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霞
有一段時間,我在外地工作,一年回家一次,平時周末往家里打電話報平安,通話內(nèi)容都是固定模式。我問,家里都好吧?我媽回,好,你在那邊還好吧?我回,好。我媽再問,工作順心吧,吃飯還習慣吧……反正不管我媽拋過來啥問題,我都回答“好”。兒行千里母擔憂,只報喜不報憂是我的原則。
可時間一久,我媽對我口中的“好”產(chǎn)生了懷疑,竟然打聽到我同事的電話,向人家問我的情況。同事把這事跟我說了,她告訴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怎么可能一切都好呢?違背常理的“好”,父母聽得出來有事瞞著他們,會更加擔心,不如適當對父母報點兒憂,他們會認為你跟他們說實話,掌握你的真實動態(tài),反而對你放心。
聽了同事的勸告,再給家里打電話,我會適當跟爸媽說點糟心事兒:工作遇到小困難了,和同事有點小別扭,感冒了,胃疼了,都會跟爸媽說,爸媽也會給我出主意,告訴我如何處理。
話題打開了,跟爸媽聊的時間也長了。原來在家時,我跟我爸很少說話。自從在外地跟我媽煲電話粥匯報煩心事,我爸也會湊過來說上幾句,雖然話不多,但都能說到點子上。
我媽七十歲以后常對我說:“我的年齡不是虛長的,啥事也別想瞞過我?!蔽覌屵€真會給我們兄妹仨號脈,我倆哥哥有事瞞著她,怕她擔心,她從他倆說話的口氣就能聽出端倪,原來那些騙老媽的話,她壓根兒沒信。
為了讓老媽“信任”我,還得繼續(xù)對她報點兒憂。現(xiàn)在我遇到事情還經(jīng)常向我媽請教,我爸去世后,我媽反而越活越通透了,不經(jīng)意間說出的話很有哲理,讓我受益匪淺。
有次聊天,老媽無意中提到,人老了就怕被子女嫌棄,怕老而無用。有人心細,經(jīng)常找點兒“難事兒”讓父母參謀一下。這樣就對了,讓父母感覺被需要也是一種孝順呀!
看來,適當對父母打開內(nèi)心,和父母報點兒“憂”,可以讓心靈上的距離縮短再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