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華誠
蘿卜記
西北的朋友說給我寄了兩個生蘿卜。我納悶:西北干旱,哪有好的蘿卜?
好的蘿卜,聽說是天津有。去年在北京念書,有一姓楊的同學(xué)是天津衛(wèi)的,說一口馬三立風格的普通話。他站在講臺上,一開口就能把人樂翻。但我尤為惦念的,是他身為一個律師,業(yè)務(wù)繁忙,卻惦記著念文學(xué)的書,有一天甚至更加跨界,從天津給大伙帶了好幾大箱蘿卜來。
當然是好蘿卜。天津的沙窩蘿卜據(jù)說有名,然而我以前并不知道。天津衛(wèi)的青蘿卜,帶著蘿卜纓子,皮也是碧青碧青的。說是產(chǎn)自一個叫小沙窩的地方,適合生吃,口口脆甜。這個蘿卜,跟魯迅文學(xué)院地下一層餐廳里經(jīng)常免費供應(yīng)的蘿卜不一樣。食堂里的蘿卜,個頭不大,圓溜溜的,皮上帶紅。同學(xué)們常取了蘿卜蘸豆瓣醬吃,咸鮮脆美。北京的冬天天干物燥,房間里暖氣又足,我這個南方人頗為不適,以致鼻唇皴裂,看見這脆生生的蘿卜頓生喜悅,每頓必拿兩枚,一枚餐后即食,另一枚帶回宿舍吃。
楊同學(xué)膽敢把沙窩蘿卜帶到魯院來,一定是別有用心。難道魯院會缺蘿卜嗎?我忖度他的心思,一定是他覺得自家的蘿卜比魯院的好。然而那兩天我不知道在忙些什么,等到發(fā)現(xiàn)這物事的時候,一個蘿卜一個坑,楊同學(xué)帶來的蘿卜都已名蘿有主,我遂就此錯過美味。
蘿卜是個好東西。南方人也素喜蘿卜。我以前當記者的時候,行內(nèi)有個術(shù)語叫“拔蘿卜”,便是指記者去參加新聞發(fā)布會,或是赴一個什么活動,到了現(xiàn)場簽個名字,領(lǐng)一個薄薄的信封。那就是“蘿卜”,也算是約定俗成的事情。信封里的錢不會多,大抵是一頓快餐錢加來回的打車費。但如果碰上一條吃香的線口,每天的活動多,一天拔上三五個蘿卜,那就也還可觀,至少比工分的收入要好一些。記者是很辛苦的,有人每天忙于拔蘿卜,也有人每天奔波在老少邊窮地區(qū),分工不同,志趣也各異。我在當記者的幾年里,不跑部門,不跑企業(yè),只是跟平頭百姓聊聊人生,自然沒有什么蘿卜可拔,卻因此結(jié)交了不少有趣的人,也是極大的收獲。
拔蘿卜的說法,起源于何時何處,已無可稽考。據(jù)本行業(yè)的老前輩說,大約在二三十年前,因為蕭山地方出產(chǎn)特色蘿卜干,但凡記者前往采訪,就每人送兩袋蘿卜干作為禮物。也算是一種人之常情吧,那時記者與采訪對象見面一聊一寫,就此結(jié)下深情厚誼的不在少數(shù)——久而久之沿襲下來,戲謔說“拔了一個蘿卜”。后來時代發(fā)展,蘿卜干漸漸演變成小信封。我不干記者好多年,最近幾年紙質(zhì)媒體的記者轉(zhuǎn)型的多,紛紛奔赴各種新行業(yè)。偶與舊友見面,聊起那些青春歲月,不禁抱頭感慨兼相互打趣一番。聽說這些年新聞行業(yè)作風嚴謹,不僅“蘿卜”消失既久,即便是真正的蘿卜干也都不拿了;采訪打交道也多純是出于工作,情意不情意的,已經(jīng)無所謂了。
扯遠了,還是說回蘿卜吧。四個月的魯院時光一晃就過去,離別日近。有一天向陽同學(xué)忽然來敲我門,說家中有事,必須提前回山西了。我旋即出門跟他到房間,看他包都打好了,后背一個雙肩包,左肩一個包,右肩一個包;交代我說這一本書請轉(zhuǎn)交給誰,那個杯子請交給誰,說完就出門去。我要去送他,他說不用送,一個人噔噔噔噔直奔電梯去了。我站在門口,看見隔壁國福兄也在門口目送。我看向陽的背影進了電梯,心里一股兵荒馬亂的情緒涌上來,就從眼里出來了。
回到向陽房間,我拿了書和杯子,又看見柜子上的塑料袋里,還留著兩個沙窩蘿卜,纓子都蔫了,皮還是青的,有一點起皺。我想繼承向陽的事業(yè),拿去把兩個蘿卜吃掉,捏了捏,實在有點蔫軟,于是算了。又過了兩天,魯院結(jié)業(yè),同學(xué)們也就如流云一般散了。
這兩天,西北朋友說給我寄蘿卜,我很期待。終于等到快遞電話,興沖沖抱回家來,一路上心里想的是那碧青青、脆生生的沙窩蘿卜,不曉得西北的同類長什么樣。到了家打開一看,嘿,哪里是什么蘿卜,而是沙漠里來的兩根新鮮的肉蓯蓉。掐了指頭一數(shù),我與這位西北朋友認識居然快十年了。以前也是因為采訪而結(jié)識,一起在沙漠里光了膀子滾沙堆,一起在星夜下火堆旁喝燒酒吃羊肉聊大天,想來真是歲月如流。我不干記者了,他依然惦記我,肉蓯蓉也好,蘿卜也好,我也算是“拔”了,回頭也給他寄兩瓶燒酒吧。我這兩年在家種田,用糧食自釀燒酒,與朋友們共享自是十分合宜。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也從網(wǎng)上訂了一箱天津的沙窩蘿卜。
不知幾天能到?
剝筍記
中午做了一碗黃魚筍片湯,很簡單:黃魚整條用油煎一下,入一點姜絲,倒進滾水;把切極薄的筍片下鍋,兼下一點倒篤菜,就這樣慢慢地煮。煮二十分鐘,一碗湯濃肉嫩味鮮的黃魚筍湯出鍋。大寒,在一年當中最后一個節(jié)氣,我用這樣的吃的方式,與千百年流傳的傳統(tǒng)文化發(fā)生聯(lián)結(jié),因為在冬天,江南的筍,最是時令的妙物。那些筍子說不定昨天還在山里,藏在黃泥之下,直覺季節(jié)的變化而悄然萌動;聞風而動的山農(nóng)——說不定真是從吹拂的山風里感受到了筍意——他荷一柄■頭上山,筍山陡峭,覆蓋深厚腐殖質(zhì)的黃泥,猶如保暖的厚衣包裹著冬筍。挖筍這件事必須依靠天賦,或者如有神授,你看他爬了半天的山,身上已然蒸騰起霧氣,他站在林間,竹葉在微風中颯颯作響,他閉上眼睛聽一會兒,聽見了筍在泥中生長的聲音。此時他需要辨別筍的方位。于是他抬頭望向天空。此時此刻,天空深邃,一個一個星球如此遙遠,他嘆一口氣,舉起■頭就開始挖身邊那一片泥土。也許是泥面上一小條裂縫向他泄露了筍的秘密,也許是方才一仰頭時外太空傳來了筍的信號,總之,他對腳下的這一片土地充滿信心。他一下又一下地揮動■柄,許多泥土被翻過來。過了一會兒,他的動作變得輕柔,變得小心翼翼,因為一枚小小的、淺黃色的、有著彎曲茸毛的筍尖,已然出現(xiàn)在了眼前。他已經(jīng)猜到,這會是一枚大筍。正如海明威所說,“冰山運動之雄偉壯觀,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海明威寫小說,永遠是向讀者隱去了那八分之七,這種神秘主義,簡直和冬筍殊途同歸。我喜歡海明威的短篇小說,比如那篇《白象似的群山》,閱讀起來就好像有人用切片機把一小片時光給切了出來,我們所能看到的,是那一個切片里零零碎碎的場景,有一句沒一句的對話,其實就是真實日常的全部,它不向突然進入的人交代所有的真相。如果你忽然來到山上,忽然進入一片竹林,感受就與此相仿——好像在讀這樣的一篇短篇小說,因為你不知道腳下什么地方會藏著一枚可愛的筍。海明威說:“你可以略去你所知道的任何東西?,?這只會使你的冰山厚積起來。”他說得對,筍正是這樣做的,只有山農(nóng)——那個聰明的讀者才讀得懂它。他耐心地,一■頭一■頭地閱讀,越來越歡喜,被泥土覆蓋的八分之七,正慢慢地顯露出來。
我不舍得把一枚大筍輕易用完,哪怕是在大寒。大筍被人挑進了城,擺上菜攤,接受挑選,來到我的廚房,這一路的顛沛流離令人憂傷。我用菜刀在筍殼上縱劃一刀,從這一個刀口向兩邊剝開筍衣,就好像剝開……對此我想寫一篇《剝筍指南》,以便告誡所有剝筍的人,要盡量保持對一枚筍的愛護,下手宜輕,筍殼的很大部分其實嬌嫩可食,如果全部剝?nèi)?,就是暴殄天物,大大的浪費?!秳児S指南》是所有即將對筍下手之人的必讀書目,一枚筍應(yīng)該被合理地尊重,而不是草率地對待,即便一個有錢人可以買一大筐筍子來只做一道菜,那也是他的自由,但是我覺得如果真有這樣的人,應(yīng)該把他送到山上去挖一天筍——或者讓他當一天竹子,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是一星期。這樣一來,他或許會改邪歸正,成為一個對筍有用的人。當我在廚房面對這樣一枚筍的時候,在大寒這樣寒冷的日子里,有機會品嘗到一碗滾燙鮮美的黃魚筍片湯的時候,我內(nèi)心充盈著一種感激之情。
我把筍切成薄薄的片,放進乳白色的魚湯里一道煮,咕嘟咕嘟咕嘟,筍片的鮮美滋滋地化出來,與魚湯的鮮美融為一體,呈現(xiàn)出山野與水域的握手言歡,它們交融了各自的氣息。筍片只用去了一枚筍的四分之一,這樣已經(jīng)足夠。對于一道菜來說,如何掌握各個材料之間的配比是廚師最重要的難題之一,其他的難題還包括:火候,水色,咸淡,動靜,快慢,獨立與統(tǒng)一,抒情與議論,浪漫主義或者存在主義,等等。剩下四分之三的筍,切成稍微厚一點點的筍片,加上幾片咸肉,再切上兩根大蒜,大蒜要斜切,保持與筍片及肉片在視覺審美上的統(tǒng)一,如此,就有了另外一道咸肉炒筍片。當然,我建議放到晚餐再燒出來,如果有紅椒的話,不妨也切幾片一道加入,于是,蒜青,椒紅,筍白而微黃,咸肉透明,鮮香繽紛,端的是一碗好菜。
責任編輯:沙爽?實習(xí)生:張赫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