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
春節(jié)期間,妻子在家整理衣櫥鞋柜,準備把一些不能穿的衣服鞋子處理掉?!斑祝憧催@兒還有一雙你的布鞋?!逼拮芋@訝道。我過去一看果然是一雙八成新的布鞋,鞋子干干凈凈的,黑色的鞋面,鞋幫和鞋底微微泛黃,已經(jīng)許久不穿了。我依稀記得這雙鞋是我踏上工作崗位后母親為我做的,穿了一兩次因為不舍得就藏了起來。
布鞋是我兒時經(jīng)常穿的鞋子,春秋季節(jié)是松緊鞋,冬天是棉布鞋,都是母親純手工制作,外觀好看結(jié)實,穿著舒適合腳,每一雙布鞋都凝聚著母親的心血。那時候母親白天還要在田間勞作掙工分,因此只有在晚上、雨天休息或者冬閑時才能給我們做鞋。而制作布鞋也是一件繁復(fù)的手工技術(shù)活兒,要經(jīng)過剪裁鞋樣、貼制千層底、依鞋樣切底邊、納底、剪裁鞋幫、滾條包邊、绱鞋等工序,才算大功告成,所以費時費力。
剪鞋樣是基礎(chǔ)工程,鞋樣就是做鞋的圖紙。母親拿來舊報紙或牛皮紙,仔細看一下我們的腳,然后拿起剪刀“咔嚓、咔嚓”剪起來,在移動拐彎中一氣呵成,一副鞋樣初具雛形,稍作修改后就成了。有時候,母親在左鄰右舍看到好看的布鞋,就把鞋樣模仿下來,再根據(jù)我們的腳適當(dāng)修改,現(xiàn)成的鞋樣就有了。我記得母親經(jīng)常翻看的那本陳舊的雜志里,就夾著好多大大小小的鞋樣。
制作鞋底時,母親用面糊把舊衣服拆成的布片一層一層糊到平板上,用手把布抹得服服帖帖的,然后把漿糊均勻地抹在剛才糊好的那層布上,再把那些碎布片一塊一塊拼接上,把整個平板全部鋪完。如此反復(fù),一層一層糊起來,一般糊五六層,最后一層也要用大點的布塊糊上,一是美觀,二是方便干的時候往下揭,最后抬到外面曬干。曬干后又平又硬,然后依照鞋樣裁剪,做成厚厚的鞋底。
納鞋底是重點工程,花時間比較多。先要沿著鞋底的四周走兩趟線,然后從鞋頭一直納到鞋后跟。針腳要不長不短,均勻分布。因為底子比較厚,針穿過去也不太容易,因此母親在中指上端戴上頂針箍,然后用微粗的棉線一針一腳細細地納過去。穿了幾針,母親就將針在頭上篦幾下,然后用頂針箍抵著,將針慢慢往里推進,捏緊穿過鞋底的針尖往外拉。實在拉不動時,就用鉗子夾住那露出的針尖將它拔出來,然后“刺啦、刺啦”地將針眼后的白線不停地抽過來,周而復(fù)始直至將鞋底納好,細密的針腳又整齊又美觀。鞋底做好后,母親就立即趕制鞋面,最后把鞋面和鞋底縫合起來,一雙鞋子就算全部完工了。如果是棉鞋,則在鞋面里塞入棉絮并均勻地鋪好,在鞋底納上事先做好的棉絮墊子。我們穿上嶄新的布鞋常常覺得很有范兒也很自豪,雖然那時候的小伙伴都穿的是布鞋。
到了小學(xué)高年級以后,因為上體育課、進行文藝表演等需要,買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流行的白帆布球鞋,透氣性差,薄薄的橡膠鞋底沒有多少彈性,磨損得也快。上了師范后又穿過平板的帆布運動鞋以及當(dāng)時流行的旅游鞋。踏上工作崗位后,穿上了皮鞋,母親做的布鞋就很少穿了,偶爾休息天在家里時才換上,讓自己的雙腳充分享受那份自由和舒適。
如今像當(dāng)年母親手工做的布鞋已經(jīng)看不到了,日益加快的生活節(jié)奏使手工布鞋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母親的年紀漸漸大了,也不再手工做鞋了,而我正好還保留著那雙母親親手做的布鞋。那細細密密、排列整齊的納底針眼凝結(jié)著的是母親的智慧、勤勞和溫馨的母愛,她為我們納出了一條健康成長的人生路……
(作者系本刊特約撰稿人)
責(zé)編: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