更加全面地了解某一領域的科學知識。在進行內容定位時,可以嘗試關注小眾社群的需求,在垂直圈層中精耕細作,樹立起自身的科普品牌,培養(yǎng)一批高黏性、高信任度的用戶[8]。這就需要在做選題規(guī)劃時,注意圍繞某一主題方向開展系列化選題,通過一個個具體“點”的細節(jié)化呈現(xiàn),從而把此主題講深講透講清楚講明白。例如,專注于健康科普的,在選題時可就創(chuàng)作者擅長的領域精深介入,緊緊圍繞該方向細節(jié)化選題,倡導“小切口”細呈現(xiàn),避免“大而空”“寬而泛”,什么都想講結果什么都講不清楚?!拔改c道疾病的防治”可能是一部厚重的專著才能解決的大課題,而“胃痙攣是咋回事”“胃反酸該咋治”等緊扣選題大方向開展系列化選題創(chuàng)作則更適合醫(yī)學科普短視頻。

(八)科普短視頻要傳播完整的準確的科學知識

科普短視頻限于時長,大多只停留在告訴公眾“是什么”,而沒有去深入闡釋“為什么”,對某方面的科學知識只作論斷,而不談其中的道理,公眾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科普不是傳播完整的、準確的科學知識,不讓公眾明白“為什么”,科普的說服力和價值就會大打折扣,也無益于公眾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從某種意義上說,弘揚科學精神,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是比普及科學知識更為重要的科普內容。

三、結語

《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深入推進科普信息化發(fā)展,大力發(fā)展線上科普”。短視頻已成為新時代高質量滿足公眾科普需求的重要載體和形式??破斩桃曨l通過相對精準的受眾定位,充分挖掘受眾需求,精心策劃選題,把公眾關心、關注的科普話題,以通俗易懂、受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可以最大范圍地將科學嚴謹的科學知識、科學思想傳遞給公眾,不斷滿足群眾高質量科普需求,更好地服務全民科學素質提升。

參考文獻:

[1]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guī)劃綱要[N].人民日報,2021-07-10(7).

[2]楊詠雪.短視頻環(huán)境下醫(yī)學類科普視頻的內容創(chuàng)作與傳播策略[J].科技傳播,2021(12上):155-157.

[3]黃榮麗,王大鵬.科普短視頻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芻議[J].科普創(chuàng)作評論,2022,5(1):12-18.

[4]潘希鳴.當代中國科普電視節(jié)目與科普短視頻之敘事差異分析[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53(5):96-103.

[5]潘越,賈淑嫻,陳翔梧,等.循證科普:如何保證健康科普創(chuàng)作的科學性[J].健康科普,2019,82(5):102-107.

[6]康瑩,毛慧佳,孫小楠,等.健康科普創(chuàng)作科學性失范原因及其破解之道[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20,33(12):1556-1560.

[7]彭佳倩,曹三省.以人為本的創(chuàng)新與融合:新媒體時代下的科普創(chuàng)作與傳播[J].科普創(chuàng)作評論,2022,5(1):5-11.

[8]水丹艷.科普短視頻自媒體傳播策略分析:以“柴知道”為例[J].新媒體研究,2020(1):44-46.

(作者為河南省科學技術館副館長,副編審)

編校:鄭 艷

猜你喜歡
短視頻選題科普
科普達人養(yǎng)成記
學生天地(2020年23期)2020-06-01 02:13:30
本刊誠征“獨唱團”選題
時代郵刊(2019年24期)2019-12-17 11:49:30
談詩詞的選題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本刊誠征“獨唱團”選題
時代郵刊(2019年16期)2019-07-30 08:02:06
本刊誠征“獨唱團”選題
時代郵刊(2019年18期)2019-07-29 08:49:12
符號學視角分析惡搞短視頻
青年文學家(2017年8期)2017-03-31 09:38:22
移動社交時代短視頻的傳播及營銷模式探析
出版廣角(2016年24期)2017-03-02 18:29:21
用戶自制短視頻的受眾研究
新聞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22:13
科普連連看
科普連連看
诏安县| 巢湖市| 丹阳市| 中超| 濉溪县| 九江县| 汤原县| 卓资县| 郎溪县| 龙岩市| 黄山市| 乾安县| 红桥区| 汉源县| 沂水县| 安泽县| 长寿区| 故城县| 昭觉县| 南皮县| 胶州市| 邢台市| 余干县| 茶陵县| 佛学| 双辽市| 浮梁县| 岑巩县| 镇安县| 贵南县| 竹北市| 衡阳县| 卫辉市| 五大连池市| 岑溪市| 四会市| 龙海市| 教育| 石首市| 沙雅县| 新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