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蓮 郭華燕 羅玉星 陳巧平 肖云珍
(福建省婦幼保健院急診科,福建 福州 350001)
皮下注射是臨床上較為多見的基本護理技術操作,適用于小劑量藥液以及生物制劑的注射中。此方法相比肌內注射,具有吸收速度慢以及起效時間長的特點,注射后多見的不良反應是疼痛[1-3]。在對患兒采取皮下注射時,因患兒懼怕注射器以及其穿刺時產(chǎn)生的疼痛感,使得患兒產(chǎn)生哭鬧、抵觸行為,進而影響注射效果。常規(guī)皮下注射固定方法無法獲得較好的效果,不能有效減少劃破皮膚、皮下硬結以及針頭脫出的發(fā)生。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的注射固定方法在患兒皮下注射中對劃破皮膚率、皮下硬結率及針頭脫出率的影響,為臨床開展相關護理工作提供循證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6~12月在福建省某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急診科治療的30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按照簡單隨機分組方法將其隨機分為常規(guī)組及改良組,各150例。常規(guī)組采取常規(guī)固定注射方法,改良組則采取改良后注射固定方法。改良組患兒男68例,女82例,年齡2~8歲,平均(5.76±1.34)歲;常規(guī)組患兒男72例,女78例,年齡2~9歲,平均(5.67±1.23)歲。兩組基礎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規(guī)組 該組患兒接受常規(guī)固定注射方法。取側抱坐式注射,對患兒需要注射的位置進行常規(guī)消毒后,左手繃緊患兒的局部皮膚,右手握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針栓,將針尖斜面朝上,與患兒皮膚呈30°~40°,迅速將針梗的1/2~2/3經(jīng)皮刺入,將藥物緩慢推注后,用干棉簽對針刺處進行輕壓,迅速拔出針后,對針刺位置進行按壓,直至不出血為止。
1.2.2 改良組 該組患兒接受改良后固定注射方法。在進行注射前,需指導患兒家屬抱好患兒,較小的患兒指導其家屬雙腿夾住患兒的雙膝蓋及大腿部,對患兒進行心理疏導,鼓勵、安慰患兒。對患兒需要注射的位置進行常規(guī)消毒后,左手食指與中指間夾住一支無菌棉簽,左手握住患兒注射的肢體,拇指繃緊皮膚,右手手持注射器,以食指固定針栓,針頭斜面向上,與患兒皮膚呈30°~40°,快速將針梗的1/2~2/3刺入三角肌下緣,針頭稍稍偏向外側,左手拇指食指固定針筒與針頭連接處,左手掌根與小指固定注射部位上方的局部皮膚與肢體,隨著患兒肢體小范圍活動固定針筒,右手勻速緩慢推藥,注射完畢快速拔針,按壓2~3 min。
1.3 評價標準 對比兩組劃破皮膚率、皮下硬結率、針頭脫出率以及疼痛程度和家屬滿意度。①觀察并記錄患兒劃破皮膚、皮下硬結以及針頭脫出情況。②觀察兩組一次注射成功率。③采取疼痛模擬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對患兒的疼痛程度進行評價,該量表分值范圍0~10分,其中無痛為0分;輕度疼痛,可忍受為<3分;存在疼痛,影響睡眠,可忍受4~6分;嚴重疼痛,無法忍受為7~10分,分值越高,則說明其疼痛程度越嚴重。④對兩組舒適度進行評價,采取自制舒適度問卷表進行了解,等級為非常舒適、一般舒適及不舒適。舒適度=(非常舒適例數(shù)+一般舒適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⑤制定家屬滿意度調查表,評價家屬對不同的固定注射方法的滿意度。滿意度評判標準為非常滿意≥90分,一般滿意60~90分,不滿意<60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shù)+一般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所得到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處理。(±s)用于表示計量資料,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n(%)]用于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提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劃破皮膚率、皮下硬結率以及針頭脫出率對比 改良組劃破皮膚率、皮下硬結率、針頭脫出率均低于常規(guī)組(2.67%vs.7.33%,2.00%vs.8.00%,2.00%vs.6.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劃破皮膚率、皮下硬結率以及針頭脫出率對比[n(%)]
2.2 兩組一次注射成功率對比 改良組一次注射成功率為97.33%(146/150),常規(guī)組一次注射成功率為87.33%(131/150)。由此可見,改良組一次注射成功率相比較常規(guī)組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594,P=0.001)。
2.3 兩組VAS評分對比 改良組VAS評分為(1.34±0.23)分,常規(guī)組VAS評分為(3.25±0.57)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8.058,P=0.001)。
2.4 兩組舒適度對比 改良組舒適度為96.67%(145/150),非常舒適例數(shù)為103 例(占比為68.66%),一般舒適例數(shù)為42 例(占比為28.00%),不舒適例數(shù)為5例(占比為33.33%)。常規(guī)組舒適度為88.00%(132/150),非常舒適例數(shù)為89例(占比為59.33%),一般舒適例數(shù)為43例(占比為28.67%),不舒適例數(shù)為18例(占比為12.00%)。χ2檢驗結果顯示,兩組患兒在非常舒適(χ2=2.835,P=0.092)、一般舒適(χ2=0.016,P=0.898)、不舒適(χ2=7.957,P=0.005)和舒適度(χ2=7.957,P=0.005),改良組舒適度相比常規(guī)組更優(yōu),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5 兩組家屬滿意度對比 改良組家屬滿意度為92.67%(139/150),非常滿意例數(shù)為95例(占比為63.33%),一般滿意例數(shù)為44例(占比為29.33%),不滿意例數(shù)為11例(占比為7.33%)。常規(guī)組家屬滿意度為80.67%(121/150),非常滿意例數(shù)為78例(占比為52.00%),一般滿意例數(shù)為43例(占比為28.67%),不滿意例數(shù)為29例(占比為19.33%)。χ2檢驗結果顯示,兩組患兒在非常滿意(χ2=3.946,P=0.047)、一般滿意(χ2=0.016,P=0.899)、不滿意(χ2=9.346,P=0.002)和總滿意度(χ2=9.346,P=0.002),改良組家屬滿意度相比常規(guī)組更優(yōu),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皮下注射就是向皮下組織內注射藥液。通常使用的注射部位是上臂和股外側。如胰島素口服易受胃腸道中消化酶的損害而喪失功能,皮下注射則很快被機體吸收。早在15世紀意大利學者卡蒂內爾便給出了注射器的基本原理[4]。英國弗格森最早應用玻璃注射器,玻璃透明度高,可觀察注射藥物。之后又出現(xiàn)了玻璃管金屬并用的注射器,可采用煮沸法滅菌,針頭可研磨尖后重復使用并消毒[5]。目前注射器均為塑料制成,使用1次就丟棄,極大地降低了在注射過程中感染的風險。皮下注射的目的是快速發(fā)揮藥效,適用于不可以或者不適合通過口服給藥者以及局部麻醉給藥或術前給藥、預防接種者。
皮下注射具有創(chuàng)傷性,能夠對患者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刺激[6]。此種方法多在小劑量藥液注射治療中,與肌內注射相對比,其藥物吸收速度慢、藥效起效時間長[7]。臨床上在對患兒采取皮下注射時,因患兒年齡較小,容易對注射器產(chǎn)生恐懼,以致其產(chǎn)生抵觸行為,無法順利進行皮下注射治療[8]。常規(guī)的皮下注射法進針速度慢,針頭通過真皮層時間較長,產(chǎn)生的疼痛感凸顯,同時無法較好的應對患兒抵觸行為,從而產(chǎn)生劃破皮膚、皮下硬結以及針頭脫出的情況,這就增加了患兒不必要的傷害,并且可增加患兒的抵觸情緒[7]。
相關研究對不同體位下肌內注射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臨床上傳統(tǒng)的側臥式固定法有如下不足:其一,固定性不強,說教效果不佳,忽略了患兒的情感需求。將患兒置于治療臺上,患兒脫離家人的擁抱,在不熟悉的床上缺乏安全感、害怕,出現(xiàn)哭鬧,不停掙扎行為。其二,患兒臀部扭動多依靠腰骶部用力,在側臥位下腰骶部很難固定,造成護理人員在對患兒皮下注射時易發(fā)生注射針頭割傷皮膚、針頭脫出、藥液外溢、皮下淤血及皮下硬結等現(xiàn)象[8]。而家長用雙臂將患兒雙手夾在腋下,可以避免其雙手亂握,從而避免影響護理人員進行相關操作。家長掌指部緊緊抱著患兒的腰骶部并向自身方向稍用力牽拉,可以避免患兒腰骶部受力過大,利于臀部制動。家長大腿夾住患兒的雙膝,患兒雙腿伸直,這樣可以避免其臀部的扭動和利于注射處肌肉的松弛;患兒的腳懸空可以避免其上下左右蹬動;家長和患兒之間呈現(xiàn)一種互相擁抱的狀態(tài),利于家長和患兒之間親密的語言溝通和非語言交流,以滿足患兒的情感需要。經(jīng)采取上述方法,患兒針頭脫出、藥液溢出、皮下淤血、皮下硬結發(fā)生率相比較傳統(tǒng)方法明顯降低。相關研究指出,傳達感情的言語和距離呈反比關系,越接近越有效,且隨距離增加而減弱[9]?;純阂蕾囆暂^高,當其處于緊張狀態(tài)和害怕狀態(tài)時渴望成人的庇護和安慰,家長的懷抱和安慰性和鼓勵性語言的運用,可以減輕患兒的緊張感和恐懼心理,從而降低注射針頭割破兒童皮膚,針頭脫出和藥液外溢,皮下淤血和皮下硬結等發(fā)生率。上臂三角肌下緣中區(qū)皮下組織較下緣其他部位厚,且提起部位皮下組織間隙拉大,利于藥物快速擴散,避免藥物高濃度聚集,大大的減輕注射的疼痛。改進的注射方法為上臂三角肌下緣中區(qū)皮下注射45°,拔針后用無菌棉球壓緊,可以防止進針過淺的藥液注入皮下造成皮下硬結和進針過深造成深部血腫機化成為硬結,同時能夠減輕患兒的疼痛,提升其舒適度[10]。
在相關研究中了解到,患者實施改良后的皮下注射固定方法,可較好的緩解患者的疼痛、提升進針的速度以及縮短進針時間,同時能夠降低劃破皮膚以及針頭脫出的發(fā)生率[11]。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改良組劃破皮膚率、皮下硬結率、針頭脫出率、VAS評分均低于常規(guī)組,改良組一次注射成功率、舒適度、患兒家屬滿意度均高于常規(guī)組(P<0.05)。由此可見,采取改良后的注射固定方法的效果凸顯優(yōu)于常規(guī)注射固定方法。常規(guī)皮下注射在注射期間無其他固定干預方法,而改良的皮下注射方法則增加了患兒家屬的介入,通過給予患兒一定束縛,能夠有效避免患兒因害怕而產(chǎn)生晃動,從而影響皮下注射操作。同時在快速將針梗的1/2~2/3刺入三角肌下緣,將針頭稍稍偏向外側,護理人員通過左手拇指食指固定針筒和針頭連接處,左手掌根和小指固定注射部位上方局部皮膚與肢體能夠形成良好的固定作用,進而減輕患兒二次扎針傷害[12]。
綜上所述,在患兒皮下注射中采取改良后的注射固定方法,能夠降低劃破皮膚率、皮下硬結率以及針頭脫出率,同時能夠減輕其疼痛感,從而提升家屬的滿意度。由此可見,此種方法在患兒皮下注射中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