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香港方物志(三)

2023-05-30 10:49:46葉靈鳳
臺港文學選刊 2023年1期
關鍵詞:榕樹香港

【編者按】

《香港方物志》系香港《大公報》(副刊)專欄文章結(jié)集成書,第一版于1958年在香港中華書局出版。

作者葉靈鳳,祖籍江蘇南京,曾在上海主編《戈壁》《幻洲》及《現(xiàn)代小說》等文藝刊物,1938年南來香港,先后主編《星島日報》《立報》文藝副刊,著作豐碩,是創(chuàng)造社著名作家。

《香港方物志》記述香港的鳥獸蟲木、風土民俗,每篇博物小品千余字,共112篇。兼具文學性、知識性、趣味性,誠為上乘佳作。本刊“溫故知新”欄目,特選載部分,以饗讀者。

相思——繡眼

相思是廣東人最喜愛玩的一種籠鳥,它們的眼上像畫眉一樣有一道白圈,不過白圈后面沒有那一條長的白眉,因此一名繡眼,有時又名白眼圈,外國人就稱它們?yōu)槟现袊籽埒B,但最通行的名字還是相思。

相思全身僅有三寸多長,除了眼上的白圈以外,身上上部草綠色,腹下灰白色,跳躍活潑,又善唱歌,所以是極得人愛的一種小鳥。養(yǎng)馴了的相思,不僅會唱,而且不怕人,即使打開了鳥籠,它能夠跳出來停在你的肩上,甚或在屋里飛幾個圈子,然后又飛回自己的籠內(nèi)。

相思喜歡在小灌木叢以及竹樹上做巢。養(yǎng)相思的人,要買結(jié)巢在竹樹上的相思,因為它們比其他的同類更會唱,行家稱它們?yōu)椤俺蠛怼?。這種相思比其他的相思價貴,可是鳥店里人喜歡欺騙顧客,時常拿并非從竹樹上捉來的相思蒙混??墒沁@舉動只能欺騙外行,騙不過內(nèi)行。據(jù)一位玩相思有經(jīng)驗的行家告訴我,在竹樹上做窩的相思,一定比其他的相思稍大,而且眼圈上的那一圈白毛也較厚,所以一望就知道。至于小鳥則較難分別,但也有方法,那就是使它立在一根小枝上,突然將小枝轉(zhuǎn)動。若是在竹樹的巢里孵出來的小鳥,它一定會緊緊地抓住樹枝,絕不至跌下來,因為竹樹容易被風吹動,它們早已有了經(jīng)驗。若是一轉(zhuǎn)動便從樹枝上跌下來的,就一定并非真正的竹樹相思。

相思從三月至八月是它們產(chǎn)卵孵雛的季節(jié)。春天所見到的相思總是一對一對的。到了夏天,母鳥便帶著孩子們,“一家人”飛來飛去,秋天則成群聚在一起,時常五六十只一齊飛到一棵樹上覓食,這樣一直要混過整個冬天才再分開。香港的相思很多,時常可以見到。

養(yǎng)在籠里的相思,秋天換毛,春天是它們的黃金時代,高興起來便整天歌唱。從小在人手中養(yǎng)大起來的相思,一點也不怕人,能在茶樓里人聲嘈雜之中放喉高唱。香港威靈頓街和上環(huán)一帶有幾家茶樓是本港養(yǎng)鳥家經(jīng)常聚會的地方,墻上備有鐵鉤和竹竿給茶客懸掛鳥籠,在這樣的地方,就可以見到養(yǎng)在精致的鳥籠里的、被當作珍愛玩物的小相思。

魚蝦蟹鱟的鱟

鱟是海錯,我們?nèi)羰堑叫陆绱笃胰ヂ眯校谑行嫔媳銜r常可以見到這東西。它的形狀很古怪,若不是生長在濱海地方的,多數(shù)叫不出它的名字,有的更從未見過。但在濱海區(qū)域則時常可以見得到。中國沿海各地,從江浙以至海南島都有,但最多的是在福建和潮汕一帶的海濱,香港的出產(chǎn)則沒有上述這幾處地方的多。鱟有在春天上岸到淺水處產(chǎn)卵的習慣,這時在沙灘上最容易見得到,它們有時會爬到山坑里或溝渠口。有一年春天,就有一只鱟從鵝頸橋的海邊大水渠里一直爬到了跑馬地,給人拎起尾巴捉住了。

鱟的形狀像一只鐵鏟,從正面看來又像一頂鋼盔。那一條尾巴就恰如一把刺刀,三棱形的尾巴上有尖刺。它能翹起尾巴來鞭人,給它們刷著一下就要流血。它的一切器官都隱藏在鋼盔似的硬殼底下,殼比蟹殼還要堅硬,四周有刺,保護得非常周密。香港新界的鄉(xiāng)下人將鱟殼用來車水,或者用作舀水的工具。

很多人不曾見過鱟,也不識鱟字。鱟音候,寧波人談到海味,慣說“魚蝦蟹鱟”,許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候”字應該怎樣寫,其實就是鱟。廣東人則將這個字讀成“豪”,因此本地人都叫鱟為“豪”。本地人罵女人淫蕩或賣弄風騷,為“發(fā)豪”或“豪婆”,這是俗語。他們慣常將這個“豪”字寫成“姣”,“發(fā)姣”或“姣婆”。但是據(jù)一位專門研究廣東方言俗字的潘先生告訴我,這個“姣”字,實在應該寫作“鱟”,“姣婆”讀作“鱟婆”。至于為什么讀稱鱟婆,且待后面再說。

寧波人說魚蝦蟹鱟,英文也叫鱟為King Crab。它的樣子雖然像蟹,但它其實不是蟹類。在節(jié)足類動物的分科上,它是與蜘蛛和蝎子同隸一科的。鱟在地球上的生存歷史很悠久,比人類的資格不知要老過多少倍,而且自遼遠的洪荒時代至今,它的形狀改變得并不多(這正是鱟在今日人們眼中看起來形狀是這么古怪的原因)。因此在生物考古學上,它有“活的化石”之稱。

據(jù)說,鱟的祖先,乃是原始時代海洋中的一種大海蝎。今日陸地上的蝎子,就是它們遷居陸上以后經(jīng)過變化的后裔。鱟則是生存在海中遺留下來的后裔。幾十年以前,中國曾發(fā)現(xiàn)過一塊古生代二疊紀的海蝎化石,那模樣雖與今日的鱟有多少不同,但仍使人一望就認得出這是它們的祖先。由于這一塊兩億年以前的化石的發(fā)現(xiàn),一面確定亞洲這一片大土地在那時還是海洋,一面也證實了這“活的化石”的進化系統(tǒng)。

中國舊時對于鱟有許多古怪的傳說?!稜栄拧ひ怼氛f:

鱟形有如惠文,亦如便面?;菸恼?,秦漢以來武冠也。便面,古扇也。大抵鱟色青黑,十二足,足長五六寸,悉在腹下。舊說過海輒相負于背,今鱟背上有骨七八寸如石珊瑚者,俗呼為鱟帆。大率鱟善候風,故其音如候也。其相負,則雌常負雄,雖風濤終不解,故號鱟媚。

《埤雅》也說:

鱟形如便面,骨眼在背上,口在腹下,其血碧。雌常負雄而行,雄者多肉,失雌則雄不能獨活。漁者拾之,必得其雙。在海中群行,輒相積于背,高尺余,如帆乘而行。

大約古人認為鱟的最大特點,除了那古怪的如惠文冠如便面的形狀以外,便是它的“雌雄相負”的特性。據(jù)說鱟是雄小雌大。放在水面,雌的沉到水下,雄的則浮在水面。捉了雌鱟,雄鱟往往留在旁邊不逃走;可是你如果捉了雄的,那雌鱟便“啯嘟”一聲沉到水底去了。

造成古人所說的鱟雌雄相負的特性的原因,乃是海濱平日不易見到鱟,只有春末夏初最多,而這時正是鱟交尾上岸產(chǎn)卵的時期,所以往往“相負而行”;而且雄鱟為了守護產(chǎn)卵的雌鱟,往往不肯離開。雌鱟則因為有保護自己后裔的本能,一有危險發(fā)生,自然先沉到水底去了。

舊時,廣東潮汕海陸豐一帶的海濱居民,對于鱟的這種生活形態(tài)很瞧不起,尤其不滿意雄鱟追隨雌鱟,而一有危險,雌鱟卻自己先逃命的自私態(tài)度。他們用“鱟母”來謾罵一個他們所瞧不起的女人,這也就是前面所說的“發(fā)姣”和“姣婆”,應該寫成“鱟婆”和“發(fā)鱟”的原因。又因為在海濱捉鱟,往往一捉就是一對,因此,廣東有些地方也用“捉鱟”作為捉奸的替代語。

黃 麖

羌鹿,本地人俗呼為黃麖。其形頗似獐,只是獐沒有角,而雄黃麖卻是有角的。麖是香港所出產(chǎn)的唯一較大而又較多的野獸。歐洲人稱它們?yōu)椤澳现袊埂被颉胺吐埂?。它之所以名為吠鹿,是因為那特殊的吠聲。在春季雨天或多霧的夜晚,如果住在香港山頂區(qū)或是新界郊外,很容易聽到它的吠聲。

黃麖比一只普通的家犬略大,全身栗黃色,頭部頸部及腿部的毛色略深,呈棕黑色,腹下較淡,近于白色。雌黃麖沒有角,雄者頭上有一對小角,長約五六寸,老雄麖的角在根下有一小叉。雄黃麖嘴上又有一對獠牙,露出在唇外,像野豬一樣,牙尖上翹,約有兩寸多長。這是用來挖掘樹根及球根植物用的,因為這些都是它們的主要食料。由于長期的挖掘使用,黃麖的牙尖多數(shù)是鈍的。尤其是老黃麖,有時更折斷了一節(jié)。

香港島上、新界大陸及大嶼山,都是出產(chǎn)黃麖的地方??墒且驗樗鼈兪菚兎钩龅?,白天便不容易見得到。它們最喜歡霧,因此在夏天多霧的季節(jié),如果在山上林中散步,便常有機會可以遇見它們。

黃麖的生活習慣和性格都和野豬相似,只是不似野豬那么兇猛。它們喜歡棲息在峻斜的山坡上和深澗的旁邊,野草愈深愈是它們喜歡的地方。它們多數(shù)白天伏在草叢中睡覺,到了黑夜才出來活動。同野豬一樣,它們喜歡偷入田地里來亂掘亂咬。因為破壞力很大,對于農(nóng)作物很有妨礙,因此,它們和野豬在鄉(xiāng)下人的眼中都是一種害物,隨時都在設法捉捕。在香港獵捕黃麖是不違犯保護法令的。鄉(xiāng)下人有獵槍的用槍,沒有槍的在夜晚用陷阱,在黃麖時常出沒的路徑上設陷阱捉捕。如果在白天里捉黃麖,那就要先用獵狗到它們棲息的草叢中去搜尋,或者用炮竹拋到山坳里將它們嚇醒。黃麖是習慣從下向上跑的,你這時就可以站在高處用槍射擊了。到新界去打獵,最興奮的事是發(fā)現(xiàn)了野豬,然而打野豬相當危險,因此,多數(shù)人以獵得一只黃麖歸來為最高的理想。

黃麖的肉,據(jù)吃過的人說,非常味美,是野味中的上乘。在大埔墟市上,偶爾也有鄉(xiāng)民將捉得的黃麖陳列著求售。有角有獠牙的是雄麖,無角無牙又較小的是雌麖。

香港的杜鵑花

凡是愛好花木的人,我勸他們應該抽暇在每年春天到植物公園(俗稱兵頭花園)去欣賞一下盛開中的杜鵑。若是有時間,更不妨到山頂或是新界的青山沙田一帶去走走,因為那一帶的杜鵑花也不少,而且都是野生的。

但也不必太心急,盡可選一個最適當?shù)奶鞖馊プ屑毜仫柨匆幌?,因為杜鵑花是很耐開的。在整個三月,它們可以持續(xù)開花,將枝頭點綴得燦爛似錦。

香港的杜鵑花共有六種,五種是野生的,另有一種是從廣東輸入的。植物公園所見到的開花最密的一種,就是這種。這種杜鵑花,樹身很矮,開花最密,花色從深紅以至淺紅,隨了地勢高低和水土而定。另有一種是紫色的,花朵比紅色的大,但在香港沒有紅色的那么多。

野生的杜鵑,有一種樹身很高,可以高至十五尺至二十余尺,花朵很小,顏色從淡紫以至白色都有。它們開花較遲,可以維持至四月初。

在新界的馬鞍山和大嶼山的鳳凰山上面,另有一種白色的野杜鵑,花朵很大,多數(shù)生在二千尺以上的高處;有的白色花瓣上還有紅點,最為美麗,這是在較低的地方從來見不到的。

杜鵑俗名映山紅,又名山躑躅。香港因了天氣關系,杜鵑的開花比內(nèi)地略早,往往在農(nóng)歷正月,香港的杜鵑早已開得如火如荼了。但在福建和浙江,杜鵑則要在春三月杜鵑鳥啼的時候才開花。

廣東的杜鵑也很多?!稄V東新語》記廣東的杜鵑花云:

杜鵑花以杜鵑啼時開故名。西樵巖谷間,有大紅粉紅黃者千葉者,一望無際。羅浮多藍紫者黃者,香山鳳凰山有五色者。是花故多變,而以殷紅為正色。予詩:子規(guī)魂所變,朵朵似燕支。血點留雙瓣,啼痕漬萬枝。

香港山上的野杜鵑,是受保護野花條例保護的,非得園林署許可,不許攀折和挖掘。愛花的游客應該注意這點。

香港的百足

香港的百足很可怕,又長又大,它不像長江流域和北方的百足那樣,腳細體小。香港的百足已經(jīng)屬于南方的熱帶種,普通一條大百足總有四五寸長,最長的可以長至八英寸。同一種類在西印度群島和南美洲的,有時可以長至十二寸至十四寸,是比蛇類更可怕的一種爬蟲。

香港的大百足,背上是青黑色的,烏油油地發(fā)光,它的紅黃色的腳上有一層殼,像蟹爪一樣,爬起來窣窣有聲,這是內(nèi)地百足所沒有的特點,也是更令人害怕的原因之一。百足是晝伏夜出的,尤其是夏季,它最喜歡在夜間爬入屋內(nèi)來捉蟑螂,這是它的主要食料,也是夏季夜間時常會在屋內(nèi)發(fā)現(xiàn)它的原因。

中國北方人呼百足為蜈蚣,蘇滬一帶則稱為百腳。百足和百腳,其意義是一樣的,都是表示它的腳多。這個俗名非常有趣,因為英文呼百足為“Centipede”,這字的語源是拉丁文,它的原義就是“一百只腳”。另有一種百足的同類,身體較小,生活在潮濕處和泥土中的,爬行得較慢,全身像笛子一樣紅黑相間。它的腳,比百足更多。英文則呼為“Millipede”,它的拉丁文原義則是“一千只腳”。

香港的百足究竟有多少足,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其實,一只長成的大百足,僅有二十二對腳,這還包括尾巴似的最后一對腳,以及變形為牙齒的最前一對腳在內(nèi)。所以一只百足實際上僅有四十只腳。那最前的一對腳,通常已變成鉗形,縮在頭下,從上面是望不見的。這是百足用來獵取食物或咬人的工具。它的形狀像一對鉗形的牙,根上有毒腺,尖端上有孔,從這里注出毒液。但其實這不是毒牙,而是一對毒爪。最后的一對腳,也長長地拖在后面成了“尾巴”,不再用以行路了。所以,一只長成的百足,在解剖上是具有四十四只腳,但它用以爬行的僅有四十只。

百足是卵生的,小百足全身作綠色。逐漸長大,身體變成暗綠色,四肢變黃色。許多不知道百足生長過程的人,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巢綠色的小百足,以為是另一種小爬蟲,其實是誤會了。

百足走路也很有趣。它不是像兩腳動物那樣左右腳交替前進,也不是像四腳獸那樣,左前腳與右后腳、右前腳與左后腳輪流前進的。百足的走路,倒像是一隊雙排的兵士在列隊前進,又像是劃龍船的水手劃槳那樣,無形中分成數(shù)節(jié),互相起伏按著一種節(jié)奏而前進的。

在鴉片戰(zhàn)爭前期,中國開始嚴厲禁煙,洋商的鴉片都不敢直接運入廣州,他們都用躉船駐泊在零丁洋面,然后使用一種特殊的小艇,用走私的方法運入中國沿岸。這種鴉片走私小艇,艇身狹長,用幾十名水手劃槳,其行如飛,它的綽號就叫蜈蚣船。

百足的毒雖不致殺人,可是給它咬上一口,卻是很痛的。因有毒液注入,局部會紅腫發(fā)炎,能使人昏眩、頭痛、嘔吐。又因了百足的腳爪很尖銳,抓住了皮膚不易放松,腳上帶有微生物,皮膚破處也很容易發(fā)炎中毒。

香港另有一種小型的百足,身體細長多足,僅有一寸余長,如果將它踏碎了,在夜間能放出碧色的磷光。

另有一種百足同類的爬蟲,身體較短,腳比百足更多更長,江浙人一般稱之為蓑衣蟲,北方人呼之為錢串子。它全身灰黑色,形狀很難看,時常在潮濕處或屋內(nèi)的墻上出現(xiàn),小者寸余,大者長至二三寸,行走極速。我不知本地人叫它什么,外國人呼之為“持盾者”,說它像古代持盾疾走的武士。在香港不常發(fā)現(xiàn),但在森林陰濕處,則偶然可以見到。有的全身紅綠斑駁,抬高了身體在爛葉上疾走。本地人很怕它,說它咬人比百足更毒。但生物學家卻說這種爬蟲是沒有毒的,因了它最喜歡吃蚊蟲,反而是有益于人類的。

百足的形狀雖然可怕,但中國舊時卻將它入藥,謂可以解毒。廣東人更將百足列入食譜,當作蛇鼠禾蟲之外的異味之一。據(jù)說舊時廣州源昌街有一家大商行的老板,就是以嗜吃百足馳名的。他吃的百足是豢養(yǎng)的。店后有一大坑,在泥土中澆以米汁,蓋上稻草,不久就能生出百足。他周年在坑中養(yǎng)著整千整萬的百足,能用百足制出煎炒蒸焗的整桌百足筵。這真是信不信由你的怪事。據(jù)吃過百足的人告訴我,將大百足浸在滾湯中燙過,剝?nèi)?,剩下一條細白的肉,鮮甜爽嫩,其滋味不輸龍蝦或蟹肉云。

蠟嘴,竊脂

這是兩種有趣的籠鳥,因為它們性情乖巧,容易馴熟,所以獲得玩鳥者的歡迎。兩種鳥得名的由來,都因為它們那一張又大又厚重的嘴,閃閃有光澤,像是一層蠟,因此黃嘴的一種便名為蠟嘴,紅嘴的一種則名為竊脂。后一種的名字很香艷,說它偷吃了胭脂,所以留下了一張紅嘴。外國人稱它們?yōu)樽ν勐槿?,因為蘇門答臘和馬來都是它們的原產(chǎn)地。

蠟嘴的身材確是有點像普通的麻雀,只是毛色不同。黑頭,紫灰色的背,腹下藕灰色,臉上頰有兩塊白斑,黃嘴的黃腳,粉紅嘴的粉紅腳。

香港鳥店里所賣的粉紅嘴的竊脂,都是從馬來和爪哇輸入的,每年還要大批地經(jīng)過香港運到內(nèi)地去。這種小鳥雖然為我們中國人所愛玩,但在原產(chǎn)地則很粗賤,它們是不折不扣的爪哇麻雀,在建筑物的隙縫或檐下做巢,也像麻雀一樣地成群飛到地上覓食。因為又多又賤,而且時常在有人的地方往來。南洋華僑念佛的老太太,時常大批地買來放生,并禁止孩子們捉來玩,說是會令人讀書不聰明。

蠟嘴古名桑扈。江浙和北方人都喜歡養(yǎng)它們。養(yǎng)蠟嘴有時不用籠而用一只鐵叉。蠟嘴又厚又大的嘴,是最宜于啄食谷類的。養(yǎng)熟了的蠟嘴,可以任它立在鐵叉上,然后將一粒黃豆一類的東西拋在空中,它會飛起來噙住再飛回到架上來。

蠟嘴又會銜紙牌算命,這種玩意在香港街頭也可以見得到,不過所用的都是粉紅嘴的竊脂。這都是由測字算命先生或占卦的老太婆養(yǎng)著的。它們會從小籠里走出來,從一疊紙牌里銜一張出來,或是在一堆測字用的紙卷里拖一卷出來,測字的就根據(jù)它所拖出來的字解釋給顧客聽,同時從火柴盒里取一粒谷米一類的東西作為報酬給這只小雀。灣仔的修頓球場和九龍的榕樹頭,一到夜晚就時??梢砸姷竭@種小玩意。你即使不相信算命測字,花一兩毫子看看這小鳥的乖巧表演,有時也是很有趣的。

它們的表演很純熟,很聽話,正是這種小鳥會成為許多人愛畜的籠鳥的原因。但是要它們聽話算命也有個小訣竅,那就是事先不能使它們吃飽,否則它們便對工作以后的那一粒報酬不感興趣了。

黃嘴的蠟嘴,在冬天會到香港和新界來避寒。粉紅嘴的爪哇麻雀,在香港雖然也是過路的候鳥,但有人曾在西環(huán)七號差館旁邊的那座古教堂上,發(fā)現(xiàn)它們在那里做巢。

香港的鴨

春江水暖鴨先知。

在江南水鄉(xiāng),嫩黃的新柳樹下,一群雛鴨在小河上往來嬉水,在河面上漾出一道一道的波紋。這是非常恬靜的江南初春鄉(xiāng)村風景,因此,使得詩人能寫出“春江水暖鴨先知”這樣的富于自然風趣的名句。這樣的情調(diào),在香港的鄉(xiāng)下是很難找得到的。

鴨是僅次于雞的主要家禽,但本地人對于鴨似乎不大感興趣,甚至有許多人對它有反感。不僅做生意的人最不喜歡“吃全鴨”,就是學生哥提起了“吃全鴨”也頭痛。生病的人也忌吃鴨,尤其是患瘡癤等外癥的人,認為鴨肉性毒,吃了能使患處愈加發(fā)炎腫脹。就因為這樣,意頭不好(“吃全鴨”是“零分”和一點生意都沒有之意),又沒有雞那樣滋補有益,于是鴨遂被本地人所輕視了。

但在外江,鴨是非常普遍而被看重的家禽。不僅送禮饋贈要用成對的活鴨,就在筵席上,全鴨也比全雞更名貴,尤其是北京館子的烤鴨,更是比廣東魚翅更看重的上菜。

本地人過年過節(jié),第一是劏雞,很少人劏鴨的。只有吃不起雞的人才劏鴨。紹菜扒鴨、八珍鴨一類的菜,總是被認為是次一等的益食家的粗菜。

本地街市上所供應的鴨,大都來自廣西梧州,有時南洋暹羅等地也有“番鴨”運來。但香港新界的西貢沙田一帶,養(yǎng)鴨的人也不少。咸淡水交界的小河和泥灘,充滿了小魚蝦和螺介,是鴨子最理想的覓食地點。養(yǎng)鴨的人,只要用長竹竿縛著一把破葵扇,按時將鴨群趕下水去又趕回來就行了。

本地人養(yǎng)鴨,最喜歡養(yǎng)鴨乸,因為可以生蛋,老了不會生蛋了,又可以趕到街市上劏了賣;其次是梧州鴨,因為它的肉嫩味好,價錢也好,梧州鴨多數(shù)是白胸的,就連黑鴨,胸部的毛也是白色的,可以一望就知道。

鴨子是喜歡水的。本地另有一種鴨,可以養(yǎng)在岸上或泥塘里,本地人名為“泥鴨”。這種鴨很大,仿佛番鴨,有時一只有七八斤重。這是制西餐的原料,味道不及梧州鴨,但比老鴨乸好得多了。

番鴨是從馬來亞和菲律賓輸入的,現(xiàn)在新界也有人飼養(yǎng),它們的肉是紅色的,味似羊肉,中國人更不喜歡。

香港的狐貍

太平山下本來是很多迷信的。有洋迷信,有內(nèi)地迷信,尤其是本地人,鬼怪的傳說和迷信更多。香港就有幾間很有名的鬼屋,又有猛鬼橋,筲箕灣的舊炮臺也有女鬼迷人。但是奇怪得很,卻不見本地人說起有狐貍精迷人和狐仙的傳說。

本來,狐仙作怪的故事,在中國是流傳非常廣的。在舊時,北京和南京的那些古老大屋,十間有九間都是傳說有狐仙的。就是福建人對于狐仙也很迷信。福州人家多數(shù)供有“大仙”的牌位,連大聲提起“狐仙”兩字也不敢。但是一到廣東,“狐仙”顯然就失勢了?!读凝S志異》和《閱微草堂筆記》里搜羅了那么多狐貍精故事,卻少有“廣東狐貍”的。因此廣東人就從沒有用“狐貍精”這三個字來罵女人的習慣。

廣東的狐貍不成精,連帶香港也沒有狐貍的傳說了,然而這并非說香港沒有狐貍。

在香港很少有機會見到狐貍,然而香港確實是有狐貍的。不僅九龍、新界一帶有,就是香港的山上也有。北京、福州的狐貍,是像老鼠一樣住在人家里的,你可以在屋脊和神樓上見到它們,但是香港的狐貍卻是住在野外山上的,因此便不容易有機會見到了。

香港的狐貍是屬于南中國狐的一種,與福建廈門山上常見的野狐同屬一種。它們的足跡遠及印度、南洋。毛色是火紅的,本地人稱為紅狐貍。大的有兩尺長,后面還拖著一條一尺多長的“狐貍尾巴”。這種狐貍棲在山洞里,晝伏夜出,因此不易為人見到。它們正如一切其他的同類一樣,最喜歡潛入人家的雞籠偷雞,但是最怕狗。

幾年以前,曾有人在新界梅林打死一只母狐貍,發(fā)現(xiàn)了狐貍洞,捉到兩只小狐貍,一雌一雄,送到植物公園去寄養(yǎng),由他們養(yǎng)在園后山上有鐵絲網(wǎng)圍著的這一座小型動物園里。后來一只雌的咬破鐵絲網(wǎng)逃走了,僅剩下一只雄的,后來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有人說笑話:以后山上如有狐貍精出現(xiàn),可能就是這一只逃走的雌狐貍成精作怪了。

水母——白蚱

我們在夏季乘輪渡過海,往往可以見到碧綠透明的海水中,有一團一團淺藍色棉絮樣的東西,在距離水面一兩尺深的水中,隨著潮汛浮沉,緩緩地自東向西流去。這并不是輪船上拋棄的廢物,而是一只一只的水母。

是的,夏天到了,是游泳的季節(jié)了,同時也是水母出現(xiàn)的季節(jié)了。從五月開始以后,這種奇怪的、幾乎透明的生物,就在香港四周的港灣里出現(xiàn)。它們隨著潮水浮沉,有時會給高漲的潮水帶到沙灘上來無法退去,就在那里給太陽曬成一攤腥水,變成一張薄皮。但是游水的人若是在水中不慎給它們叮了一口,不僅肢體會紅腫,而且要發(fā)熱心跳,要一連痛上好幾天。

本地人俗呼水母為白蚱,是夏天海泳的人最怕的東西。它們隨著夏天的進展愈來愈活躍,到了八九月更大批地出現(xiàn),愈是天氣好,它們愈加到處漂蕩。香港若干游泳棚,像西環(huán)的鐘聲等處,是最容易遇到白蚱的。

水母的形狀像是一枚鮮菌,又像是一把張開的降落傘,下面拖著無數(shù)的觸須,在水中順著水流緩緩地漂蕩。水母的觸須像章魚的觸腳一樣,每一根上面附有無數(shù)的吸盤,能纏吸住任何東西,同時還注射毒液。在水中叮人作痛的就是由于每一個吸盤所注射出來的毒液,這本是用來麻醉水母所捕獲的當作食料的小魚蝦的。但是因了它每一根觸須上有幾十幾百個吸盤,一旦幾十根這樣的觸須纏到人的肢體上,所注射出來的毒液也就夠受了。如菲律賓附近海中產(chǎn)生一種水母,若是給它叮了,往往能令人中毒致死。所幸香港海中所常見的水母,有的很小,根本不足為患。就是淺黃色較大的一種,也只能使被叮的部分紅腫麻木幾天,用酒精和普通消炎的藥膏涂一下就可以,是不致有性命之憂的。

水母的顏色有很多,但普通看來總是透明的乳白、淺藍或淺黃色。它們的大小也很懸殊:小的僅有半寸直徑;大的卻可以像一張圓桌面。深海中還有一種水母,它們下面有小魚蝦寄生著,小魚蝦利用水母底下的觸須林為避難所,同時還引誘其他的魚類來追趕它們,以便水母用觸須纏住,大家共餐一頓。這種互相利用的合作生存辦法,是生物界最有趣的現(xiàn)象之一。更奇怪的是,水母從不用觸須叮這些寄生在它下面的小魚蝦,它們彼此之間似乎有一種君子協(xié)定存在。

中國舊稱水母為海蛇,說它無目,以蝦為目,就是誤解了寄生下面的小魚蝦的作用。大的水母用石灰礬水壓出咸水曬干,便是我們在京菜冷盆上常吃的海蜇和羅皮。

沙灘上的貝殼

我的耳朵像貝殼,時常懷念著海的聲音。

這不知是法國哪一位現(xiàn)代詩人的兩句斷句,我忘記了他的名字。我很喜歡這兩句詩,每見了孩子們從沙灘上拾回來的貝殼,就不禁要想起這樣的詩。而事實上也是,你如將貝殼貼近耳朵上去聽,由于外面的聲響傳到空貝殼里所引起的回聲,使你覺得里面好像還殘留著海濤的澎湃和風的呼嘯聲。于是就挑動詩人的幻想,認為雖然早已??菔癄€,久經(jīng)滄桑,但是放在案頭上的空貝殼,只要你拿起來側(cè)耳去傾聽,里面仍始終殘留著海的聲音。

夏天到海灘上去拾貝殼,可說是游水以外的最有趣的娛樂。這種娛樂對于成人和孩子是一樣的適宜。香港本是一個搜集貝殼的理想地點。只是開辟已久和游客太多的沙灘,如淺水灣等處,已經(jīng)不容易找到完整的和新奇少見的種類。有搜集貝殼癖的人,是該向較冷僻的以及離島的沙灘上去搜尋的。

不僅香港的海濱有多少種貝類,無法數(shù)得清,就是世上的貝類共有多少種,也沒有正確的統(tǒng)計。從前志秉先生曾寫過幾篇研究香港貝殼的文章,發(fā)表在《香港自然學家》季刊上,一共著錄了八十種。他的數(shù)據(jù)都是從香港島、九龍以及長洲、舶寮洲等處搜集來的。文章并不曾寫完,后來不知怎樣竟沒有繼續(xù)寫下去了。

“貝類”本來都是活的軟件動物,但我們在沙灘上所拾得的貝殼,里面的“屋主”早已沒有了,而且經(jīng)過海水的沖洗和日光的漂白,貝殼的里外已經(jīng)變得非常干凈,因此,色澤也是啞暗無光的牙白色居多。這些“房屋”的主人,有些可以供食用,被人們認為是海中的珍味,有些可以做裝飾品。但大多數(shù)的貝類,好像自生自滅,除了它們的空殼被人拾去做搜集品以外,對于人類沒有什么關系。其實并非這樣。這些大大小小數(shù)不清的軟體動物,靠了它們的分泌物將巖石和砂粒團結(jié)起來,造成一道堅固的防線,抵御海浪和潮汛的襲擊。對于保持海岸崖面完整和防止水災,它們實在是一批對于人類有益的無名英雄。

中國古時曾經(jīng)以貝殼為貨幣,這就是寶貝的“貝”字由來。這種當錢使用的貝殼,是一種橢圓形的小貝殼,外面很光滑,淺黃色,口上好像有兩排牙齒。這種“錢貝”至今還被南太平洋許多小島上的土人當作珍物,成串地穿起來掛在身上。

構(gòu)成海灘上那許多貝殼的原物,不論大小,若殼的形狀是漩渦形或是筒狀的,我們大都叫它們?yōu)槁?;若是由兩片扁平的殼?gòu)成的,這便是蛤、蟶、蚶、蜆之類。此外還有單片的,殼形像蛤、蚶,但是只有一片,被我們通稱為鮑魚的石決明,就是屬于這一類。不過,構(gòu)成沙灘上的數(shù)不清的貝殼成分,還不只上述三類。有許多細小的白珊瑚枝以及小蟹的空殼,有時也成為搜集貝殼者的注意對象。

香港人常吃的響螺,它的形狀就是螺類的代表形狀之一。響螺的殼外邊作污黃色,里面有很厚的瓷質(zhì),作淺肉色,閃閃有光。這種螺殼將尾部磨破少許,可以吹得響,所以稱為響螺,也就是古人所說的“大吹法螺”的法螺。這不僅被道士用來作招魂之用,就是一般漁船出海,有時也吹這東西來互相打招呼。

螺旋形的尖而長的筍螺,那模樣和寧波人所愛吃的海螄差不多,乃是沙灘上最常見到的貝殼之一。海螄是污黑色的,但是沙灘上的筍螺殼,經(jīng)過多時潮水的洗刷和日光的照射,大都變成白色。沿著螺旋殘留著咖啡色的斑紋,色彩的雅淡該是女人夏季衣料圖案最好的設計。還有一種芋螺,橢圓形像是小芋仔,殼上有黃色和黑色的網(wǎng)紋,非常美麗。

在香港海灘上最容易拾到的貝殼,除了白色的筍螺殼之外,便要數(shù)到本來該是兩片合在一起的蜆殼了。細小的白蜆殼,有的僅有半英寸大,其薄如紙,殼上也有一層層的暈紋。若是能找到一批完整的,由小至大排在一起,看來也頗有趣。古人說蛤蜆之類殼上的暈紋,是每經(jīng)潮水一次就多一層的,像樹干的年輪那樣,這話恐怕不可靠。

蜂房狀和蘭花形的珊瑚石,也該是在海灘搜集貝殼最不宜放過的東西。形狀整齊的珊瑚石,潔白無瑕,不僅放在案上可以做紙鎮(zhèn),同時也可以放在熱帶魚的缸里,或者埋在松樹和文竹的盆景里作為搭配。若是嫌所找得的珊瑚石不夠潔白,可以在雨天放在檐溜下去沖洗,隔了相當時日,自然會潔白的。

街邊和水邊的蛤乸

報上的“街頭巷尾”小新聞,記錄兩個過路人見到一家油店買油送手表廣告的對話,一個說:“咁買一擔油又得個手表,唔系好抵值?”另一個回答:“你真系傻嘅,有咁大只蛤乸隨街跳咩?水野都唔定?!”

“有咁大只蛤乸隨街跳?”這是一句廣東俗語,有時還要在開頭內(nèi)加“邊處”兩字,加強這語氣。蛤乸就是青蛙,也就是田雞,在郊野的水田里或香港山邊都很多,但是在大街上卻不容易見得到,就是偶然有一只,也早已給第一個見到的幸運兒捉去了。因為蛤乸正是廣東人認為的美味之一,煲田雞飯、走油田雞,是酒樓里的熱門食制,因此,絕不會有一只蛤乸漏網(wǎng)在街上亂跳而無人去捉的。這就是“邊處有咁大只蛤乸隨街跳呀”這句俗語的由來,表示世間絕不會輕易有便宜的事情。即使有,實際上仍多數(shù)是“揾老襯”,因為“邊處有咁大只蛤乸隨街跳呀!”

蛤乸雖不會隨街跳,可是一旦到了郊外或山邊水涯,它們卻是隨處可見可捉的。蛤乸是兩棲類動物之一,通??梢苑譃榍嗤?、田雞和蛤蟆三大類,后者包括傳說中著名的“劉海戲金錢”的那只三腳蟾,以及被人當作笑談的想吃“天鵝肉”的癩蛤蟆,還有本地人所說的“蠄食月”的蠄。其實也是這些東西,嚴格地說,它們一律該稱為蛙,是兩棲類中的無尾類,有尾的是水蜥和火蛇。

香港的蛙,包括普通的青蛙和田雞蛤乸,據(jù)說一共有十五種之多。其實有兩種是樹蛙,它們是土黃色的,腳上有吸盤,能夠上樹捕食昆蟲,又能夠隨了環(huán)境變色,所以不容易被人察覺。九龍郊外另有一種牛蛙,棲息在山邊水溝里,叫起來的聲音很古怪,“汪汪”如黃牛,因此名為牛蛙。美洲有一種牛蛙的鳴聲更大,叫起來往往一英里之外都可以聽得到。

關于蛤乸,本地人還有一句有趣的俗話“亞六捉蛤”。這是說登徒子在街上調(diào)戲良家婦女,被人設計騙到家里,無法脫身,關起門來一頓毒打,或是剝?nèi)チ送庖铝P他沖洗屎坑。這就是“亞六捉蛤”,即“局住不得脫身”之意,現(xiàn)在也用來指一般擺脫不掉的麻煩手續(xù)。因為據(jù)說鄉(xiāng)下人捉田雞是在夜間用火照的,田雞見了火光便不動,任人捉捕。可是“亞六”不懂這方法,卻用東西去罩田雞,將它局住,于是“亞六捉蛤”便成為笑話了。

因了捉田雞要用火照,走江湖看相算命,夜間在街邊舉起一盞油燈湊近顧客的臉上給他看氣色,他們行家術語也稱這動作為“照田雞”。這種情形,我們可以夜間在九龍的榕樹頭、香港的修頓球場時常見到的。這也是關于蛤乸的一句有趣成語,誰說街邊沒有蛤乸可捉呢?

白蘭,含笑

從前蘇州的賣花女郎,挽著小竹籃沿街叫賣“梔子花、白蘭花”,你若是指著香港的白蘭花樹告訴她說,這就是白蘭花,她一定不肯相信,因為蘇州花園里的白蘭花,至多僅有二三尺高,人家栽在盆里的,更只有一尺多高。賣花女郎每天所賣的用細銅絲兩朵穿在一起的白蘭花,就是從這些小樹上摘下來的,所以非常名貴。可是香港的白蘭花,以前一個銅仙十朵二十朵。就是現(xiàn)在,一毫也可以買到五六朵。一棵丈余高的白蘭花樹,一年正不知可以不斷地開出幾千朵花哩。

在香港市內(nèi),最容易見到的一棵大白蘭花樹,是植物公園側(cè)門外山坡上的一棵,地點就在鐵崗對上堅道的那條通到公園的斜路旁,就在那個管理交通的燈號的對面。這棵白蘭花樹已經(jīng)粗得不止合抱,看來簡直有十余丈高。在夏季開花的時候,因為樹太高了,站在樹下不容易看見枝頭細小的白蘭花,可是那一股幽香就夠你陶醉,尤其是在夜晚,差不多很遠就可以嗅得到。

白蘭是熱帶植物,葉子有蠟光,在東南亞一帶都很繁殖。云南的白蘭花樹,其高大就不輸于香港。它們被稱為白蘭,是因為白色的花朵有點似建蘭,其實并非蘭科植物。

與白蘭花相似的是含笑花。它們也是常綠灌木,普通有四五尺高,有時可以高至二三丈。開花的時候,花販就沿街叫賣,因此,你在早上可以聽到花販在叫賣含笑?;ǘ浔劝滋m略短,肥肥的一粒,像是一朵小型的未開的蓮花。含笑的香氣非常濃烈,嗅來有一陣很重的熟香蕉的甜味。這正是熱帶花朵特有的香氣。廣東鄉(xiāng)下的年輕女子,喜歡將一兩朵含笑夾在頭發(fā)里,使它終日散發(fā)著香氣。

含笑有時又稱為夜合花,因為那小小的花蕾在白晝是半開半合的。廣東的山歌有云:

待郎待到夜合開,夜合花開郎不來。只道夜合花開夜夜合,那知夜合花開夜夜開。

這是情歌,用夜合花反復來比喻失約的情人和自己的寂寞,可見一般人對于這種花的愛好。含笑又有紫色的,但沒有白色的那么香。又有大含笑、小含笑之別,古詩有云:大笑何如小笑香,紫花那似白花妝。

老榕樹

木棉和榕樹,都是南方特產(chǎn)的樹木。榕樹枝干橫出,往往可以陰籠十畝;木棉則一枝挺秀,上聳云霄。因此在木棉開花的春天,時??梢詮拈艠漤斏贤娋Y著大紅花的木棉,高出四周綠陰之上,如鶴立雞群。這種情形,就是在本港多樹木的山坡上,也隨時可以發(fā)現(xiàn)。

為了這種特性,木棉有英雄樹之稱。至于榕樹,則因了它喜歡寄生在他種樹木之上,起初不過是一小枝,后來逐漸長大,根枝四出,往往將原來所寄生的那棵樹包圍,使它不見天日,得不到陽光水分,以致枯竭而死,因此有霸王樹之稱。廣東人最喜歡在榕樹叢中植一兩株木棉,使它們高出榕樹之上,形成英雄壓倒霸王的場面。

南方人見慣了榕樹,不以為奇,可是一個初到這里的北方人,第一次見到榕樹,才真夠他驚異。他以為是幾十棵甚至幾百棵小樹生在一起,其實僅是一棵大樹。那些無數(shù)小樹,乃是由大樹上的根須,從枝上垂下來,鉆入土中,長大后便變成一根新樹干。這種根須,被稱為氣根,可以循環(huán)生長,使得一棵榕樹化成一間屋甚至幾間屋那么大,使它本身成為一座樹林。廣東鄉(xiāng)下就有好些地方有老榕樹的根枝結(jié)成了拱門,可以容行人車馬通過,號為榕樹門。從前香港利園山上也有一棵著名的大榕樹,有人在榕樹上裝了電燈,將那下垂至地的無數(shù)枝根分成一間一間的茶座,成為一間很別致的茶室??上щS著利園山的鏟除,這棵有名的百年老榕樹也被砍倒了。

榕樹又被廣東人當作風水樹,往往在扼要的地段植上幾株,借以增加形勝,廣大的濃蔭就成為鄉(xiāng)人聚談休息的理想地點,因此,就有榕樹頭講古的成語出現(xiàn)。香港九龍就有一個地方叫榕樹頭,也是大眾休息游樂的集中地。

榕樹的樹身雖然大,可是中空不成器材,但也因此免于斧斤,所以時??梢砸姷桨倌甑睦祥艠洹2贿^,樹身中空了,很容易觸雷引火,因此,時常有暴風雨中老榕樹被焚的新聞。正因為這樣,老榕樹“成精”的故事很多。香港從前就傳說灣仔妙鏡臺有一棵老榕樹成了精,作怪迷人,后來也在大風雨中給“雷神”劈死了。

猜你喜歡
榕樹香港
榕樹街121號
趣味(語文)(2021年9期)2022-01-18 05:52:44
榕樹的美髯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3:00
榕樹
學生天地(2020年16期)2020-08-25 09:27:22
繁華背后,是一個念舊的香港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4
香港之旅
軍事文摘(2017年24期)2018-01-19 03:36:28
展與拍
收藏與投資(2017年6期)2017-05-30 11:30:13
我們應該向香港學什么---參加香港工商業(yè)研討班感想
民族大家庭(2016年5期)2016-03-20 14:52:43
榕樹
快樂語文(2016年29期)2016-02-28 09:03:41
家鄉(xiāng)的“榕樹腳”
香港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37:23
正镶白旗| 新野县| 甘谷县| 新津县| 崇仁县| 阿图什市| 德保县| 临汾市| 冷水江市| 康马县| 苏尼特右旗| 黄龙县| 民勤县| 西和县| 涿州市| 玉环县| 崇仁县| 齐河县| 荆门市| 无为县| 静安区| 精河县| 咸丰县| 桐柏县| 石景山区| 澄城县| 连城县| 灵武市| 昌平区| 衡阳市| 灵石县| 巫山县| 城步| 抚松县| 商水县| 镇远县| 西畴县| 施秉县| 柳江县| 神农架林区| 张家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