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東良
如今相對快節(jié)奏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大大增加了人們的心理壓力,讓很多人莫名產(chǎn)生焦慮、煩躁、失眠,甚至恐懼等“心理反應”。這些心理壓力久而久之就成了影響正常生活的“高壓地帶”。那么,我們該如何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放松心態(tài),進行自我減壓呢?下面,向大家推薦一種有效的心理療法——正念減壓法。
正念減壓療法,簡稱為MBSR,產(chǎn)生于1979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分子生物學博士卡巴金提出并設計。其主要目的是以正念的方式處理壓力、疼痛和疾病,其本身是用來緩解壓力的一套嚴格、標準的團體訓練課程。該療法的核心步驟是進行正念冥想、正念運動、正念呼吸等練習,以協(xié)助病人達到緩解焦慮、煩躁等心理壓力的目的。一般來說,正念減壓心理療法包括接納、初心、放下、信任、耐心、無為、不評判等七種態(tài)度,通過正念減壓可以幫助病人減輕心理壓力、改善生活質(zhì)量,促進良好的飲食、睡眠習慣的養(yǎng)成,減輕或減少病人負面情緒和(或)因其他身體疾病帶來的軀體疼痛感、不適感等“精神暗示性不適反應”。正念減壓心理療法通常適用于失眠、焦慮、抑郁、成癮、強迫、沖動的患者,但不一定適用于曾經(jīng)遭受過精神分裂、雙相障礙性精神疾病等人群。
正念減壓心理療法通常采取5~10人團體訓練課程為主,一般每周一次,每次1.5~2 小時,參加的患者采取連續(xù)的正念冥想、正念運動、正念呼吸等方式進行。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正念冥想
讓訓練者挺直腰身舒服地坐在椅子上,雙腳自然踩在地上,閉上眼睛選擇一個可以注意的對象,可以是自己的心跳、呼吸、感覺等,然后感受呼吸時氣體進出鼻孔時的不同感覺。其間如果發(fā)現(xiàn)注意力分散,也不要在意、責怪自己,只要調(diào)整呼吸,再次自然地把注意力拉回冥想感覺中。正念冥想一般不超過3 分鐘,然后張開眼睛,再用平靜的“心”由近向遠感受周邊事物并結(jié)束本次冥想。
●正念運動
通常采用正念行走的方式進行,要求穿著舒適的衣物、鞋子,需要集中注意力,想象自己與行走時所處的環(huán)境融為一體,專注行走時腳步抬起、前移、著地等時身體的感覺與感受。如果在行走時感覺到壓力、無力感,則需要試著進行自我詢問,探索造成這種不良感覺的原因,通過調(diào)整呼吸、步伐、速度等方式進行有意識的自我放松和調(diào)整。行走時一般按照平常個人正常速度進行就可以。正念行走需按個人身體狀況進行,一般10~30 分鐘為宜。
●正念呼吸
一般要求端身正坐(后背不靠)在椅子上,雙手自然放在膝蓋上,微閉雙眼進行正念平靜呼吸、深呼吸訓練。我們所謂的平靜呼吸即無特別要求下的自然呼吸,呼吸時不要刻意去干預自然呼吸時的頻率、深淺、快慢等。同時把意念集中在每一次自然呼吸時空氣進出鼻腔的感覺。在進行深呼吸訓練時,也需要集中注意力,慢慢地深呼吸并保持幅度適中,感受空氣進出鼻腔時候的感覺即可。但如果深呼吸使人不適,可調(diào)整后進行自然呼吸。部分在進行正念呼吸時無法集中注意力的人(特別是初練者),可以在呼吸時配以默念數(shù)字,從1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和數(shù)數(shù)上,待熟練以后就可以只關(guān)注呼吸,不用再計數(shù)了。每次正念呼吸訓練時間控制在30~45 分鐘為宜。
當然,我們在進行訓練治療的時候,需要在專業(yè)醫(yī)務人員指導下進行,以免出現(xiàn)與個人身心狀況不適宜、訓練不合理而導致的意外發(fā)生。
編輯/趙玉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