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陽欣
圖/視覺中國
在大約一周時間里,編劇史航性騷擾事件經歷了曝光、熱議,以及兩方當事人的分別回應。
2023年4月26日,出版圈社交賬號“青年編輯們”接到匿名投稿,“怎么還沒有人出來錘SH”,評論區(qū)還在紛紛猜測“SH”是誰,第一位女性爆料者站了出來,明確點出史航的姓名,并詳細講述史航未經許可對她做出了“聞頭發(fā)”、“親耳朵”等性暗示行為。隨后,更多的女性爆料者出現,據不完全統(tǒng)計,人數多達二十余位。
史航在5月1日、2日作了兩次公開回應,稱“情緒我理解,但情況不屬實”。他認為他對當事女性的行為不是性騷擾,而是在“不同程度的交往”前提下的“風流交談”和“門內的情調”。他拿出了證據——在他與當事女性的聊天記錄中,對方未明確拒絕他,與他有來有往地互動。
5月3日,女性爆料人小默(化名)發(fā)布文章批駁史航的說法,她解釋自己為什么沒有拒絕,“我奮力裱糊,生怕氣氛落到地上,我們不得不撕破臉。撕破臉會怎樣呢,我就變成了一個‘不識逗的隱患……到了那一步,我無法慶幸自己避免了性騷擾的威脅,而要痛悔自己為什么不能‘解風情一點,以至砸了自己的飯碗,毀了一生的理想?!?/p>
被稱為“21世紀的波伏娃”的凱特·曼恩在她《應得的權利》一書中,剖析過類似的社會事件,她指出,有時候即使是“明確而熱情的同意”,都可能只是一種表象。一個女人面對性騷擾時為什么不能大聲斥責然后揚長而去?她為什么難以毫無內疚和羞愧地說“不”?曼恩解釋,拒絕會讓男性難堪,表達拒絕的女性往往會被認為“拒絕聽從指揮”、“難以共事”。
在《應得的權利》中,曼恩結合近些年引起高度關注的社會事件,揭示了男性的優(yōu)勢和特權對女性造成的傷害,她希望積極糾正這個世界上的結構性不公正現象。這本書的簡體中文譯本于2022年5月出版,獲得了大批讀者的贊譽,被評為豆瓣2022年度社會紀實圖書。
近日,該書編輯孫皖豫接受了《南方人物周刊》記者采訪。她認為這是一本振聾發(fā)聵的書,并感慨:“這本書在揭示類似性別暴力事件的本質上,是一件多么有力的思想武器。”它幫助我們想象一個消除了結構性不公正現象的世界,“那是一個真實可觸、更美好的未來圖景?!?/p>
人:人物周刊 孫:孫皖豫
人:《應得的權利》一書以美國社會為背景,其中分析的案例大多是近年來美國臭名昭著的性別暴力事件,當時有沒有想過它是否適用于中文語境下的社會和文化?例如其中含有一些我們較為陌生的概念,像第一章中的“非自愿單身者”。
孫:決定做這本書之前,我們已經有兩位編輯進行了閱讀評估,發(fā)現與作者曼恩的上一本書《不只是厭女》相比,《應得的權利》更加關注社會現實,而非理論建樹,因而更加通俗易懂,讀者更容易產生共鳴。全書圍繞著“男性特權”這一關鍵詞,從八個方面剖析男性如何以不公平的方式獲益,女性如何面臨嚴重的惡意對待。因此,首先我們認為本書具有較強的可讀性,閱讀門檻低。
書中某些概念乍一看較為陌生,但是結合上下語境以及真實案例會很容易理解,有時還會聯想起中文特有的詞匯,而且本書譯者給這些陌生概念加了簡潔而準確的注釋,幫助讀者理解。
“非自愿單身者”:英文簡稱“Incel”,是網絡上一些亞文化人群的自我描述用語,使用者多為男性。他們認為自己作為男人應該享有女性的愛慕,卻一直無法找到女朋友,也沒有性伴侶??吹竭@個解釋,我們會想到在國內,有些男性會把自己單身的理由歸咎于他人,認為是別人的眼光有問題,而非自己有問題。
“同情男性施害者”:男性在實施性侵暴力行為或其他厭女行為之后,經常比女性受害者得到更多同情和關心。同樣地,當某個性侵者或者性騷擾者被曝光時,我們總會看到這樣的評論:“雖然他確實騷擾了女的,但他是一個非常有才華有能力的人,不能因為這點事情給他的人生簡歷抹上污點?!?/p>
“男性說教”:指的是男人總是居高臨下、充滿優(yōu)越感地向女人解釋事情。類似于我們所說的“某人說話充滿了爹味”。
“第二輪班”:女性要兼顧家庭和事業(yè),白天在公司工作,晚上回到家又要做飯、帶娃、做家務,相當于又上了一個班。
正如佳亞特里·斯皮瓦克所說,“不管概念來自何處,都要物盡其用”,在面對陌生概念時,我們只有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才能積極調動理解力,從而借鑒他人的智慧,來為我們所用。
人:你長期關注女性主義,相比其他的女性主義著作,凱特·曼恩的這本書有哪些獨到之處?它帶給你哪些以往沒有的認知或思考角度?
孫:以往的女性主義作品可能內容偏向于理論,《應得的權利》每一章的開篇都是一個引起廣泛關注的熱門新聞事件,引人入勝,讓讀者能夠輕易讀進去。曼恩不是一味地對男性特權進行譴責,而是認真探究背后的社會文化、心理因素、結構困境以及大眾認知如何影響了法律的制定和實施。
因為每個人的社會背景和成長經歷不同,所以即使面對的都是女性主義,不同的人關注的點肯定也不一樣。
“厭女癥更多是關于女性面臨的敵意,而不是男性在內心深處感受到的敵意。”看到這句話,一下子豁然開朗,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可以看到有些男性其實以為自己在尊重女性,或者以為自己說的話是為了女性好,其實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言行對女性造成了傷害。這些人做出的無意識的厭女行為,反而因為裹著糖衣炮彈,不容易被識破,或者即使女性意識到了其中的不對勁,也很難直接跟這樣的“好人”撕破臉。
當前的醫(yī)療系統(tǒng)是以男性為中心的醫(yī)療系統(tǒng)。在藥物研發(fā)時期,為了減少實驗變量,降低成本,只在男性受試者身上進行實驗,卻忽視了女性特殊的激素反應和生理變化,導致了對女性來說并不適用的劑量,有時甚至危及生命。醫(yī)生在面對病人時會帶有性別偏見,比如在涉及疼痛時,女性患者被視為情緒化的,因此不必認真對待她的自我描述,而男性被認為是隱忍的,因此得加以重視。
人:本書圍繞“應得的權利”展開,這個詞在書中有兩個含義,一是指男性的應得權利感,二是女性的應得權利,它們分別是什么意思?具體指向哪些權利?
孫:“應得權利”常常用來指某些人錯誤地認為自己應該得到的東西,或者是別人虧欠他們的東西。但即便如此,“應得權利”不是一個骯臟的詞,它可以是名副其實、合情合理的東西。曼恩指出,在一個圍繞著男人的欲望和權利組織起來的父權社會中,男性的權利感會更強,有時會產生一些錯誤的認知,沒有意識到自己以為的“權利”其實只是男權社會賦予的“特權”,這些特權侵犯了他人尤其是女性的權利。
“男性的應得權利感”指的是人們期望女性為指定的、往往是擁有特權的男性(privileged men)提供傳統(tǒng)意義上的女性商品(例如性、護理、養(yǎng)育、生育),同時要避免從男性那里拿走傳統(tǒng)意義上的男性商品(例如權力、權威、對知識的掌控)。漸漸地,人們就會心照不宣地認為這些商品是男性應得的,這些男人如果以不正當的手段從女人那里得到了這些商品,作為施害者的他們還經常會得到同情——特別是在涉及性的時候,雖然絕不只限于性。如果男性沒有獲得這些他們被默許應該得到的東西,女性總是受到懲罰——不僅僅因為他們過分自信地認為應該得到這些東西,而是因為整個社會結構都在允許、鼓勵和支持男性的特權。
“女性應得的權利”指的是所有人都有權享有東西的權利,無論是什么性別。然而,女性在社會中往往會覺得自己沒有男性重要,事事不如他們,而且還覺得自己不配享有某些基本的善意和普通的尊嚴。舉例而言,獲得醫(yī)療照護的權利、獲得職權的權利、在自己專長的領域里發(fā)表觀點的權利。
關于“女性應得的權利”,曼恩在本書最后一章里對自己的女兒表達了希翼。
“我希望她有權感覺到痛苦,無論是身體上的還是情感上的。在感覺到痛苦后,她有權大聲哭喊或尋求幫助,她有權得到關心、安撫和照顧?!?/p>
“她有權獲得身體的自主權。當有人表達了想要觸摸她的欲望時(是的,他們必須詢問,而不是想當然地認為她是同意的),她有權選擇是否被觸摸,何時可以被觸摸,以及如何被觸摸?!?/p>
“她有權盡情享受性愛,無論是什么形式,都不要有絲毫羞恥感或恥辱感。我希望她知道,她同樣有權不帶絲毫羞恥感或恥辱感地拒絕性?!?/p>
“她有權利——有時也有義務——說出她的想法,面對不公正的現象要敢于站出來反對,哪怕這么做會讓她身邊的某些人感到不舒服。我希望她知道,她有權發(fā)聲,這不容置疑?!?p>
2018年1月7日,美國比佛利山,第75屆金球獎頒獎典禮派對,阿茲·安薩里( 中) 與女演員交談。圖/視覺中國
人:書中寫到兩個相似的案例,一個是文學作品,一個發(fā)生在現實中。小說《愛貓人》中的年輕女孩瑪戈難以拒絕比她年長14歲的男人的親密要求,她雖然不愿意,但為了不讓對方尷尬,還表現出熱情的樣子?,F實中,23歲的女孩格蕾絲難以正面拒絕34歲的喜劇演員阿茲·安薩里的親密要求,事后才向記者爆料稱自己受到嚴重傷害,讓有些人為安薩里鳴不平,認為他錯在沒有讀心術。在這樣的情境下,女性為什么難以堅定地表達拒絕?案例中的男性是否能以女性沒有堅定拒絕而逃脫法律或道德的苛責?
孫:在這種情境下,女性之所以難以堅定地表達拒絕,是因為父權文化的內化。社會性別根深蒂固的規(guī)訓,使得女性優(yōu)先考慮別人的感受和需求,讓她們不敢或者不好意思拒絕男性,覺得直接拒絕的話會讓男人很沒面子,即使她們并不想和男人發(fā)生性關系。在這種情況下,這種不得不發(fā)生性關系的壓力并非來自個人,而是父權社會的規(guī)章和文化腳本,以及人們(包括女人)認為男人有權利獲得性愛的普遍看法,因此連當事者也會認為,自己不應該破壞男人的期待。這時,曼恩反問道:“為什么我們會把男人可能受到的傷害看得如此重要、如此神圣不可侵犯?”
案例中那些為男性鳴不平的行為是非常不妥的,表現出了對男性施害者的同情,卻忽略了女性遭受的傷害。而后曼恩繼續(xù)指出,就性行為而言,一個顯而易見的道德義務是要主動了解你的性伙伴在內心深處是不是想要這么做。如果真的不確定,還是小心為妙,趕緊收手。
人:2018年9月,布雷特·卡瓦諾(曾是美國大法官肯尼迪的法律助理,現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因一樁36年前的性侵案受到指控時,有人認為受害者曝光此事是為了阻止卡瓦諾被選為最高法院大法官。這位女性受害者在漫長的時間里選擇沉默和隱忍,又為什么在幾十年后依然執(zhí)著于此?
孫:長時間的沉默只是外界看到的表現,它不一定意味著忍氣吞聲和遺忘。對女性受害者個人而言,漫長時間的沉默可能是從巨大創(chuàng)傷和精神沖擊中鎮(zhèn)靜下來的緩沖帶,也可能是在決心站出來捍衛(wèi)自己權利之前的心理準備期——每一個身處男性享有結構性特權的父權制社會的女性都深知,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自己的反抗會是多么艱難。
2018年10月4日,美國華盛頓,示威者闖入美國參議院哈特辦公大樓抗議美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人布雷特·卡瓦諾。圖/視覺中國
人:你之前說,本書在揭示性別暴力事件的本質上,是一件有力的思想武器。這本書出版后,你這一想法得到哪些社會事件的印證?
孫:這本書出版時間是2022年5月,圖書剛上架的那個月,有兩件讓人憤怒的社會事件印象特別深刻。
一是2022年6月10日,唐山男子群毆女性事件在網絡上曝光后,《愛情神話》的導演邵藝輝在評論相關事件時,提到了這本書,并用其中的觀點解釋了事件中“結構性暴力”的存在。他寫道:“又一例性騷擾不成暴打女人的事件,想起這本《應得的權利》??偨Y了不同階層男人的應得權利感。不管高低階層的男性,都認為自己理所應當對女性有取用的資格和權利?!?/p>
二是2022年6月24日,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了近半個世紀前確立的墮胎權的判例“羅訴韋德案”,裁定女性墮胎非法。
當時美國一出臺禁止墮胎法案,很多讀者第一時間就想到這本書的作者曼恩的預見和分析。那些制定政策的男人覺得自己有權控制懷孕的身體,但同時對懷孕的身體如何運作毫無概念,口出狂言,在制定相關法律條款時,無視這樣的做法可能會給女性身體和現實生活帶來怎樣的傷害。另一方面,人們將男人從墮胎的前因后果中排除了出去,仿佛整個事件都是女性自找麻煩,自食其果,卻忽視了這一基本事實:如果沒有男人,女人就不會意外懷孕。因為在這些人看來,限制男人的性自由和生育選擇是荒誕的。曼恩指出:“他們不是為了保護生命,而是為了控制女性,為了強化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期望,那就是,女人要為指定的男人‘提供孩子”“她的定位不是一個作為人的個體,而是一個作為人的提供者——提供生育,提供情感勞動,提供物質支持,提供性滿足,只要是她的男性伴侶想要這些?!?/p>
而通過禁止墮胎法案關鍵便是來自美國最高法院的支持,關于這一點,曼恩也在書中專門提及,甚至具有令人震驚的預見性:“指控布雷特·卡瓦諾性侵的福特女士不僅因為最初遭受的性侵行為而深受傷害,而且很可能因為行使她所認為的公民義務站出來作證,而再一次受到傷害。在聽證會后,她和家人受到死亡威脅,因此不得不搬離原來的家。反觀布雷特·卡瓦諾,不僅被任命為最高法院大法官,而且可能很快以最高法院的名義給予反墮胎運動以關鍵性支持?!?/p>
人:女性主義話題容易被誤解,挑起男性與女性之間的對立情緒,在社交平臺上爭論愈發(fā)激烈,決定編輯這本書之前,你是否有過相關的擔憂?
孫:確實考慮過這個問題,不過后來想通了就沒什么擔憂了。女性主義話題之所以經常引起論戰(zhàn),被人誤解,或許因為它就像一塊石頭一樣,打破了表面平靜的湖面,殊不知湖面以下其實已經暗潮涌動。女性主義只是讓人們正視問題的真相,不再糊弄自己,也避免糊弄他人。雖然現實是,即使有人討論問題也不一定能帶來改變,但如果沒人討論那么問題一定不會解決。沉默是最容易走的道路,但那只是維持現狀,在這種情況下,社會無法進步。
人:你對這本書的出版寄托了什么期望嗎?你希望它能給讀者帶來什么?
孫:首先我自己作為一個讀者,從這本書中確實獲得了一些啟發(fā)和精神鼓舞,比如凱特·曼恩剖析問題的方法,其實和東亞女權主義者的角度有所不同,而且與當下的連接更加緊密。書中的案例是近些年來引起國內外關注的社會事件,涉及醫(yī)療系統(tǒng)、家務勞動、性暴力、公共事務等,可以說,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世界上的大部分角落都是父權社會,因此,當我們將這種分析問題的方法,以及女性視角,放在我們自己的社會文化背景中,同樣能看到類似解讀。這種新視角開闊我們的眼界,讓我們能夠更全面而具體地、有方法地看待自己的文化。
看到問題才能理解問題,理解問題才能去解決問題。我想,這本書便是提供了一種看世界的方法,能夠給混沌雜亂的現實理出(解決問題的)思路。
就像曼恩所說:“我希望她至少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應該擁有哪些權利,并有能力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維護自己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