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州市繡山小學(xué)六年級 施紫諾
冬日的溫州洞頭除了冰涼刺骨的海水,還有神奇的海風(fēng)和暖陽,它們能穿透食物的表皮,注滿海的味道。
每年臘月,海島上家家戶戶都曬起了魚干,人們搓著被凍紅的手在窗臺上鋪魚干,然后滿心期待地關(guān)上窗戶等待風(fēng)干。還有的會把它們掛在院子里、擺在沙灘上,讓這些魚肉接受風(fēng)吹、日曬、霜凍的洗禮。一排排的魚干通透明亮,形成海島一道別具特色的風(fēng)景線。在它們身后,是藍(lán)得不分彼此的海與天,那會兒的洞頭,連空氣里都彌漫著魚干的味道。
每次回老家,奶奶總會打開積滿灰塵的窗戶,從窗臺挑來一塊最大的魚干,切塊,加上蔥姜和料酒,放進(jìn)鍋里蒸。香氣四溢的魚干催促著大家快點坐下來吃飯。奶奶剛把魚干端上桌,大家就不約而同地先“夾”為快。蒸熟了的魚干通透有光澤,咬下一口,滿嘴的咸鮮,鮮嫩有嚼勁,若是再蘸上溫州獨特的“醬油醋”,一小塊魚干就可以讓我吃一大碗飯。
奶奶看著我們吃得歡,然后開始回憶往事:太姥爺以種田為生,唯獨臘月和新年,他會隨著漁民們一起到海邊,用“敲魚”這個古老的方法打魚。所謂“敲魚”,就是將金屬桶放進(jìn)水里,用棍棒不停地敲打桶,魚兒們就會被震得頭暈眼花,往水面上浮。所以每到臘月,太姥爺總能提著一大桶一大桶的黃魚回家,說這些都是大海的饋贈。那時漁民的屋頂、墻壁、衣架上,都曬著魚干。年底從曬好的魚干里面挑出最完整、入味的拿到集市去賣,還能賺來不少錢呢。
奶奶也從太姥爺那里學(xué)會了曬魚干的秘訣,可以讓魚干更加入味。其實在洞頭,每戶人家都有曬魚干的秘訣,因此,魚干的味道并不相同,相同的是每家都認(rèn)為自己曬的魚干是最好吃的。
年關(guān)將近,奶奶總會將曬好的魚干分送給親朋好友。她也會特地送給和自己鬧過別扭的朋友,并會對他們說:“新年想新事,之前的不愉快,咱們就別提了。俺帶來魚干,給你道個歉!”而對方總會喜笑顏開,收下魚干,再送上一些年貨作為回禮,也就“一笑泯恩仇”了。
穿過洞頭中心街,來到對面的小巷,你會看到一排賣魚干的漁夫正吆喝著,他們緊緊挨在一起,互相競爭。這個時候,連城市最繁華的中心街也比不上這條小巷熱鬧。奶奶也在這里賣過魚干,她說有一年帶著八串魚干過來,人們試吃后都贊不絕口,瞬間就被搶光了。我問奶奶:“為什么現(xiàn)在不賣了?”她笑呵呵地說:“現(xiàn)在我們生活好了??!再說,連你們都不夠吃,我還賣什么!”我撓著頭笑了笑,誰說不是呢?
這魚干是大海的饋贈,是生活的提味劑,是洞頭人民熱愛生活、努力奮斗的意義,更是洞頭最樸素也最具人情味的風(fēng)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