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
(海南大學 海南省東坡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海口 570228)
韓國蘇軾研究日漸興盛的原因,大體有二:第一,20 世紀80 年代以來,韓國大學中設(shè)立漢語中文學科的學校不斷增加,研究學者以及學生數(shù)量隨之增加,為蘇軾研究不斷輸入新鮮血液;第二,中韓建交后,兩國的學術(shù)交流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韓國學生不再將臺灣大學、臺灣師范大學等高校作為留學首選,轉(zhuǎn)而選擇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中國大陸的高校進行學術(shù)深造。上述發(fā)表蘇軾研究論文的學者,1992—1999 年的23 位中,有1位在北京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00—2009 的52 位中,有8 位在中國大陸的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10—2022 年的112 位中,有14 位在中國大陸的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這一良性變化,也為蘇軾研究注入了活力。
與前述6 篇論文相比,本文的用力之處在三個方面:一是搜羅殆盡,所有的統(tǒng)計和描述均有據(jù)可查;二是把宏觀考察與具體例證相結(jié)合,以期全面細致地反映韓國蘇軾研究的進展;三是既敘述事實,也有適度的分析,力求不僅準確還有一定的深度。
近30 年來韓國學者發(fā)表蘇軾研究論文399篇,作者共178 位,其中曹圭百33 篇、柳素真22篇、安熙珍19 篇、崔在赫16 篇、金甫暻12 篇、柳種睦9 篇、鄭世珍8 篇、7 篇,車榮益、金桂臺、金研珠、李紀勛、樸魯玹、唐潤熙各6 篇,金炳基、金周淳、柳知源、成元慶、吳洙亨各5 篇。發(fā)表5 篇及以上的作者論文總數(shù)為186 篇,占總發(fā)表量的46.6%;其中KCI 等級論文162 篇,占KCI 等級總發(fā)表量的45.9%。
曹圭百于1996 年獲韓國成均館大學博士學位,后在復旦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曾任韓國濟州觀光大學教授,現(xiàn)在韓國外國語大學授課,主要從事蘇軾詩文研究以及蘇軾作品的翻譯。發(fā)表《蘇軾詩文中呈現(xiàn)的儒·佛·道三家思想考察(1)》(《中國學研究》1994 年第9 輯)、《蘇東坡海南島流配詩探索》(《中國文學研究》2001 年第23 輯)、《朝鮮時代文人對蘇東坡詩文的接受及其蘇東坡觀》(《嶺南學》2006 年第38 輯)、《朝鮮時代文人對蘇東坡其人其文的評價》(《大東文化研究》2012 年第80 輯)、《朝鮮時代漢文學中的蘇東坡“赤壁船游”再演研究——以〈壬戌泛月錄〉為中心》(《韓國文化與藝術(shù)》2021 年第38 輯)等30 余篇論文,出版《蘇東坡對韓國漢學的影響》(首爾:明文堂2016 年版)、《蘇東坡詩研究》(首爾:亦樂2012 年版)等專著2 部,翻譯出版《中國文豪蘇東坡》(王水照著,首爾:月印出版社2001 年版)、《譯注蘇東坡散文選》(首爾:白山出版社2005 年版)、《蘇東坡詞選》(首爾:文學與知性社2007 年版)、《蘇東坡詩選——仕宦前期》(首爾:明文堂2016 年版)等8 部,內(nèi)容涉及蘇軾的人格境界、蘇軾在韓國的傳播與接受、蘇軾作品等多個領(lǐng)域。
柳素真于2013 年獲北京大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韓國梨花女子大學助理教授,主要研究蘇軾詩及其在韓國的接受與傳播。發(fā)表《高麗時期的“東坡熱”與李奎報詩歌》(《東亞文化》2012 年第50 輯)、《蘇軾對海東江西詩派的影響》(《中國語文學》2013 年第62 輯)、《韓國古代文人的“和蘇詩”》(《中國語文學》2013 年第63 輯)、《朝鮮中期文人申欽的蘇軾觀》(《中國語文學》2016 年第72 輯)、《朝鮮文人徐居正對蘇軾的接受形式》(《韓國學報》2017 年第80 輯)、《姜希孟的詩對蘇軾的接受模式考察》(《中國語文學志》2022 年第80 輯)、《〈蠶頭錄〉中呈現(xiàn)的朝鮮文人之“赤壁船游”文化以及〈蠶頭錄〉的意義》(《中國語文學志》2022 年第79 輯)、《蘇軾詩對〈莊子〉的引用及其審美效果》(《中國語文學》2021年第86 輯)、《蘇軾詩中呈現(xiàn)的兒子形象》(《中國語文論譯叢刊》2021 年第49 輯)等20 余篇論文。
安熙珍于1996 年獲北京大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韓國檀國大學教授,主要研究老莊思想和蘇軾詩。發(fā)表《蘇軾詩歌語言的開拓與熔煉》(《中國學論叢》1997 年第6 輯)、《蘇軾“以文為詩”在文學史上的意義》(《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1997 年第6 輯)、《蘇軾的詩論》(《中國學研究》1998 年第14 輯)、《論蘇軾的“和陶詩”》(《中國學論叢》2002 年第13 輯)、《論蘇軾對〈文選〉“編次無法,去取失當”的批評》(《中國學論叢》2007 年第24 輯)、《論蘇軾的“技道兩進”》(《中國學論叢》2013 年第40 輯)、《論蘇軾的飲食文學》(《中語中文學》2007 年第41 輯)、《〈朝鮮王朝實錄〉中的蘇軾記事特征》(《中國學》2018年第65 輯)、《蘇軾〈子姑神記〉初探》(《中國學》2020 年第71 輯)等近20 篇論文,出版專著《向蘇東坡問詩》(首爾:青銅鏡2009 年版)。
崔在赫于2003 年獲臺灣政治大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韓國白石藝術(shù)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國古典文學。發(fā)表《蘇軾的文藝修養(yǎng)論》(《修養(yǎng)人文學》2002 年第32 輯)、《從蘇軾文論寫作時期探討其文藝創(chuàng)作理論》(《中國語文學》2003 年第42 輯)、《蘇軾創(chuàng)作論中的“傳神”》(《中國文學理論》2005年第6 輯)、《蘇軾文藝創(chuàng)作理論的成熟過程研究》(《中國語文學論集》2008 年第50 輯)、《蘇軾文藝思想的“大統(tǒng)一”完成過程研究》(《韓國學報》2012年第66 輯)、《高麗文人對蘇軾文藝理論的接受考察》(《中國語文學論集》2014 年第89 輯)、《李仁老與李奎報對蘇軾詩文接受形態(tài)研究——以〈補閑集〉為中心》(《中國語文學論集》2021 年第130 輯)等十余篇論文,出版專著《蘇軾文藝理論》(首爾:2015 年版),內(nèi)容涉及蘇軾的藝術(shù)觀念、蘇軾在韓國的傳播與接受等領(lǐng)域。
金甫暻于2009 年獲復旦大學博士學位,曾任韓國明知大學教授,現(xiàn)為韓國西江大學教授。發(fā)表《宋元時期蘇詩版本研究》(《中國文學》2009 年第60 輯)、《明代蘇詩版本研究》(《中國語文論叢》2010年第46 輯)、《朝鮮時代蘇軾詩選集之考察》(《人文科學研究論叢》2016 年第37 輯)、《〈朝鮮王朝實錄〉中有關(guān)蘇軾之記載的勘誤及補足》(《中國語文論叢》2022 年第111 輯)、《蘇軾與陶淵明的“相遇”——以因蘇軾而典范化的陶淵明為中心》(《中國文學》2010 年第62 輯)、《詩歌創(chuàng)作中次韻的效果及意義——以蘇軾詩歌為中心》(《中國語文論叢》2010 年第45 輯)等十余篇論文,出版專著《蘇軾“和陶詩”考論——兼及韓國“和陶詩”》(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 年版),內(nèi)容涉及蘇軾詩集的版本考察、蘇軾的文學創(chuàng)作等領(lǐng)域。
柳種睦于1991 年在韓國首爾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xiàn)為韓國首爾大學名譽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國古典詩詞研究。發(fā)表《蘇東坡的文學理論》(《中國文化研究》1993 年第2 輯)、《蘇軾詞風的發(fā)展過程》(《東亞文化》2012 年第50 輯)、《第一次貶謫時期的東坡詞》(《中國文學》1997 年第27 輯)、《潁州·揚州時期的東坡詞》(《東亞文化》2006 年第44輯)、《蘇軾與高麗》(《中國文學》2002 年第38 輯)等9 篇論文,出版《蘇軾詞研究》(首爾:中文出版社1993 年版)、《蘇軾人生歷程與詞風》(首爾:博文寺2017 年版)等4 部專著,翻譯出版《廬山真面目》(首爾:1996 年版)、《蘇東坡詞選》(首爾:知萬知出版社2008 年版)、《蘇東坡散文選》(首爾:知萬知出版社2013 年版)、《蘇東坡前期名詩》(首爾:明文堂2018 年版)等十余部,內(nèi)容涉及蘇軾的文學創(chuàng)作、蘇軾在韓國的傳播與接受等領(lǐng)域。
鄭世珍于2012 年獲韓國首爾大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誠信女子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典詩歌。發(fā)表《烏臺詩案現(xiàn)有研究的局限及其解決方向》(《中國語文學》2011 年第57 輯)、《關(guān)于蘇軾詩的自注初探——詩人對讀者的建議及干涉》(《中國文學》2014 年第80 輯)、《蘇軾茶觀的考察——從“分別心的忘棄”這一側(cè)面切入》(《中國語文論叢》2019 年第92 輯)、《日本五山禪僧所作蘇軾詩之讀后詩研究——以〈翰林五鳳集〉刊載的詩為中心》(《中國文學》2014 年第78 輯)、《十四至十六世紀朝鮮與日本之蘇軾相關(guān)詩會及其共稱“蘇仙”的意義》(《中國文學》2016 年第86 輯)等8 篇論文,內(nèi)容涉及蘇軾的文學創(chuàng)作、蘇軾在日韓的傳播與接受等領(lǐng)域。
車榮益于2013 年獲韓國高麗大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韓國翰林大學泰東古典研究所研究教授。發(fā)表《蘇軾創(chuàng)作論之“虛靜”說研究》(《中國學論叢》2010 年第27 輯)、《蘇軾黃州貶謫時期的文學論和文學創(chuàng)作考察》(《泰東古典研究》2012 年第28 輯)、《〈東坡易傳〉中呈現(xiàn)的蘇軾情感倫理說——與程朱理學倫理說的比較》(《中國學論叢》2018 年第62輯)、《蘇軾〈東坡易傳〉中齊物論視野下的卦爻構(gòu)造》(《泰東古典研究》2021 年第46 輯)等6 篇論文,內(nèi)容涉及蘇軾的文學創(chuàng)作、藝術(shù)觀念等領(lǐng)域。
金桂臺于2002 年獲韓國延世大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韓國群山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國古代散文。發(fā)表《蘇軾前期散文及其特征》(《中語中文學》2001 年第29 輯)、《〈赤壁賦〉與〈后赤壁賦〉之比較分析》(《中國語文學論集》2002 年第19 輯)、《蘇軾議論文中的歷史評論》(《中國語文論叢》2002年第23 輯)、《三蘇之〈六國論〉》(《中國語文學論集》2003 年第25 輯)、《北宋古文運動開展過程中蘇軾的地位》(《中國語文學論集》2004 年第28 輯)、《蘇軾的高麗觀》(《中國人文科學》2007 年第37 輯)等6 篇論文,內(nèi)容涉及蘇軾的文學創(chuàng)作等領(lǐng)域。
金研珠于2005 年獲韓國弘益大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韓國檀國大學助教授,主要研究領(lǐng)域為中國美學。發(fā)表《蘇軾文學文本所見繪畫藝術(shù)論研究》(《中國文化研究》2014 年第25 輯)、《經(jīng)由詩·書·畫呈現(xiàn)的蘇軾禪意研究》(《中國學論叢》2015 年第45輯)、《由流露新意看蘇軾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觀》(《東洋藝術(shù)》2015 年第27 輯)、《蘇軾藝術(shù)創(chuàng)作論之“手熟”境界研究》(《中國文化研究》2015 年第28 輯)、《由“神思”看“隨物賦形”書畫創(chuàng)作論的超越性》(《東洋哲學研究》2016 年第87 輯)等6 篇論文,內(nèi)容涉及蘇軾的藝術(shù)觀念、文學創(chuàng)作等領(lǐng)域。
李紀勛于2007 年獲北京師范大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韓國合同軍事大學教授。發(fā)表《由家學考察蘇軾文風的形成——以戰(zhàn)國縱橫文風接受為中心》(《漢文教育論集》2006 年第26 輯)、《宋代四川眉州的地域文化以及蘇軾的家鄉(xiāng)意識》(《中國文化研究》2011 年第42 輯)、《“文人墨”與蘇軾對墨的認識》(《中國語文學論集》2012 年第73 輯)、《唐宋八大家文章淵源說初探》(《東方漢文學》2014 年第59輯)、《蘇軾愛讀柳宗元文章小考——以〈屈到嗜芰論〉為中心》(《中國散文研究集刊》2014 年第4 輯)等6 篇論文,內(nèi)容涉及蘇軾的文學創(chuàng)作等領(lǐng)域。
樸魯玹于1996 年獲韓國誠信女子大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韓國尚志大學教授。發(fā)表《蘇軾的抒情敘事散文研究》(《中語中文學》1997 年第20 輯)、《蘇東坡的散文理論研究》(《漢文古典研究》2003 年第7 輯)、《論蘇軾散文中所包含的治國之道》(《中語中文學》2007 年第41 輯)、《蘇東坡散文風格研究》(《中國學論叢》2013 年第40 輯)等6 篇論文,出版專著《蘇軾散文研究》(首爾:1997 年版),內(nèi)容涉及蘇軾的文學創(chuàng)作、藝術(shù)觀念等領(lǐng)域。
唐潤熙于2006 年獲北京大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韓國建國大學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國古典敘事理論。發(fā)表《蘇軾題跋文初探——實用性與個性之發(fā)現(xiàn)》(《中國文學》2001 年第35 輯)、《〈東坡志林〉初探:蘇軾筆記文寫作》(《中國散文研究集刊》2012 年第2 輯)、《朝鮮刊本蘇軾詩集版本小考——以〈增刊校正王狀元集注分類東坡先生詩〉為中心》(《中語中文學》2009 年第45 輯)、《唐宋八大家文選集在朝鮮時代的接受與流通——以韓國所藏唐宋八大家古文選集版本為中心》(《中國文學》2011 年第66 輯)等6 篇論文,內(nèi)容涉及蘇軾的文學創(chuàng)作、蘇軾在韓國的傳播與接受等領(lǐng)域。
金炳基于1988 年獲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韓國全北大學名譽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文藝理論、文藝批評。發(fā)表《蘇軾〈寒食詩卷〉黃庭堅跋文考(Ⅰ)——作詩、作畫時期問題與“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句析意》(《中國文學》2012 年第70 輯)、《以蘇軾“常理·常形”論的立場看西歐“印象主義”以后繪畫論之問題——對二十一世紀文化泡沫現(xiàn)象“回歸原點”的檢討》(《韓國中文學會資料集》2015 年第11 輯)、《中國文學與古書畫鑒識的相關(guān)性研究——以分析國內(nèi)個人收藏本之兩幅東坡畫像及一部秋史書畫作品為例》(《中語中文學》2003 年第33 輯)、《成均館大學博物館所藏蘇東坡〈白水山佛跡寺游記〉的真?zhèn)螁栴}》(《書藝學研究》2021 年第38 輯)等5 篇論文,內(nèi)容涉及蘇軾的文學創(chuàng)作、藝術(shù)觀念、藝術(shù)鑒賞等領(lǐng)域。
金周淳(已故)于1984 年獲臺灣師范大學博士學位,曾任韓國天主教大學教授。發(fā)表《試論與蘇東坡相關(guān)高麗漢詩文》(《國際中國學研究》2005 年第8 輯)、《試論蘇軾與李仁老所作〈和歸去來辭〉》(《中國人文科學》2005 年第30 輯)、《蘇東坡〈赤壁賦〉對朝鮮漢詩的影響》(《中國文化研究》2010 年第16 輯)、《蘇東坡〈和歸去來詞〉研究》(《中國學》2010 年第35 輯)等5 篇論文,內(nèi)容涉及蘇軾在韓國的傳播與接受、蘇軾的文學創(chuàng)作等領(lǐng)域。
柳知源于2014 年獲韓國高麗大學博士學位,任韓國高麗大學授課教師。發(fā)表《蘇軾禪詩意境之深化形態(tài)的考察》(《中國學論叢》2009 年第26 輯)、《禪宗公案與蘇軾的佛教領(lǐng)悟》(《東亞佛教文化》2017 年第32 輯)、《蘇軾的仁與慈悲思想之融合及其實踐》(《中國文化研究》2019 年第45 輯)、《蘇軾與四川“巴蜀文化”》(《韓國思想與文化》2016 年第81 輯)等5 篇論文,內(nèi)容涉及蘇軾的文學創(chuàng)作、人格境界等領(lǐng)域。
成元慶(已故)在中國臺灣獲得博士學位,曾任韓國建國大學教授。發(fā)表《松江文學中東坡影響考——以〈關(guān)東別曲〉及〈赤壁賦〉為中心》(《新國語教育》1993 年第50 輯)、《松江與東坡文學之比較考:以〈關(guān)東別曲〉及〈赤壁賦〉為中心》(《淵民學志》1995 年第3 輯)、《蘇軾晚年海南貶謫時期的文學研究》(《新國語教育》1998 年第55 輯)等5 篇論文,內(nèi)容涉及蘇軾在韓國的傳播與接受、蘇軾的文學創(chuàng)作等領(lǐng)域。
吳洙亨于1992 年獲韓國首爾大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韓國首爾大學名譽教授,主要研究領(lǐng)域為中國古代詩詞。發(fā)表《蘇東坡寓言文初探》(《中國文學》1996 年第26 輯)、《柳宗元、蘇軾諷刺散文比較研究》(《中語中文學》1998 年第23 輯)、《正祖的古文指向及御定〈唐宋八子百選〉》(《中國文學》2011 年第67 輯)、《正祖的蘇軾散文接受研究》(《中國文學》2013 年第77 輯)等5 篇論文,內(nèi)容涉及蘇軾的文學創(chuàng)作、蘇軾在韓國的傳播與接受等領(lǐng)域。
除以上學者外,洪瑀欽、姜慶姬、姜旼昊、姜聲調(diào)、金昌龍、金恩景、金姬成、金卿東、金圣基、金相洪、金秀姬、李定桓、李東鄉(xiāng)、李鴻鎮(zhèn)、李瑾明、李京奎、李泰衡、李星培、李元揆、李鐘振、柳己洙、樸仁成、樸順哲、樸永煥、裴圭范、琴榮辰、任振鎬、申懿先、吳昶和、吳臺錫、徐銀淑、嚴連錫、禹在鎬、元鐘禮、鄭墡謨、鄭臺業(yè)等學者也在蘇軾研究方面貢獻了力量。
從論文內(nèi)容來看,韓國學者的蘇軾研究,主要涉及蘇軾的人格境界、藝術(shù)觀念、文學創(chuàng)作、傳播與接受、版本考證、作品翻譯等領(lǐng)域。其中論蘇軾人格境界的有28 篇、論蘇軾藝術(shù)觀念的69 篇、論蘇軾文學創(chuàng)作的126 篇、論蘇軾傳播與接受的128篇;考證類論文以版本考證為主,兼及其他方面,有27 篇;涉及蘇軾作品翻譯的10 篇。另有11 篇論文不屬于上述領(lǐng)域。
蘇軾的詩論、文藝修養(yǎng)論、文藝創(chuàng)作論、文藝鑒賞論、書畫論等多種藝術(shù)觀念均受到韓國學者的關(guān)注,如柳種睦《蘇東坡的文學理論》、洪光勛《蘇軾詩文論與書畫論》(《人文論叢》2004 年第12 輯)、樸魯玹《蘇東坡的散文理論研究》、樸相領(lǐng)《蘇軾的詩畫書一律相通論小考》(《中國人文科學》2007 年第37 輯)、《顧愷之“傳神論”與蘇軾“傳神論”之比較考察》(《東洋藝術(shù)》2017 年第35 輯)、《蘇軾詞以及以詩為詞論》(《中國學報》2020年第91 輯)等。
安熙珍有多篇論文探討蘇軾的詩論,《論蘇軾詩論的“吾喪我”》一文認為,蘇軾的詩學更傾向于莊子,而非儒佛道思想的融合。按莊子“吾喪我”觀點來看,最理想的藝術(shù)境界是在純粹的自我主導下將客觀物象與文學技巧結(jié)合后達成的,詩人精神境界的關(guān)鍵在于“以吾觀物”,而非“以物觀物”。申載煥《〈甌北詩話〉關(guān)于蘇軾詩的詩學觀點探討》(《退溪學與儒教文化》2012 年第51 輯)、文貞子《東坡藝術(shù)論與白云詩論之考察》(《漢文學論集》1994 年第12 輯)、吳臺錫《從題材史看蘇軾的文藝理論與詩》(《中語中文學》1997 年第21 輯)等也對蘇軾詩論作了研究。
韓國學者關(guān)于蘇軾詩的研究成果尤為豐富,包括金珍敬《黃州時期蘇軾詩之編年考察》(《中國語文學志》2003 年第13 輯)、柳知源《蘇軾禪詩意境之深化形態(tài)的考察》、姜旼昊《從押韻美學看次韻詩特征——以元白和蘇軾次韻詩為中心》(《中國文學》2012 年第72 輯)、金秀姬《士大夫隱逸譜系:北宋士大夫的貶謫與“樂”之探究——以王禹偁、歐陽修、蘇軾的詩歌為中心》(《中國語文學志》2021 年第74 輯)、裴圭范《蘇軾與道潛的交游詩考察》(《人文學研究》2016 年第30 輯)、樸素鉉《四言詩〈停云〉的詩意展開及詩體考察——以陶淵明和蘇軾為中心》(《中國文學》2021 年第106 輯)、文寬洙《蘇軾田園詩中呈現(xiàn)的北宋農(nóng)村景象》(《世明論叢》1995 年第3 輯)、《蘇東坡與宋燦鎬詩歌文本中的隱含詩人》(《語言論叢》2014 年第61 輯)、《蘇軾〈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研究》(《人文學研究》2015 年第53 輯)、《蘇軾、蘇過父子詩中的廣東地區(qū)名勝及道家想象力》等。
柳素真于2021 年發(fā)表了3 篇與蘇軾詩相關(guān)的研究成果,分別是《蘇軾詩對〈莊子〉的引用及其審美效果》、《蘇軾詩對韓愈詩文的引用方式以及由此引發(fā)的宋詩特征深化》(《中國學報》2021 年第97輯)、《蘇軾詩中呈現(xiàn)的兒子形象》。金甫暻主要關(guān)注蘇軾的“和陶詩”,發(fā)表了《蘇軾與陶淵明的“相遇”——以因蘇軾而典范化的陶淵明為中心》、《中國古典詩歌作品數(shù)量計算之考察——以蘇軾〈竹枝歌〉9 章及歷代“和陶詩”為中心》(《中國學論叢》2012 年第37 輯)等論文。李鴻鎮(zhèn)連續(xù)發(fā)表了《蘇軾詩研究:以現(xiàn)實批判詩為中心》《蘇軾詩研究:以抒情詩為中心》(《中國語文學》1996 年第27、28 輯)兩篇論文。鄭世珍發(fā)表了《牽涉烏臺詩案的文章之考察》(《中國語文學》2012 年第63 輯)、《蘇軾詩自注初探——詩人對讀者的建議及干涉》(《中國文學》2014 年第80 輯)等論文。
崔在赫《李仁老與李奎報對蘇軾詩文接受形態(tài)研究——以〈補閑集〉為中心》、金甲起《紫霞申緯的詩學——與由蘇入杜論相關(guān)聯(lián)》(《韓國思想與文化》2009 年第48 輯)、孫八洲《申緯與蘇軾》(《東方文學比較研究叢書》1997 年第3 輯)、吳洙亨《正祖的蘇軾散文接受研究》、張真熀《斗室沈象奎詩文學的一面——以東坡崇拜及作品接受為中心》(《東方漢文學》2021 年第87 輯)等論文也側(cè)重于討論蘇軾對高麗、朝鮮時期個體文人的影響。
姜慶熙《〈赤壁圖〉中展現(xiàn)的〈赤壁賦〉之形象和敘事——韓國與中國的〈赤壁圖〉比較研究》(《東洋古典研究》2012 年第47 輯)、金翠貞《民畫對蘇東坡〈赤壁賦〉的接受模式考察》(《韓國民畫》2022年第16 輯)、《“蘇文忠公宋本真相”及十九世紀蘇軾形象》(《美術(shù)史學報》2016 年第46 輯)、《記憶中加工的形象:蘇軾〈偃松圖〉——兼論金正喜〈歲寒圖〉Ⅱ》(《美術(shù)史學》2021 年第42輯)等集中于蘇軾相關(guān)美術(shù)作品的接受與傳播。
唐潤熙集中考察了朝鮮時代蘇軾詩文集的版本問題,如《朝鮮刊本蘇軾詩集版本小考——以〈增刊校正王狀元集注分類東坡先生詩〉為中心》(《中語中文學》2009 年第45 輯)以及《朝鮮刊本蘇軾詩文集與文集版本小考》《朝鮮時代中國本詩文集流入、刊行及接受模式略考——以唐宋八大家為中心》(《中國文學》2010 年第63 輯、2011 年第69 輯)等。
安熙珍《蘇軾〈子姑神記〉初探》、洪瑞姸《〈蘇詩摘律〉的版本考察》(《中國學論叢》2011 年第33輯)、吳昶和《蘇軾〈葉嘉傳〉考論》、鄭墡謨《“今年又三十東坡出”考》(《漢文學報》2020 年第43 輯)、《蕓閣筆書體字本〈四大家文抄〉的編排體系及影響研究》(《書志學研究》2022 年第89 輯)等論文就蘇軾相關(guān)作品、評論等作了考證。
韓國學者發(fā)表的蘇軾研究論文,凡引用蘇軾作品的,均附有翻譯文字。還有一些學者致力于蘇軾作品的整體翻譯,如曹圭百、成百曉、金昌龍、李瑾明、柳種睦等。
蘇軾詩的相關(guān)譯著,有曹圭百《蘇東坡詩選——仕宦前期》、《蘇東坡詩選——黃州流配及仕宦后期》(首爾:明文堂2016 年版),柳種睦《蘇東坡詩集1、2》(首爾:首爾大學出版文化院2012 年版)、《東坡詩選》(首爾:知萬知出版社2009 年版)等11部;蘇軾詞的相關(guān)譯著,有曹圭百《蘇東坡詞選》、柳種睦《蘇東坡詞選》等3 部;蘇軾文的相關(guān)譯著,有曹圭百《譯注蘇東坡散文選》、成百曉《譯注唐宋八大家文抄:蘇軾》(首爾:傳統(tǒng)文化研究會2011 年版)、柳種睦《蘇東坡散文選》等12 部。
在以上六類論文之外,一些韓國學者的研究從文化入手,也有特點,如李時燦《作為美食家的蘇軾之生活與文學的關(guān)系考察》(《中國文學研究》2019年第74 輯)、辛泳周《關(guān)于活用拆字詩的漢字游戲教學方案提議——柳根與朱之蕃的東坡體拆字詩活用》(《漢文教育論集》2017 年第48 輯)、殷皙玟《以蘇軾的龍虎鉛汞說分析丹溪虎潛丸》(《大韓韓醫(yī)學原典學會集》2013 年第48 輯)等。
1992 年中韓建交以來,韓國學者的蘇軾研究,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992—1999 年間,相對活躍的學者有安熙珍、曹圭百、成元慶、金昌龍、柳種睦、李東鄉(xiāng)、李鴻鎮(zhèn)、李元揆、吳洙亨、吳臺錫等,其中柳種睦、李東鄉(xiāng)等集中研究蘇軾的詞,安熙珍、曹圭百、李鴻鎮(zhèn)、吳臺錫等聚焦蘇軾的詩,成元慶、吳洙亨等關(guān)注蘇軾的文,李元揆等對蘇軾的文藝理論較為關(guān)心,金昌龍等對蘇軾的文作了翻譯工作。
2000—2009 年間,較為活躍的學者有安熙珍、曹圭百、崔在赫、洪瑀欽、金桂臺、金相洪、金周淳、李星培、李紀勛、柳種睦、樸永煥、樸魯玹、樸順哲、唐潤熙、元鐘禮、鄭墡謨等,其中安熙珍、曹圭百、林永煥、徐銀淑、元鐘禮集中研究蘇軾的詩,柳種睦等聚焦蘇軾的詞,金桂臺、唐潤熙等聚焦蘇軾的文,崔在赫、洪瑀欽、李星培、李紀勛、樸魯玹、樸順哲等關(guān)注蘇軾的文藝理論,金相洪、金周淳、鄭墡謨等對蘇軾在韓國的傳播與接受較為關(guān)注。
從上述學者的研究,可以大體看出韓國蘇軾研究的進展和總體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