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東
顧旦子見過魯迅。他是一個見過魯迅的人。每次說起來,大家首先提到的就是這件事,似乎顧老這一輩子只有這件事值得一說。他本人自然是引以為傲,逢人便講。如果不是他說見過魯迅,別人又怎么可能知道呢?
他的專業(yè)是美術史論,這方面顧旦子倒不以為然。還有一件奇怪的事,顧旦子的粉畫是一絕,即使是在民國那一撥人里也畫得相當不錯。可后來他竟然不畫畫了,搞起了美術史。你大概也看出這人的軸來了吧:明明是美術史權威,卻只提見過魯迅;明明是繪畫天才,卻要搞什么美術史。
他的另一件超塵脫俗的事只有我們這些圈內人知道,屬于隱私級別。我們這些圈內人又是誰?他的學生,或者曾經(jīng)聽過他的課,那也是他的學生或者學生輩吧。
我要說的是他迎娶新師母的事。
顧旦子這輩子只有一個老師母。新師母其實也是一個舊人,只不過被顧旦子保護得很好,連我們這些學生輩也沒聽到過任何風聲。更可能的情況是,年輕時顧旦子和新師母有一小腿,后來就隔絕了。在新師母和老師母之間,他選擇了老師母,就這么過了一輩子。
但當年,顧旦子想必是有一個誓言的,對新師母發(fā)過誓:“這輩子我一定要把你娶進門。”情到深處大家都會這么說,情淡或者離別后,誰也不會當真的??深櫟┳拥拇_不是一般人,幾十年下來不忘初心,老了老了居然要兌現(xiàn)這不靠譜的誓言。
總之退休以后他就開始安排——也許是偶然和新師母再相逢了,想起了這件事,誰知道呢。反正,新師母沒有嫁人,或者嫁過人又落單了,并且無子女。顧旦子這頭緊鑼密鼓地籌措,我們見到他時他都不怎么提魯迅了。終于一切安排妥當,和老師母辦了離婚,抗住了子女們的輪番叫罵,就在那棟他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里迎娶了新師母。
什么,他應該凈身出戶,把老太太趕出家門太不人道?我還沒有說完呢。顧旦子把單位分的一套大房子給了老師母,給自己和新師母留的那處房子又小又破,不安排好老師母他也不會走出這一步啊。顧老可不是現(xiàn)在那些渣男,人講究著呢!
迎娶新師母那天我們都去了,終于看見了顧老心心念念的新師母。穿一襲白裙,從老房子里不無陰暗的深處走過來,我的天哪,就像是一道光,把我們晃得不行。當然不年輕了,頭發(fā)也花白了,但那氣質,難怪顧老會在所不惜。大家高興啊,開心啊,顧老的嘴巴都笑歪了。顧老的歪嘴上叼了一支香煙,這沒有什么奇怪的,他已經(jīng)抽了五十年了。讓人不解的是,那支煙沒有點上!
我們慌忙掏出打火機,要給顧老點煙。所有的人都掏出了打火機,要幫他點上。打火機都已經(jīng)打著了,舉在顧老周圍,就像每個人都舉著一根蠟燭?;鸸庥臣t了顧老皺巴巴的老臉,他這么一轉頭,看了新師母一眼。只見新師母微微搖頭,說了句“吸煙對身體不好”,顧老聞言,把手一扇,所有的打火機都熄滅了。
“吸煙對身體不好?!毙聨熌傅穆曇舨灰寐?,放了任何人都會遵命的。那聲音具有滅火之功效,輕輕的,脆脆的,柔柔的,卻很堅定,說不怒自威有點過了,但說讓人骨酥肉麻也不對,也太極端。總之那聲音難以言喻,我學不好。為了能再次聽見新師母的聲音,我們又打著了一輪打火機,新師母又淡淡地滅火。最終顧老也沒有抽那支煙,但煙也沒有從他的嘴上拿下來。
顧老和新師母婚后的日子沒得說,幸福二字而已??珊镁安婚L,兩年不到吧,顧老就生病住進了醫(yī)院。所以說,這煙輕易不能戒,尤其是抽了很多年的人,生理上已經(jīng)適應,每個細胞的運轉都需要尼古丁,猛然戒掉不崩盤才怪!顧老抽了五十年,有五十年的煙齡,為了這份遲到的愛真是不計后果啊。
即使在病床上,顧老仍然叼著一支沒有點著的煙,歪嘴仍然在笑。以前,他的嘴是不歪的,就因為嘴角總是叼著一支煙,娶了新師母心里總是樂開了花,無時無刻不在笑,嘴巴上兩塊肌肉向不同的方向牽動,久而久之嘴歪就固定了,成了永久性的了。直到這時也沒人敢去點那支煙,還是新師母在一邊抹著眼淚說:“點上吧?!?/p>
前往探視的我們立刻會意,甚至也沒問要點什么——不用問就立刻明白了,早就在那兒等著了。六七只打火機同時打著,火光映紅了顧老骷髏似的臉。他一陣顫抖,不是因為激動,而是不知道該去就誰的火。
顧老抽完了他一生中最后的那支煙,完了說:“我吃煙了?!背赃@個字太傳神,顧老根本不是抽煙,而是把那煙吃進了肚子里。吃完之后病房里煙氣全無,我們舉著的打火機這才熄滅。
這像什么?就像顧老迎娶新師母,相隔幾十年,一直掛在心上,這煙兩年沒抽了,一直叼在嘴巴邊。終于抽上了,就安心了,陶醉了,可以去死了。顧老對新師母的愛就像他對香煙的癮,終于滿足了,值得了。
所以才會有另一種說法,顧老走得太快不是因為戒煙,而是破戒。那件事想必戒了幾十年,一旦再婚那還不得找補回來?我部分贊同,但也不完全如此。破戒有害健康,突然戒煙同樣也對健康不利,兩種有害和不利加在一起,夾擊之下顧老這才扛不住的。如果說顧老之死僅僅是因為破戒或者開戒,因情縱欲,我覺得就有點太那個了。咱們可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呀。
這倒讓我想起一件事,魯迅也是一個煙鬼。既然顧老見過魯迅,那就肯定和魯迅一起抽過煙!一想到他倆在一塊兒抽煙,我就非常激動,畫面立刻就出現(xiàn)了。
顧老見先生的時候應該還年輕,八成還不會抽煙。先生從聽子里取出一支香煙自己點上,然后將裝煙的聽子遞給顧老(那會兒應該叫小顧)。先生并沒有讓小顧非抽不可,這只不過是他待客的一個習慣動作,可小顧面對偶像,崇敬之情爆棚,又怎么可能拒絕呢?怎么可能說我不抽煙?于是也從聽子里抖抖呵呵地取了一支煙點上了。顧老抽煙因魯迅而起,這真是太有意思了,太不可思議了。一支煙的傳遞,猶如薪火相傳……
唉,不說了,這樣的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了。我們的時代里沒有魯迅,連和魯迅一起抽過煙的人也都死光了。顧旦子三十幾年前就已經(jīng)去世,遺孀也就是新師母,如果活著也快一百歲了吧。我得打聽打聽,找個機會去探望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