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華誠
鄉(xiāng)下的圍爐煮茶,其實很樸素,爐子是一口鐵鍋,有時候是一個火缽。火缽是粗陶制成,外面箍兩圈鐵絲,因為火缽燒著燒著時間長了容易開裂。火缽或鐵鍋里頭,裝著柴火木炭。慢慢地,木炭就紅起來,燒得爐子周圍暖烘烘的。下雪的日子,山里實在是冷,大家就圍著這么一個爐子取暖。雨雪天氣,山路濕滑,更是哪里都去不了,一家人圍著一個爐子看電視,一坐就是一天。
鄉(xiāng)下還有一種取暖工具——火熜。圍爐是一群人的火熜,火熜是一個人的圍爐?;馃行∏桑嘤弥耋幊鲆粋€外殼來,還有一個提手可以拎著。以前老人家冬天曬太陽,一排靠墻根坐著,每人手上都有一個火熜,藏于腹前圍裙之下,雙手?jǐn)n著,怡然自得。
火缽大,小孩子常在炭灰之中埋藏一兩顆番薯,或是在火缽的鐵絲網(wǎng)上擱兩個苞蘆棒子。過不多久,番薯和苞蘆棒子就逸出甜暖的香氣?;馃欣锞椭贿m合煨一點精細(xì)的東西。比如煨橡子,煨板栗,或者用百雀羚雪花膏的小盒子裝五六粒黃豆,放在火熜里煨。煨熟的黃豆有雪花膏的香氣。
人坐在這樣的爐子旁邊,昏昏欲睡(也有可能是缺氧),就吃瓜子、喝濃茶。吃瓜子容易停不下來,烤火又容易嗓子發(fā)干,就多喝茶。大茶缸,泡老茶梗,一直燉在火缽上面,炭火在底下烤著,茶水就一直熱得燙口。喝了半缸又添水,喝了半缸又添水。那時候有什么好茶葉呢,要是有十年以上的白牡丹,或者是三年五年的壽眉,也是好得很?,F(xiàn)在人喝茶講究。如果是圍爐,要有好茶好器,煮水要用鐵壺。其實圍爐煮茶,越簡單越好。簡單才符合這慵懶的氛圍。鄉(xiāng)下圍爐還有一點好,山泉水隨時可取。竹筧從山間引水至屋角,木桶盛來,爐上煮沸直接泡茶,一杯復(fù)一杯。
圍爐之時,還適宜吃一種水果——凍梨。凍梨是把梨子凍成一個冰砣砣。凍梨擱在碗中,在爐火上慢慢烤著,緩緩解凍。凍梨完全融化,用小勺子一點一點舀來吃,是一種樂趣,也可以在沒有完全化開時,用牙一點點地啃,像吃冰激凌一樣,也是一種樂趣。梨能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最宜烤火時吃,而這個冬天咳嗽的人多,吃梨,或者吃小吊梨湯,都很好。小吊梨湯是老北京的風(fēng)物,用冰糖和雪梨燉出來,圍爐之時,順便燉一壺小吊梨湯出來,烤火又喝梨湯,當(dāng)是一件賞心樂事。如果有百合,小吊梨湯里也可以放一點。
火熜現(xiàn)在不易見到。我有一次在安吉,看到文創(chuàng)品商店有賣火熜的,但貴得很,要三百塊一個。這就不是日用品,而是收藏品了。這仍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原因,是那火熜材料簇新,油漆也上得光亮。鄉(xiāng)下的老火熜,經(jīng)歷歲月的竹篾現(xiàn)出棕紅的舊色,邊沿都被手掌磨出了包漿。那樣的火熜要是被我遇到,幾百塊也值得買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