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唱練耳是從音樂啟蒙到專業(yè)級別的音樂從業(yè)者都必須應用的訓練手段,視唱練耳對培養(yǎng)學習者的音樂感悟力、視唱能力以及聽辨能力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對于音樂學習者來說,音樂記憶是一項基礎且必要的音樂能力。視唱練耳與音樂記憶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利用視唱練耳來培養(yǎng)和開發(fā)音樂記憶能力,無疑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方法。在音樂領域,良好的音樂記憶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一項技能。視唱練耳可以有效培養(yǎng)人的音樂記憶能力,有了良好的音樂記憶能力,才能進一步對音程、弦音質、音準等音樂要素進行正確的判斷和糾正。因此,在視唱練耳中如何培養(yǎng)音樂記憶能力也是重要的訓練目標之一。本文主要對音樂記憶的含義及分類進行總結,同時闡釋視唱練耳與音樂記憶的關系,最后提出視唱練耳中音樂記憶的培養(yǎng)途徑。
一、音樂記憶含義及分類
(一)音樂記憶的含義
記憶是一個廣義的概念,而音樂記憶就指將我們獲得的音樂體驗和音樂印象長時間地保存在大腦當中。音樂記憶力是音樂創(chuàng)作力和想象力的源泉,也是對音樂進行辨識與判斷的依據。音樂記憶是通過聽覺來傳達音樂印象,再利用內在的感知來存儲各類音樂信息。對于音樂學習者來說,音樂記憶是幫助其快速提升音樂能力的基礎。當音樂記憶較為優(yōu)秀的時候,對音樂記憶能力的開發(fā)以及運用便會更具優(yōu)勢。音樂記憶的形成首先是音樂聽覺的建立,是音樂聽覺系統(tǒng)對外部聲音印象的傳輸與分析,是一個相對統(tǒng)一且復雜的能力。從目前的研究理論來看,音樂聽覺的類型較為復雜,依據對樂曲進行領會的方法與性質,可分為相對聽覺與絕對聽覺。相對聽覺是指將某一音高作為依據和標準,對音樂的調式關系進行判斷,同時對音響進行再現(xiàn);絕對聽覺則不需要將某種特定音高作為參照,便能夠將音響進行再現(xiàn)。這兩種音樂聽覺類型,都是音樂記憶形成的初級階段,也是關鍵階段。在視唱練耳過程中,當音樂聽覺對外部音響記錄下來以后,就需要將音響印象進行內在的重現(xiàn),內在樂感不僅需要音樂記憶力還需要音樂的想象力,是對音響進行高度還原的重要能力。最后對音響進行輸出,才是對音樂記憶的完整呈現(xiàn),也是視唱練耳的價值所在。
(二)音樂記憶的分類
音樂記憶是相對于音樂來說的一種更具形象性、專業(yè)化的記憶能力。音樂記憶與其他記憶一樣具有較為細化的分類。為了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音樂記憶,我們將音樂記憶具體地細化出來,只有對不同類型的記憶全面掌握,才能幫助我們充分挖掘音樂記憶的優(yōu)勢,并將其應用到專業(yè)的領域中。從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根據人類大腦記憶系統(tǒng)的特點,音樂記憶與其他記憶系統(tǒng)一樣,可分為感知記憶、過程記憶、插曲記憶、知識記憶以及相似記憶。此外,關于音樂記憶,還有一種分類方法也被經常運用,這種方法將音樂記憶分為三類,分別是短期記憶、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其中短期記憶是對所記憶內容的第一次篩選,其儲存量較小,基本都是需要即刻處理的信息。短期記憶是大腦對信息做出的一種應激反應,事后不用再去記住。因此短期記憶雖然數(shù)量多,但是不牢固,很少會被大腦保留下來。比如在視唱練耳的過程中,對于只聽過一遍的譜例,可能大部分人只會記住開頭或者結尾的部分,而中間部分很快就會忘記,這就是短期記憶的特點。中期記憶是對所記憶內容的第二次篩選,中期記憶可以篩選出那些不需要記憶的信息。中期記憶穩(wěn)定性較差,需要合理利用。比如在視唱練耳的時候,將剛才播放的譜例再重復播放幾遍,短期記憶中的模糊片段就會越來越清晰,那些變化性較突出的音響就會在大腦中形成一定的印象,然后再將一些關鍵的音響信息串聯(lián)起來,形成一個大概的音樂片段記憶。長期記憶是大腦對信息進行長期存儲的過程,長期記憶基本等同于終生記憶,當大腦受外界刺激以后,這些記憶就會被喚醒。在視唱練耳過程中,如果將譜例在中期記憶的基礎上反復播放,就會使音響信息在大腦中的印象更加深刻,這樣對譜例就形成了完整的記憶。在了解音樂記憶的分類及特點以后,音樂記憶能力便可以在視唱練耳過程中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學習者的學習效率便會得到大幅提升。
二、音樂記憶與視唱練耳的關系
(一)音樂記憶與視唱的關系
在視唱訓練過程中,學習者在對樂譜了解以后,要用自己的聲音將樂譜再呈現(xiàn)出來。視唱訓練不僅可以提升學習者對音樂的感知力,也可以提升學習者的音樂表現(xiàn)力。視唱的過程中,學習者再現(xiàn)樂譜的時候,要從記憶中提取有效的音樂信息,從而在大腦中形成一定的聽覺參照標準,如果無法提取出有效的聽覺信息,便會出現(xiàn)“跑調”的問題。而且,視唱的過程也是各種樂感相互配合與融合的過程,如果學習者無法形成良好的音樂記憶,就會直接影響到各種樂感的配合效果,阻礙視唱過程的順利呈現(xiàn)。比如,在對節(jié)拍與節(jié)奏進行記憶的時候,如果記憶不牢靠,便會出現(xiàn)節(jié)拍不準確,節(jié)奏不穩(wěn)定的問題。因此,視唱過程也是考驗學習者音樂記憶的過程。
(二)音樂記憶與練耳的關系
練耳主要有兩種考核方式,一種是通過記譜的方法,將音樂學習過程中現(xiàn)出過的音樂信息進行重現(xiàn),另一種是采用模唱的方式對信息進行重現(xiàn)。這兩種方式都需要學習者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練耳學習首先需要依賴的是短期記憶能力,在聽到譜例的一瞬間,利用的是感覺記憶,然后再從感覺記憶中提取更多的有效信息,便成為長期記憶,只有練耳與記憶相互配合才能收獲良好的學習效果。通過有效的音樂記憶,能夠讓人快速分辨出音樂所包含的音程、音高等音樂元素,也可以幫助其辨別各種音準、節(jié)奏等標準,從而在此基礎上完成對樂譜的視唱練耳訓練。從欣賞者的角度來講,音樂記憶能夠將各種音樂信息儲存起來,讓人體會到音樂的愉悅性,并享受其中??傮w來說,音樂記憶是進行視唱練耳的前提條件,而通過有效的視唱練耳,也可以不斷提升學習者的音樂記憶能力,二者的關系是互相輔助、相互促進的。
三、視唱練耳中培養(yǎng)音樂記憶的重要性
對于音樂學習者來說,較強的音樂記憶能力可以幫助其快速提升視唱練耳的學習效果??梢哉f,音樂記憶能力是音樂學習者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音樂記憶能力不僅包括對音符的記憶,也包括對節(jié)奏、音高等元素的辨別能力,同時還需要具備對音樂旋律快速識別的能力以及對樂譜聽唱及聽寫等能力。這些能力都是視唱練耳中音樂記憶所能夠發(fā)揮出的重要作用。此外,音樂記憶能力的培養(yǎng),對提升學習者的音樂潛能也具有積極作用。音樂記憶有助于學習者對音樂進行深入的感知與想象,并在想象的基礎上進行音樂潛能的開發(fā)。從教育學角度來看,視唱練耳屬于較為特殊的學科體系,需要強大的音樂記憶能力作為保障。對于音樂學習者來說,其音樂能力與音樂技能一樣,都是可以通過培養(yǎng)來提升與發(fā)展的。
四、視唱練耳中音樂記憶能力的培養(yǎng)途徑
(一)堅持進行聽覺分析能力訓練
在視唱練耳過程中,應該積極地進行音樂基礎訓練。首先應該對各類音樂符號進行識別和記憶,其中對樂譜的識別最為關鍵。樂譜是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進行音樂傳播與交流的重要工具。學習音樂的前提就是對樂譜進行讀與識。在視唱練耳中對音樂記憶進行訓練,應該養(yǎng)成正確使用樂譜的習慣,盡量做到準確無誤地識別樂譜,同時進行聽覺分析的基礎性訓練。在演奏或者演唱音樂作品的過程中,要充分理解和體會樂曲的組織結構,這樣才有利于音樂記憶能力的不斷提高。在進行聽覺分析訓練時,可以將聽覺分析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訓練項目。因此,可將視唱練耳分成視唱、練耳與聽覺分析三個部分。視唱鍛煉的是樂譜即興演唱能力,練耳鍛煉的是聽覺感知能力。在此基礎上進行聽覺分析能力訓練,通過音樂理論知識以及有效的訓練方法,來實現(xiàn)聽覺與大腦的統(tǒng)一配合,既能夠提高反應速度,又能夠進一步提升識譜能力。
(二)通過泛唱來培養(yǎng)音樂記憶能力
在練耳過程中,要對音樂作品進行“聽覺分析”,即對音樂旋律進行聽寫或者泛唱,同時還要對旋律的調式、調性進行分析。如果單純地從樂理角度出發(fā),對音樂語義進行記憶,只能實現(xiàn)對作品的短暫記憶,無法做到對作品的完全掌握與記憶。因此,需要學習者在理解相關音樂信息的同時,進行相應的聽覺記憶,才能將多種音樂要素與音樂作品的聽覺表象聯(lián)系起來,在充分理解作品調式、調性的同時,對音樂作品進行有效記憶。對于視唱練耳來說,受訓練時間的限制,往往會選擇一些相對經典的音樂作品來進行學習和訓練,大多數(shù)時間需要采用泛唱的方法,來快速加深對音樂作品的印象。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習者在較短的時間里了解作品風格,也會幫助學習者對音樂特點進行分析。如果依靠死記硬背,往往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會阻礙學習者音樂能力的不斷提高。通常在對視唱練耳教材進行選擇時,需要結合調號、作品的難易程度等進行有序選擇,將同一調號所對應的調式集中在一起進行訓練,可以幫助學習者形成完整的聽覺表象,進而形成良好的音樂記憶。泛唱能夠在相對有限的時間里,幫助學習者了解不同的音樂風格,使其能夠在短期記憶的基礎上,對不同音樂作品的個性與共性進行判斷。尤其是大量的泛唱訓練,對鞏固和強化學習者的音樂記憶非常有效,應該在視唱練耳中得到積極的應用。
(三)利用模唱及構唱來培養(yǎng)內心聽覺
模唱是音樂學習者通過反復練習音樂作品來加深對音樂的記憶。這是音樂對聽覺進行刺激,然后產生短期記憶并將音樂信息從記憶中提取出來的過程。雖然模唱過程中所經歷的時間較短,但是卻包含了信息的收集、傳輸、儲存與提取等過程,通過對音樂作品的反復模唱,來增加音樂信息對大腦的刺激,延長音樂的記憶存儲時間,從而為長期記憶做好鋪墊。練習一段時間后,再進行間隔練習,可以幫助學習者對音樂作品產生相對穩(wěn)定的記憶。通過模唱來實現(xiàn)對音樂作品的層層深入記憶,可以讓學習者大腦中形成相對清晰的音樂形象,從而初步培養(yǎng)起學習者的內心聽覺。
構唱是學習者對音樂作品產生聽覺形象以后,對音程、和弦等音樂信息進行更加深刻的吸收,這一過程也是對模唱練習和音樂記憶的鞏固,是內心聽覺發(fā)展的高級階段。在視唱練耳過程中,應該注意的是要靈活選擇構唱的方法。通過模唱與構唱的相互結合,使音樂記憶的表象更加明晰、深刻,最終培養(yǎng)長期的音樂記憶能力和音樂感知能力。
(四)重視對動作記憶能力的培養(yǎng)
視唱練耳過程中,對動作進行記憶是音樂記憶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動作記憶就是指音樂學習者對運動狀態(tài)、運動指令、運動習慣的準確記憶。通常情況下,音樂動作是音樂活動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也是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進行視唱練耳訓練時,學習者應該盡量發(fā)揮其主動性,不斷開發(fā)自身的創(chuàng)作潛能,采用各種有效的方式、方法來實現(xiàn)對動作的記憶。良好的運動記憶可以帶動人的肌肉記憶和大腦潛意識。有效的動作記憶訓練可以提升學習者的音樂表現(xiàn)力和流暢性,實現(xiàn)對音樂作品的完美呈現(xiàn)。在視唱練耳過程中,可以采用相對合理的方法,對動作記憶進行訓練。比如在視唱練耳的初期,可以采用“柯達伊手勢法”進行訓練,通過手勢及位置來提示學習者進行音準的訓練,在不斷地形象訓練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起自己的動作記憶能力。
五、結語
視唱練耳與音樂記憶是音樂學習的必經之路,視唱練耳可以培養(yǎng)良好的音樂記憶能力,而音樂記憶也是視唱練耳不可缺少的訓練技能。音樂記憶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項專業(yè)性較強且相對復雜的過程,在實際訓練過程中,要結合視唱練耳的特點以及學習者的實際情況,通過科學合理的途徑,來實現(xiàn)對音樂記憶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茹.聲樂教學中聽覺感知能力培養(yǎng)之探微[J].教師,2010(12):23-24.
[2]任菊香.視唱練耳教學中音樂能力培養(yǎng)的探討[J].黃河之聲,2014(19):30-31.
[3]王雪樺.視唱練耳教學的技術性訓練與音樂性培養(yǎng)[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3):151-154.
[4]陸艷彥,朱建萍.論音高記憶能力及其培養(yǎng)[J].音樂創(chuàng)作,2012(06):181-183.
[5]宋超.音樂記憶心理分析與教學[J].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0(3)1-4.
[6]劉艷林.音樂記憶在視唱練耳學習中的應用探究[J].音樂創(chuàng)作,2016(07):189-190.
[7]趙曉影.試論音樂記憶在視唱練耳學習中的應用[J].現(xiàn)代交際,2014(07):79.
[8]張雅琳,楊鵬飛.視唱練耳教學中音樂記憶訓練[J].音樂時空,20l5(23):178+163.
(作者簡介:賴天舒,女,碩士研究生,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職業(yè)技術教育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鋼琴藝術表演與理論)
(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