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
美國教育家帕克·帕爾默在《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中寫道:“在沒有防衛(wèi)的情況下和親密朋友在一起,教書的我們會承認許多的恐懼?!蹦敲?,我們恐懼什么?帕爾默這樣分析我們所遭遇的恐懼:我們的工作不受賞識,沒有足夠的報酬,在一個不錯的早晨突然發(fā)現(xiàn)我們選錯了職業(yè),把我們的生命都耗費在瑣事上,到最后感覺自己就像騙子。其實,我們還有一個自己意識不到的恐懼:對來自年輕人的評判的恐懼。哪怕你還是個年輕的教師,也會擁有這樣的恐懼。在帕爾默看來,教師是按幾何級速度變老的。大部分教師在29歲之前就進入了中年期!而人到中年,會面臨一個“停滯”還是“生產(chǎn)產(chǎn)出”的選擇。面對恐懼,如果我們真的就“心”懷恐懼,那我們就會選擇停滯狀態(tài),把自己關(guān)在資格、身份之內(nèi),不允許別人接近。
我從2002年進入中學語文教師這個圈子起,轉(zhuǎn)眼已到了職業(yè)生涯的第21個年頭。按照帕爾默的說法,我早已人到中年。20多年的職業(yè)生涯,我迷茫過、彷徨過,自然也恐懼過。以我作為一個語文老師的個人經(jīng)歷而言,語文教師乃是語文教育環(huán)節(jié)中執(zhí)掌教材走向的大法官,其執(zhí)行力的高低就決定了幾十個乃至幾百個學生對語文教育的認知程度。語文教育的崇高性“于我心有戚戚焉”。我生怕因為知識面的狹窄而誤人子弟,更怕由于自身教育理念和思維方式的停滯不前而培養(yǎng)了一些可憐又可怕的“套中人”。
但讓我感到欣慰的是,面對這樣的恐懼,我還沒有成為一個選擇停止生長的人。因為我知道,選擇停滯,就意味著我要與學生分離,與教學分離,與教育分離,甚至與生活分離,然后就會惶恐地防范著這一切。由此,我就真的陷入了恐懼的惡性循環(huán)。因此,承認恐懼、面對恐懼,并進而抵抗恐懼,應該成為教師職業(yè)生涯中一種積極建構(gòu)和踐行的教學勇氣。
而這種勇氣,或者說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與敬業(yè)精神,我認為應該一面呈現(xiàn)于課堂,一面凝結(jié)成文字。
課堂教學自不必說,那是一個語文教師的“臉面”。說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師的“臉面”,絕沒有半點輕薄的意思,而是說,對于語文教師而言,課堂猶如人的臉面那樣重要,不能有絲毫的污點。但課堂教學也僅僅是“臉面”而已。改變“課堂”不如改變自己,與其費盡心思做“臉”,不如實實在在做“人”。改變課堂只是美容,重要的不是臉面,而是透過臉面所展現(xiàn)出來的一個語文教師的內(nèi)在品性。那么語文教師的內(nèi)在品性是什么?我贊同語文特級教師、“我即語文”教學理念提出者陳日亮老師的一句名言:“語文教師應該自己感覺是一個學者,而他人則感覺他是一個詩人。”
學者也好,詩人也罷,或者還是別的什么,我深知,一個語文教師要想真正站穩(wěn)自己的課堂,僅僅靠“講”是不夠的。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課堂之外,我還得逼著自己去讀,逼著自己去寫!一言以蔽之,語文老師既要成為讀書的種子,也要成為教育的立言者。
有人說“名師是讀書讀出來的”,話雖偏激,卻也是中肯之言。讀書,是一切初涉世事或情智尚未發(fā)育成熟的生命和縱橫幾千年人類文明積淀下來的意義與價值世界之間建立聯(lián)系的過程,將為我們的生命成長奠定一個廣博、深厚的精神底子。而這里的讀書,并不只限于教科書或者教參的閱讀。對于一個善于思考的教師來說,他更應當大量閱讀非必修的書籍,因為一切情智習慣的養(yǎng)成,從根本上取決于非必修書籍的閱讀。閱讀境界,甚至可以說是教育境界:首先是“傾聽”文本中眾生命的呼喚;其次,自己“參與”進去,與之“對話”,在精神的“互動”中“享受”生命的歡樂;然后,“沉靜”下來,進行生命的“沉思”和“追問”;最后,走出書本,“直面生活”,進行生活的“實踐”、生命的“創(chuàng)造”,實現(xiàn)生命的“自主”、人生的“開放”。
但我亦深知:“讀”之外,還要“寫”。每當面對這個“寫”字,我都是心懷敬畏的。寫作之于教師,猶如波濤之于大海,飛翔之于雄鷹。寫作關(guān)乎教師生命的成長。為什么寫?叔本華說:“閱讀并不能代替一個人的獨立思考。它只是對精神起著一種引導作用。汗牛充棟的書籍,僅僅告訴我們錯誤的途徑如此之多,如果一個人盲從輕信,就很可能誤入歧途。”杜維明教授說過:“一個大學教授幾年不寫書,就等于他的學術(shù)生命已經(jīng)死亡?!边@樣的話同樣適用于今天的中學教師。我想:一個中學教師幾年不寫文章,就等于他的教學生命已經(jīng)死亡。寫作是什么?卡爾維諾說:“寫作是為了學習那些我并不知道的事。”杭州越讀館創(chuàng)始人郭初陽老師說:“教師是負傷的治療者?!蹦敲?,我也可以這樣說:寫作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就是教師自我療傷的一種方式。
而面對恐懼,我更欣賞閻連科的一句話:“寫作是因為我對生活有恐懼?!睂懽鞑⒉皇锹殬I(yè)作家才有的專利,正如王棟生老師所說:“語文教師至少是合格的表達者?!闭Z文表現(xiàn)存在論提出者潘新和老師則說:“不寫作,枉為人!”這話說得真是讓人振聾發(fā)聵! 所以身為教師,我們必須學會寫作。寫作是一種智慧,甚至是一種生命的延續(xù)。而肖川教授則認為:能夠?qū)懞梦恼碌娜耍惨欢苌虾谜n。
毋庸諱言,我身邊有很多老師覺得自己越來越不會教書了。但我深知,其背后不僅有教育體制與教育理念上的偏頗與失誤,更有教師自身發(fā)展的瓶頸。他們中很多人不讀書,更不寫作,甚至上課也像點卯一樣,把講臺當成車站的站臺,匆匆來,又匆匆去,沒有任何教育激情和熱情。此情此景,讓我想到了一位教師在隨筆中寫的話:“的確,我們的工作是很累,但是我們?yōu)槭裁床豢梢栽娨獾厣詈拖硎芙逃??直到我開始拿起筆記錄自己的教育教學經(jīng)歷與故事的時候,我感覺到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開始明白了什么是教研,開始關(guān)注自己的學生與教學;我明白了什么是人生,讀書、上網(wǎng)、寫作的生活方式凈化了我的靈魂;我學會了如何過日子,讓‘書香飄進了我們?nèi)胰说男?;文章的發(fā)表也提高了我的生活品位,讓身邊的人對我刮目相看?!逼溲哉佌?,其情切切!上課、讀書和寫作,這是教師職業(yè)生命應該要不斷演奏的三部曲,不可偏廢。
所以,我們應該放下沉重的埋怨與揪心的嘆息,穿梭于閱讀的走廊,伴著寫作拾級而上,最終到達思想的高地。那樣,我們才能欣賞到教育最美的風景。最后,我們才能在“做教師真難”的感喟之后,有底氣地說一句:“做教師真好!”
(作者單位: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