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最根本的層面上,我會將陳亮的長詩《桃花園記》陳亮:《桃花園記》,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21。本文所引該詩作皆出自此版本,不另注。看作一種致敬。陳亮的《桃花園記》與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性當然是一眼即明的,不僅是“諧音?!?,武陵漁人所進入的那個安居樂業(yè)的世外桃源,幾乎就是中華文化里“失落天堂”的代名詞,而陳亮在《桃花園記》里試圖凸顯的也正是“天堂感”和“失落之旅”。在陶淵明筆下,孤懸于歷史之外的桃花源,仿佛從未離開過中華文化的“童年”;而陳亮的故事——我指的是他那些有關(guān)桃花園的詩,尤其是這本書中在我看來光華最為耀眼的前三分之一,恰恰是從童年寫起,大多數(shù)時候甚至直接征用了兒童的視角。包括桃花的意象本身也是一種致敬:從《詩經(jīng)》時代開始,這種花便在中國詩歌的記憶里一遍遍開放著。它不斷加深著古典農(nóng)耕文明的美學形象和自我認同。
在第一首詩里,桃花一年一度地開放,被形容為“一年一度的大火”。大火的說法非常有趣,這其實是一個典型的毀滅意象。農(nóng)耕文明最懼怕的元素或許就是火,或者更準確地說,懼怕的是火的失控,是這種元素的無序增殖——古典農(nóng)耕文明的要義顯然在于秩序。火關(guān)聯(lián)著干旱,并且火會吞噬木頭,會吞噬農(nóng)人賴以生存的植物和賴以棲居的房屋。火意味著與農(nóng)耕文明價值相對立的東西:它不蓄積,而是消耗;不節(jié)制,只管張揚。我想陳亮一上來就用大火形容桃花是有深意的,用這個充滿毀滅預感的意象來寫桃花園也并非偶然——如果沒有毀滅,沒有對毀滅的預感,乃至認知,《桃花園記》就一定不會是此刻的這個樣子,它恐怕就真的會變成《桃花源記》。而一個人在今天重新去寫《桃花源記》顯然是荒唐的。因此,這一切難免會讓我們想到胡安·魯爾?!度紵脑啊?,進而想起《佩德羅·巴拉莫》:村莊已荒廢,親人們都已死去,但幽靈們依然喋喋不休。而大火,同樣隱約指向了馬爾克斯筆下最終將馬孔多從地圖上抹去的颶風:同樣的古老宿命,同樣的“百年孤獨”。
說到馬孔多,自然也無法繞過??思{筆下的約克納帕塔法,那個著名的“郵票大小的地方”。陳亮口中所謂的“北平原”又何嘗不是“郵票大小的地方”呢?因此不可避免地,我們想起了莫言,無論在文學地理學還是現(xiàn)實地理的意義上,陳亮的這片“北平原”,都與莫言筆下的“高密東北鄉(xiāng)”方位接近。我們甚至在《桃花園記》里直接看到了茂腔(其實就是莫言《檀香刑》里的“貓腔”),以及名叫“花脖子”的土匪(這個名字出現(xiàn)在《紅高粱家族》里面,同樣也是個土匪)。既然說到莫言,那就繞不開民間文化和民間傳說,陳亮的故鄉(xiāng)書寫顯然包含了對故鄉(xiāng)土地里生長出來的民間文化的致敬,例如賣后悔藥的老人會在不同的篇章中不斷出現(xiàn),而遠方來客帶來的異鄉(xiāng)元素(比如海螺和蝦醬)也總能夠在“北平原”的話語系統(tǒng)中,以民間傳說的樣貌被重新定義及組裝。畢竟,這些故事發(fā)生在齊魯大地——這里誕生過蒲松齡和《聊齋志異》。
二
當然不是掉書袋,也不是說《桃花園記》屬于熱衷于單純形式互文的“話語雜燴”。無論如何,這一切的背后還有更本質(zhì)化的致敬。正如陳亮在題記里的自陳:“此詩獻給我的故鄉(xiāng)北平原,和北平原上即將消失的桃花園,以及那些在此消散或瘋癲的親人。”這首長詩——顯然,我們也可以將其稱為“這本詩(集)”“這組詩”——致敬的是故鄉(xiāng),致敬的是具體的故鄉(xiāng)背后的整個中華古典農(nóng)耕文明及其話語體系。這種文明和話語體系,曾經(jīng)無比繁盛過。這種繁盛以其強大的價值內(nèi)生潛力及總體性,建構(gòu)出一套經(jīng)典的想象及抒情模式,從而安放過一代代傳統(tǒng)中國人的靈魂。這靈魂棲居在舌頭上,靈魂的問題往往表征為舌頭的問題——在確鑿且持續(xù)的自我言說、自我表達中,一種文明、一種文化、在這種文明和文化中衍生的人,獲得了他的身份、角色、自我認同及歷史主體性。在此意義上,桃花園的確是一個完美的載體:桃花園里的桃樹在基礎(chǔ)性層面上首先是生產(chǎn)資料,它結(jié)出桃子,通過舌頭,進入肉身的能量消耗和轉(zhuǎn)化系統(tǒng);然后,我們知道這桃子是從桃花處來的,于是才在象征和隱喻的層面上,通過相同的器官(同樣是舌頭),進入精神的話語生產(chǎn)和價值增殖系統(tǒng)。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桃花園產(chǎn)生桃花、桃子,桃花和桃子再衍生出桃花園里人物、故事、關(guān)于昨天的舊夢、關(guān)于明天的預言,最終,再被陳亮統(tǒng)一收回到一根同桃花園不可分割的舌頭上面,匯攏、融通、作結(jié)。就像大荒山無稽崖青梗峰下的那塊頑石,最終還是回到了青梗峰下。這里出現(xiàn)了一種《紅樓夢》式的夢幻循環(huán)結(jié)構(gòu),一種與自然世界節(jié)氣規(guī)律在根性上相互吻合的閉環(huán)輪回時空。這樣的結(jié)構(gòu)背后或許潛藏有如下渴望:桃花園永在,親人們永生,武陵人見證過的天堂仍然存活在我們的紙頁上——“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然而,陳亮與我們每個人都一樣地清楚,這樣的中國鄉(xiāng)村正在消失,古典性、經(jīng)典性的農(nóng)耕文明正在消亡。這種消失表面上看似乎可以是古典性的,例如躲藏在婚喪嫁娶的古老儀式之下,但在更加本質(zhì)的層面上,是開啟了一種新的時間模式,有新的文明價值入侵。陳亮在詩中毫不避諱自己的預感,甚至都不僅僅是他個人的預感,而是桃花園里的通靈者,換言之,是桃花園的“靈”本身的預感:“‘快來了——這些年我一直記得閑蛋/每次從瞭望樹上下來時說的這句話/閑蛋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衰老不堪/再也爬不上瞭望樹”(《快來了——》)什么來了呢?陳亮在最后一首詩《桃花仍將灼灼盛開》中已經(jīng)說得很清楚了:“推土機推土機——我已經(jīng)隱約聽見推土機/從遠方向這里掘進/它的轟隆聲,它攪起的滾滾煙塵/隱藏了螞蟻般喧嘩的人群/一切都將消失,仿佛一個巨大的泡影”。推土機的介入的確構(gòu)成了某種形式的終結(jié),然而它本身象征著另一種被呼喚已久的“開啟”。對此,陳亮顯然無法回避。在《有人在喊我》中,陳亮把自己的離去寫成了一場“事故”,甚至干脆就是悲劇,然而事情的發(fā)生,顯然存在著必然性:“從小我就牢牢記著母親的話/‘桃花開的時候,晚上有人喊你,/千萬不要答應(yīng)——/我就用棉花堵上了耳朵,裝作沒聽見”,但事實卻是,“可那聲音不是從耳朵傳來/而是從心里,從血液里傳來的/親切,慈愛,溫暖,讓你無法抗拒”,最終的結(jié)果是,“那聲音后來又引著我誤上了一列火車/先是穿越過好多的黑洞,突然/就來到了一個陌生的世界”。詩人可以用哀歌的方式去回望(或去不徹底地“追悔”)某些事情的“發(fā)生”,但他終究無法否定或逃避這種“發(fā)生”。詩人來到了城市,在這里他遭遇的首先是不適(《巢屋》《樹上的日子》《鳥人》等),他甚至需要在行為方式和肢體動作上模仿故鄉(xiāng)及自然才能夠舒適一些,隨后到來的是適應(yīng)(《樸》《云端》等)。但詩人對這適應(yīng)又終究是存疑的,因此他注定要安排自己失去他在城市里獲得的一切(《樸消失了》《尋找》《積木游戲》等)。他不得不在理性認識的框架內(nèi),不斷增添不真實感和喪失感。非如此,他必不得回返桃花園;非如此,桃花園也難以真正掙脫歷史邏輯的規(guī)束,而在審美和情感領(lǐng)域獲得另一層面的倫理合法性。
正因如此,《桃花園記》盡管在許多部分(尤其是童年鄉(xiāng)村經(jīng)驗部分)充滿現(xiàn)實質(zhì)感,其總體的、基本的調(diào)性卻是幻想的。在個人生命體驗和文明總體邏輯兩方面,這種幻想性的腔調(diào)都可視作某種安慰,正如馬爾庫塞所說:“幻想(想象)仍保留著在被現(xiàn)實組織起來之前的、在變成與其他個體相對立的‘個體之前所具有的精神結(jié)構(gòu)和傾向……想象同它依然從屬的本我一樣,仍然保存著對前歷史的過去的記憶?!薄裁馈澈詹亍ゑR爾庫塞:《愛欲與文明》,第127頁,黃勇、薛民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與馬爾庫塞的原語境相似,桃花園想象的成立及其力量的來源,也同高度秩序化的現(xiàn)代文明帶來的異化及壓抑有關(guān),也同樣可以在“馬克思+弗洛伊德”的雙重視域下加以探討。這一烏托邦般的抒情對象幾乎是“本我”化的,它是壓抑及對壓抑抗拒的產(chǎn)物。但無論如何,這并不是簡單的“返祖”。事實上,中國新詩,乃至五四以來整個中國新文化新文學的發(fā)生,都與中國艱難開啟、蹣跚推進的現(xiàn)代化進程緊緊綁定,而陳亮以及陳亮所寫的《桃花園記》所操持的,又恰恰是這種現(xiàn)代性的語言。陳亮當然是在現(xiàn)代性的視角和基點上來懷念和書寫桃花園的,這背后其實端坐著宏大的歷史邏輯:只有在百余年來現(xiàn)代化進程行將完成的時刻,一種從容的、自由的、在倫理上不再危險可疑的挽歌,才能夠被真正地唱響。因此,陳亮不得不一次次地站到歷史所給予他的極其特殊的位置上來:他一定要站到遠離,甚至對立于桃花園的位置上來(這位置可以是現(xiàn)實地理意義上的,也可以是歷史邏輯意義上的),然后在他的反桃花園的位置上,去重新講述桃花園,去重新結(jié)構(gòu)他對桃花園的記憶和愛——而這樣的姿態(tài)與腔調(diào),又注定使他對立于他實際所處的位置。
當代作家評論 2023年第2期
就像《桃花園記》里的“我”,必先進入城市,將其對桃花園的記憶以及理解納入現(xiàn)代文明的符碼系統(tǒng),然后才能夠逃離返歸。他必先將桃花園作為“他者”,并進而通過某種“回望”,乃至“回返”,使自己也成為另一種意義上的“他者”(現(xiàn)代文明的“他者”)。甚至,詩人觀看桃花園的視角、他所用以言說其觀看的這一整套語言(從形式技術(shù)到價值視角),都是在現(xiàn)代文明中“習得”的產(chǎn)物——在特里·伊格爾頓看來,這種“兩面神式的時間性”,乃是“處于現(xiàn)代主義的核心”,“通過它,人們回歸到現(xiàn)代之前的資源里,以期向后運動而進入一個完全超越了現(xiàn)代性的未來”?!灿ⅰ程乩铩ひ粮駹栴D:《托·斯·艾略特》,〔美〕哈羅德·布魯姆等:《讀詩的藝術(shù)》,第106頁,王敖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這注定是一條二律背反式的歸鄉(xiāng)之路,此中存在著一種根本性的矛盾,乃至悲?。哼@根舌頭一方面背叛了桃花園,另一方面又背叛了這種背叛本身。這是歷史留給我們的另一出“奇異的對聯(lián)式悲歌”,而陳亮將它唱了出來——以一種為我們所熟悉的語言。這進退維谷的舌頭。
三
從這種視角出發(fā),我們再來看看《桃花園記》里寫到的“物”,多姿多彩的“物”、趣味叢生的“物”。動物、植物、物件,顯然,它們不僅僅有“趣味”,同時還有“深意”;不僅僅是“景觀”,同時還是“姿態(tài)”。
桃花園在最基本的維度上,無疑是客觀存在的對象實體,換言之,是一種“物”。《桃花園記》從一開始便是一種未打算脫離“物”,也不可能脫離“物”的書寫(當然,這與近年來反復出現(xiàn)的對當下詩歌寫作回歸“及物”的呼喚指向并不完全重疊)。在《捏造》一詩中,陳亮甚至通過再造微觀桃花園的方式,直接、再次地強調(diào)了桃花園的“物本位”:“每個孩子都會捏制一個屬于自己的小桃花園/然后將象征自己的泥人/毫不猶豫地坐在園子中央”。這是借由兒童游戲展示出的鏡像隱喻。制作“小桃花園”的原材料,是當?shù)赝廉a(chǎn):“墨水河在每個拐彎處沉積了一種泥/黝黑、潤滑、細膩,宛如油膏/用它作為原料做出來的黑陶/薄如蛋殼和蟬翼,敲擊后聲音如玉似磬”。一種“物”轉(zhuǎn)換為另一種,但與現(xiàn)代消費社會中常見到的景觀不同,這種轉(zhuǎn)換并不曾背棄自身的本質(zhì),由桃花園供給的“物”,最終又變成了桃花園本身。這又是經(jīng)典性的古典理想,是前文提到過的那種《紅樓夢》式的夢幻循環(huán)結(jié)構(gòu),一種與自然世界節(jié)氣規(guī)律在根性上相互吻合的閉環(huán)輪回時空。
《月亮垂下的梯子》采用了兒童視角,也是為了突出“物”:房屋是有神性的,它天經(jīng)地義地比人高大。這是一種“有意的無知”,為的是凸顯鄉(xiāng)土生活的“未祛魅”狀態(tài):“家是黃泥壘成的,蓋著黑色的瓦/門口朝南,迎接東南風/……院子里總有一架頂天立地的梯子/有時靠著墻,有時靠在樹杈上/只有父親敢爬上去,或晾曬果實/或用星火點煙,或做些只有天知道的事/……有時正好在夜晚,我感覺那梯子/是從碩大的月亮上垂下來的”。這首詩的最后兩句,是“但很快,梯子就被月亮上的人收走/并紛紛揚揚撒下了許多桃花的花瓣”。家宅、梯子、月亮、花瓣之間,建立了無邏輯而又雄辯的關(guān)聯(lián)性,這種關(guān)聯(lián)性的詩歌表征是,物與物之間可以相互聯(lián)通甚至實現(xiàn)形態(tài)轉(zhuǎn)化,如梯子轉(zhuǎn)換成花瓣。此中暗藏有一種未被工具理性和現(xiàn)代分類學孤立的語言:人可借此與萬物對話,萬物亦可借此與萬物對話?!段液蛣游飩儭贰赌秆颉贰讹L》等都是此中代表,而這種對話的美學極點,或許就是“生”與“死”的無礙對話。《影子》里,“形”與“影”的混淆背后,是活人、死人、桃花的三者不分(“我就先踩住/他的影子,頭開始慢慢抬起來/看到的卻是一個開滿了桃花的巨大墳頭”),由此而來的安慰是巨大的(“父親的墳就在村北的桃花園里/母親去干活時,捎著的水和點心/一半自己用,一半就給了父親/干累了,就躺在墳頭上睡一會兒/——這時,墳前壯碩的桃樹/會悄悄俯上前去垂下了它的蔭涼——”),故而令詩人感懷依戀到桃花園即將消失的時刻(“在桃花園深處,墳頭按風水排列/有父親的大爺?shù)淖娓傅奶一?還有未知的,不知何故/墳頭上的桃花總是開得異常艷麗”)。
其實,在出桃花園的旅程中,詩人遭遇到的“物”顯然更多。形形色色的物,帶著標簽、包裝和價碼,閃耀出結(jié)構(gòu)系統(tǒng)或者說“物體系”的光輝。這樣的“物”當然與桃花園的“物”有本質(zhì)不同。當然,不同首先意味著刺激,“我”并非沒有迷戀過它們。當“物”同身體結(jié)合的時候,欲望被激發(fā)出來(“她們大多刻有桃花的文身”“歌廳還私釀一種桃紅色的酒”“我們空閑時經(jīng)常在此/留戀、迷醉”),但這種激發(fā)并不能夠打消主體意識深處的懷疑主義(“我的身體劇烈搖動,化成一團煙霧”)。陳亮用了巨大的篇幅,去書寫城市語境中,“物”(及其所攜帶著的整個桃花園記憶)的異化,或曰貨幣化過程。本來流浪的“我”,以雕刻桃木暴得大名,又在泡沫的破裂中重回一無所有——從無到有再到無,都沒有離開桃花。那么桃花本身呢?那些沒有離開故土的“物”又怎樣了呢?我想陳亮在此是誠實的,他沒有回避那些無法回避的事實:回鄉(xiāng)后,他發(fā)現(xiàn)那些令他吃盡甜頭又吃盡苦頭的邏輯,也已經(jīng)侵入了故鄉(xiāng):
靠房產(chǎn)或拆遷
一夜暴富的信眾越發(fā)眾多
捐助的銀錢頗豐,遂大興土木進行擴建
并請來遠方高僧主持
頓時香火鼎盛、遠近聞名起來
尼姑將庵產(chǎn)的桃花開光秘制成一種丹藥
據(jù)說可以駐顏;和尚們
將廟產(chǎn)的桃子開光冠以“佛桃”
據(jù)說可以扶陽固脫,延年益壽
胭脂和佛桃的功能越傳越神
據(jù)說已徹底超過白胡子老頭的“后悔藥”了
——每年桃花盛開的時候
在廟前舉行的廟會可謂人山人海
盛況空前——人們騎騾子跨馬
從四面八方來此匯聚,表情肅穆虔誠
還有人從遠方一步一叩首
跪爬而來
如同埃斯波西托所言:“在現(xiàn)代世界,物被它們自身的價值所湮滅……‘價值一詞在世俗化的過程中,早已移入經(jīng)濟領(lǐng)域,其意義已被蕩空。物的價值由客觀參數(shù)所決定,與物內(nèi)在的屬性沒有什么關(guān)系……從使用價值而論,物尚能保存其獨特屬性,可是從交換價值來看,物就喪失其獨特屬性。這就是物的價值何以非但不能鞏固物的意義,反而抹平物之間的差異?!薄惨獯罄沉_伯托·埃斯波西托:《人與物——從身體的視點出發(fā)》,第60-61頁,邰蓓譯,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22。這在根本上緊密關(guān)聯(lián)著馬克思重點論述過的“商品拜物教”話題。如果說童年記憶中,“物”的主體性是“屬于神”的,是“天人合一”的,那么如今,“物”的主體性則是體系化的?!拔锸恰?,但又“物非”。那么“人”呢?“物”的背后當然是“人”的命運。我想二者的命運是相通的:主體性未必完全喪失,但的確面對著巨大的不確定性。不妨說,一切存疑。這造成了巨大的困惑,隨之而來的是不可抵御的孤獨感和失重感。
四
那么,接下來就說說“人”。
老實說,桃花園里的人物——我指的是,充滿了“我”的整個童年記憶的那些人物——某種意義上的確是具有不確定性的。許多人物看起來是奇奇怪怪的,他們的存在無頭無尾,似乎是獨立于正常運行的時間之外的,因而像桃花園里的“物”一樣,呈現(xiàn)出神話色彩——傾聽地底聲音的通靈者,以及賣后悔藥的白胡子老頭,都可以算作此類人物。當然可以說,這些人物本來就是象征性、儀式化的存在。但另外一些同“我”關(guān)系更加緊密的人,同樣在“開端”和“結(jié)局”兩方面充滿了疑問和空白。例如啞姐姐,“啞姐姐和我們家并無血緣關(guān)系/她是那一年墨水河發(fā)大水時/從上游沖下來的孩子,被父親/用網(wǎng)魚的大網(wǎng)救起,后被母親領(lǐng)養(yǎng)”,她的出現(xiàn)完全是一場意外,至于結(jié)局,“姐姐后來突然消失,去向成謎/桃花園里有很多傳說版本”,可謂是無頭無尾(《啞姐姐》)。陳亮一直試圖強調(diào)這種神秘性和不可解性,“多少年了,她的一切如同黑夜無人能解”(《大水》),甚至為這種神秘性特意安排了道具,“這鏡子幾乎從沒離開過啞巴姐姐/姐姐用它梳妝,與鏡中人比劃手語/姐姐消失前幾天晚上/我發(fā)現(xiàn)她的房間里經(jīng)常會射出明晃晃的鏡光”“也許姐姐/是從鏡子里出走了,鏡子里面/有什么誰也無從得知,也許/是另外一個我們沒見過的桃花園吧/鏡子應(yīng)該是她唯一的出口”(《鏡子》),“直到在一個月圓之夜/燭火倏忽動蕩,蠟油紛紛滴落/鏡面在燭火的照耀下猛然爆酥”(《桃花鏡》)。
如果說啞姐姐象征著親情,那么“夭”則指向愛情:這位在相貌特征上與桃花高度重合的女孩子,“是我指腹為婚的/未來‘媳婦兒”,她意外死去后,桃花便成了其精魂的投射與表征(《夭》)。此后的詩篇中,“夭”再一次出現(xiàn),這一次,她帶來的是古老的生殖繁衍主題:“我經(jīng)常會在睡夢里夢見夭”“第一天,我們結(jié)婚,她用桃花汁做腮紅/風不斷地在她頭頂上灑下桃花/第二天,她在吃飯時掰開一個桃子/找到了我們第一個孩子”“到了第十天,我們就有了九個孩子/孩子們漸漸長大/他們又在桃樹杈上建造了自己的房子/我和夭卻在逐年老去/直到有一天洗臉時河水驚叫著發(fā)現(xiàn)了/兩張莽蒼的臉”“而我醒來時只是一個滿頭大汗的孩子/在另外一個世界里卻成了九個孩子的父親”(《我成了九個孩子的父親》)。表面看來,這仍舊與愛情相關(guān),實際卻并非這么簡單。它指向了性欲——卻不是巴塔耶意義上同“耗費”相關(guān)聯(lián)的現(xiàn)代欲望,見〔法〕喬治·巴塔耶:《色情、耗費與普遍經(jīng)濟》,汪民安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而是古典農(nóng)耕文明式的、著眼于生產(chǎn)和積蓄的性欲。簡單說,就是生兒育女、壯大家族、擴大生產(chǎn)。這是一個夢,卻不是簡單的弗洛伊德式的,它以天真卻近乎赤裸的方式,說出了一種古老的、輪回式,幾乎“除此之外再無選項”的命運。桃花園里的每一代人不都是這樣過下來的嗎?甚至,桃花園本身,不也是這樣來的嗎?
因此,桃花園里出現(xiàn)的人物,其神話感實際是來自一種對古老命運的復寫沖動,或者說,這種“無始無終”“夢幻縹緲”式的人物設(shè)計,本身便是對“生死問題”的仿寫。而在農(nóng)耕文明的總體語境中,生死又是對自然節(jié)氣和天地運行規(guī)律的仿寫——日落日升,冬去春來,死亡與復生是自然世界的唯一主題,“日復一日、季復一季、年復一年,它們?yōu)槿祟惖乃劳雠c再生概念提供了一種模型”。〔美〕華萊士·馬?。骸懂敶鷶⑹聦W》,第87頁,伍曉明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人和這片土地上的事物,歸根到底是同源同構(gòu)的。對此,陳亮早早地便給出了自己的表白:“不知從什么時候,我就突然開始發(fā)現(xiàn)/桃花園中那些花、草、樹/河流,昆蟲、牲畜、風、云、鳥兒/和我是連在一起的/我們有著共同的但卻看不見的根……/我懷疑我們是被誰一下子生出來/又千姿百態(tài)生長在大地上”(《我操著整個桃花園的心》),“母親說,我是她在桃花園里干活時/在樹杈上的一只鳥巢里發(fā)現(xiàn)的/那一天傍晚,她突然心神不寧/總感覺附近有個小孩在斷續(xù)地哭……/而更多的孩子是用泥巴捏出來的/——桃花園里的孩子們/大多就是這么千奇百怪地/來到了人世間。母親說/我們從哪里來的,還將回到哪里去”(《孵化》)。這是小的謊話背后大的真實:一切同根同源,因而無生無滅。
五
盡管桃花園中人往往披掛著一層捉摸不定、帶有神秘主義色彩的詩性外衣,但他們所賴以生存、成長、行動的那片土地及其邏輯,其實是穩(wěn)固而確定的。例如,在《干娘》《恍惚》等篇章中,我們顯然能夠看到一種似曾相識的,既是“桃花園式”也是“桃花源式”的人情關(guān)系和情感結(jié)構(gòu)。在本質(zhì)上,這一切并不是神秘的,相反,它們是熟悉而親切的。甚至死亡在此也并不意味著邏輯和意義的取消。真正帶來陌生感和恐懼感的,是來自非肉體性的死亡——那種象征的、舊有空間和時間邏輯的死亡。在此意義上,我認為《捉迷藏》《那些黑洞》《黑暗》等幾首,在整本詩集或者說整部長詩的總體格局中,帶有“軸心”或“裝置”色彩。古老的孩童游戲轉(zhuǎn)喻為全新的成人規(guī)則,試探著舊有世界邊界的動作推開了陌生世界的大門,意外背后隱藏著必然,而離去的已不可能真正回返:“那些尋常的藏身處/已經(jīng)找不到她們了”“多少年后,當我在千里之外/驚訝地發(fā)現(xiàn)了她們/她們說的話我聽不明白,對桃花園/也置若罔聞,只報我淡淡一笑/讓我開始懷疑自己,是真的認錯人了”(《捉迷藏》),“也有一個人小時候進去后/老邁時才回來,他說看到了另外一個世界”(《那些黑洞》),“我在里面哆哆嗦嗦卻什么也沒摸到/最后,只握住了兩把恐怖的黑暗”(《黑暗》)。一種真正的線性時間侵入了,隨之展開的是巨大的、不再重復也不可窮盡的現(xiàn)代空間,時間與空間在此混淆交錯。同樣在巨大的情緒張力及想象張力中混融在一起的,還有童年記憶和成人視角、舊的幻夢和新的現(xiàn)實、“素樸的詩”和“感傷的詩”——如果允許做出直接的判斷,我會說,這幾首是整部作品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在藝術(shù)水準和審美穿透力上最令我滿足的作品之一。
“素樸的詩”和“感傷的詩”是來自德國詩人、美學家席勒的一組概念。在席勒看來,“詩人或則就是自然,或則尋求自然。在前一種情況下,他是一個素樸的詩人;在后一種情況下,他是一個感傷的詩人”。當詩人處于純粹的自然狀態(tài)之中,“他整個的人活動著,有如一個素樸的感性統(tǒng)一體,有如一個和諧的整體。感性和理性,感受能力和自發(fā)的主動能力,都還沒有從各自的功能上被分割開來,更不用說,它們之間還沒有相互的矛盾”。然而,當人與這種自然被分隔開來,“當人進入了文明狀態(tài),人工已經(jīng)把他加以陶冶,存在于他內(nèi)部的這種感覺上的和諧就沒有了,并且從此以后,他只能夠把自己顯示為一種道德上的統(tǒng)一,也就是說,向往著統(tǒng)一”?!驳隆诚眨骸墩撍貥愕脑姾透袀脑姟罚轶桓χ骶帲骸段鞣轿恼撨x》上卷,第489-490頁,蔣孔陽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某種意義上,現(xiàn)代文明是以分類學為潛意識的文明,“各自功能的分割”,乃至將總體的人分割為功能,是其內(nèi)部運行的動力、原理?!短一▓@記》呈現(xiàn)出“素樸”和“感傷”之間的交雜糾纏狀態(tài),呈現(xiàn)出作為個體的“人”在遠離“自然”或“天真”狀態(tài)的過程中,感受到的悲哀乃至不適感——這種呈現(xiàn)的前提是,呈現(xiàn)的主體依然留存了對“素樸的感性統(tǒng)一體”的回憶,而并非將“分割”作為常識和天理早早接受下來。這種前提在下一代人那里即將消失。因此,《桃花園記》里彌散著的,是近幾十年來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迅猛推進、城市化腳步不可逆轉(zhuǎn)的大歷史語境下,一種極其典型的時代美學語氣。這種語氣誕生并寄生于特定、短促的歷史裂隙,我們可能見證的一件事情是,《桃花園記》同桃花園一樣,都屬于正在消亡之物。這是陳亮對“北平原”、對桃花園、對自身的鄉(xiāng)愁,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一群人、一代人的歷史鄉(xiāng)愁與文化懷舊:“從更廣泛的意義上看,懷舊是對于現(xiàn)代的時間概念、歷史和進步的時間概念的叛逆?!薄裁馈乘咕S特蘭娜·博伊姆:《懷舊的未來》,第4頁,楊德友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0。
陳亮對這種鄉(xiāng)愁的表達,不能說就一定是完美的。在我看來,詩人對都市生活的書寫有些過度符號化、概念化,至于結(jié)尾處的回返,似乎也有“不得已”甚或“不可能”的底色在。如果更充分地同“時代現(xiàn)實”這一宏大文本進行對讀,我們不難聽出文本背后的雜音或氣息中斷。倘若繼續(xù)借用席勒的分類,我認為《桃花園記》中“牧歌”的部分,在完成度上要明顯高于“哀歌”部分及“諷刺詩”部分。
無論如何,陳亮提供給我們的東西已經(jīng)足夠豐富:從鄉(xiāng)村現(xiàn)實生活的光澤聲響到個體內(nèi)心世界的山川起伏,從秉火夢游的少年夢幻到霜鬢歸來的中年躊躇,從玄學般的種群記憶到社會學式的時代預感……《桃花園記》以個人史和故鄉(xiāng)傳的形式,向我們呈現(xiàn)出中國北方鄉(xiāng)土世界豐盛的生存細節(jié)、情感結(jié)構(gòu),以及巨大歷史轉(zhuǎn)型下復雜的、多聲部的靈魂低語。絢爛的主體抒情與深沉的歷史注視在陳亮筆下融為一體,而這一切在詩題中早已給出過暗示:如果說桃花源意味著某種懸置在文化結(jié)構(gòu)深處、“無論魏晉”且終究“不復得路”的“源”式審美理想,那么桃花園則是從一開始便被放置在最真實最具體的時空坐標之中。詩人傾聽、記錄、解碼著環(huán)繞這座園子的種種語言:動物的語言、風和莊稼的語言、柏油馬路和推土機的語言。最重要的是,這所有的語言最終化入了一個人的生命言說:它們“和我是相通的/我們有著共同的但卻看不見的根”。而這種言說之所以得以成立,又恰恰是由于桃花園與詩人、與我們,都正共同體驗著某種關(guān)于“消逝”的預感。
【作者簡介】李壯,中國作家協(xié)會創(chuàng)作研究部助理研究員。
(責任編輯 李桂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