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必須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強化現代化建設的人才支撐。進入新時代,為滿足人民群眾對優(yōu)質教育的需求,辦好家門口的學校顯得尤為重要。而辦好學校的關鍵在校長。人們常說,一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事實確實如此,校長的教育情懷、辦學思想、專業(yè)引領和人格魅力是引領學校教育質量優(yōu)質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新時代背景下,如何成為一名有擔當、有作為的優(yōu)秀校長?我結合自身經歷,談一談自己的認識。
精神引領,建立價值體系
毛澤東曾說:“人總要有點精神。”學校亦如此。管理一所學校,除了建章立制,還應該用一種精神來統領學校的發(fā)展。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近百年的老校,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我從中師畢業(yè)就被分配到這所學校,如今已經42年了,我像愛自己的家一樣愛著這所學校。2007年9月,我上任校長,無論晴天雨天,我永遠到校最早、離校最遲,每天早上站在校門口迎接師生,每天下午再目送師生離校,十幾年如一日。因為我深愛著這所學校,所以傾注了全部的情感。一位校長如果深愛自己的學校,就會想盡辦法把學校打造、裝扮得像家一樣溫馨、美麗、舒適。
近年來,學校發(fā)展迅速,并實施了一體化集團辦學,校區(qū)多了,教師多了,學生也多了,如何將學校的優(yōu)良傳統不斷傳承下去呢?我想到了“學校精神”,綜合學校的辦學特色,我把學校精神概括為“克難奮進、重德尚學、精誠團結、愛崗敬業(yè)、吃苦奉獻、嚴謹務實”。這24字的學校精神成了校內每一位教師的價值追求和精神引領,也成為了學校的立校之本。
文化浸潤,推動課程改革
學校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的地方,這種地方需要文化來滋養(yǎng),“潤物細無聲”,文化的力量是無形的。上任校長以后,我提出了以“構建和諧校園,打造幸福課堂”為主題的學校文化建設,在管理方面倡導領導者與教師的和諧,在育人方面倡導教師與學生的和諧,在生活方面倡導人與自然的和諧。課堂教學以師生的幸福成長為目標,推行“四主”課堂,即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學為主導、以興趣為主干、以成長為主線,讓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快樂。與此同時,推進課程文化建設,打造屬于師生共同的“幸福課堂”,開足開齊國家課程,在“雙減”背景下,夯實“第一課堂”,提高作業(yè)設計水平,讓學生在減輕課業(yè)負擔的同時學習質量得到提升。學校利用課后服務時間,創(chuàng)新開展“第二課堂”,讓每個孩子都能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相應的課程,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思維得到了充分發(fā)展。在“第三課堂”,充分利用校外研學基地和本土資源,讓孩子走進大森林,走進田地,走進科技館、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動手又動腦的實踐課程中得到全面發(fā)展。
目標長遠,形成治校思想
作為校長,都知道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但若只在意分數的質量,那一定是不可持續(xù)的質量。唐江澎校長認為:“好的教育應該是培養(yǎng)終身運動者、責任擔當者、問題解決者和優(yōu)雅生活者?!蔽覀兘逃膶ο笫侨耍仨氈赶蛉说慕K身發(fā)展,學校教育就是在為每個人的終身發(fā)展奠基。學校教育不能工廠化,更不能產業(yè)化,學校應該實施的是個性化的教育。每個學生性格不同,成長環(huán)境不同,我們不能用相同的標準去要求他們,正如人民教育家于漪所言:“教育是把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個的人,而不是培養(yǎng)成一個人?!币虼?,我提出了“為每一位兒童的幸福成長奠基”的辦學思想,小學的教育對象是6—12歲的兒童,他們未來的求學之路還很長,在小學階段只需培養(yǎng)好孩子的學習習慣即可,不可揠苗助長。社會上,大家對我們學校畢業(yè)生的評價是“有潛力”,這些均得益于我們尊重兒童、尊重成長規(guī)律,教育教學不盲從、不內卷。
科研興校,培育教師隊伍
一位優(yōu)秀的校長一定擅長做科研,因為只有研究才能解決問題,推動教育發(fā)展。從“十五”到“十三五”,我都主動主持省級規(guī)劃課題,因為要開展課題研究,學校建立了課程資源庫、微課資源庫,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不斷提升。在成為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后,我?guī)ьI全校教師開展在各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研究,現在看來,這個研究非常超前,也非常有用。開展課題研究的關鍵在于人人有課題、人人會研究,這樣,教師們便都能通過研究來解決教學問題。
我經常給老師們講,家長擇校擇得是教師,優(yōu)秀教師必然是越多越好。作為校長,一定要站在一線教師的角度思考,想盡辦法、絞盡腦汁讓教師的專業(yè)得到發(fā)展,我提出的“專業(yè)時光”“合作伙伴”都是經過實踐檢驗出的好辦法。作為校長,既要能培養(yǎng)人,更要能留住人。這么多年,我們學校培養(yǎng)的教學能手沒有一個離開的,并不是因為收入高,而是老師們認為學校氛圍好、文化底蘊深厚,他們在這兒工作有職業(yè)自豪感。
人才支撐,錘煉管理團隊
校長再優(yōu)秀、再能干、再有創(chuàng)意,還是得有人支持、配合、助力,否則就是“光桿司令”。這樣看來,建立一個班子、培養(yǎng)一批中層就至關重要。學校可以說是一個“臥虎藏龍”的地方,只要校長有人盡其才的能力,學校就是人才的聚寶盆。教師都是知識分子,管理知識分子就是要尊重他們、信任他們、賞識他們。把德才兼?zhèn)涞慕處熍囵B(yǎng)成管理者,把學術領先的教師培養(yǎng)成學科帶頭人,把教學技巧精湛的教師培養(yǎng)成教學能手,給音樂教師搭建舞臺,給體育教師創(chuàng)造賽場,給美術教師舉辦畫展……總之,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發(fā)揮每位教師的特長,將其安排在合適的崗位上。校長要有責任感,要善于發(fā)現人才、用好人才,給機會、給位子、給平臺,這樣才能讓真正的人才找到歸屬感和價值感。
淡泊名利,修煉人生境界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作為一校之長,有點兒權力,但是不可爭名奪利,如果只追求個人名利,勢必會引起廣大教師的反感和不滿。還記得我們學校在推薦第九批特級教師時,我的條件也符合,但是我把機會讓給了一位勞技教師,這種謙讓讓教師們看到了校長尊重人才的決心,極大地激發(fā)了教師們積極向上的信心。作為校長,要營造科學、民主的管理氛圍,教師們才能從內心深處服從管理,把校長提出的治校理念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多年來,我一直提倡人文管理,設身處地為教師著想,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工作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理解,學校也走上了高速發(fā)展的道路。除此之外,我覺得修煉個人的人格魅力,提高文化修養(yǎng)、專業(yè)素質對于校長這個角色也至關重要,因為校長是學校各項工作的帶頭人、引領者,修煉的至高境界會產生無形的影響。如果校長是燈塔,就要照亮教師們的成長路,如果校長是《窗邊的小豆豆》中的小林,就要讓每一位孩子幸福成長。
進入新時代,奮進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教育肩負著神圣的責任。高質量教育培養(yǎng)高質量人才,作為基礎教育學校的校長,我們必須著眼于未來,放眼于世界,以超前的眼界、寬闊的胸懷、全面的素養(yǎng)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才能不負“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偉大使命。
作者單位:陜西省安康市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