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榮
歷史上,威士忌曾經(jīng)被稱為“生命之水”。據(jù)說13世紀,愛爾蘭著名哲學家、僧侶和煉金術士羅杰?貝肯將代表水的“uisge”和代表生命的“beatha”連在一起用“生命之水”(uisge beatha)代表威士忌。縱觀世界歷史,“生命之水”并不是威士忌的獨有稱呼。根據(jù)記載,法國修道院早在1250年就開始蒸餾葡萄酒,并且出現(xiàn)“生命之水”(eau de vie)一詞。伏特加在中世紀的波蘭語、烏克蘭語、白俄羅斯語中都被稱為“生命之水”。
為什么世界歷史上有這么多的“生命之水”呢?有一種觀點認為,“生命之水”是煉金術士給酒精起的拉丁名,而曾經(jīng)被稱為“生命之水”的恰好都是世界各地高含酒精的烈性酒,法國的白蘭地、東歐的伏特加、英國的白蘭地、蘇格蘭和愛爾蘭的威士忌、荷蘭的燒酒……
酒精被稱為“生命之水”很可能和它最初的用途有關。早期蒸餾技術不成熟,酒精主要用途是保存香料、調制香水或醫(yī)療用草藥和火藥球。14世紀,黑死病肆虐歐洲時,醫(yī)生沒有治療的辦法,只好給患者開一劑酒精制品“生命之水”緩解疼痛,在絕望中等死的黑死病患者,喝下“生命之水”后,疼痛得到緩解,內心也得到了安慰。因此,在黑死病席卷歐洲大陸時,各種“生命之水”在人們心中就有了至高無上的地位,據(jù)說在某個時期,錢幣上甚至刻著拉丁文“aqua vitae”或者蘇格蘭蓋爾特語“uisge beatha”,二者的意思都是“生命之水”。
很長一段時間,烈酒都不是普通的飲料,而是藥品。1505年,蘇格蘭愛丁堡的“外科及理發(fā)師協(xié)會”取得制作威士忌的獨占權,可見當時的威士忌只是做為醫(yī)療用途。1533年的諾夫哥羅德編年史中記載了,在俄羅斯,伏特加也經(jīng)常被用作藥物。1577年,《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編年史》中記載了,適量飲用愛爾蘭的“生命之水”可以“延年益壽、常駐青春、幫助消化、止咳化痰、排解憂郁、強心健體、放松心情、提振精神、治療水腫,還可以預防眩暈、眼花、口齒不清、牙齒打戰(zhàn)、喉嚨沙啞、胃部翻攪、心臟腫脹、干嘔、腸胃脹氣、雙手發(fā)抖、筋骨萎縮、血管塌陷、骨骼酸痛與骨髓疾病”,堪稱萬靈丹。
可見,包括威士忌在內的眾多烈性酒之所以被稱為“生命之水”,主要是因為早期在醫(yī)療上的出眾表現(xiàn)。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