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拾瓔
世界不僅在書里,還在書外。這個暑假,請給孩子上一堂自然教育課,讓孩子在自然中探索、思考并付諸行動,獲得成長的力量。
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對有的家長來說是自然而然的事,但有些家長就認為,到大自然中去純粹是玩,是浪費時間,他們很難明白廣闊的原野、潺湲的溪流、橘紅的落日對一個孩子成長的意義,不明白大自然那偉大的魅力究竟在哪里。而我,也只了解到一些局限。
大自然是孩子獲取科學經驗的捷徑
有人可能會迷惑不解,大自然不就是那些樹呀,云呀,山呀,湖泊呀,動物呀,曠野呀,科學經驗怎么會跟這些簡單的事物聯系在一起呢?
是的,它們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科學離不開想象,而想象力是一種寶貴的直覺,是形象的延伸,是在頭腦中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想象力豐富的人對宇宙萬物充滿好奇,通過細密的觀察和聯想,可以提煉出物質世界的普遍聯系,從而形成智慧。而缺乏想象力的人,也就缺乏創(chuàng)造力,他們習慣于將自己桎梏在眼見為實的牢籠里,不會大膽假設,從而掩蓋了想象和直覺的光芒。
人們總是認為科學、美學、人文、藝術才是有價值的,卻忘了大自然才是誕生它們的溫床與母腹。
當我的兩個孩子還在媽媽子宮中安睡的時候,我便帶他們到自然中去,讓他們熟悉大自然的聲音和呼吸。等他們出生后,我推著嬰兒車,或抱著他們,走進林中,在河畔漫步,聽小溪的鳴唱和瀑布的轟響,凝視水面的藍蜻蜓,撫摸野菖蒲澀澀的葉子,讓他們把手伸進清澈的湖水里,感受春日湖水的清涼……大自然對孩子的浸潤總是不動聲色的,當孩子慢慢長大,看過的花,踩過的水,摸過的樹,爬過的山,都能為他們的想象力插上翅膀,讓他們成為想法獨特的人。
我還清晰記得,女兒到初中學地理海陸等溫線分布時,她居然跟我解釋,為什么初冬湖上的冰是中間薄邊緣厚,而冬末是中間厚邊緣薄。因為她在那樣的湖邊走過不止一次,等時機來到,便可以把看到的現象和學到的原理聯系起來?;蛟S是因為見識過數不清的樹和各種各樣的動物,兒子學生物如魚得水;可能無數次耳聞目睹過自然中的霧雨雷電,并數次思考和存有疑問,姐弟倆的物理都學得很好。在我看來,這與他們親近大自然是分不開的,大自然啟發(fā)了孩子們的心智。
科學知識、科學道理的真正源泉不在書本,而在大自然,在河流、草地、山嶺、樹林之中。
生活自然、自由,并有適當的界限
我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小孩叫帕夫,他的爸爸媽媽非常愛他,無微不至地照顧他。他吃媽媽準備的營養(yǎng)均衡的食物,打市面上最新的疫苗,從不參加劇烈活動。他的手不能有一點兒細菌,不吃帶籽的水果。他圍著媽媽親手編織的圍巾,不讓感冒病毒有機可乘??墒?,帕夫還是得了很可怕的病,媽媽帶他去看醫(yī)生。沒有打針,不用吃藥,醫(yī)生開了一張清單,列了帕夫必須做的事情:去戶外玩耍,認識新朋友,照顧小動物,做白日夢,根據自己的心情在高處鳥瞰或者低處仰望。
帕夫的病會好嗎?當然會好的,這個高明的醫(yī)生開出的藥方十分符合一個孩子成長的規(guī)律:生活自然、自由,并有適當的界限。
雖然帕夫是繪本里的人物,可現實中和他一樣患上“自然缺失癥”的孩子并不少見。我們常??梢钥吹剑恍┘议L帶孩子在公園里玩,不讓孩子抓沙子,害怕孩子亂跑,禁止孩子席地而坐。哪怕孩子摟抱一棵樹,盯著一只蜘蛛好奇地看,家長們都會趕緊提醒:“臟啊,寶寶,離遠一點兒?!彼麄儾欢茫瑤秃⒆用摰粜m,把工具放在孩子能夠到的地方,把他們丟在沙坑里,蹲在他們旁邊,任憑他們察看昆蟲、張開小手去摸想摸的東西,這才符合孩子的成長天性。
大自然滋養(yǎng)孩子溫柔敦厚的心靈
“一個人能觀察落葉、羞花,從細微處欣賞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樣。”不知道你如何理解英國著名作家毛姆這句話,我是這樣理解的:一個能從細微處欣賞世界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里,會保持天真和質樸,溫柔且敦厚。哪怕遭遇艱難困苦,不得不踏進荊棘之地,看見一簇野花依然能心生愛意;就算他們的人生路途無比順遂,也能記得璀璨的星空,時時對它保持一份樸素的愛和純真的向往。
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孩子不再把花從枝頭上擼下來,而是安然地抬頭仰望它;不再凌駕于萬物之上,而是能用溫厚的眼神跟它們坦然相對;不再四體不勤五谷不分,懂得把渾濁的汗水滴進泥土。那么,孩子就擁有了與自己、與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品質與能力,成為一個精神上永遠富足的人。
正如畢淑敏所說:“你必得一個人和日月星辰對話,和江河湖海晤談,和每一棵樹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鬢廝磨,你才會頓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時間之貴、死亡之近?!蔽蚁?,哪怕我們的孩子不能卓越,他的心靈都會像童年那樣,純真、好奇,無論他長到多大的年齡,依然對世界充滿洶涌的愛意。
編輯?喬可可?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