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洲心律學會等聯(lián)合發(fā)布了虛弱人群心律失常管理的共識文件。共識推薦,對存在一定風險的老年人或其他風險人群,應常規(guī)評估厭食癥和營養(yǎng)不良,并采取適當?shù)母深A措施。應常規(guī)評估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是否存在衰弱。對于所有衰弱患者評估跌倒風險有益;對不明原因非意外跌倒,應根據(jù)暈厥診治指南進行評估。對于直立不耐受患者,應了解用藥情況;對于低血壓和(或)體位性低血壓或不耐受者,應謹慎使用降壓藥,停藥可能有獲益。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的患者應監(jiān)測跌倒風險;首選對血壓影響最小的抗心律失常藥物。另外,緩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常見虛弱,虛弱通常不應成為植入起搏器的禁忌證。對于頻繁室早(每24 h>20%)且有心肌病風險的患者,應啟動適宜治療,以改善預后并預防心肌病的發(fā)生。對于新診頻發(fā)室早(每24 h>500次)患者應轉入??七M行評估,即使患者無癥狀,其中評估手段包括心臟影像學(超聲心動圖、CMR、運動負荷測試等),以排除任何潛在的心臟電生理和(或)結構異常。在特定心律失常高?;颊?,如果為高齡但共病少,ICD預防或可降低死亡風險。對于持續(xù)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老年虛弱患者,可給與減少電擊的優(yōu)化編程的ICD治療。在選擇或接受CRT/CRT-D治療的患者中,篩查虛弱可能有助于評估CRT結果,以及及時采取措施改善活動能力、營養(yǎng)和認知功能。對于所有腦卒中高危房顫患者,無論虛弱狀態(tài)如何,抗凝治療均有益。虛弱心房顫動(房顫)患者需要詳細評估其基線腦卒中和出血風險概況。虛弱、認知能力下降和跌倒風險并非房顫患者抗凝的理由。服用抗凝藥的虛弱房顫患者需頻繁、定期臨床隨訪,以監(jiān)測治療效果,并重新評估腦卒中與出血風險。虛弱房顫患者使用新型抗凝藥物可能絕對獲益更大,不應使用阿司匹林預防腦卒中。左心耳封堵術前也應對患者進行正式的虛弱評估。導管消融可能對特定的老年和高齡老年房顫患者有益。對于大多數(shù)衰弱患者,基于凈臨床效益,首選藥物進行率控制,不過還需考慮到每種方案的風險與獲益及患者的意愿。對于偶爾檢出的持續(xù)至少30 s的無癥狀房顫,以及通過心電圖檢出或通過心電圖確認的房顫,均非良性,應進行適當?shù)呐R床評估和腦卒中風險分層后,考慮抗凝治療。對于心臟植入式電子設備(CIED)伴有設備檢測到的房性心動過速(AHRE)的患者,應進行全面評估,包括12導聯(lián)心電圖、臨床狀況的一般評估和血栓栓塞風險的臨床風險分層。同時建議繼續(xù)隨訪,以監(jiān)測房顫的發(fā)生、房速或房顫負荷的演變。