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唐志強
暑,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指天氣較炎熱,但還沒到最熱。
小暑節(jié)氣的到來,標志著黃河流域及全國大部分地區(qū)進入炎熱季節(jié)。
小暑之后進入三伏天,所謂“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三伏天便是一年最熱的時期。
明代時,防暑降溫的技術(shù)比以往更加先進,古人通過設計房屋建筑規(guī)制上的參數(shù),達到夏至前后屋檐遮陽,冬至前后陽光滿室的冬暖夏涼狀態(tài)。比如“檐步五舉,飛椽三五舉;柱高一丈,平出檐三尺,再加拽架”的北京宮殿建筑,便是通過運用冬夏季日影的角度(即太陽高度角,如北京地處北緯40°,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角為26.5°,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角為73.5°)來設計屋檐角度的。
在我國,有著小暑之后曬衣曝書的習俗,據(jù)說這跟六月初六龍王曬龍鱗的傳說有關(guān)。人們效仿龍王,在六月初六這天把衣服、書畫等物品拿出來晾曬,說是這天晾曬可以保證以后不被蟲蟻蛀蝕。
到了魏晉時期,曬衣的舊俗演變成了豪門大戶爭相炫耀財富的機會,當時“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咸很是鄙視這種風氣,故意在他的富豪鄰居拿出綾羅綢緞晾曬時,把自己破舊的衣服高高掛起以做對比。人們好奇地問他原因,他說:“未能免俗,聊復爾耳(姑且如此而已)!”
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記載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說是東晉有一個叫郝隆的名士,看見鄰居們紛紛拿出衣服被褥等晾曬時,就掀起衣服躺在地上,把肚皮對著太陽曝曬。別人問他在做什么,他說自己在曬書。
其實關(guān)于“曝書”的習俗,在我國已有2000 多年的歷史,西周歷史典籍《穆天子傳》中便有“天子東游,次于雀梁,曝蠹書于羽陵”的記載。曝書到漢唐時逐漸形成了一種制度,到了北宋則演變成文人士大夫互相品鑒學習的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