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璐
[摘要]文化遺產是連接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的一種物質性中介物,承載了我國人民對跨越時空的城市文化與家國精神的一種認同。媒介學將重點放在文化遺產的傳承上,從文化和技術的角度考察和分析文化遺產作為一種符號,如何從外在物質即空間表征通過媒介的中介行為轉化為內在觀念的象征,即記憶的延續(xù)。
[關鍵詞]文化遺產;物質;符號;傳承;媒介化
文化遺產作為一種物質性中介物,跨越了時空界限,連接了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文化血脈[1]。在以往傳播學的視域下,文化遺產的傳播局限于各類媒體的介入,利用技術性的運載工具將文化遺產相關信息簡單地從某處傳遞到某處。這一傳播方式忽略了傳承載體的階段性,倘若傳承載體消失,那么許多文化遺產的傳播與傳承難度將加大。而媒介學注重文化與技術的關系,它把自身作為一種工具,以明晰文化遺產具有的象征和符號的意義,并探索在人類社會的變遷中,文化遺產的紀念物性質如何在媒介環(huán)境中進行轉化與再轉化、創(chuàng)造與再創(chuàng)造,從而延續(xù)文化遺產中的記憶、知識和價值。
一、傳播與傳承的內涵及關系
文化遺產分為兩種: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指傳統(tǒng)歷史文化街區(qū)、文物建筑、景觀遺址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指被各群體、團體或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xiàn)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2]。文化遺產隸屬于文化范疇,具備時間上的傳承意義與空間上的傳播功能。德布雷所研究的媒介學在區(qū)分傳播與傳承的基礎上強調文化的物質性和媒介物的象征建構功能。
(一)傳播與傳承
傳播與傳承的概念十分相似,但媒介學中的傳承概念不單是“復制性”的即時傳播,而是包括了文化遺產所蘊含的精神文化的再思考與再表述、再轉化與再創(chuàng)造。文化遺產的傳承離不開記憶,文化記憶的延續(xù)需要外在結構或組織的承載,如符號形式和物質載體是一種技術性、物理性、組織性的社會過程。因此,傳播是傳承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二)媒介學的中介理論
德布雷將文化遺產看作具有媒介性質的紀念物[3],而這種物質化的媒介已經(jīng)不單是信息傳遞的載體,還包括人、技術、文化在內的所有“中介行為”,作用于文化遺產與其所象征的精神觀念之間,連接了不同時空維度的歷史與文化。這種“中介行為”需要技術設備與組織機構的共同介入,即德布雷所提到的組織性物質(OM)和物質性組織(MO),在文化遺產媒介化的社會實踐下,其借助集體記憶將物質符號轉化為觀念符號。
二、物質符號:文化遺產的空間表征與文本闡釋
文化遺產得以傳承,一是因為其建筑或風格含有標志性的地域風味,在美學、地理學、圖像學領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象征意義。二是因為文化遺產的文本闡釋使一定的群體獲得客觀的集體記憶,從而在有限的城市空間內進行特定的意義生產,形成獨特的城市文化。
(一)文化遺產的地域性風味
1.地理表征
文化遺產的誕生與發(fā)展在物質上離不開其所處的位置及當?shù)氐臍v史、地理和民族等因素,它不僅是當?shù)孛癖娨詾榘恋闹匾牡胤叫蕴厣z產,也是城市形象的代表名片。文化遺產作為有限空間的標志性物質,其建筑、工藝、設計等都飽含當?shù)氐娘L土人情,形成一種獨特風格,從而構建獨一無二的文化空間。在物理層面,空間場所的存在是空間文化形成的前提[4]。文化遺產所處地理位置的氣象、地形、景觀、水土、風俗等客觀因素影響地方建筑或技藝的形態(tài),造就文化遺產的差異性。例如,黃土高原的壯闊與江南水鄉(xiāng)的溫情、南方的采茶舞與北方的秧歌舞等,各自的表現(xiàn)形式都透露濃厚的地域性風味。
2.精神表征
文化遺產的存在大多象征一種精神、一種觀念、一種信仰,或與歷史有關,或與家國有關,或與神靈有關,在相對固定的區(qū)域被不斷地沿襲和填充。例如,鄭州二七塔是人民對紅色革命精神的尊敬,佛山三月三北帝誕廟會是民眾感恩、祈福情懷的寄托,潮汕僑批是當?shù)厝嗣裥南导覈募~帶等。不同地域的群體常囿于固定的場所,其生活習慣與文化信仰都受到地方性文化的塑造和制約,在根文化的影響下,群體擇定規(guī)律性的觀念,尋求精神的認同。這種承襲歷史經(jīng)驗的文化實踐,不單表現(xiàn)為場所的延續(xù)[5],更多的是精神的傳承。
(二)文化遺產的物質性表達
1.文化遺產的文本呈現(xiàn)
傳播學概念下的媒介對文化遺產的傳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其通過圖像、文字、聲音等多種媒介形式進行物質性的表達和可視化的文本呈現(xiàn)。社會中具有話語權的組織機構借助出版物、影視、廣播等形式,整合文化遺產的相關信息與象征觀念,通過文本向公眾傳遞復刻性的信息,如文化遺產的形態(tài)、歷史、元素等,在向公眾介紹文化遺產的外在形象的同時,強調文化遺產的地標性,使公眾產生日趨穩(wěn)定的個人記憶,這種個人記憶在區(qū)域文化的影響下逐漸具有趨同性,從而形成集體記憶,而文化遺產的象征意義也由此穩(wěn)固。
2.文化遺產的本體活性
文化遺產是依賴一定的物質本體而構成的存在形態(tài),其不單是虛擬幻象的要素與精神表征意義的結合,而且是具有物質屬性的真實材料。文化遺產的本體活性蘊含了原始創(chuàng)造所需要的文化技藝與個體情感,是一種無法用語言文字或圖像精準描述的動態(tài)的本質特性。以物質性或非物質性形態(tài)存在的文化遺產跨越時空與現(xiàn)實的主體進行互動,在環(huán)境與文化的影響下不斷地調整存在形態(tài)、本體材料與構成要素,從而實現(xiàn)與文化技術和審美主體的交融。
三、觀念符號:文化遺產的媒介實踐和記憶延續(xù)
在媒介學視角下,文化遺產以一種“在場”的方式聯(lián)結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群體的經(jīng)濟和文化。地域、文本、情感語境等賦予了文化遺產特殊的媒介化表征,這種表征在媒介敘事與人的行為實踐下,加強了其本身的共享性、互動性和延續(xù)性,從而形成“個人—文化記憶—城市文化”[6]的歷史交往空間。
(一)文化遺產的媒介行為實踐
文化遺產本身是空間文化的有形組成部分,但有形的物質內容在媒介技術的支持下可以建構人與人、人與群體甚至人與文化之間的對話和關系。文化遺產的空間表征傳遞了當?shù)孛癖姷膶徝狸P照與風土人情,但更深層次的價值建構還是依靠媒介化傳承來實現(xiàn)的。
1.媒介敘事
文化遺產的媒介敘事大致可以分為官方與民間兩種敘事形態(tài)。官方的媒介敘事以滲透精神觀念為主,民間的媒介敘事則側重文化遺產的空間表征。傳承主體將文化遺產這一實體轉化為符號載體,通過文字、圖像、視頻、聲音等多種媒介進行文化宣傳和建構內在意義。例如,洛陽政府官方對洛陽應天門遺址進行視頻拍攝,并在視頻中配以歷史講解的文本和極具代表性的背景音樂,給予受眾一場視聽盛宴。而諸多游客的打卡往來與線上分享等則是以一種民間敘事的方式助推應天門遺址信息的傳播,使得京洛文化得以延續(xù)和傳承。此外,隨著技術的更新,跨媒介敘事也逐漸滲透在文化遺產的傳播與傳承中。同一處文化遺產通過多種媒體平臺展現(xiàn),每一種類型的文本呈現(xiàn)都對整個文化遺產的故事講解做出了迥異而有價值的貢獻。文化遺產的媒介敘事不僅涉及歷史學、傳播學,還帶有一定的文學、新聞學、社會學等多維度的演繹。社會化以及個人化的傳承表述匯聚成一種強勁的力量,通過跨時空、跨媒體和多種媒體語言的形式保證了文化遺產的多元性和延伸性,從而促使傳承主體的情感卷入和主動參與。
2.媒介互動
文化遺產的傳播在社會空間中是一個雙向動態(tài)的過程。媒介學側重技術、空間實體與人和組織的互動關系—人和組織以技術為基礎,將文化遺產作為一種符號進行文化交往和傳播。媒介文本在賦予文化遺產一定的意義象征的同時,文化遺產也對公眾的集體記憶進行重塑。不論是社交媒體的影像傳播,還是文化遺產資源的數(shù)字化傳播[3],都在身體感知和文化傳承中緊密連接人、文化遺產、媒介和文化。人通過對媒介文本的既有儲存來維持記憶,并對記憶進行思考和創(chuàng)造,以完善文化遺產的意義建構。而人和組織也借以文化遺產在社交媒體交互實踐的過程中服從集體記憶,從而鞏固自己的社會地位。
(二)文化遺產的觀念傳承實踐
集體記憶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是動態(tài)的。文化遺產不僅承載特定群體的精神觀念,也見證技術對文化記憶的重塑。技術的變遷影響文化遺產的呈現(xiàn)方式,也推動集體記憶的取舍與填充。媒介學的研究重視媒介的物質性,我們在對文化遺產的媒介化傳承中應克服“重文本、輕媒介”[7]的研究取向,強調對“物”,即文化遺產傳承過程中所依賴的物理裝置的一系列技術實踐。
1.文化技藝
文化技藝是德國媒介理論獨有的特征,但文化技藝不是片面地看到媒介的物質性,而是包括使用媒介的主體、客體以及技術操作的過程[8],是實踐層面上所涉及的所有知識與技能。在文化遺產的傳承過程中,媒介的作用在于傳播相關信息,實現(xiàn)信息的有效到達,但其中少不了文化技藝的參與。有關文化遺產的出版物、影視作品在傳播學范疇中隸屬于媒介,但媒介學中的文化技藝不僅涵蓋這些可分類的媒介,還包括出版人對出版設備的操作能力、受眾在觀看影視作品時的心智技巧以及語言文字聲音等對公眾的規(guī)訓功能。文化遺產的記憶延續(xù)需要身體技術的參與,在整個傳承的過程中,傳承主體利用身體技術和符號技術掌握媒介的操作方式,從而將文化遺產的精神觀念傳遞給傳承客體,傳承客體依靠聽說讀寫的心智技巧和文化的規(guī)訓來理解文化遺產,再將其傳承給新的群體,如此循環(huán)重復。比如,傳承主體通過書寫向公眾展示文化遺產的歷史,那么文字作為一種“符號”便將“不可見”之物變?yōu)椤翱梢姟保?]。這個動態(tài)的傳承過程所涉及的書寫能力、紙質媒介、符號系統(tǒng)、傳承雙方的文化實踐等都屬于文化遺產中的文化技藝,這是連接媒介與文化的關鍵。
2.文化記憶
群體的文化記憶首先依靠特定的物質空間來完成,即重現(xiàn)過去的儀式和情景,激發(fā)群體的意識覺醒,使其與過去的物質環(huán)境產生聯(lián)結,在重復的身體參與下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集體記憶。例如,中國傳統(tǒng)祭祀的手勢、貢品、場合大多與廟會相關,早期的公眾在祭祀大會時前往固定的祖廟進行祭拜和祈福。長此以往,固定的廟會就成為當?shù)毓姽餐J同的祭祀場所,儀式流程與形式也會在群體間達成一致。社會的經(jīng)濟需求造成群體的流動性,而媒介變遷與技術的更新使得集體記憶的呈現(xiàn)由固定的物質場所逐漸轉變?yōu)樾问礁鳟惖男袨閷嵺`。文化的再現(xiàn)不再受到地方的限制,而是根據(jù)群體的差異重塑成不同的參與行為。比如,在中國各地,雖然很多地區(qū)都不再組織肅穆莊重的大型祭祀活動,但在特定節(jié)日期間,公眾還是會不約而同地在各自的空間進行私人化的祭祀和祈福,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延續(xù)文化記憶。
四、結語
在傳播學范疇下,媒介技術的現(xiàn)代性使文化遺產的歷史聯(lián)結性越來越弱。作為連接現(xiàn)實空間和文化空間的記憶載體,文化遺產的傳播與傳承應適當融入媒介學的考察,強調物質性組織的重要性。文化遺產這一現(xiàn)實空間的物質通過傳承記憶逐漸成為一種媒介,具備信息傳遞和文化象征的功能,實現(xiàn)從物質符號到觀念符號的轉變,而技術的參與使文化在人的具身傳播中得以延續(xù)和擴展?;貧w到文化遺產本身,考察其作為媒介,如何在技術層面和組織層面將現(xiàn)實空間和媒介空間相勾連并形成互動,以賦能文化傳承,也是媒介學研究的重點所在。
[參考文獻]
[1]王梓涵.技術、文化與集體記憶:從媒介學視角看僑批與潮汕文化的傳承與嬗變[J].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2021(02):19-27.
[2]彭瑩.記憶與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表征城市文化的方式[J].上海城市管理,2017(03):80-83.
[3]許麗霞,陸羽婕.數(shù)字時代文化遺產的媒介化境遇與展望:基于德布雷的媒介學理論[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06):31-38.
[4]覃琮.從“非遺類型”到“研究視角”:對“文化空間”理論的梳理與再認識[J].文化遺產,2018(05):25-33.
[5]蕭放,席輝.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空間的基本特征與保護原則[J].文化遺產,2022(01):9-16.
[6]張智妍.從物質到符號—“二七紀念塔”的媒介化建構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22.
[7]章戈浩,張磊.物是人非與睹物思人:媒體與文化分析的物質性轉向[J].全球傳媒學刊,2019(02):103-115.
[8]王繼周.“以技術觀技術”作為中介:德國“文化技藝”理論及啟示[J].新聞界,2021(02):85-94.
[9]SYBILLE KRAMER.Writing,Notational Iconicity,Calculus:On Writing as a Cultural Technique[J].MLN,2003(03):518-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